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任大伟 《中药材》1990,13(11):44-45
一、中药煮散的历史沿革中药煮散是一种以水为溶媒与颗粒共煎取汤服用的用药形式,属汤剂的范畴.煮散是随汤剂的出现而出现的,当时药材修治多为(口父)咀,大颗粒入煎,即为原始的煮散.煮散于唐、五代始用于民间,至宋代才为大多数人使用.唐末雷敩《炮炙论》载药材修治多剉细或捣细,为煮散的前身.后宋《证类本草》载药如甘草、茯苓等皆要求捣筛为末,细粉入煎,标志着煮散发展到了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2.
中药小剂量煮散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维安 《中药材》1992,15(8):38-39
中药小剂量煮散的药物利用率高,用药量小,经临床验证,其用药量仅为原汤剂处方量的5%±即具治疗作用,具有调配简便,剂量准确,煎煮、服用、携带方便,药物符合卫生标准要求等优点,是中药汤剂剂型和饮片调剂工作的一个改革。  相似文献   

3.
煮散从剂型本身来看,并非独立剂型,而只是汤剂的一种用药形式,具有汤剂的一切特点.  相似文献   

4.
中药煮散的历史沿革及现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中药煮散的历史盛衰成因及现代对煮散的研究,就其优点及不足进行了总结探讨,提出合理使用煮散对节约药材、充分发挥中药效力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药煮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郭玉勤  王玉玺  邹存清 《中草药》1998,29(3):207-209
论述了中药煮散的沿革、理论依据、实验和临床研究,从而制定出煮散的最佳粒径和常用量标准,分析论证了煮散的可行性以及优缺点,指出药物粉碎成颗粒煎煮可以提高中药有效成分的煎出率。  相似文献   

6.
中药汤剂是中医药治疗剂型中、运用历史最悠久 ,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常用剂型。汤剂适应中医辨证论治 ,随证加减的原则 ,且吸收快、药效迅速。李东垣谓 :“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汤剂在煎煮过程中 ,通过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七情和合 ,既能相互促进、又可相互制约 ,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但目前汤剂以饮片入药为主、存在耗药量大、煎煮费时的缺点。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药物资源耗竭 ,饮片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出来 ,为适应时代及中医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中药剂型改革问题显得十分迫切。笔者认为 ,中药剂型改革 ,除现代方法外 ,传统的经验与…  相似文献   

7.
试论中药煮散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推广中药煮散大有必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守玉 《中成药》1993,15(12):47-47
中药煮散是把中药材粉碎成粗颗粒或细末(粒度大小以2mm~4mm粒度为最佳)与水共同煎煮后,有的过滤去掉渣子服用,有的不滤去渣子服用。中药煮散不是独立的剂型,而是汤剂的一种用药形式,有汤剂的一切特征,是一种传统的剂型。中药煮散用的中药材比饮片少得多,能在较短时间内煎出有效成分,能节约大量药材,节约能源、人力和物力等,是件值得推广的事业。  相似文献   

9.
中药煮散的历史沿革与现代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综述中药煮散的历史沿革以及近年的研究概况。方法:对近10年来有关中药煮散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总结。结果:应用中药煮散的方法在制备中药汤剂中不论单方或复方其有效成分的煎出率都高于传统饮片。结论:应用中药煮散可达到节约药材,提高中药的使用率;同时还可以提高汤剂的煎煮质量,降低用药成本;对改良法煮散与传统饮片煎出成分的研究,也有利于中药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药煮散源流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煮散是将中药材粉碎成粗颗粒或粗末后进行煎煮 ,滤取药液或连同药渣服用的一种液体剂型。笔者考究了中药煮散的源流 ,指出它渊于先秦、见于东汉、定名于唐、鼎盛于宋、衰落于明清、延续至近代 ,在唐宋发展成熟 ,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1.
对近20年来研究煮散剂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从临床应用、实验研究、工艺改进的角度,阐述中药煮散剂的现代研究近况,为煮散剂的进一步推广与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医美容养生是以中医美容养生学、中医学基本理论、美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的养生美学为指导。研究人体的形神美,研究损容性疾病和损容性生理缺陷,以达到防病健身为目的,并运用中医药的方法维护、修复、改善与塑造人体的形神美及研究其规律为主要目的的专门学科。也是中医学的一个新兴分支学科。其相比现代美容的使用具有独到之处。比如人的气色不好有多方面的原因,用中医的手段能判断其病因,找出是哪些经络不通所造成的。其外用中草药粉施治方法有很多种,其中“补”与“泄”是内服调理,结合外用的。2l世纪,现代中医美容养生学发展迅速,在理论和临床研究上都取得了很大成绩,并受到国际美容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包装中药饮片在煎药室管理应用中更加完善合理性,尤其毒、麻药物在煎药室的安全性。方法:参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等文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和应用方法。结果:通过完善小包装中药饮片管理与应用,可进一步的明确药物的查对及鉴别,尤其对剂量核查更加直接现实,特别有利于对毒、麻药物的进一步管理。结论:小包装中药饮片有利于在煎药室管理与应用中更加完善合理。其优点:方便了药物的查对与鉴别及药物剂量的核对,保留了药物名称、剂量的原包装,利于备查;增强了对毒、麻药物的进一步的管理手段;缺点:包装袋(白色)的污染(也可回收)及经济成本,增加了拆药包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李川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4):607-617
药物在体内产生药效作用有两个前提条件,其一是给药后药物分子能被机体有效利用(即:能够通过体内的生物屏障到达作用靶位,达到并维持起效浓度);其二是药物分子到达作用靶位的化学形式(原型化合物或代谢物)具有与药效关联的生物活性。中药药代动力学是中药药理学的重要分支,它从中药活性成分能否被机体有效利用的角度,研究与中药药效和安全性相关的物质问题。中药化学组成复杂,通常含众多活性成分,许多中药的发展经过"临床→研究→临床"的过程;与此相对应,化药通常为单一成分,其发展一般经过"研究→临床"的过程;这些带来了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有别于化药相关研究的特点。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常围绕临床有效中药,为揭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迈出关键的一步,并通过"选对成分"和"用好成分"为中药疗效的提高创造条件。作者主要基于其研究团队近年来开展的中药多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工作,重点介绍开展这类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草药粉剂外贴辅助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中草药粉剂外贴辅助治疗,5 d换药1次,连续换药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膝关节WOMAC评分、药物不良反应。随访2~3 a,观察2组患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χ^2=7.526,P〈0.05);治疗后观察组躯体功能障碍、僵硬及疼痛程度WOMAC评分及总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轻度皮肤发红或瘙痒发生率为9.17%,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复发率为3.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01%(χ^2=4.550,P〈0.05)。结论中草药粉剂外贴辅助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可提高临床疗效,有效缓解关节功能障碍、僵硬及疼痛症状,降低复发率,且不良反应较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药外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阐述中药炮制学科及饮片产业的发展与创新关键问题。通过多年来的科研工作的总结,结合当前中药炮制学科及饮片产业发展的需要,凝炼中药炮制学科及饮片产业发展与创新的关键问题。笔者认为中药炮制学科是一门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学科,学科的发展与饮片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中药炮制学科只有紧密与饮片产业相结合,为饮片产业的发展服务,解决饮片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学科才有可能发展,其研究成果才可能实现更好的转化。中药炮制学科及饮片产业的发展要求科研工作者不断创新,充分认识本领域研究的特殊性,坚持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中药材在生长、收获、运输、加工、储藏的过程中,易受到各种真菌的浸染而产生真菌毒素,这不仅影响中药材及其加工品的质量安全,而且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中药材养护中,化学养护法是利用化学合成抑菌剂熏蒸药材以达到抑制真菌生长及真菌毒素积累的目的,但由于易造成残留、降解周期长、污染环境等缺点,不利于长期大剂量使用。因此,研发有效的、安全无毒的、纯天然的、对环境友好的植物源抑真菌剂替代化学药剂,对中药材的"绿色"科学养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文对真菌毒素及其危害、植物中有效抑菌成分和抑菌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研发植物源抑真菌剂提供科学参考,并对植物源抑真菌剂在中药材科学养护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目的:科学合理的制订中药材及饮片的有效期,提高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标准,制订合理的包装、贮藏条件。方法:通过传统中药材及饮片贮藏、保管经验;经典恒温法;留样观察法;加速试验法测定药材及饮片主要成分含量、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结果与结论:研究制订中药材及饮片的有效期是提高中药质量的重要内容,是改善贮藏、保管条件的理论依据。可以借鉴化学药品和国外对植物药有效期的评定方法,结合中药特性及传统的保管、贮藏经验,制订符合中药本身特点的安全有效期。  相似文献   

19.
谢晓余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1):1832-1835
该文简要介绍了中药材监督管理的现状,总结了中药材监督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中药材监督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药与肿瘤免疫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洁  李竹庭 《天津中医药》2004,21(3):227-228
提高机体的抗癌力和自修力,驱除邪气,抑制肿瘤和杀灭癌细胞,是治疗肿瘤的根本法则,临床常用中草药经现代药理及临床研究发现有其特点,它可以通过提高和调整机体的免疫机能,提高和改善机体的新陈代谢,配合其他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和减轻毒副反应,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癌症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