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广  王莉芳 《清洗世界》2020,36(1):14-15
针对油井井筒结蜡严重的现象,引进高温蒸汽热洗清蜡技术,该工艺原理是利用高温、小流量的蒸汽通过热传递对附着在油管内壁的蜡进行加热而溶化,并通过油井正常生产将溶化的蜡排除井筒,达到清蜡的目的。由于结蜡区块差异性及结蜡多样化,本文对高温蒸汽热洗时间、热洗温度、热洗方式进行改进和优化,优化后清蜡效果更彻底,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针对MM油田结蜡周期短、井筒结蜡严重的问题,井口投加清蜡剂和常规热洗车清蜡方法,效果均不理想。通过试验自能热洗工艺,清蜡效果优于常规热洗,2012年以来试验周期自能热洗停止井口加药,取得了初步成效,2013年在MM油田规模推广该工艺,本文对周期热洗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对周期自能热洗的实施方案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3.
《辽宁化工》2021,50(3)
结合安塞油田长10油藏的结蜡现状,分别从结蜡现状调查和原油、蜡样高压物性分析试验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结蜡规律研究,并通过清防蜡工艺配套及效果分析和热洗试验及热洗效果分析进行了清蜡效果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了有效的防蜡措施。  相似文献   

4.
抽油井结蜡是影响油田开采的重要因素,热洗清蜡是保证油井的正常生产重要措施,常规热洗工艺存在着清蜡费用高、容易污染油层且含水恢复期长的缺点,超导热洗弥补了常规清蜡工艺的不足之处。为此,我们开展了超导热洗技术研究与先导试验,通过进行井温测试分析及先导试验研究,形成一套"超导热洗选井原则及不同井况热洗方法",为超导热洗技术在大庆油田的推广应用作了充分的技术准备。  相似文献   

5.
中原油田采油三厂一般应用长期定量加高效表面活性剂、清蜡剂等化学药剂,降低原油粘度,提高原油溶蜡能力的方式,以维持结蜡油井的正常生产;但是对于严重结蜡油井,只能减缓石蜡、沥青等重组分的析出和附着速度,清防蜡效果有限。因此针对严重结蜡油井,开发应用油层保护与高温蒸汽热洗清防蜡综合技术,通过油层保护与高温蒸汽热洗相结合,定期对严重结蜡井进行蒸汽热洗,能清理油管内壁和抽油杆的积蜡,同时相比普通热洗和一般蒸汽热洗,大幅降低对油井生产的负面影响;对于维护严重结蜡井的正常高效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化工设计通讯》2017,(3):31-32
小龙湾油田是裂缝性边底水火山粗面岩油藏,储层属于裂缝-孔隙型双重介质,裂缝、孔隙等发展的程度、状况控制着油井的生产状态。合理的热洗周期是确保油井及时清蜡,产油量得以提高的重要方式。如果不能准确地掌握好热洗清蜡周期,使抽油机载荷不断增大,甚至使游动阀和固定阀结蜡,造成泵漏失,影响产量,严重时甚至引起卡泵事故,因此掌握每口井的清蜡周期的合理性,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多种热洗方式在黄沙坨油田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该油田结合自身油井特点根据产液量、沉没度、油井含水率等相关参数,经过细致分析对不同特点的油井采取不同的清防蜡手段,并根据热效率合理扩大油井空心杆清蜡方式,并制定自身清蜡制度大大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达到了清防蜡工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油田生产的过程中,油井结蜡是影响油井生产的一个重要原因。热洗是减少和清除井下管杆泵结蜡,进行油井维护管理的最重要手段,可以改善井筒流动条件,光洁油管内壁。讨论油田洗井方式,阐述热洗机理,并对热洗周期和热洗时间进行试验。通过实践,我们摸索了水驱油井结蜡判断及洗井的一些方法,并在实际生产中进行了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多种热洗方式在黄沙坨油田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该油田结合自身油井特点根据产液量、沉没度、油井含水率等相关参数,经过细致分析对不同特点的油井采取不同的清防蜡手段,并根据热效率合理扩大油井空心杆清蜡方式,并制定自身清蜡制度大大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达到了清防蜡工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油田生产的过程中,油井结蜡是影响油井生产的一个重要原因。热洗是减少和清除井下管杆泵结蜡,进行油井维护管理的最重要手段,可以改善井筒流动条件,光洁油管内壁。讨论油田洗井方式,阐述热洗机理,并对热洗周期和热洗时间进行试验。通过实践,我们摸索了水驱油井结蜡判断及洗井的一些方法,并在实际生产中进行了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石油污泥处理工艺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某油田落地油泥,对多级热力化学法净化油泥、回收石油资源,进行相关工艺参数研究。工艺效果以清洗后泥砂中的残油率为指标,分别考察了工艺运行中温度、时间、pH、搅拌强度(G)、固液比及加药量等工艺参数的变化对落地油泥清洗效率的影响,并根据正交实验结果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温度70℃,时间30 min,搅拌强度(G)36.3 s^-1,固液比1∶5。  相似文献   

12.
徐云龙  商丽艳  李晓鸥 《当代化工》2014,(10):1977-1980
选择了水洗法作为油砂和油泥分离处理的统一方法。分别考察工艺条件中单因素条件的变化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适宜实验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对油砂来说,水洗剂为FH-1,水洗剂浓度为6.5%,分离温度为95℃,油砂与水洗剂的质量比为1∶6时水洗效果最好,出油率可达87.66%;对油泥来说,水洗剂为FH-1,水洗剂浓度为2.5%,试验分离温度为72℃,油砂与水洗剂的质量比为1∶6时水洗效果最好,出油率可达93.07%。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原盐洗涤的原理 ,并对原盐洗涤的影响因素进行试验及讨论 ,从而找出原盐洗涤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不同洗涤条件对3种标准污染布进行洗涤,比较污染布洗净率的变化。实验表明,家用滚筒洗涤对皮脂污染布的洗净率较高,对蛋白污染布的洗净率较低。40℃洗涤温度是3种污染布比较合适的洗涤温度,洗涤时间45min是比较合适的主洗时间,洗涤转速50r/min是较合适的主洗转速;转停比较小时,对污染布的洗净率无显著影响;转停比较大时,对污染布的洗净率有显著影响,20∶10为较佳转停比。  相似文献   

15.
辽河油田石化总厂西循环水场连续5年,从未彻底清洗检修,通过不停车清洗,节约了大量资金,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为我厂采用不停车清洗技术提供了成功实例  相似文献   

16.
在硝基苯生产过程中,硝化反应后的物料需要经过碱洗和水洗的工艺来进行中和、洗涤,去除酸性硝化物中的余酸和硝基酚类,减少对后面工序设备和管道的腐蚀,并增强安全性。在生产过程中,大多数厂家采用反应釜和静置分离的技术,而文中介绍的工艺采用离心萃取机技术后,简化了生产流程,提高了硝化物中的余酸和硝基酚类的脱除率,最重要的是减少产生废水体积的50%,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7.
结合130 kt/a传统法磷酸二铵(DAP)和100 kt/a料浆法磷酸一铵(MAP)生产装置的生产特点,从工艺优越性、设备耐蚀性和运行经济性等方面论证将两套磷铵装置由用水热洗改为磷酸热洗的可行性。改为酸洗后,提高了N和P2O5的利用率,减少了污水排放量,增加了产品产量。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商业洗衣房布草洗涤的特点,总结了商业洗衣房布草洗涤的常见事故,从洗涤原理、现场操作并结合实际的案例对常见洗涤事故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通过循环洗涤方法评价洗涤剂的二次去污能力,在洗涤剂中加入抗再沉积剂能够明显地提高产品的洗涤效果,有效地阻止积垢的产生,防止破坏织物色泽,聚羧酸盐Acuso1445N是性能非常优秀的抗再沉积剂,在含磷洗涤剂中使用Acusol1445N经过二十次循环洗涤后,可使白度保持率提高10%,在无磷洗涤剂中使织物白度值保持在93%以上,灰分沉积量减少1倍。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六氟化硫生产和应用中氟硫化合物、氟氧化合物等低氟化物的生成机理和物化性质,并探讨了高温裂解、水洗、碱洗和吸附等消除低氟化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