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评估和反映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结合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构建了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发展指标体系。基于市域评估单元,采用双目标渐进赋分,评估了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个城市群的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结果表明,珠三角城市群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最高,均值为69.95;其次是长三角城市群,均值为67.61,最后是京津冀城市群,均值为59.04。三个城市群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短板都体现在绿色环境领域。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评估,揭示其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为城市提升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江平 《标准科学》2023,(5):65-70
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并结合标准化发展的内涵和特点,从标准供给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两个维度出发,构建了包括标准化创新发展能力、标准研制能力、标准实施及示范能力、标准化协调与领导能力和标准化保障能力等在内的标准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标准化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并以31个省市的截面数据为例,实证分析各省市标准化发展水平,提出对策建议,为开展标准化发展评价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扭转我国向创新驱动的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创新悖论”现象,标准引领创新发展的机制将成为提升创新效率、增强创新能力的必然措施。本文选取31个省市2015-2017年技术创新、标准化的相关数据,利用耦合分析、回归分析,探讨技术创新、标准化的协同关系及其在省域之间的差异及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31个省市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的耦合协调水平在地区之间差异明显,且整体偏低;(2)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的耦合协调度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显著;(3)基于省域间的差异性,构建由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的耦合协调水平、创新投入、区域发展水平组成的3维度12类别协同发展模式,将31个省市划分为双优发展、创新低效、中等均衡、标准落后和双低落后区域五大类。通过探索技术创新、标准化在省域间的协同与差异,丰富了标准化领域的实证研究成果,为区域标准化的开展及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生态文明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面临着农业资源短缺、环境约束加剧、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趋势严重等问题。基于"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理念,阐述生态文明型的农业发展方式,探讨生态文明型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模式,通过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优化农业空间布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变农村生活方式等,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成为国家发展的重战略,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重的导向作用。21世纪的核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随时随地的惠及人们的生活,尤其是核能发电、辐照加工和同位素示踪。然而核技术的发展对于生态环境的隐患也时刻存在,在核技术发展的利弊博弈中究竟应该如何取舍,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核技术的发展该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和路径选择成为核技术发展道路上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建设若干战略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深刻地研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状况,围绕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本文从绿色环境、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治理四个方面对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生态文明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整体水平不容乐观;针对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固体废物分类资源化利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与美丽乡村建设三个重点领域,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与任务,可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决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比分析了国外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发展战略制定与发展变化情况,总结经验与教训,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分析结果表明,各国将科技创新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驱动力,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和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科技支撑的重要内容和保障。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应更加重视科技发展战略工作,围绕国土空间开发与资源配置、生产生活消费、生态保护与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在低碳技术、绿色经济、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技术等重要领域瞄准核心问题,加强科技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8.
沈佳  袁林 《中国科技博览》2009,(14):103-105
近年来,体育赞助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它作为一种有效的市场沟通工具,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而体育赞助的评估使赞助企业能够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对企业来说尤为重要。本文回顾了体育赞助的特征和体育赞助评估的难点,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构建目标导向型的中国体育赞助评估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吕天娥 《包装工程》2015,36(24):119-123
目的 分析城市生态文明构建要求下的淮安市公共设施设计方法。方法 以生态文明的内涵与要求为基础, 通过对比淮安市公共设施的现状进行分类研究。结果 得出基于城市生态文明构建的公共设施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结论 提倡通过交互设计提高公共信息系统的公共设施在市民的参与性方面的设计, 在公共休闲系统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应用模块化设计。  相似文献   

10.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党的科学发展执政理念的升华,是党经过长期地深入思考,不断追求进步与创新的优秀成果。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与实践上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又向前推进一步,开拓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1.
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布局,客观上要求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国际进行比较,以确立赶超目标,找准发展重点。本研究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国际比较指标体系,以20国集团经济体的生态文明建设状况为评价对象,从生态状况、环境质量、社会发展和资源利用领域展开评价,获得各经济体生态文明指数2017和生态文明建设进步率(1990—2015)。量化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排名靠后,与发达国家的最大差距在环境质量上,其次是资源利用效率。但我国在建设进步的速度上遥遥领先于其他经济体,正在奋起直追。本研究提出了提升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任务层次、战略重点以及赶超先进水平的时间节点。  相似文献   

12.
能源、经济、环境、生态(4E)复合系统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发展关系,4E的协调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终目的。本研究在4E四元发展的博弈性、协同性分析的基础上,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4E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协调系数法计算出4E系统之间的综合耦合协调度。通过实证研究定量化的表达4E系统协调发展状况,为生态文明建设与4E协调发展决策的制定和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过去30年我国的快速城镇化进程带来了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等各种问题,存在大量不符合生态文明的现象,是不可持续的。城镇化和生态文明两个概念的核心都是人,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在核心和目标上具有一致性。综合考虑资源、环境、经济、人口四大子系统对城镇发展的反馈机制,应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城镇化发展的全过程和城镇建设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对城镇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生态规划和智能设计,实现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创新,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开始在全国蓬勃开展。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来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还面临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污染减排压力的逐渐增大、生态环境生产力低下、制度不够完善、工程科技支撑不足以及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等多方面的挑战。未来我国还需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加强工程科技创新以及加强国际合作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5.
柴达木盐湖产业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湖产业事关我国粮食安全,也是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的重要支撑。柴达木盆地是中国盐湖产业的核心,建设其产业生态文明重要而迫切。为推进柴达木盐湖产业生态文明建设,做强中国盐湖产业,本文从柴达木盐湖产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出发,辨识产业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提出了盐湖产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四大战略。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在生态文明下绿色包装设计的概念,以及如何结合生态文明观念来进行绿色包装设计,提出了如何选择包装材料、和包装外观,指出了生态文明理念是环境保护概念下促进制造业和产品生产向更大的规模和更高的水平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更复杂、更进步、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已被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并逐步付诸实践。本文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入手揭示了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指出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阐释了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国际和国内背景,并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理念变革分析的基础上,解读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五大意义;最后结合现状提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建议,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构建生态文明统计核算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可为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监测、评估和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虽然我国目前已有一定的资源环境统计基础,但由于缺少生态文明统计核算的顶层设计,因此无法将这些数据有效整合于统一框架。本文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需求出发,分析了我国在生态文明统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在结合SEEA2012–CF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生态文明统计指标体系和核算框架,并就进一步完善我国生态文明统计核算体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