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壁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显露的技巧,预防喉返神经医源性损伤。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于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行胸壁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时利用甲状腺下动脉、气管食管沟及甲状软骨下角显露喉返神经。结果 45例患者中,行单侧腺叶大部切除18例,行单侧腺叶切除22例,行双侧腺叶大部切除5例;手术时间108~125 min、(120±7)min,术中出血量18~25 m L、(23±4)m L。术后均无不适,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所有患者均获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随访期间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2例,其余均正常,且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均未复发。结论术中显露喉返神经有利于避免喉返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暴露技巧与保护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白云区中医医院于2011年6月至2015年5月间施行的93例腔镜甲状腺手术病例资料,根据不同诊断分别进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加峡部切除术或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中采用气管食管沟、甲状腺下动脉及甲状软骨下角三个径路暴露喉返神经,总结显露成功率及观察手术并发症。结果〓本组全部病例均成功显露喉返神经,共计117例次,其中左侧喉返神经32例次,右侧喉返神经37例次,双侧喉返神经合计48例次,其中经气管食管沟径路显露喉返神经57例,占48.71%;经甲状腺下动脉径路显露48例,占41.03%;其余12例经甲状软骨下角径路显露,占10.26%。术后并发喉返神经暂时性麻痹3例,无喉返神经永久性损伤病例。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需掌握正确的解剖入路和技巧,遵循主动显露、严格保护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的显露技巧。方法:回顾分析56例腔镜甲状腺近全/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总结腔镜手术中喉返神经的显露入路及方法。结果:53例手术获得成功,3例因术中冰冻病理报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而中转开放行患侧颈部淋巴结改良清扫术。手术时间平均125.3 min,其中23例经腺体下极入路,20例经峡部向气管食管沟入路;13例经甲状软骨下角入路。术后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个月随访,患者均无声音嘶哑。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剖显喉返神经是安全、可行的,可避免喉返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下极系膜精细解剖在全乳晕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中山市博爱医院209例行全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腺叶全切及近全切除病例,术中均采用下极系膜精细解剖方法显露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11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76例,腺瘤20例。结果 209例手术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按照甲状腺下极系膜精细解剖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306例次,喉返神经显露率为92.2%,下甲状旁腺显露率为97.4%,1例因喉返神经侵犯行部分切除后腔镜下吻合。术后14例暂时性神经麻痹,术后3个月恢复,无永久性声音嘶哑。结论甲状腺下极系膜精细解剖是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和下甲状旁腺的一种有效方法,可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安全性,利于腔镜甲状腺手术更好地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手术时喉返神经损伤的处理和预防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0.3~9.4%,高者达13.3%。我科1971~1987年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人施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1550例,损伤喉返神经17例19条神经(双侧损伤2例,单侧损伤15例),按每侧甲状腺手术损伤神经条数计算,喉返神经损伤率为0.6%。同一时期,为18例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患者(双侧4例,单侧14例)施行了再次手术治疗,效果满意。一、喉返神经的应用解剖迷走神经进入胸腔后发出喉返神经。右侧喉返神经在锁骨下动脉之前离开迷走神经,绕动脉的前、下、后方再折向上行至颈部,跨过甲状腺下动脉后沿气管食管沟继续上行,在甲状软骨下角前方、下咽缩  相似文献   

6.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中喉返神经的显露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中显露和保护喉返神经的方法。方法 施行经胸入路腔镜下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时,常规显露并保护喉返神经。结果 8例经胸入路腔镜下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均清楚显露并有效保护了喉返神经。结论 熟练掌握甲状腺游离和切除的顺序及精湛的手术技巧是清楚显露并有效保护喉返神经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扶镜手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配合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10月~2016年3月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118例的临床资料。行一侧腺叶部分切除22例,一侧腺叶全切除78例,双侧腺叶部分切除10例,双侧腺叶全切除8例。结果 118例均在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术中出血量15~80 ml,(25±8)ml;手术时间75~190 min,(110±12)min。术中无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气管等损伤,术中血管损伤8例,甲状旁腺损伤2例,均在腔镜下处理成功。结论在建立手术腔隙时必须显露"Y"形或"鱼叉形"的穿刺隧道、"上黄下红中间白"的胸前间隙和倒等腰三角形的颈前间隙;在切除腺体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注意解剖平面及标志,协助术者顺利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喉返神经的显露技巧,避免因显露而造成的喉返神经医源性损伤。方法2011年4月~2012年4月,行胸乳晕人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17例。于乳腺前皮下置入troear,注入CO2(压力6mmHg)建立操作空间,用超声刀显露喉返神经。结果17例均顺利完成喉返神经显露,其中7例行腔镜双侧甲状腺腺叶手术(6例双侧叶结节和1例甲状腺癌),5例行一侧甲状腺叶切除术(一侧腺叶多发结节),5例行一侧腺叶次全切除术。喉返神经主干位于甲状腺下动脉之前、之后和动脉分叉之间的比例分别为17.6%(3/17)、47.1%(8/17)和35.3%(6/17),术后未见声音嘶哑等发生。结论尽管甲状腺下动脉与喉返神经的关系不固定,应用甲状腺囊外解剖和上翻技术,在切除腺体的同时可以显露喉返神经,减少喉返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的显露对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 15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采用解剖显露喉返神经方法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或次全切除,解剖显露喉返神经270条.结果 术中发现喉不返神经6例,其中喉返神经损伤2条,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结论 在甲状腺良恶性疾病手术中,熟悉喉返神经正常解剖及变异,常规解剖和显露可大大降低并发症,减少喉返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RLN)对保护神经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0年间连续实施的232例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的资料.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实施,方式为甲状腺腺叶切除或全切除术,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结果 共行腺叶切除181例,甲状腺全切除51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280根(98.9%).术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中喉返神经的保护技巧。方法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行腔镜甲状腺腺叶切除术46例,术中通过保持术野清晰,合理应用超声刀,盐水纱条应用等措施保护喉返神经。结果 4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45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1例未成功显露(术后无声音嘶哑症状,怀疑喉不返神经可能)。手术时间45~145min,(110±20)min;术中出血量15~95 ml,(35±18)ml,术后无大出血。术后24 h切口引流量35~125 ml,(80±22)ml。术后住院时间3~8 d,(5.4±1.2)d。术后病理:甲状腺腺瘤1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1例,微灶乳头状癌11例。1例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3个月内自行恢复。结论腔镜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中通过采取综合措施,可预防喉返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喉返神经隧道解剖法结合神经监测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1月至2018年12月施行的141例腔镜甲状腺手术,术中均采用喉返神经隧道解剖法结合神经监测技术。其中甲状腺良性结节93例,甲状腺恶性肿瘤48例;行单侧腺叶切除术52例,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44例,双侧甲状腺癌根治术4例,41例部分切除术。结果:140例手术顺利完成,1例因喉返神经横断伤转开放手术行神经对端吻合;术后9例(9/141,6.38%)暂时性神经麻痹,无永久性声音嘶哑患者。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中采用喉返神经隧道解剖法结合神经监测技术可快速定位喉返神经,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安全性,利于腔镜甲状腺手术更好地在基层医院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的解剖特点。方法 2010年7月~2013年6月,经胸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64例,术中解剖颈段喉返神经42条(右侧31条,左侧11条),观察并记录与喉返神经相关的解剖标志和特点。结果除1例因甲状腺乳头状癌(肿块直径2.5 cm)突破包膜中转开放手术外,余63例均获成功。腔镜下用超声刀在甲状腺真假被膜之间进行分离,在甲状腺下动脉深面发现下甲状旁腺(40/42,95%),在下甲状旁腺深面可发现喉返神经(37/42,88%),下甲状旁腺可作为寻找喉返神经的解剖标志;喉返神经在甲状软骨后下角恒定入喉(42/42,100%),在喉返神经入喉前走行较浅(似有出沟抬头入喉之势)紧贴着甲状腺,其上有一条与该神经垂直的血管(V1)位于其表面(42/42,100%),在气管食管沟疏松结缔组织内有时会发现一条与喉返神经走行平行的血管(V2)(25/42,60%),该血管深面可发现喉返神经,V1和V2可作为寻找喉返神经的标志。结论喉返神经内镜下解剖应注重颈部解剖层次,遵循其与甲状腺下动脉、上下甲状旁腺、甲状腺中静脉、无名血管(V1、V2)及环甲关节处等毗邻的关系,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一般到特殊进行解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RLN)对保护神经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0年间连续实施的232例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的资料.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实施,方式为甲状腺腺叶切除或全切除术,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结果 共行腺叶切除181例,甲状腺全切除51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280根(98.9%).术后10例患者(3.6%)出现声音嘶哑,其中7例术中证实了喉返神经的完整性,但声带检查出现患侧运动障碍,均在术后2个月内发音恢复正常.另外3例为术中离断性神经损伤并行即刻吻合者,在术后4个月内声音均恢复正常.结论 甲状腺手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是预防喉返神经永久性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解剖尸体50具,结果发现:右侧喉返神经位于甲状腺下动脉前方占50.0%,右侧喉返神经居下脉后方为76.0%(P〈0.05),64侧喉返神经入喉前分为2-5支;89.0%喉返神经经甲状腺悬韧带内侧入喉,其入口位于甲状软骨下角前下方者占91.0%。在此基础上,采取紧贴甲状腺腺体纵行解剖甲8太腺悬韧带的手术方法施行甲状腺手术70例(83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38侧,未显露44例,均无喉返神经损伤。作者认  相似文献   

16.
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对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372例甲状腺手术病例资料,显露喉返神经组215例,未显露喉返神经组157例。结果显露组喉返神经损伤1例,发生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未显露组损伤6例,主要发生在甲状腺次全切除和腺叶切除术。显露组发生喉返神经损伤的几率显著低于未显露组(P〈0.05)。结论甲状腺次全切除、腺叶切除术和甲状腺癌根治术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能预防喉返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7.
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预防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方法。方法对2002年3月至2006年10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用胸乳入路施行腔镜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492例临床资料,及术中采用躲避喉返神经或解剖喉返神经技术进行分析。结果2例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结论熟悉与甲状腺手术相关的解剖知识,掌握腔镜下组织结构清楚暴露和避免神经热损伤的手术技巧是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状腺腺叶切除中喉返神经显露技术。方法:对382例甲状腺腺叶切除病例进行喉返神经显露,观察术后发音情况。结果:382例中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18例(4.7%)。结论:甲状腺腺叶切除时行喉返神经显露可以有效预防喉返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19.
解剖尸体50具(100侧喉返神经),结果发现:右侧喉返神经位于甲状腺下动脉前方占50.0%,左侧喉返神经居下动脉后方为76.0%(P<0.05);64侧喉返神经入喉前分为2~5支;89.0%喉返神经经甲状腺悬韧带内侧入喉,其入口位于甲状软骨下角前下方者占91.0%。在此基础上,采取紧贴甲状腺腺体纵行解剖甲状腺悬韧带的手术方法施行甲状腺手术70例(83侧),术中显露喉返神经39侧,未显露44侧,均无喉返神经损伤。作者认为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关键在于掌握其解剖特点,熟练手术技巧,而不在于是否常规显露喉返神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甲状腺手术中4种不同解剖标志暴露喉返神经的方法,比较各自的优缺点。方法分析400例甲状腺手术,依据不同解剖标志显露喉返神经,分为四组:甲状腺体下极(A组),甲状腺下动脉(B组),甲状软骨下角(C组),气管食管旁沟(D组)。对比解剖时间、神经损伤(暂时性和永久性)。结果 C组显露时间最短,B组最长。各组的出血量无明显差异。超声刀有助减少手术出血,缩短手术时间。结论根据甲状腺的病变特点和手术者的习惯,采取个体化的解剖路径显露喉返神经,有助于减少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