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砂砾岩地层评价中岩性识别、层序划分以及地层对比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在测井曲线中提取有效的地层信息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总结前人研究工作基础上,提出了测井属性的概念,并初步进行了属性分类,目前主要分为曲线多元参数统计属性、小波分析属性、频谱分析属性和积分属性4类。辅以典型实例分析,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提升了测井地质应用能力:多元参数统计属性能够有效地识别砂砾岩地层的复杂岩性;频谱分析属性对信号突变点具有敏感性,可以反映地层界面;根据小波的多尺度属性实现了由粗到细逐级地划分层序界面;依据测井曲线的积分属性在砂砾岩地区地层对比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张学娟  卢双舫  贾承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2,(1):115-120,188,197,198
常规多元地震属性储层定量预测技术是一种快捷有效的储层预测方法,然而对于覆盖面积较大、沉积环境较复杂的地区,该法的预测精度就会明显降低。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沉积特征分区域的多元地震属性储层定量预测方法,首先利用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将研究区按沉积特征划分为不同区域,然后按区域分别统计多元地震属性与储层信息的关系并进行线性拟合,最终将各区域拟合结果综合为全区储层信息预测结果。在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以东徐家围子地区登娄库组二段储层预测中,利用104口井砂岩数据及优选的7种地震属性,采用逐步线性回归法进行全区拟合,其相关系数仅为0.48;采用基于沉积特征分区域的多元地震属性储层定量预测方法进行全区拟合,相关系数达0.83,且预测结果符合地质认识及沉积规律。  相似文献   

3.
针对在密井网条件下提取薄储层地震属性信息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地质模式的多元地震属性储层预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预测方法能够使井、震属性的相关系数由0.28提高到0.72;在提高井、震属性匹配程度的基础上利用多元逐步回归法降低了采用单一地震属性进行储层预测的多解性,进一步提高了目的层的砂岩厚度预测精度(达到0.89),砂体的平面分布特征也更符合地质规律;在密井网条件下进行井间砂体定量预测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4.
通过地震、岩石物理和地质技术的综合,地质统计油藏特征描述技术有望改善油气生产的经济状态。遗憾的是,地震、岩石物理和地质方法因各自“神秘”的术语而在彼此间形成了隔膜,使地质统计学的应用通常只限于少数“专家”。实际上,地质统计学方法的应用是相当简单的,也是容易掌握的。但是,地质统计新技术只能补充而不能代替正确的地球物理、地质和油藏工  相似文献   

5.
地震属性数据中包含着一些潜在的有用信息,但从地震资料中提取的地震属性多达数百种,这对实际研究造成很大困难。根据地震属性之间必然存在着相关性这一前提,对地震属性进行降维分析是解决这一困难的有效措施。将数据挖掘技术中的K-L变换和奇异值分解2种线性降维方法,分别应用到地震属性降维中,再将降维后的地震属性应用到研究区的实际地震数据中进行测试,结果发现降维后的地震属性均集中在特征值最大的那个新属性上。并依次减小,认为用降维后的地震属性预测储层比用单一地震属性更符合地质规律。  相似文献   

6.
地质统计学方法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测井数据对地震属性进行标定,寻求两类数据的一种线性的或非线性的定量函数关系,根据这种函数关系,可将地震属性转换为希望的储层物性。地震属性标定和储层物性转换使用着地质统计学方法。本文对现用的地质统计学方法做了系统介绍。这些方法包括多元统计分析、相关滤波技术、克里金预测技术、协克里金方法和利用相关学科知识实现参数的转换。  相似文献   

7.
南方新区油气勘探与地震属性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石化南方新区是指秦岭—大别—胶南一线以南地区,面积为209×104km2,有利勘探区面积在90×104km2以上,勘探目的层是上震旦统—中生界的海相地层和其上部的陆相地层。南方新区地域广阔,地形复杂多样,构造多期叠加,油气藏多为隐蔽性复杂油气藏,地震资料品质普遍不高,给地震属性技术研究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为此,探讨了新区的地震属性与地质参数的关系,提出了应用多元地震属性组合预测一个地质参数的方法,并给出了2个具体区块的油气和储层预测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
储层厚度的求取是油气藏描述的重要部分 ,其求取方法较多。介绍一种利用神经网络和专家优化法优选地震响应中所包含的地震属性信息 ,然后利用优选后的地震属性预测储层厚度 ,该方法在新疆焉耆盆地本布图地区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9.
储层横向预测的多元地质统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利用地震属性并辅以钻井,测井资料对某地区某层段砂的厚度和孔隙率进行了横向预测。在多元统计 ,主要应用了有效数计算,逐步回归分析和Krig插值等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地震属性信息预测储层厚度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储层厚度的求取是油气藏描述的重要部分,其求取方法较多。介绍一种利用神经网络和专家优化法优选地震响应中所包含的地震属性信息,然后利用优选后的地震属性预测储层厚度,该方法在新疆焉耆盆地本布图地区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现有储层建模过程中,往往是通过井点数据进行基于地质统计学的空间插值与模拟,即从数学认识到地质认识,这种仅仅单一依靠变量空间相关性的数学统计,难以将地质学家的认识反映到最终的地质模型当中。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相控随机建模中利用虚拟井提高地质约束的方法。首先是在对区域整体地质认识的基础上,设定反映全区非均质特征的变差函数模型,利用克里金算法分析估计方差的分布特征,挑选估计方差分布较大的区域作为插入虚拟井的备选区,同时考虑局部的地质认识确定具体的虚拟井位置。其次利用波阻抗地震属性与孔隙度的相关关系给虚拟井赋值,然后再将虚拟井作为"硬数据"再次利用给定的变差函数模型进行克里金插值,再次挑选方差分布大的区域并设置相应的虚拟井。依次迭代以上步骤直到全区克里金估计方差分布平稳且均匀。最后利用已知井点和虚拟井点数据拟合变差函数进行属性建模,这样就将地质分析所得到的关于研究区的非均质特征体现在了后期的储层属性的建模当中。应用上述方法,以渤南盆地B油田Es4-23小层进行了相控储层的属性随机建模,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模型精度,得到的模型更符合地质实际。最后对模拟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造成模拟误差的原因及降低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当代计算能力和处理方法使反射地震学从其最初的构造填图这一目的中解放出来。现在,应用叠前或叠后数据,或将两者结合起来得到许多地震属性信息已是十分平常的事了。根据这些属性,地球物理解释人员可以作出许多图件,同时发现数据中对地质上有意义的一些趋势;或者把它们与井观测的数据进行相关,并应用于地质统计模型;或者直接用它们以确定性的方  相似文献   

13.
高精度地震属性储层预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地震属性技术是储层预测的重要手段,但地震储层预测存在多解性,可靠性程度低问题,预测出的最终图件难以进行合理的地质解释,文章基于地震属性与地质属性随时空变化的关系,根据地震属性与储层属性相关程度,以及地震属性对储层参数敏感程度来进行地震属性有效性分析;然后将搜索算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来实现地震属性优化,用优化出的地震属性再进行多元储层预测。实际工区的砂岩厚度预测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可明显提高储层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用神经网络和地质统计学综合多元信息进行储层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实际地下地质地球物理条件的复杂性和地震等资料品质所限,相关问题的解决较为困难。在研究中如何将多元信息结合起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行途径。遵循这一思路,在D气田地震储层预测中,针对研究区储层地质、地球物理特点,尝试用神经网络和地质统计学作为不同信息的融合平台,并将二者结合起来,充分地将多种地震属性和测井资料相结合,有效地减少了储层预测的多解性,提高了储层预测精度,达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这篇论中,我们推荐一种名为广义主分量分析(GPCA)的多变量统计方法,该方法在减少有意义变量数量的同时,计算描述几组变量之间关系的分量并且也分别描述每一组变量的分量。GPCA适用于(根据一个真实地震数据集)等方位角数据体的联合地层反演之后得到的三个弹性参数(纵、横波阻抗和密度)。从GPCA提取的分量是在储层时窗描述地震特征的新的属性。这些新属性用来提取初始参数并在地质上用一种监控模式识别算法进行解释。新属性显得比(适用于相同数据)从一种主分量分析(PCA)提取的多种常规属性更为切合。第一,这些新属性能容易地显示出与几组变量的关系,因此在物理上能作解释。其二,根据更严格限制属性数量这一种手段,更好地提取这三个弹性参数。最后,利用从GPCA提取的属性,使所作的地质解释更可靠和更贴近实际。  相似文献   

16.
地震属性的GA—BP优化方法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在进行储层预测和评价时,通常使用与储层预测有关的各种地震属性,以各种方法提取的一系列地震属性包含着丰富的地质信息,但有些属性可能彼此相关,这就造成信息的重复和冗余,由此可见,属性的无限增加也会给储层预测带来不利的影响,针对具体问题,从全体地震属性中挑选出最佳的地震属性子集是非常必要的,此即地震属性优化问题,其目的就是从众多地震属性中挑选出与研究目标关系最密切,反应最敏感的少数属性,再利用优化后的地震属性进行目标层储层参数(如孔隙率,泥质含量和储层厚度等)反演,本文主要讨论地震属性优化的遗传算法(GA)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GA-BP方法,通过对大港探区LJF区块三维地震资料的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7.
应用地球物理综合技术预测盐湖沉积的含油性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BH向斜发育隐蔽性油藏,根据盐湖盆地的地震地质条件,运用多元油气预测技术,对地震、测井、地质等多种资料进行处理,从中提取反映不同岩性及流体性质的速度、密度、伽马、电阻率等多属性信息。并通过多种地质-物理模型,以及多维分析方法综合确定地质预测目标,实现对盐湖盆地盐间砂岩储集体含油特征的预测评价。实际应用表明,在陆相盐湖盆地采用多元油气预测技术能有效地避免预测目标的多解性、减少偏差,是一项实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波斯湾盆地中部S区块为例,运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结合地质、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在层位精细标定和构造精细解释的基础上,应用正演模拟方法从中优选出能够反映该区储层物性及含气性较敏感的瞬时振幅、瞬时频率、瞬时相位等3种属性,并依据这3种地震属性的分布特征,对储层的平面分布特征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结合测井资料,将该区储层分为四类,其中:M井区综合评价为一类储层;M井区西北综合评价为二类储层;H井区综合评价为三类储层;F井区以南综合评价为四类储层。可见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可为该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与开发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开发中后期,传统的基于两点统计的地震储层反演方法可提高碎屑岩储层纵向表征分辨率,获得高分辨率的反演结果。然而在储层形态上,两点统计反演难以刻画储层复杂形态及结构特征。多点地质统计反演则能够通过多个空间点联合分布刻画特定地质体形态,同时保证垂向高分辨率特征。给出了一种基于多点地质统计学的储层反演方法和流程,首先通过多点地质统计建模确定岩相分布,然后通过岩相与弹性属性的先验分布抽样获得岩相模型控制下的弹性参数场分布,最后通过合成地震记录与理论地震记录匹配决定最优岩相和弹性参数场,实现多点地质统计地震反演。理论模型对比研究表明:相对于传统的两点统计反演和稀疏脉冲反演,多点地质统计地震反演结果精度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Michaelangelo曾经把雕刻艺术描述成在一大块大理石面上简单地凸现出他所看到的某种结构的过程。我们认为,地学家们对3D地震数据体进行的解释工作与此类似。地震数据中包含了大量的信息,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用正确的方法来分离出这些信息。在过去的十年里,人们已确定了许多地震属性,解释人员面临许多挑战。首先就是要理解这些属性的意义,并且通过同一数据体的多次显示有效地发挥这些属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