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PdCl2/SiO2 Pd—B/SiO2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Ramman光谱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共焦显微Raman光谱和X-射线衍射方法表征了负载型PdCl2/SiO2和Pd-N/SiO2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结构。结果表明PdCl2分散在SiO2载体上后,与载体表面的相互作用使其在室温时即发生β→α构型转变。Pd-B/SiO2非晶态合金的raman光谱在300-500cm^-1区域内呈现一大的弥散峰。与无负荷Pd-B非晶态合金比较初步认定该弥散峰与Pd-B键振动有关,温度升高Pd-B/Si  相似文献   

2.
PdO引入对CuO/γ—Al2O3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PTR,SEM,XRD阶梯扫描及CO和CH4氧化活性测定表征技术研究了CuO/γ-Al2O3催化剂及负载PdO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O/γ-Al2O3催化剂上引入不同含量的PdO,使TPR还原峰温欠下降。对载体上CuO平均晶粒大小的测定表明随PdO含量的增加,CuO平均晶粒逐渐减小;SEM对PdO-CuO/γ-Al2O3催化剂上Cu元素分布的面扫描测定亦证实了随PdO含量的增加,催  相似文献   

3.
利用拉曼光谱表征了不同方法添加CeO2-ZrO2混合氧化物对Pt/Al2O3催化剂的影响,并采用了XRD,H2化学吸附,BET表征了相应的分散度影响。结果表明:Ce、Zr、与金属Pt存在着强的相互作用,而CeO2-ZrO2以盐的形式加入时,高度分散在Al2O3载体上,提高贵金属Pt的分散度,进而提高了反应的活性。  相似文献   

4.
等离子体辅助沉积HfO_2/SiO_2减反、高反光学薄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导了用等离子体辅助(Plasma-IAD)沉积技术沉积HfO2/SiO2减反及高反光学薄膜。在波长1064nm处,HfO2/SiO2减反膜透过率大于99.5%,HfO2/SiO2高反膜反射率大于99.5%。  相似文献   

5.
SO2-4/TiO2固体酸的红外和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用IR、Raman光谱研究了SO^2-4/TiO2固体酸在不同烧温度下的结构、晶相转变和表面酸中心。结果表明,SO^2-4与TiO2表面的结合为螯合式双配结构。当烧结温度小于500℃时,SO^2-4/TiO2样品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晶相结构以锐钛矿为主,表面B酸位数目约是L酸位数目的2倍,当烧结温度大于500℃时,随着烧结晶度的升高,表面结合的SO^2-4逐渐流失,晶相从锐钛矿转变为金红石,表面B酸位减少并消失。  相似文献   

6.
朱从善  夏海平 《光学学报》1994,14(11):1138-1141
本工作以SiO_2和SiO_2-TiO_2凝胶体系为基质,选择合适的溶剂,采用特定的溶胶一凝胶工艺,成功地将纯的C_(60)和C_(60)/C_(70)混合物分别均匀掺入上述基质中.研究了吸收与荧光光谱特性.室温下观测到峰置位于660nm附近的较强荧光带.对上述光谱性质作了初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光催化剂SO2- 4/TiO2和TiO2 的光谱行为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IR、Raman和DRS光谱研究了SO^2-4/TiO2光催化剂和TiO2光催化剂的光谱行为差别。结果表明,TiO2光催化剂的表面只有L酸中心,而SO^2-4/TiO2光催化剂表面既有L酸中心也有B酸中心。TiO2的硫酸化有效地抑制了晶相转变和晶粒度的增加。与TiO2相比,SO^2-4/TiO2光催化剂的锐钛矿相含量较多、晶粒较小、光谱吸收边蓝移,从而增大了光吸收阈值,增强了光生空穴和电子的氧化  相似文献   

8.
采用XRD、EXAFS技术研究了不同Pd含量的Pd-Mo-K/Al2O3催化剂结构,并关联其合成低碳混合醇性能。结果表明,在氧化态Mo-K/Al2O3催化剂体系中添加Pd后,“K-Mo”物相晶粒变小,分散度提高,说明钯可能和钾钼物种发生了较强的相互作用。经硫化还原处理后,发生了氧硫交换,钼主要以MoS2物种形式存在,其粒度随着Pd含量的增加而明显减小。尺寸的显著变化可能导致MoS2与载体作用形式的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含ZrO2的Rh/γ-Al2O3催化剂上NO+C2H4和NO+C2H4+O2的反应活恬性,并应用TPR、XRD、BET比表面等表征了ZrO2的加入方式和晶型对Rh/γ/Al2O3催化剂活性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ZrO2的加入一定程度也抑制了Rh^3+与γ-Al2O3之间的相互作用和Al2O3的相变,提高了催化剂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了850℃老化样品的NO+C2H4反应活性。对于NO+C2  相似文献   

10.
KrFLaser-inducedDamagetoZrO_2/SiO_2Coatings¥WANGNaiyan;GAOHuailin(ChinaInstituteofAtomicEnergy,P.O.Box275-7,Bejijng102413,Chin...  相似文献   

11.
以氯化醇钛盐表面反应法制备系列TiO2/SiO2,根据XRD,Raman和DRS表征分析,载体表面具有分子级分散的锐钛矿型TiO2微晶粒子和非晶TiOx物种.与本体TiO2相比,TiO2/SiO2的吸收带边显著蓝移,能隙增大为3.96 eV.当金属M(M:Pd,Cu和Ni)负载于TiO2/SiO2表面,可使其光吸收域扩展到可见光区,并引起吸收带边红移.相对Pd的负载,Cu,Ni的负载对TiO2/SiO2的LMCT带影响更大,其中Cu-TiO2/SiO2的能隙减小为3.68 eV.当金属氧化物MoO3负载于TiO2/SiO2上时,可以调变TiO2/SiO2的吸收带边并增强对可见光的吸收;随MoO3载量的增加,表面物种的相互作用增强,形成Mo-O-Ti复合结构,增强了LMCT带的吸收强度,并使能隙减小为3.81 eV.  相似文献   

12.
将基片浸入到低温SiO2过饱和的六氟硅酸(H2SiF6)溶液中,在其表面上沉积SiO2薄膜,这种新的生长工艺称之为液相沉积(LPD)。本文着重介绍LPD工艺及LPDSiO2薄膜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nc-Si/SiO2多层膜的制备及蓝光发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淀积(PECVD)系统中,采用a-Si∶H层淀积与原位等离子体氧化相结合的逐层生长的方法成功制备出a-Si∶H/SiO2多层膜 (ML);利用限制性结晶原理通过两步退火处理使a-Si∶H层晶化获得尺寸可控的nc-Si/SiO2 ML,并观察到室温下的蓝光发射;结合Raman散射和剖面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分析了nc-Si/SiO2 ML的结构特性;通过对晶化样品光致发光谱和紫外-可见光吸收谱的研究,探讨了蓝光发射的起源. 关键词: 纳米硅多层膜 等离子体氧化 蓝光发射 热退火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热合成方法添加KOH在SiO2颗粒表面包覆Mn2+掺杂纳米Zn2SiO4,通过X射线衍射(XRD)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光致发光(PL)光谱仪对产物的晶体结构、形貌及光学性能进行表征,并对Zn2SiO4晶体在水热反应过程中的反应机制进行了讨论。XRD测试结果表明:220℃水热条件下,添加少量KOH,反应不同时间后,可在石英砂表面生成一层Zn2SiO4;SEM照片显示所生成的Zn2SiO4为六棱柱形,并且不同反应条件下Zn2SiO4的包覆程度不同。反应产物经光致发光性能研究表明:Mn2+掺杂纳米Zn2SiO4包覆SiO2样品中显示两套光致发光谱,一套为250nm左右激发产生的522nm绿色发光带,另一套为340~410nm宽带激发的440nm蓝色发光带,前者为典型的Mn2+离子发光,后者440nm发光带则有可能来源于基体SiO2的氧空位缺陷。  相似文献   

15.
a-Si/SiO2多量子阱材料制备及其晶化和发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步文  陈坤基 《发光学报》1997,18(3):217-222
本文研究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淀积(PECVD)方法淀积SiO2和非晶硅(a-Si)时淀积速率和薄膜折射率与淀积条件的关系。选择合适的淀积条件制备了a-Si/SiO2多量子阱结构材料。用激光扫描退火方法使其晶化,当a-Si和SiO2层厚度分别为4nm和6nm时,形成了颗粒大小为3.8nm的硅晶粒。晶化后的样品在10K下可以观察到较强的光荧光发射,三个峰值波长分别为810、825和845nm.  相似文献   

16.
TiN/SiO2纳米多层膜的晶体生长与超硬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仑  梅芳华  邵楠  李戈扬  李建国 《物理学报》2005,54(4):1742-1748
高硬度的含氧化物纳米多层膜在工具涂层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研究了TiN/SiO22纳米多 层膜的晶体生长特征和超硬效应.一系列具有不同SiO22和TiN调制层厚的纳米多 层膜采用多 靶磁控溅射法制备;采用x射线衍射、x射线能量色散谱、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和微力学探针表 征了多层膜的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虽然以单层膜形式存在的TiN和SiO22分别形成 纳米晶和非晶结构,它们组成多层膜时会因晶体生长的互促效应而呈现共格外延生长的结构 特 关键词: 2纳米多层膜')" href="#">TiN/SiO22纳米多层膜 外延生长 非晶晶化 超硬效应  相似文献   

17.
马忠元  黄信凡  朱达  李伟  陈坤基  冯端 《物理学报》2004,53(8):2746-2750
采用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汽相沉积系统中沉积a-Si:H和原位等离子体逐层氧化的方法制备a-Si:H/SiO2多层膜.改变a-Si:H层的厚度,首次在室温下观察到来自a-Si:H/SiO2多层膜较强的蓝色光致发光和从465到435nm的蓝移.x射线能谱证明,SiO2层是化学配比的SiO2;C-V特性表明,a-Si:H/SiO2界面得到了很好的钝化;透射电子显微镜表明,样品形成了界面陡峭的多层结构.结合光吸收谱和光致发光谱的研究,对其发光机理进行了讨论.用一维量子限制模型对光致发光峰随着a-Si:H层厚度的减小 关键词: a-Si:H/SiO2多层膜 光致发光  相似文献   

18.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在局域密度近似(LDA)下研究了B掺杂Si/SiO_2界面及其在压强作用下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能带的计算结果表明:掺杂前后Si/SiO_2界面均属于直隙半导体材料,但掺B后界面带隙由0. 74 eV减小为0. 57 eV,说明掺B使材料的金属性增强;对B掺杂Si/SiO_2界面施加正压强,发现随着压强不断增大,Si/SiO_2界面的带隙呈现了逐渐减小的趋势,并且由直隙逐渐转变为间隙.光学性质的计算结果表明:掺B对Si/SiO_2界面在低能区(即红外区)的介电函数虚部、吸收系数、折射率以及反射率等光学参数有显著影响,且在红外区出现新的吸收峰;对B掺杂Si/SiO_2界面施加正压强,随着压强增大,红外区的吸收峰逐渐消失,而在紫外区出现了吸收峰.上述结果表明,对Si/SiO_2界面掺B及施加正压强均可调控Si/SiO_2界面的电子结构与光学性质.本文的研究为基于Si/SiO_2界面的光电器件研究与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We present a study on amorphous SiO/SiO2 superlattice performed by grazing-incidence small-angle X-ray scattering (GISAXS). Amorphous SiO/SiO2 superlattices were prepared by high-vacuum evaporation of 3 nm thin films of SiO and SiO2 (10 layers each) onto Si(1 0 0) substrate. After the deposition, samples were annealed at 1100 °C for 1 h in vacuum, yielding to Si nanocrystals formation. Using a Guinier approximation, the shape and the size of the crystals were obtained. The size of the growing nanoparticles in the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film surface is well controlled by the bilayer thickness. However, their size varies more significantly in the direction parallel to the film surface.  相似文献   

20.
AlP/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光致发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芳侠  王喧  杨合情 《光子学报》2001,30(4):465-467
本文对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的xAlP/100SiO2凝胶玻璃的光致发光进行了研究,表明585nm附近的发光是凝胶玻璃中的AlP纳米晶粒表面态和缺陷复合发光.发光峰位与AlP的参杂量无关,但发光峰的强度随x的增加而减弱;另外与H2的反应时间越长,发光强度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