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随着针灸科研水平的逐渐提高和针灸标准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急需对常用实验动物穴位制定国家级标准,因此研究科学的实验动物穴位定位方法对于针灸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近年来动物穴位的相关研究,对常用实验动物穴位定位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常见的4种方法:1)中国兽医针灸学是实验动物穴位定位的参考,参考家畜的穴位对实验动物穴位进行模拟定位。2)比较解剖学是实验动物穴位定位的基础,将人的腧穴模拟到实验动物身上。3)经络穴位特性的现代研究是实验动物穴位定位的科学依据,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进行检测定位。4)穴位的效应是实验动物穴位定位的关键因素,把发挥效应的检测点作为穴位。以上4种方法各有利弊,可以综合利用上述方法,从而提高动物穴位定位的准确性,使常用实验动物穴位的标准化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兽医穴位发展史,为进一步研究实验动物医学和实验针灸学打基础。方法:总结分析近40年来相关文献的内容,从萌芽期、奠基形成期、迅速发展期3个方面叙述兽医穴位发展史。结论:兽医穴位在历代医籍中记载有限,其定位与疗法亦不统一,因针灸穴位效应、治病机理的研究需要以动物穴位、经络为切入点,故研究动物的经络、穴位模型是针灸研究的紧迫工作,可促进实验动物模型及标准化研究,有良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经穴定位方法常见有三种,即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骨度折量定位法、指寸定位法。不拘一格,以简单易行、取准穴位为原则,将每一穴位,优选其中一法表达,或结合另两法,并参考古代体表标志,用最精炼的诗歌语言编成"针灸穴位体表定位歌",大多一穴一句,偶有两句。包括十四经穴361个和经外穴48个。内容符合1991年1月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国家标准-GB12346.90《经穴部位》。适合于各级各类中医药院校师生和针灸临床工作者及针灸爱好者学用参考。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的大量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证明,利用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是可靠有效的,通过针灸或其它方法对穴位的刺激,改善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内在功能,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的作用得到加强,从而增加脂肪的代谢,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证明,针灸对治疗高血压病确有独特的疗效,且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的方法亦较多,常用的主要有体针、耳针、头皮针、电针、梅花针、放血及艾灸等多种疗法。但既往针灸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往往选取一组特定穴位,如曲池、太冲、丰隆、风池、内关、足三里等配伍应用,而就单个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中医针灸经典文献溯源穴位的本态,揭示针灸穴位研究的突破方向。[方法]基于中医针灸经典文献,梳理中医古典文献对穴位概念、起源、定位、功能、穴位属性等影响因素的相关论述,探讨穴位所具有的部位属性与功能属性,明确针灸穴位研究的突破方向。[结果]在中医针灸经典文献中,对穴位部位属性的描述较为粗略,而对其功能属性的描述则具体详细,且不断得到发展。穴位的功效,一方面取决于准确取穴、精准定位,同时也与施术方法密切相关,涉及针刺时间、气血运行状况、针刺补泻与刺激量等多种因素,"得气"与否对穴位功效的发挥至关重要。[结论]穴位具有部位、反应生理功能病理情况、治疗疾病的多重属性,正是对穴位在不同生理病理条件下不同反应、功能主治的不断探索、总结与实践,推动着穴位研究、针灸学科与临床的不断前行,穴位的本态研究,应是当前针灸穴位研究的突破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动物认知实验研究现状的分析,阐述动物认知相关实验作为灾难心理护理实践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了解动物认知实验研究现状。结果我国的动物认知实验主要集中于药物、针灸、训练对动物认知的影响及动物应激后行为反应等方面。结论进行动物认知-灾难后认知-心理护理干预实验研究,将对灾难心理护理实践有积极的基础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灸气海穴对小鼠抗疲劳、耐缺氧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气海穴,位于脐下1.5寸,属任脉,是临床上常用的保健穴位之一.本实验通过小鼠负重游泳实验和常压耐缺氧实验,观察针灸气海穴对小鼠抗疲劳和耐缺氧能力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气海穴提供依据,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在临床针刺意外事故中,以针刺深度或角度不当而致者最为常见且最为严重。古今医籍中所载穴位的针刺深度和角度很不统一,为了保证针灸临床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提高针灸临床疗效,在针灸经穴已有国家标准定位的基础上,针刺安全深度和角度也亟待国家制定相关标准。笔者认为“骨度同身寸”之思想,活体计算机断层扫描摄影(CT)定位针刺深度和角度与医学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确有其科学性和临床应用价值。另外,古人“授人以渔”的科学方法也应引起今人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贵州小型猪后肢太阳膀胱经委中、委阳、合阳、承山、昆仑、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的定位法和取穴法,腧穴的进针方向和进针长度,为贵州小型猪相关实验针灸研究提供腧穴定位及进针长度的形态学资料和数据.方法:采用以人体腧穴模拟为依据初步确定腧穴位置,根据人体与贵州小型猪比较解剖学的不同进一步确定腧穴,比照人体腧穴与实验动物腧穴、兽医针灸腧穴资料进行复查,最后在多用电子穴位测定治疗仪上测定.确定相关腧穴后对腧穴进行层次解剖和断面解剖,测量各腧穴的进针长度.结果:贵州小型猪委中、委阳、合阳、承山、昆仑、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均可比照人体确定,进针长度与人体进针长度不成比例,部分腧穴穴区解剖学结构与人体有所不同.结论:贵州小型猪委中、委阳、合阳、承山、昆仑、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等腧穴可从体表进行定位、取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国内外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录的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文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对腧穴、经脉进行频数统计,并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腧穴、经脉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共纳入182篇文献,包括308个针灸处方、96个腧穴,腧穴使用总频次为1 928次。其中,主要选取的经脉为督脉及足三阳经;腧穴主要分布于头面、下肢和上肢;累计应用频次最高的腧穴为百会、四神聪、足三里;特定穴多使用交会穴;腧穴配伍以大椎→百会最为常见。结论 国内外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重视督脉及足三阳经的使用;取穴以近部取穴及远近配穴为主;重视特定穴使用,尤其是交会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运用聚类分析方法研究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选穴内在规律.方法 以"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针灸"等为主题词,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时间为2005年1月-2015年12月,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有效文献共138篇,共使用48个穴位.采用系统聚类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使用频次排名前20位腧穴之间可能蕴含的内在关系及规律.结果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针灸治疗以阿是穴、夹脊穴等为主穴,十四经中以肝经、胆经及脾经为主,注重使用特定穴,尤重用五输穴之合穴.  相似文献   

13.
《针灸学基础》实验课的教学是后期针推专业学生学习《刺法.灸法学》的重要环节课,是学生踏入临床实践的必经之路。刺法和灸法的使用,必须在一定腧穴部位上操作进行。那么如何正确地选取腧穴治疗疾病,如何准确地定取腧穴用于临床,这一过程则是《针灸学基础》实验课的主要内容。因此,目前教学方法的改革则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help selecting appropriate meridians and acupoints in clinical practice and experimental study for Parkinson''s disease (PD), the rules of meridians and acupoints selection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were analyzed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clinical treatment for PD based on data mining techniques. Methods: Literature about PD treated by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China and abroad was searched and selected from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and MEDLINE. Then the data from all eligible articles were extracted to establish the database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for PD. The association rules of data mining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rules of meridians and acupoints selection. Results: Totally, 168 eligible articles were included and 184 acupoints were applied. The total frequency of acupoints application was 1,090 times. Those acupoints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head and neck and extremities. Among all, Taichong (LR 3), Baihui (DU 20), Fengchi (GB 20), Hegu (LI 4) and Chorea-tremor Controlled Zone were the top five acupoints that had been used. Superior-inferior acupoints matching was utilized the most. As to involved meridians, Du Meridian, Dan (Gallbladder) Meridian, Dachang (Large Intestine) Meridian, and Gan (Liver) Meridian were the most popular meridians. Conclusions: The application of meridians and acupoints for PD treatment lay emphasis on the acupoints on the head, attach importance to extinguishing Gan wind, tonifying qi and blood, and nourishing sinews, and make good use of superior-inferior acupoints matching.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杨丹红教授对围绝经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经验,为针灸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提供新的方法。[方法]通过跟师学习,阅读相关文献,收集医案,并从围绝经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病因病机、辨病辨证、分证取穴、针刺手法、临症案例等方面总结杨师治疗该病的临床经验。[结果]杨丹红教授认为本病临床施治应以整体、辨证思维为原则,其证型可归纳为肾气不固、脾虚气陷、肝气郁结三类,提出益肾固气、健脾举陷、疏肝理气三大治则。所举病案针穴处方以"百会、气海、关元、中极、维道"为基础方,并根据其证型随证配穴,针刺手法取提气手法结合穴位透刺法,疗效颇佳。[结论]杨丹红教授治疗围绝经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注重整体与辩证相结合,强调分证辨治,针刺手法古今结合,尤为重视提气法与穴位透刺相结合,应用于临床可取益肾固本、疏肝健脾、提气举陷之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针灸治疗胃下垂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对其选穴规律进行分析,总结针灸治疗胃下垂的选穴规律和治疗思路。方法检索建库起至2020年10月期间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数据库中针灸治疗胃下垂的文献,将筛选出文献的治疗方法、所选穴位、穴位归经、分布及特定穴的应用归纳总结,用Excel表格整理归纳,形成针灸治疗及处方数据库,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筛选出60篇文献,经统计分析,针灸治疗胃下垂所选经穴50个穴位和经外奇穴13个,其中足三里和中脘使用频次最高,达到总频次的10%以上;腧穴的选择以远部与近部配合取穴为主;任脉、胃经穴位使用频次最高;经外奇穴分布部位以腹部为主。结论针灸治疗胃下垂经脉多选取任脉、胃经腧穴,配伍以局部与远端要穴相配为主。  相似文献   

17.
浙江针灸名家汇聚,临证经验丰富。高镇五、虞孝贞作为当代主要的浙江针灸名家,在浙江针灸医疗事业和学科发展中作出了很大贡献,并在长期的针灸临床诊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在针刺补泻、灸法应用、针药结合、特定穴选用等方面的临证经验,值得进一步整理总结和传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混合性尿失禁的用经、用穴及腧穴组方规律。方法 通过电子检索中国知网、维普医学资源数据、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中关于针灸治疗混合性尿失禁的文献,建立数据库并用数据挖掘软件进行腧穴关联分析。结果 针灸治疗混合性尿失禁常选穴位有会阳、三阴交、足三里、中髎、次髎;常选经脉为膀胱经、脾经、胃经;常选部位为腰骶部;特定穴中以交会穴的运用最多;相关性较高的腧穴有足三里-三阴交,会阳-三阴交;刺激方法以电针为主。结论 针灸治疗混合性尿失禁取穴取经有规律,疗效肯定,为临床治疗用经选穴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用穴规律.方法 通过电脑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PubMed及Ovid Lww数据库收集1999年1月至2016年7月所有与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相关的文献,并建立文献分析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的关联规则,对选用的腧穴种类、归经及使用频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402条针灸处方,共运用十四经穴62个,经外奇穴33个,总应用频次1981次,头颈和四肢部腧穴使用率分别为79.30%(1571/1981)和20.04%(397/1981),阳、阴经使用率分别约为47.15%(934/1981)和28.42%(563/1981);特定穴占71.02%(1407/1981).结论 局部选穴是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重要原则;重视特定穴使用,其中交会穴的用穴个数及使用频次均为最多,尤以任脉与阴维脉之交会穴廉泉最为常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