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心通脉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60例冠心病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服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冠心通脉胶囊,对照组则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服用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血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在疗程结束后血中ET、hs-CRP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对照组患者血中NO含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心通脉胶囊可以升高患者NO,降低ET、hs-CRP,这可能是其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逐瘀通脉联合长春西汀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浆硫化氢(H2S)、胱硫醚-β-合酶(CBS)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A组口服逐瘀通脉胶囊;B组静脉输入长春西汀注射液;C组采用逐瘀通脉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3组都采用常规用药(抗血小板、营养神经、脑细胞活化剂)为基础治疗。观察比较各组血浆CBS、H2S水平变化。[结果]3组治疗后血浆中CBS、H2S水平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CBS、H2S水平,分别与A组、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血清中CBS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逐瘀通脉联合长春西汀协同作用可降低血浆中CBS、H2S含量,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早期干预中风后抑郁症(PSD)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用常规西药治疗并加服中药益气活血方。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氟西汀。对治疗前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疗效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治疗中风后抑郁具有较好的疗效,并能明显促进中风后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末梢神经炎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变化。[方法]治疗组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滴注,对照组应用氢溴酸山莨菪硷注射滴注,观察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血脂、神经传导速度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球压积、纤维蛋白元明显低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有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有所增高,但增高不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8.64%,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腓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改善明显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并发末梢神经炎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及脂代谢,治疗2糖尿病并末梢神经炎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刺对心肺复苏后家兔心肌细胞三磷酸腺苷(ATP)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30只家兔随机分3组,假手术(Sham)组不进行窒息和复苏;常规复苏组心搏骤停后予常规心肺复苏术;针刺复苏组心搏骤停后予常规心肺复苏术并针刺人中、内关穴。所有动物于自主循环恢复后2h取心肌组织,测定ATP酶活性、SOD活性及MDA含量。[结论]与Sham组相比,针刺复苏组、常规复苏组心肌ATP酶活性降低(P<0.01);与常规复苏组相比,针刺复苏组ATP酶活性升高(P<0.05)。复苏后两组SOD活性均低于Sham组(P<0.01),MDA含量均高于Sham组(P<0.01);针刺复苏组SOD活性高于常规复苏组(P<0.05),而MDA含量低于常规复苏组(P<0.05)。[结论]针刺人中、内关穴可增加心肺复苏后心肌组织ATP酶活性,增加SOD活力,减少MDA生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通脉降脂颗粒对主动脉损伤后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内皮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高脂组、模型组、通脉降脂治疗组、通心络治疗组、普罗布考治疗组),除空白组以外每组予高脂饲料喂养2周,2周后进行主动脉损伤术造模,造模后持续给药3周取血,观察通脉降脂颗粒对主动脉损伤术后血脂、内皮素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与主动脉损伤术后再狭窄的关系。[结果]与空白组对比,模型组在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内皮素水平方面均有显著升高(P<0.05),而通脉降脂颗粒治疗组和模型组比较,胆固醇、甘油三酯和内皮素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通脉降脂颗粒可影响主动脉损伤术后高脂血症大鼠胆固醇、甘油三酯和内皮素水平的上升,对主动脉损伤术后再狭窄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脑益髓针刺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症(V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病例60例,均经CT或核磁共振检查确诊为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施清脑益髓针刺法;对照组口服银杏叶、脑复新。智力评分采用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结果]两组VD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有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且两组治疗后差值比较有显著性(P<0.01)。[结论]清脑益髓针刺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症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针刺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疗效。[方法]将86例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治疗组)、帕罗西汀组(对照组)。在治疗前及治疗2、4、8周末各评定1次简易McGill疼痛量表(SF-MPQ)、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治疗不良反应量表(TESS)。[结果]两组间的PPI总分减分率8周末有统计学差异,HAMD和HAMA总分减分率8周末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HAMD和HAMA总分在4、8周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HAMD总分在4、8周末,HAMA总分在2、4、8周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针刺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可以更好的缓解疼痛,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且比单独帕罗西汀治疗起效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通脉松筋易骨”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治疗效果。[方法]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75例)采用传统推拿手法,治疗组(75例)采用以腰椎间盘突出症辨证分期为特色的“通脉松筋易骨”法。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采用腰椎活动度测量(ROM)观察治疗前后不同时段症状变化,并对两组患者疗效以及疗程-痊愈例数进行比较。[结果]143例患者完成全部研究,治疗组腰椎活动度测量(ROM)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P<0.05),且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疗程-痊愈例数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脉松筋易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养血补脑针刺方对气血不足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影响。[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6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治疗对照两组,每组各30例,针刺组采用养血补脑针刺方;药物对照组予尼莫地平片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针刺组优于药物对照组(P<0.05),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具有明显改善脑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液黏度的作用,两组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与药物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养血补脑针刺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雪莲通脉丸治疗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后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雪莲通脉丸口服治疗,治疗8周后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黏度及脑动脉血流指标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收缩峰血流速度(Vp)、舒张峰血流速度(Vd)及平均血流速度(Vm)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眩晕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81.7%(P0.01);3)治疗后治疗组血流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和血管搏动指数(PI)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雪莲通脉丸能够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减轻临床症状,其机制之一可能与其改变平均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和血黏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舒脑欣滴丸对血虚血瘀型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舒脑欣滴丸)50例、对照组(尼莫地平)50例。治疗4周后观察证候评分、经颅多普勒(TCD)、血流变的变化。[结果] 1)中医症状评分及疗效上,两组脑供血不足中医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失眠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脑血流改善方面,经颅多普勒结果检测治疗组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及双侧基底动脉(BA)治疗后搏动指数(PI)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组左侧大脑中动脉(LMCA)及双侧基底动脉(BA)的搏动指数(PI)与对照组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流速度增快两组间比较,对照组有效率高于治疗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流速度减慢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脑欣滴丸可明显改善血虚血瘀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临床症状,能够双向调节脑血流速度,提高血管顺应性,提高脑灌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复荣通脉胶囊联合西药贝前列素钠片治疗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于复荣通脉胶囊+贝前列素钠片,对照组单用贝前列素钠片,观察两组治疗后的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足部冷凉感、踝肱指数(ABI)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治疗组疗效更佳(P<0.05);两组患者ABI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1);两组患者血脂、纤维蛋白原均较前改善(P<0.01),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或P<0.01)。[结论]复荣通脉胶囊联合贝前列素钠片治疗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胶囊活血化瘀治法治疗恶性肿瘤血瘀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共72例经组织学证实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患者口服血府逐瘀胶囊,每日2次,每次6粒(2.4 g),28 d为1个疗程,对照组:单纯对症支持治疗。治疗前后对比分析血瘀中医证候各项指标的疗效指数。[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血瘀中医证候各项指标的疗效指数:刺痛或痛有定处为3.3±1.5,舌质紫暗舌体瘀斑瘀点为3.3±1.6,脉涩或无脉为3.2±1.4,肌肤甲错为3.8±1.7,机体麻木或偏瘫为3.3±1.4,善忘为3.1±1.4;较之对照组(分别为4.2±1.5、4.3±1.7、4.2±1.6、5.6±2.3、4.0±1.6、4.3±1.7)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 血府逐瘀胶囊可有效缓解恶性肿瘤气滞血瘀证患者的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复荣通脉胶囊口服及黄芪注射液静脉点滴联合西洛他唑口服,对照组单用西洛他唑片口服,观察两组临床症状、足背温度、踝肱动脉指数(ABI)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足背温度、ABI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疗效优于单用西洛他唑组。  相似文献   

16.
1研究的背景 中医药数字图书馆是网络时代中医药从业人员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来源.国家已经认识到中医药数字图书馆的开发和利用对于中医药信息化战略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全国各地的中医院校先后建立了自己的中医药数字图书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和机制。[方法]对照组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解毒法方药。均连续用药4周,用药前后分别记录患者症状,进行血液流变学、肺通气功能检测,并随访6个月。[结果]对照组显效率为40.5%,总有效率为67.1%;治疗组显效率为53.3%,总有效率为91.4%,两组总有效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在降低血黏度及改善肺通气功能方面亦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可明显提高其综合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血府逐瘀方不同制剂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GC/MS)分析血府逐瘀胶囊、软胶囊、片剂及口服液中的挥发性成分,通过NIST-10标准谱库检索各挥发性成分,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挥发性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血府逐瘀胶囊中鉴定了21个挥发性成分,主要为乙酸、苯甲醛、藁本内酯、2-甲基丁醛等。血府逐瘀软胶囊中鉴定了10个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酯类化合物。血府逐瘀片中鉴定了22个挥发性成分,主要为柠檬烯、3-甲基丁醛、藁本内酯、2-甲基丁醛等。血府逐瘀口服液中鉴定了5个挥发性成分。[结论] 构建的HS-GC/MS法可用于血府逐瘀方不同制剂中挥发性成分的分析,为血府逐瘀制剂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