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湿地作为地表覆盖类型的一种,对于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人类的基本生存环境之一。为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湿地知识及分类间关系,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湿地知识图谱构建方法。首先,利用GlobeLand30数据、生态地理分区数据,围绕湿地类型、特征分布等要素分析湿地领域知识,提取知识间的语义关系,通过本体建模形成湿地知识图谱的概念框架;其次,融合百度百科数据等进行湿地实体的提取、属性信息抽取,丰富湿地知识图谱的数据层;最后,使用图数据库Neo4j存储实体关系和实体属性,实现了湿地知识图谱构建。本文构建的知识图谱扩充了湿地实体的概念描述信息,探索了顾及时空特征的湿地知识表示方法,为地表覆盖领域的知识图谱构建提供了一个应用范例。  相似文献   

2.
东西南北     
正北京近三年恢复新增湿地4684公顷//9月16日是第六个"北京湿地日"。据了解,北京市近三年来共恢复、新增湿地4684公顷,未来两年还将恢复、新增湿地6300余公顷。"十三五"期间,北京市计划修复建设湿地1.1万公顷,到2020年将构建"一核、三横、四纵"湿地保护建设总体布局。并在修复湿地生态的同时,北京市加大湿地公园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3.
正湿地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保护湿地资源对于维护地球生态环境意义重大。湿地生态补偿是有效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湿地生态补偿制度是指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利用者对湿地资源所有权者或利用者因建设湿地环境而损失的利益的恢复与填补,以及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利用者直接对湿地生态环境的补偿,它的建立是利用和保护湿地资源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金沙江流域生态保护与建设决策支持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生态保护与建设相关的地理信息进行采集、管理、分析,对政府部门的决策是一种有效的技术支撑。本文主要介绍“金沙江流域(云南部分)生态保护与建设决策支持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和系统实现。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环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区域,以Landsat TM影像解译后的土地利用数据、MODIS影像计算的植被指数,以及人口、经济和气候数据等为数据源,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构建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区域2000-2010年湿地生态安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环长株潭城市群2000、2005、2010年湿地生态安全指数均值分别为0.7268、0.7151和0.7196,湿地生态安全状态“良好”,生态安全等级程度为“较安全”。(2)环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差异性明显,一级湿地生态安全区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周边,二级湿地生态安全区沿主要河流分布,三级湿地生态安全区主要分布在2个或3个城市之间的交界区域。(3)研究期间环长株潭城市群湿地面积变化明显,该区域湿地总面积逐年减少;森林沼泽、草本沼泽、湖泊、河流、水田的斑块分维数均呈增加趋势;水库/坑塘、河流破碎度指数明显高于其他景观类型,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减少。在此基础上,从土地利用变化与转型、湿地景观结构与功能、自然因素等方面对影响该区域湿地生态安全的主要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直接作用于湿地生态环境,通过改变区域景观和土地利用结构使湿地面积发生变化,直接影响湿地生态安全。气温、降水等气候因素通过改变水热状况和植被覆盖,间接影响湿地生态安全。针对该区域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建议在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好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减少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干扰。  相似文献   

6.
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系统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共享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首先提出构建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系统,以充分利用不同领域部门所收集到的海量数据,实现基于网络的信息共享与综合分析;随后介绍了系统的体系结构,提出系统由信息共享政策、法规和标准、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数据生产以及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三大部分构成;最后详细介绍了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方案,并提出下一步系统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以2013年Landsat-8和2014年GF-1卫星遥感影像为信息源,结合野外调查,辅以收集的研究区2007年全国生态地质环境调查成果相关资料(2000年ETM为数据源),开展青海省湿地资源遥感调查与动态监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青海省分布有湖泊、河流、沼泽和人工湿地4大类型,以沼泽湿地面积最大;2014年湿地总面积较2000年有大幅增加,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整体恢复并趋于良好。扩张原因主要是由于降水量的增加和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8.
<正>水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河南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优先将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的重要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扎实开展水资源基础调查,着力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建设管理等工作,打响了一场场碧水保卫战,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四川地处长江中上游地区,是全国三大林区之一和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重点区域。搞好四川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对全国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全面分析评价了四川省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和演变趋势,提出了四川省农业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铁岭市今年起将全面实施退化湿地修复制度,明确要求把湿地面积、湿地保护率、湿地生态状况等保护成效指标纳入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体系,并建立健全奖励机制和终身追责制度。退化湿地修复制度的核心是实行湿地总量管理,禁止侵占自然湿地等水源涵养空间,禁止开垦、填埋、排干湿地  相似文献   

11.
正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日前正式启动汶川地震10周年遥感动态监测工作。本次工作将集成汶川震区10a间多时相卫星和航空观测数据,结合地面调查,通过大数据分析,认知震区灾害链效应与潜在灾情、长时序自然生态恢复过程、城镇灾后重建成效,为震区重建、生态恢复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2.
正2月2日世界湿地日当天,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随着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湿地、南海子湿地公园等第二批12块湿地被纳入市级湿地名录,北京市湿地总面积已达5.87万公顷。2021年,北京计划恢复建设湿地1000公顷。据悉,北京对湿地实行分级分类保护,按照湿地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的重要性,分为国家重要湿地、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长吉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中心,是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和吉林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地区,该区土地利用变化对于生态环境变化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以Landsat TM/OLI和ZY-3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获取长吉示范区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分析示范区土地利用动态趋势,并利用CA-Markov模型预测了自然发展和生态规划两种情景下的2040年土地利用格局。结果表明,1990~2015年期间,约有288.14km^2的林地转化为耕地,同时有200.29km^2的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自然发展型情景预测结果显示,到2040年,长吉示范区森林面积将继续萎缩,湿地、耕地损失严重,建设用地显著扩张。生态规划型情景预测结果表明,如采取积极的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到2040年,示范区森林面积将恢复至910.17km^2,湿地将得到有效恢复,优质农耕区得到保护,同时保证了区域城镇化的发展。通过本研究中不同土地利用发展情境的模拟,可为示范区土地规划、生态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岩溶湿地是广泛分布于岩溶地区的一种特殊的湿地类型.受特殊水文地质结构的控制,岩溶湿地生态系 统的结构和功能与其他湿地类型有着显著差异.基于国内外湿地及岩溶湿地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我 国西南岩溶湿地具有上下双层结构、封闭的储蓄水构造、快速的生态水文循环等特点,以及地表水-地下水转化、 生态需水转化的规律和研究方法,分析了人类活动对岩溶湿地水量、水质以及生态系统演化的影响,并总结了岩 溶湿地生态水文模型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最后,针对目前岩溶湿地生态水文过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 δ来研究中应加强对岩溶湿地结构及生态水文循环过程的研究、查明人类活动对岩溶湿地产生的影响、构建生态 水文耦合模型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百年来龙感湖地区湖泊营养化过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近年来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其中湿地的破坏是导致人湖营养盐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湿地变化与湖泊营养盐状况关系的分析是制定湖泊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的重要科学依据。湖泊沉积物含有丰富的生物和理化方面的信息,在缺乏长期湖泊监测记录的情况下。可以用来重建湖泊及其流域过去变化的历史。根据龙感湖表层沉积物^210Pb活度比变化,分析了该地区近百年来沉积物中湿地花粉、总磷和磁性参数.探讨了湖泊营养化过程及机理。研究表明,龙感湖近百年来营养级的增加是与湿生植被的破坏密切相关。20世纪上半叶的湖泊富营养化响应于磁性参数指示的流域土壤侵蚀速率的增加,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湖泊营养程度的加重则与龙感湖流域农业化肥的使用和湿地植被破坏而导致湿地功能减弱有关。龙感湖流域内人类对湖周潍地的改造.破坏了湿地植被,助长了人湖物质的增加。湖泊营养相对富集,最终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发生。  相似文献   

16.
正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南京师范大学建设,以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学科、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为支撑。实验室瞄准国际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科学学科前沿,以服务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目标,以"地理数据获取一地理数据分析一地理模型构建一地理过程模拟一地理规律探求"为主线,围绕"虚拟地理环境系统平台"、"地理规律与地理信息机理"、"地理建模与地理模拟"以及"地理环境变化动态监控"4个研究方向,进行地理学及地理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  相似文献   

17.
由政府等权威机构监测、采集地震灾情信息后,向公众通告并指导公众采取应对措施,是当前防震减灾过程中的主要信息流通模式。然而,在这种信息单向流动模式中,公众缺少主动查询获取和反馈灾情信息的渠道,不利于防震减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本文针对现有地震信息系统在公众信息服务方面的不足,首先分析了公众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Public Particip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PPGIS)的特点及应用,从地震灾害管理的整个周期出发,将地震灾害信息分为4大类,进行平台数据库和功能设计;随后,探讨了基于PPGIS的大众地震信息服务平台,在公众主动获取多源地震灾情和地震知识、提交和反馈灾情信息与救助需求,以及参与灾后重建等方面的作用,并分析了该平台中用户数据质量及质量控制流程;最后,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基于PPGIS的大众地震灾情信息服务平台原型系统,为解决公众地震灾情获取和反馈提供了可行性方案,为类似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南京师范大学建设,以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学科、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为支撑。实验室瞄准国际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科学学科前沿,以服务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目标,以"地理数据获取—地理数据分析—地理模型构建—地理过程模拟—地理规律探求"为主线,围绕"虚拟地理环境系统平台"、"地理规律与地理信息机理"、"地理建模与地理模拟"以及"地  相似文献   

19.
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总面积为30.25万km^2,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三江源区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雪山冰川广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湿地类型最丰富的地区,素有“江河源”、“亚洲水塔”之称。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是我国淡水资源的主要补给线和西部地区的生态屏障,关系到全国的生态安全。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它不仅是一项造福于青海三江源区子孙后代的生态工程,也是一项惠及三江流域乃至全国人民的宏大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焦作市"以煤而兴,以矿而建",因长期的地下采煤活动造成大面积地面塌陷,原生地貌遭到严重破坏,塌陷区整治成为摆在国土资源部门面前的严峻课题。近年来,该市痛定思痛,下大力气治理塌陷区,着力将焦煤集团演马庄矿采煤沉陷区打造成一座大型湿地公园,命名为"白鹭湿地公园"。白鹭湿地公园位于马村区东部1.5千米处的焦煤集团演马庄矿采煤沉陷区。该项目建设融合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现代湿地公园理念,定位于郊野,是担负生态隔离与优化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