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川东南浅丘区夏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传统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生产需要,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机械化粮食生产提供有利条件。根据川东南浅丘区农业生产现状,介绍了一套冬油菜收获后夏玉米轻简栽培技术,采用机械化播种、收获,无人机飞防喷施农药,减少施肥次数,综合防控病虫草害,节约用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种植收益。  相似文献   

2.
任纬 《中国种业》2019,(12):34-37
通过阐述鲜食玉米发展特点和川东南浅丘区地形气候及农情特点,认为川东南浅丘区适合发展鲜食玉米,探讨川东南浅丘区当前鲜食玉米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川东南浅丘区鲜食玉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气候特点和鲜食玉米对水分温度的需求,结合东兴区石子镇、资中银山镇种植鲜食玉米情况,探讨川东南浅丘区 1 年种植 3 季鲜食玉米的可行性,并介绍种植关键点及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4.
姜涛 《种子科技》2011,29(9):38-39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夏玉米最大集中产区,位于北方春玉米区以南,淮河、秦岭以北,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是,依照传统的栽培方式,该地区夏玉米平均单产较低,高产玉米的增产潜力还没有发挥出来。因此,在黄淮海地区推行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有利于充分发挥良种的高产优势。  相似文献   

5.
黄淮海夏玉米区是我国最大的玉米集中产区。对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的生产现状和品种应用情况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黄淮海地区夏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技术。结果表明,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生产的主要方式是小麦茬直播,主要品种优势明显。今后,夏玉米品种的发展趋势是耐密度、高产、机械化。新品种育种技术应以地方优势品种的质量为核心进行改进和创新,加强抗逆性育种研究,不断培育能够支持玉米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张乃雄  付宗刚 《种子科技》2012,30(11):44-45
宝鸡市灌区夏玉米是全市玉米生产的高产区和主产区,种植面积占全市玉米种植面积的60%以上,总产占全市玉米产量的近70%。该区域土地平整,土壤肥沃,雨热同季,排灌条件良好,拥有种植玉米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其生产水平与全国和当地最高生产  相似文献   

7.
陕科6号是宝鸡迪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自选系dx35为母本、自选系dx32作父本于2006年在公司眉县玉米试验站内杂交组配育成的高淀粉玉米新品种。2008~2009年参加陕西省夏玉米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陕西省夏玉米生产试验。2010年4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陕审玉2010006号。适宜陕西省关中夏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探讨冬小麦–夏玉米周年生产条件下黄淮海区夏玉米的适宜熟期与积温需求特性。选用郑单958(ZD958)、先玉335(XY335)、登海605(DH605)、登海618(DH618)和登海661(DH661),设置5月21日、5月31日、6月10日和6月20日4个播期,研究表明,播期对夏玉米生理成熟所需积温无显著影响,各品种生理成熟所需要的积温主要取决于品种自身的特性,DH618、XY335、ZD958、DH605、DH661的生育期和生理成熟所需要积温分别为110、112、116、116、121 d和2800、2880、2945、2950、3025°C d。冬小麦-夏玉米周年生产条件下,夏玉米最大可能的生长期约107~112 d(自6月15日至10月1~5日),积温约2800°C d,难以满足现有品种的生产需要。夏玉米直播晚收、冬小麦适期晚播有利于周年产量提高,但目前广泛推广的夏玉米品种生育期过长(约120 d),适时晚收仍难以完全生理成熟,机收籽粒损伤严重。可见,冬小麦–夏玉米周年生产条件下夏玉米最大可能的生长期和有效积温不能满足目前广泛推广的夏玉米品种所需生育持续期和积温,且适时晚收仍难以完全生理成熟,黄淮海区亟需生育期适宜(生育期≤107 d)的高产夏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西大998是西南大学玉米研究所以自育自交系"HY04"作母本,"082"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经过2005~2009年观察鉴定、品种比较试验、重庆市玉米平丘组预备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及示范种植,西大998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蛋白质含量高等特点,适宜在重庆市平坝、浅丘区及相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京津唐区位于东华北春玉米区和黄淮海夏玉米区之间,由于气候的特殊性,玉米品种类型相对单一;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关注该生态区玉米生产推广现状和玉米品种选育情况。对该区域的气候特殊性和生产主推品种进行了简单归纳总结,为该区域的新品种选育和推广作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义昌  刘爱国 《种子》1992,(2):57-59
玉米自交系黄早4是北京市农科院70年代初选育出的,该自交系高抗玉米大、小斑病和矮花叶毒病,株型好,配合力高。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成为我国北方夏玉米区种子生产中的骨干自交系。但80年代中  相似文献   

12.
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陕科6号是宝鸡迪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自选系dx35为母本、自选系dx32作父本于2006年在公司眉县玉米试验站内杂交组配育成的高淀粉玉米新品种。2008~2009年参加陕西省夏玉米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陕西省夏玉米生产试验。2010年4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陕审玉2010006号。适宜陕西省关中夏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积极探索夏玉米生产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有助于提升夏玉米种植水平。基于此,论述了夏玉米生产特点,分析了种子处理、播种、灌溉、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希望为夏玉米栽培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玉米机械化收获的进程,降低籽粒含水量对玉米的产量、品质及贮藏成本都有重要影响。黄淮海夏玉米区是全国玉米生产核心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制度和灌浆期高温高湿、阴雨寡照等复杂生态环境对籽粒机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影响玉米籽粒含水量的农艺性状、生理性状、栽培措施、环境因素、遗传性状以及含水量测定方法等方面总结了玉米籽粒脱水速率的整体研究情况,以期为黄淮海夏玉米机械粒收及高产高效品种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维权台     
《种子世界》2006,(9):64-64
四川西南科联种业律师声明,玉米新品种潞玉13号(长玉13),杂交水稻品种Ⅱ优1577,杂交玉米中原单32,兴垦3号(垦339)玉米杂交种,玉米品种农大108,神玉糯1号(宁粘2号),中单321玉米,浙双6号油菜,南农9918小麦,  相似文献   

16.
玉米新品种郑单958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凤兰 《作物杂志》2001,17(4):40-40
郑单958是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育成的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适的黄粒玉米新品种,于2000年分别通过河南、河北、山东审定,并通过国家审定。产量表现 1997年和1998年在河南省夏玉米区试中平均单产8370.0kg/hm2 和7692.0kg/hm2,比对照豫玉12增产15.1%和22.4%,两年均居首位。1998年和1999年在国家黄淮海共7省市夏玉米区试中,平均单产8659.5kg/hm2 和8758.5kg/hm2,比对照掖单19增产28.0%和15.5%,1999年河南省夏玉米生产试验平均单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对1999~2005年7年间,国家黄淮海夏玉米区和河北省夏玉米区审定玉米新品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通过总结,作者分析了在黄淮海区域各省育种单位当前差距及河北省夏玉米新品种特点,为对欲在该区域有所建树的育种工作者提供参考,为欲在该区域参与种子市场竞争的种子企业在选择玉米新品种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国审玉米杂交种濮单6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濮单6号是河南省濮阳市农科所选育而成的玉米杂交种,组合为P97×9444.该组合1997~1998年经所内鉴定、产比试验,1999年参加河南省预备区试,2000~2002年参加国家预试和西南玉米区、西北春玉米区、东华北春玉米区和黄淮海夏玉米区区试及生产试验,表现突出,较对照农大108增产显著.2003年8月通过国家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农乐988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乐988杂交玉米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国审玉2008011,是由江苏五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独占、生产、经销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2006~2007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试,两年平均产量9346kg/hm^2,2007年试验平均产量9278kg/hm^2,比对照郑单958分别增产5.6%和4.8%。在2007年列席国家黄淮海夏玉米高产竞赛中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夏玉米亩产900~1000公斤高产品种选育目标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我国夏玉米亩产900~1000公斤高产品种选育目标的探讨李登海(山东省莱州布农科院玉米研究所261400)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条件的逐步改善,玉米生产正向大面积的低产变高产和小面积高产再高产的方向发展。为达年亩产吨半粮(小麦500公斤,夏玉米1000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