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萎缩性阴道炎阴道菌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萎缩性阴道炎患者的阴道菌群分布情况。方法:收集萎缩性阴道炎病人50例,绝经前健康妇女30例和绝经后阴道萎缩妇女20例,进行阴道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结果:50例萎缩性阴道炎组共分离出需氧菌65株,分离率由高到低前4位依次是大肠埃希氏菌(13/50,26%),表皮葡萄球菌(9/50,18%),粪链球菌(7/50,14%)和绿色链球菌(6/50,12%),分离出厌氧菌56株,分离率由高到低前4  相似文献   

2.
分析绝经后阴道炎的病原菌。方法;对50例绝经后阴道炎进行细菌培养检查,取患者的子宫颈口分泌物作直接涂片及细菌培养,根据细菌的形态,培养及生化特性进行鉴定。结果;葡萄球菌20例,淋病奈瑟菌14例,阴道加特纳菌12例,假丝酵母菌3例,大肠埃希菌1例。结论;在绝经后阴道炎中,葡萄球菌感染最常见,淋病奈瑟菌次之;提示定期对绝经后妇女阴道分泌物的培养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06—2011年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6~2011年尿培养分离出的668株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同时分析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SBLs大肠埃希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结果:2006—2011年尿培养标本2356份,分离出病原菌668株,分离率为28.4%。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38株(65.6%),革兰阳性球菌120株(18.0%),假丝酵母菌110株(16.4%)。排名前3位的是:大肠埃希菌302株(45.2%)、白假丝酵母菌57株(8.5%)、肺炎克雷伯菌47株(7.0%)。产ESBLs大肠埃希菌分离率为54.3%(164/302),各年份依次为50.0%(14/28)、51.9%(28/54)、45.6%(26/57)、45.8%(22/48)、53.1%(26/49)、72.7%(48/66);尿路感染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422:246);以〉50岁为主(419/668)。结论:该地区尿路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产ESBLs菌株分离率较高,且耐药情况严重;假丝酵母菌有较高的分离率。  相似文献   

4.
大型综合性医院524株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调查分析综合性医院凶菌株对各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试验结果用VITEK全自动细菌分离鉴定细菌并应用WHONET-4软件对临床分离菌的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离出的菌株位居前6位的依次为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检测它们对13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显示芏兰氏阴性球菌除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有所上升(9.1%)外,未见有其他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对绝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50.0%以上。大肠埃希氏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呈直线上升,已达63.9%。结论:定期系统地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对临床合理用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本院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分不情况及耐药性情况。方法:利用法国梅里埃药敏分析系统对2004—2006年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14株大肠埃希氏菌主要来自尿液(33.64%)和痰液(26.64%)样本,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敏感性为100%,对阿莫西林、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替考西林等抗生素总体耐药率在40%以上,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总体呈升高趋势。结论: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抗生素的应用规范应该给予足够重视和监控。  相似文献   

6.
本组11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经痰菌培养分离出的122株致病菌中革兰氏阴性菌106株,占86.9%,明显多于革兰氏阳性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40/106),依次为肺炎克雷白氏菌(25/106),大肠埃希氏菌(12/106)等,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不同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不一,但有近半数抗生素的总敏感率在50%以下,表明耐药严重,应高度重视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头屯河地区女性阴道分泌物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581例女性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581例标本共检出236例病原菌,阳性率40.6%,检出前三位的是大肠埃希菌(52.5%)、真菌(16.1%)、金黄色葡萄球菌(10.6%),多重耐药菌以大肠埃希氏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yumβlactamase,ESBLs)最高,达43.5%。药敏显示革兰氏阴性杆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耐药性较高,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则非常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高达96%,万古霉素未发现耐药菌株。结论:我院女性阴道分泌物培养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占优势,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均有较高耐药性,病原菌检查和药敏实验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2年中大肠埃希氏菌,克雷伯氏菌EsBLs的检出率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及纸片确证试验对2006~2007年分离的412株大肠埃希氏菌,134株克雷伯氏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检测,并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产ESBLs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大肠埃希氏菌产ESBLs分离率2006、2007年分别为33.3%、35.3%。耐药袁型结果显示产ESBLs菌对抗生素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结论:产ESBLs是大肠埃希氏菌、克雷伯氏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机制,临床细菌室应对产ESBLs菌进行规范化监测与报告。  相似文献   

9.
李燕子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2):1546-1547
目的:了解老年阴道炎患者分泌物中细菌的分布情况。方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18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结果:180例老年阴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细菌126株,阳性率为70.0%,其中革兰阳性菌78株,占61.9%,主要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占36.5%,革兰阴性杆菌48株,占38.1%,主要以大肠埃希氏菌为主,占24.6%。结论:老年妇女阴道感染的主要细菌为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针对老年妇女细菌性阴道炎感染特点,应加强老年妇科病普查监测工作,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及时发现,早期治疗以提高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刘先琴 《铁道医学》2014,(2):187-189
目的:分析近3年来我院感染大肠埃希菌的患者分布情况和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至2012年我院各类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获得的大肠埃希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用WHONET5.4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主要从尿液(31.7%)中检出,主要来自重症监护病房(23.2%)和普外科(18.3%)。3年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共计388株,分离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175株,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关洛培南无耐药,对头孢替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大肠埃希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临床上治疗该菌感染时应根据药敏与ESBLs的检测结果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社区绝经后女性阴道炎患病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 2014年6-9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以浦东新区某社区33个居委调查的693例绝经后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测。问卷内容包括:一般社会经济学状况、绝经年数、绝经前、后阴道炎患病情况等。 结果 693例研究对象最终纳入有效样本670例。670例研究对象绝经后阴道炎患病率39.0%,其中患萎缩性阴道炎为208例(79.7%)。经阴道分泌物检测,670例中检测结果为阴道炎者147例,阴道炎罹患率为21.9%。其中,绝经后曾患阴道炎者阴道炎罹患率为29.89%,绝经后未患过阴道炎者阴道炎罹患率为16.87%。不同学历教育、医疗保险、家庭收入状况、不同绝经时间的研究对象,其绝经后阴道炎患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26,P=0.547;χ2=1.916,P=0.590;χ2=2.010,P=0.366;χ2=0.062,P=5.573)。绝经前曾患阴道炎及绝经后曾患阴道炎者,其阴道炎的患病率及罹患率均高于无阴道炎病史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23,P<0.001;χ2=15.757,P<0.001)。 结论 社区绝经后女性所患的阴道炎以萎缩性阴道炎为主。建议社区医师采取健康教育、临床治疗以及定期随访等多种手段帮助绝经后女性改善和治疗绝经后阴道炎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周艳清  郑庆莉 《医学综述》2010,16(16):2535-2537
目的研究雌二醇阴道用胶囊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6~12月在天津港口医院诊断为萎缩性阴道炎的绝经后患者28例分为两组,试验组(14例)给予雌二醇阴道用胶囊,对照组(14例)给予普罗雌烯阴道软胶囊。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雌二醇阴道用胶囊和普罗雌烯阴道用胶囊均可有效改善绝经后妇女阴道及泌尿道症状,改善阴道健康评分。试验组略升高的雌激素水平并未引起靶器官如乳腺、子宫内膜的变化。两组在其余各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用药满意度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雌二醇阴道用胶囊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绝经后妇女的萎缩性阴道炎,其疗效与安全性与药普罗雌烯阴道用胶囊相似,且用药的舒适度、方便性增加。  相似文献   

13.
女性阴道微生态体系是由阴道内的微生态菌群、机体的内分泌调节功能和解剖结构共同组成。在育龄妇女中,需氧茵阴道炎(AV)是由需氧菌(如B族链球茵、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茵及肠球茵等)感染引起。目前,国内外尚未见规范化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西医主要采取针对病原菌的抗菌消炎治疗;中医则从湿热带下、阴瘁论治,消炎止痒、止痛消肿、利湿止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患者常见病原菌的分布特点与药物敏感性情况.方法 对153株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创面分泌物培养鉴定出的病原菌和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153株致病菌中,革兰氏阳性球菌86株占56.2%,革兰氏阴性杆菌63株占41.2%、酵母样真菌4株占2.6%.常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为主.单一菌株感染125例,11例2种菌混合感染,2例3种菌混合感染.耐苯唑西林的葡萄球菌和产ESBLs菌株与非产酶菌株相比,具有多重耐药性.结论 对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治疗,应根据常见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合理选用抗生素,才能有效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0月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脓液分离菌分布情况,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配套试剂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107例患者送检标本中共检测出病原菌65例,其中革兰阳性菌38例,占58.5%;革兰阴性菌27例,占41.5%。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等均对万古霉素100%敏感。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菌和大肠埃希菌均对亚胺培南100%敏感。结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脓液中菌种分布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草绿色链球菌、奇异变形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临床医生应根据药物敏感性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需氧菌性阴道炎(AV)、细菌性阴道病(BV)五项联合检测在阴道微生态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5年1月接受健康体检的女性110例,采用传统方法对受检女性的阴道分泌物进行阴道pH、革兰染色及清洁度检查,并作阴道菌群分析;同时采用AV、BV五项联合检测进行测定.结果:110例受检者中传统方法检测阴道菌群正常42例(38.18%),阴道菌群异常68例(61.82%);阴道菌群异常的预成酶阳性率(除凝固酶外)均高于阴道菌群正常的预成酶阳性率(P<0.05~P<0.01).结论:AV、BV五项联合检测方法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其检测灵敏度高,结果较为准确,可作为临床快速筛查方法,更有效地评价阴道微生态情况.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54名3~5(11/12)岁正常女童阴道厌氧菌培养结果。54例培养均阳性。共分离出153株32种厌氧菌,分离率从高至低依次为拟杆菌(96.3%)、消化链球菌(59.3%)、消化链球菌(14.8)、小韦荣球菌(13%)、放线菌{9·3%)和梭杆菌(5·6%)。最多见的菌种是双路拟杆菌、锐利拟杆菌、脆弱拟杆菌、狄氏拟杆菌和真口腔拟杆菌,其次是黑色消化球菌不解糖消化链球菌、厌氧消化链球菌、小韦荣球菌和产生消化链球菌。提示这些厌氧菌是女童阴道正常菌群。厌氧菌在女童外阴阴道感染的病原学意义尚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8.
应用气相色谱法快速诊断外科厌氧菌感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方法选取该院普外科2013年1~6月急性阑尾炎患者标本的病原菌分离情况及药敏特性进行分析。结果分离病原菌10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00株,占94.34%(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铜绿假单孢菌分别占67.92%、11.32%、5.66%),革兰阴性菌对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高,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结论急性阑尾炎感染细菌的耐药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健康人群的咽部菌群密集度和多样性,优势菌群的构成,呼吸道感染时咽部菌群变化及抗生素治疗后咽部菌群种类和数量的变化趋势。方法:采集健康人、呼吸道感染未治疗及经5d三代头孢菌素治疗后患者的咽拭标本各30例,进行需氧菌及厌氧菌的分离纯化、染色镜检及定性鉴定。结果:呼吸道感染未治疗组及经抗生素治疗组患者的咽部需氧菌密度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治疗组与健康组厌氧菌密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抗生素治疗组患者的厌氧菌密度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经抗生素治疗组患者需氧菌及厌氧菌密度皆增高,同时导致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如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亚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细菌。结论:早期呼吸道感染仅是咽部需氧菌菌群的轻度失调和紊乱,厌氧菌菌群基本保持平衡;呼吸道感染患者经5d广谱抗生素治疗后,其咽部需氧菌及厌氧菌菌群的紊乱和失调则较为严重;甚至会选择出引起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