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旨在研究当前应用在油气地质勘探方面的技术。设计/研究方法/途径—在对地震学的原理与实践进行概括描述后,接下来描述地震阵台阵技术的最新进展,并考虑用软件分析其数据。本文描述了非接触重力梯度成像技术,并探讨一些仪器在地震仪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发现—20世纪50年代开发了基本地震技术,但是现代计算机技术拓展了其技术实力和即时性。基于MEMS技术的地震探测器具有工作在任何倾斜角度的技术优势,无线连接技术可使其工作在勘察难度大的地带。重力梯度测量在从飞机或者海洋勘测船检测地表层异常状况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独创性/价值—为广大科技读者介绍地震学及探讨石油勘探技术。  相似文献   

2.
概括描述了地震学的原理与实践,介绍了地震组合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及用软件分析其数据,同时介绍了非接触重力梯度成像技术,并探讨了一些仪器在地震仪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裂缝发育带地震识别预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裂缝性储层在全球有广泛的分布,裂缝油气藏勘探在油气勘探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是裂缝的成因复杂,其发育程度受多种因素控制。地震资料中虽包含有裂缝信息,但是因裂缝因素引起的地震响应要远远小于其他地质因素引起的响应,因此利用地震资料识别裂缝存在困难。虽然如此,由于地震资料在横向连续性上的优势,人们还是认为地震方法在裂缝描述和预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了利用地震资料进行裂缝研究的难点和对策,并总结了全球利用地震资料进行裂缝研究的主要技术和方法,为我国进一步开展这项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小波分析技术近几年在地震资料的处理方面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在地震资料的解释和油藏描述方面还很少见有应用。通过小波变换基本 理论的分析,说明了小波变换能够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经,从而达到识别薄砂岩储集层的目的;尝试了小波分析技术应用于薄砂层识别及描述,并结合埕岛地区馆陶组上段曲流河薄砂岩储层的描述,介绍了其实现过程及取得的效果,指出小波分析技术在薄砂岩储层发育的油气区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描述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地震相的自动识别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地震相的目的在于重塑盆地的沉积史和构造史。地震相分析是指根据地震属性对地震相单元进行识别和作图。本文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技术对地震道波形及其反映的地质特征进行自动识别和分类,获得地震相图,进而与已知的钻井资料及区域地质资料进行对比和综合分析,得到与地震相相对应的沉积相,识别出特定的目标地质体。通过实例进一步说明地震相自动识别方法在三角洲、浊积砂体、古侵蚀地貌等地质体的描述方面具有很明显的优势,还介绍了二维测线的地震相自动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地震理论及地震应用技术,针对外围油田不同的储层沉积模式及实际地震资料,建立地震正演模型,给出了目前地震资料的适用条件;对已经成形的属性分析技术进行了改进并联合地震反演技术对储层进行了精细描述;应用最新的分频解释技术预测储层的优势沉积相带;同时发展了以地震波特征点理论为基础的储层预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的发展,地震资料处理工作日趋繁重.为了提高资料处理速度,充分发挥AP阵列机高速向量运算的优势,我们开展了“AP并行算法”的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偏移模块获得成功。本文简要介绍了AP系统结构,详细讨论了AP并行程序设计方法,并描述了偏移模块的分块并行算法,为提高资料处理速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利用常规地震勘探无法对四川盆地川中地区侏罗系薄互层、微裂缝、河道砂体进行精细描述,为解决该区原油地震勘探中的这一关键技术问题,应用了在去噪、成像、提高分辨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的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并对关键参数进行了优选,获取的高密度资料较原三维地震资料品质有大幅度提高,低频和高频端均有所拓展,分辨率明显提高,为解决该区侏罗系石油勘探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图12表1参7  相似文献   

9.
井间地震无低速带干扰,具有高信噪比、高采样率特点,能够识别单砂体、韵律层和层内夹层,在沉积微相划分、微构造研究、低序级断层识别、储层精细描述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着重从频谱特征、反射系数,分层能力等方面讨论了井间地震的地质分辨能力,希望为井间地震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一个借鉴尺度。  相似文献   

10.
复杂断块油藏精细描述技术--以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进入勘探开发成熟期的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具有典型的复式地堑型构造样式,必须应用各种地震地质技术进行精细的油藏描述,才能继续挖掘该地区的生产潜力。通过对复杂断块基本特征的分析,结合典型实例,对其构造、储层、油藏特征等精细油藏描述的具体做法和效果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并着重对构造描述流程、地震地质分析及构造控制下岩性油藏描述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复杂断块油藏描述工作的几个方向。  相似文献   

11.
随机地震反演方法及其在埕北35井区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机地震反演方法是一项用于油田开发区块,提高储层描述精度及油气识别的重要技术。利用地质统计模拟与地震反演紧密结合完成的随机地震反演处理,可以得到多种地下目的储层的岩石物性参数分布特征,其分辨能力具有同时兼顾薄储层及厚储层的优点。在埕北35井北地区的成功应用表明,该方法许多处理环节具有独特的技术特点和要求,通过对这些技术的有效控制和应用,取得的反演结果可以在储层描述、储量计算、开发方案的编制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气藏描述”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明 《钻采工艺》1994,17(4):56-58,64
本文介绍了在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生产建设中,应用“气藏描述”对气藏进行全面综合性研究与评价。在描述中以地质,地震,测井,油藏工程等四个方面23项新勘探技术,以及36个计算机程序为依托,以五百梯,义和场石炭系等资料为依据,对10个方面进行描述,还对构造的各级储量从可靠性,规模和经济性等进行评价。认为大力加强横向联合,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实现技术优势互补,是新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13.
井间地震地质分辨能力浅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井间地震无低速带干扰,具有高信噪比、高采样率等特点,能够识别单砂体、韵律层和层内夹层,在沉积微相划分、微构造研究、低序级断层识别、储层精细描述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文章从频谱特征、反射系数、分层能力等方面讨论了井间地震的地质分辨能力,希望为井间地震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一个借鉴尺度。研究认为井间地震能够表征地层横向的变化,其垂向分辨能力可以达到1-5m,是描述剩余油“总体分散、局部集中”分布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描述了毫微地震(nanoseismic)监测概念,这项技术是作为微地震网络与无源地震之外的第三种方法介绍的,以记录上部地壳或表面层的裂缝信号,并从时间、空间上对其进行定位。低信噪比的震后监测最初是用于对核武器的控制,并对它的方法和潜在价值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在油田高效勘探、开发过程中,迫切需要提高储层描述精度。地震反演储层描述是一项综合性强的油气勘探技术,其精度影响因素复杂。为此,首先分类介绍了地震反演方法,明确各种地震反演方法特点和优势,然后利用实际资料和模型分析反演效果,对储层特征分析、测井标准化、井震标定、模型构建以及地震数据品质等技术环节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认识:储层特征认识、反演子波提取、约束模型构建及地震资料品质是影响地震反演精度的主要因素;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针对主要影响因素,开展精细研究,减少储层辨识多解性,提高储层描述分辨力,对地震反演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高效精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河流相储层描述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河流相储集层是油气赋存的重要载体之一,受河流沉积事件性的影响,其发育和分布非常复杂,空间变化很快,因而精细描述河流相储集层的分布并检测其含油性的变化是勘探中的关键。通过分析河流相储集层的发育情况及其地震地质特点,探讨了地震多参数和神经网络技术在河流相储集层预测和描述中的应用,并在埕岛地区馆陶组的描述中进行了尝试,说明该方法在河流相储集层的描述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封闭结构模型建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地震勘探中,模型正演技术广泛应用于地震资料的采集、处理和解释的各个环节,模型正演技术的基础是建立正演地质模型。本文提出封闭结构建模方法,以具有相同速度、密度属性的介质为单元,由包围它的界面组成封闭结构,彼此相连的封闭单元构建成具有封闭结构特性的地质模型。封闭结构模型同层状结构模型相比,最大优点是可以有效地描述任意复杂的地下地质结构。本文首先介绍了层结构模型的特点,然后描述了二维和三维封闭结构模型的拓扑关系,并给出了相关的数学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地震沉积学是用地震方法研究沉积岩及其形成过程的学科,是继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之后的新兴边缘学科。利用分频解释、相位调整和地层切片等关键技术对四川盆地长兴组生物礁进行了地震沉积学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分频技术能够建立研究区精细等时地层构架;经过相位调整后的地震数据使地震道近似于波阻抗剖面,可提高剖面的可解释性;地层切片技术与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相结合比常规振幅和相位切片在描述生物礁的横向变化和展现不同的沉积特征方面更加有效。实例分析表明,地震沉积学在沉积相分析和生物礁预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由于地震叠后数据识别小断裂和裂缝带难度较大,因此,图像增强技术逐渐应用于地震处理和解释中。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图像增强技术具有多尺度分解和多方向滤波的特点,可以很好地突出地震叠后数据中隐含的各向异性。通过地震物理模拟分析,并与其他技术相比,发现其在凸显小断裂和构造裂缝带分布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该项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实际生产,在复杂构造断裂解释和裂缝型储层井位部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勘探程度区仍然有巨大的资源潜力,需要进一步发展储层描述技术来不断开拓新的油气勘探领域。本文首先介绍了在高勘探程度区储层描述技术研究中的两项探索性工作:一是针对高勘探程度区测井资料丰富的特点,创新提出了基于系统辨识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方法,利用测井、地震资料的联合计算地层对地震波吸收特性,对地震资料衰减的高频进行补偿,拓宽地震资料优势频带10Hz左右,通过波阻抗反演能够更精确地刻画储层的空间展布特征;二是针对地震波吸收衰减属性反演这一难点,创建了地震频带岩石物理理论模型,分析了地震波吸收衰减性质与储层物性及孔隙流体特性的理论关系,提出了叠后地震资料吸收衰减参数计算方法和叠前纵、横波速度、密度和品质因子同步反演方法。对储层描述技术未来的发展做了思考,提出了储层描述技术可能的重要研究方向:基于数字岩心技术的岩石物理分析技术、地震动力学特征参数反演技术、地震、测井和油藏动静态资料的深度融合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