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红 《中华魂》2017,(11):57-61
王淦昌,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他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上的求新与创造,他的名字始终和科学上的重大发现紧紧联系在一起:探测中微子、宇宙线研究、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两弹突破、大型X光机、惯性约束核聚变……对于王淦昌一生的成就,曾有评论说:"任何人只要做出其中的任意一项,就足以在中国科技发展乃至世界科技发展历程中名垂青史。"王淦昌用自己崇高的精神和人格感召着一代又一代年轻的科技人员。  相似文献   

2.
“两弹一星”创新精神包含丰富的内容。自主创新是“两弹一星”创新精神之核,“两弹一星”事业奠定了我国成为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国之基础,开启了我国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之路;协同创新是“两弹一星”创新精神之翼,具有系统完整、目标明确、信念坚定、注重技术、讲究民主、艰苦奋斗、团结友爱等特征;实践创新是“两弹一星”创新精神之本,实践过程是提出新问题的过程,是坚持问题导向的过程,也是不断思考探索新路的过程。立足新时代,发扬“两弹一星”的创新精神,坚持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实践创新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根本宗旨和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要明确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魂”“根”“本”,并把握“两弹一星”精神的独特价值,将涵养对党忠诚大德、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担负民族复兴大任作为着力点。  相似文献   

4.
当今,“两弹一星”精神蕴含的伟大斗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对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断取得新的胜利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也为新时期高校的思政课提供了宝贵的教育素材.探析“两弹一星”精神蕴含的伟大斗争精神及时代价值,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王淦昌中学     
正王淦昌中学位于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王淦昌先生的故乡——常熟市支塘镇。王淦昌中学的前身是常熟市支塘中学,创建于1951年8月,1958年成为完全中学,1998年位居江苏省重点中学的行列,2001年10月正式更名为"王淦昌中学",成为省内屈指可  相似文献   

6.
论毛泽东、聂荣臻等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科技战略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建国初期 ,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 ,果断决策发展“两弹一星” ,实行跨越式发展 ,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的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7.
《北方人》2006,(4)
王淦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物理泰斗。他是中国唯一享有“金博士”荣誉的科学家,也是中国“863计划”的4位倡导者之一。为了中国两弹事业,被誉为“中国原子弹和氢弹之父”的他曾隐姓埋名17年,默默无闻地在长城脚下、戈壁荒原研制两弹。他那漫漫人生路,本身就是一部人生传奇,而这位大科学家与目不识丁的小脚女人的世纪牵手,更是一部绝版童话。  相似文献   

8.
周文琪 《中华魂》2013,(15):32-36
以纪实的手法拍摄的电视剧《国家命运》揭开了“两弹一星”这一留给世界太多悬念、太多不解的历史谜团,给人民以极大的震撼和深刻的扁示。  相似文献   

9.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当代中国国防科技事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精神支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实现"两弹一星"精神从抽象的价值体系向具体的实践范式转换,必须牢牢把握"两弹一星"精神科学传播的方法论原则,从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维度推进"两弹一星"精神的科学传播。  相似文献   

10.
春雷震天一声响,七一诞生共产党。 三座大山被推翻,农奴翻身得解放。 农民分田又分地,工人参政主人当。 “两弹一星”震国威,科教兴国显辉煌。  相似文献   

11.
引言:“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上世纪50年代末,为打破世界军事强国的核讹诈、核垄断,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伟大号召、仅仅过去10年多,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就在世人的惊叹中轰然下水,成为继“两弹一星”之后的又一国之重器与此同时,一支执掌“大国重器”的神秘部队——中国海军某潜艇基地成立了。  相似文献   

12.
从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1999年9月18日召开"两弹一星"表彰大会,整整过了35年.为什么要宣传"两弹一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与科技创新是什么关系?我想以参加核武器试验20年的亲身经历,谈谈自己学习江泽民主席在表彰大会上讲话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0月,是“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钱学森回到祖国50周年,《人民日报》以《人民科学家的忠诚》载文纪念,读后深受感动。钱学森作为“中国航天之父”,功勋卓著,彪炳史册,光耀中华,然而他却深情地说:“我本人只是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很。真正伟大的是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对国家、党、人民做出杰出贡献的伟大科学家,却这样认识自己,更显其精神之伟岸,品行之崇高,充分表现了钱学森对国家、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学习钱学森的崇高精神,我们就应该像他那样爱国、爱党、爱人民。一、学习他伟大的爱国主…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 5 0——— 6 0年代 ,以成功研制“两弹一星”为标志 ,我国的国防科研和民用科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这与聂荣臻加强科技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聂荣臻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重视理想信念教育 ,主张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还亲自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在对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培育的时代精神进行新的概括基础上,江泽民对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进行了新的概括,并在全党全社会倡导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丰富和发展了党时代精神的内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理论素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6.
王志刚 《中华魂》2017,(4):43-46
邓小平上世纪80年代曾说,如果当时搞不出核武器,现在想搞也搞不出来了。江泽民在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后说,没有毛主席留下的“两弹一星核潜艇”,中国想站也站不住了。世界核大国的席位,美国第一,俄罗斯第二,中国第三。核大国这把椅子是毛泽东给中国摆上的。中国拥核源于毛泽东的战略思维。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虽然国产品牌知名度有所提升,但却未能改变其低端的品牌形象。作为中国航天专用润滑产品的唯一供应商,从“两弹一星”到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神舟系列飞船,长城润滑油为中国航天的历次发射提供了高、精、尖端的润滑产品,并且多次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表扬和嘉奖。但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原因,长城润滑油并未能有效利用这一独占资源,拉动其品牌向高端转变。  相似文献   

18.
去年,笔者在京进见原军委工程兵54师政委、兵部副司令马苏政将军时,他对我说,2003年《京华时报》刊登了一篇文章,已解密的某工程所在地已辟为旅游景点和国防教育基地。至此,我们师承建的“两弹一星”工程已大部解密,承担如此浩大艰辛工程建设者们的功劳也应大白于天下了。你可以把已解密的工程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为此,谨将相关的故事作些披露。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的科技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50年代,毛泽东就提出了以“技术革命,,为核心内容的科技思想,并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我国通过制定和执行两个中长期科毅发展规划,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了以“两弹一星”为标志的重大尖端科技成果。毛泽东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确定了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根本原则和“百家争鸣”的基本方针,把培育大批科技人才看作科技事业发展的关键,把各级领导干部科技素质的提高,提到安邦兴国的高度。  相似文献   

20.
“1960年,由于前苏联撕毁合同,压力很大。邓稼先和各部门、军队调来的科技人员、干部、工人,心往一处想,那种‘起来,不愿受核讹诈、不愿做核奴隶’的心情,有一种‘奉命于(危)难之间’的责任感和光荣感,将我国的核事业,要建立在自力更生上,邓稼先和同事们卧心尝胆、负重拼搏。”以上见何皖《至今热血犹殷红——缅怀“两弹一星”英雄邓稼先》一文,载《国防科技工业》(月刊)2003年第9期,第55页。上文中“卧心尝胆”应为“卧薪尝胆”。薪,柴草。原指春秋时,越王勾践以柴草为卧具,经常尝胆的苦味,立志灭吴,报仇雪耻。比喻刻苦自励,发愤图强。语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