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铸坯加热测试和Mo对高磁感取向硅钢(Hi-B钢)析出第二相质点(硫化物+AlN)的影响,证实上述两个因素对AlN析出形态有很大影响,而对硫化物析出形态影响较小。铸坯加热温度降低和加钼使AlN析出更加细小,弥散,因此,含钼Hi-B钢的铸坯采用较低温度(1310℃)加热,对于提高第二相质点抑制初次晶粒长大的能力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2.
钛铁矿的碱金属催化碳热还原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矿物工程系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合成钛铁矿(FeTiO3)在石墨同催化剂或无催化剂下于850~1200℃固态氧化铁的选择还原过程。试验在氩气氛中进行,测定了样品的热重损失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在无优化剂条件下,反应接...  相似文献   

3.
采用透射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高磁感取向硅钢中微观结构与析出抑制剂质点的形态,证实铸坯经1300C与1360-1380C加热轧制后硫化物的析出区域和析出数量未产生差异,但1300C加热时,常化后AlN的析出更弥散,其析出民硫化物的情况类似。另外,还观察到AlN的析出存在着一定的惯习面,有(100)。(110)、9120)和(121)四种类型,形貌上AlN呈现平行条束状分布。从而证实AlN在亚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透射电镜手段研究了Cu在高磁感取向硅钢Hi-B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加Cu Hi-B钢在热轧过程中形成大量(Cu,Mn)1.8S和(Mn,Cu)S质点,前者较后者更加细小。随着硫化物质点尺寸的减小,质点中Cu相对于Mn的比例不断提高。由此证明,加Cu起到了提高硫化物析出量,减小硫化物质点尺寸的作用。同时发现,热轧时形成的硫化物质点经1120℃高温常化后发生了明显粗化。另外,在常化及脱碳板中,  相似文献   

5.
18Mn-18Cr-0.5N 钢氮化物等温析出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金相法并结合X射线衍射(XRD)分析研究了18Mn-18Cr-0.5N钢在800 ̄950℃范围内氮化物由奥氏体中等温析出的过程,获得了相应的氮化物等温析出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对于18Mn-18Cr-0.5N钢,在950℃以上无氮化物析出,Cr2N等温析出的鼻尖温度约为860℃,其不析出的临界冷却速度约为0.75℃/s,Cr2N析出量(xv/%)与奥氏体点阵常数(aγ/nm)的关系为xv=-92  相似文献   

6.
溶胶—凝胶法制备ZrO2—SiO2功能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正硅酸乙酯和氧氯化锆,通过溶胶-凝胶法,以有机改性硅酸盐技术和水置换法相结合在80℃条件下制备ZrO2-SiO2无开裂干凝胶。使用TG-DTA研究了干凝胶在加热过程中的热量和质量变化,根据TG-DTA曲线选择合适的温度对10ZrO2-90SiO2(质量分数)干凝胶进行了热处理,并进行了XRD和IR分析,确定了干凝胶的析晶情况以及材料结构中各种基团的振动情况。采用有机改性硅酸盐技术和水置换法相结合可以减少凝胶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开裂程度,ZrO2的含量对胶凝时间和凝胶的颜色有很大的影响,当热处理温度升高时,析晶倾向越来越明显,达到1150℃时出现晶体转变。  相似文献   

7.
含铌钛微合金化钢连铸坯高温变形试样中碳氮化物的析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冬梅  张立 《化工冶金》1997,18(3):273-276
铌、钛微合金化钢连铸坯高温变形试样中主要有三类碳、氧人合物析出;(1)高温细Nb(C,N)动态析出物;(3)温度低于900℃区间洞晶界和在晶粒基体内部析出的微细Nb(C,N)动态析出物;(3)温度低于900℃后Nb(C,N)依附在TiN颗粒上生成的复合析出物,在950-900℃区间析出的微细Nb(C,N)是造成此温度区间试样延塑性急怖降低的主要原因,由于氮优先与钛反应,减少了低温时Nb(C,N)t  相似文献   

8.
Ti处理的ELC-BH钢板的析出物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小军  周家娟  潘伟  朱学刚 《钢铁》2002,37(7):50-53
采用透射电镜研究了Ti处理的超低碳强度烘烤硬化钢板(简称ELC-BH钢板)的析出物,结果表明:在Ti处理的ELC-BH钢板中,不仅有两种类型的硫化物析出,即TiS和Ti4C2S2,而且有(Fe,Ti,P)粒子析出;二相粒子的析出顺序基本上:TiS,TiN-MnS,Ti4C2S2-TiC,(Fe,Ti,P),Ti加入量的确定应考虑它与N,S,C,Fe,P相结合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用膦氧化物Cyanex923从盐酸溶液中萃取Au(Ⅲ)的萃取率与各种参数如平衡时间、温度、有机相稀释剂、金属和萃取剂浓度的函数关系,以及水溶液中非有机盐的存在对Au(Ⅲ)萃取率的影响。在20℃和70℃下,分别获得了Au(Ⅲ)的平衡萃取和反萃取等温线。用计算机程序LETAGROP-DISTB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数据可以通过假定萃取物在有机相中呈HAuCl4L2形式来解释,其中L代表有机萃取剂。  相似文献   

10.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详细调查了加钛超低碳钢中Ti系碳硫化物的析出行为。在加热到125℃后于950℃保温的试样到Tix、MnS的共析出在奥氏体晶界形成链状析出物。这好象是借助于硫的原始晶界而在界面产生的优析出。反之,在950℃热加工时,由于再强晶抑制了TiS、MnS在奥氏体晶界的共析出,促进了奥氏体晶粒内Ti4C2S2的应变感生无效新出。在加热到1250℃后于950℃曙的情况下,在原始奥氏体晶  相似文献   

11.
使用LA-ICP-MS定量分析了金属中(Mtotal.)M总量、(Minsol)M酸不溶物含量及夹杂物组分,将LA-ICP-MS测量的(Fe-M,Fe-10%Ni-M和Fe-0.2%C-M(M=Ti,Al和Ce)}合金中Mtotal.和Minsol含量与用化学分析法测是的结果对比,用LA-ICP-MS检测了玻璃或金属样品表面经合粒子和混合夹杂物,其结果与EPMA(电子探针显微分析)和化学分析的结果作对比,发现LA-ICP-MS方法非常适合检测元素的总量和酸不溶物含量及粒子直径在1-100um范围内的夹杂物组分。  相似文献   

12.
秦紫瑞  姚曼 《特殊钢》1995,16(4):11-16
用金相、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与扫描电镜分析研究得出超低碳Cr26-Ni28-Mo5-Cu3-Nb0.35不锈钢铸态组织中含有σ相,经850 ̄1120℃热处理均可形成σ相,包括(Fe-Cr)σ相,(Fe-Mo)σ相和(Cr-Ni-Si)σ相,850℃左右有M6C型碳化物和NbC析出。该钢经1150℃2h水冷固溶处理后,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3.
用金相、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与扫描电镜分析研究得出,超低碳Cr26-Ni28-Mo5-Cu3-Nb0.35不锈钢铸态组织中含有σ相,经850~1120℃热处理均可形成σ相,包括(Fe-Cr)σ相,(Fe-Mo)σ相和(Cr-Ni-Si)σ相;850℃左右有M6C型碳化物和NbC析出。该钢经1150℃2h水冷固溶处理后,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4.
硫酸锌溶液低温锑盐除钴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硫酸锌溶液锑盐净化通常在高于75℃的温度下进行。近年来,低温(55-66℃)下深度净化除钴工艺研究取成功。从热力学、动力学角度对锑盐净化除钴机理进行分析,可以阐明其适应性,及证实在较低温度下净化除钴的可行性,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温度高于50℃时,锑盐除钴可以达到很低的限度;温度从50℃升到75℃,钴析出超电压的变化主要来源于CaSb,CoSb2的形成;而因氢在锑上具有较高超电压(0.5-0.7V),则抑制了氢的析出。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温度高于50℃后,锑盐除钴处于阴极过程的扩散控制区域,温度升高对反应速度影响不大,相反却加剧了Zn∧2+的解,因而抑制了钴的析出。提出了锑盐除钴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采用湿渣法研究了0℃时YI3-CS(NH2)2-H2O的三元体系相平衡,绘制了该体系的等温溶解度相图,相图分析结果表明,该体系中有组成为YI3·2CS(NH2)2·10H2O的配合物生成,对所得配合物进行了化学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测定了其密度、晶体轴性,确定了配合物结构中的配位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室温下用钛酸四丁酯的醇溶液和碱土金属硝酸盐M(NO3)2(M=Mg,Ca,Sr,Ba)溶液的反应经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多氧钛酸盐。在酸性条件下所获得的无定形凝胶在700和900℃温度之间煅烧制得了高纯MTiO2晶体粉末。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色散电子显微镜、热重(TG)、差热分析(DTA)和BET表面积测量仪等研究了多种样品。Sr和Ba的钛酸盐化合物稳定性好并  相似文献   

17.
含Nb、V、Ti钢连铸坯中碳、氮化物的析出及钢的高温塑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10-3s-1应变速率下对含铌、含铌钛和含铌钒钛钢连铸坯试样的高温塑性进行了测定。高温下拉伸试样中主要以TiN的析出为主,在900℃左右,铌的碳氮化物析出达到高峰,钒的析出温度低于钛、铌,在700℃时仍有相当数量的钒析出。试样中主要有3类碳、氮化物析出:①高温下析出的块状TiN;②900℃附近析出的微细动态析出产物(此类析出物造成钢塑性的急剧降低);③依附在TiN颗粒上生成的复合析出物。含较多铌、钒的试样γ→α先共析转变延迟,其在第Ⅲ脆性温度区的脆化向低温侧延伸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以硼酸、酒石酸作掩蔽剂,用PAR「4-(2-哟啶偶氮)-间苯二酚」作显色剂,不经分离驱F^-,直接测定大量氟离子存在下微量铁的含量,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已用于测定萤石、氟化物和氟酸盐中的铁含量,结果相当满意。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膦氧化物Cyanex923从盐酸溶液中萃取Au(Ⅲ)的萃取率与各种参数如平衡时间,温度、有机相稀释剂,金属和萃取剂浓度的函数关系,以及水溶液中有机盐的存在对Au(Ⅲ)萃取率的影响,在20℃和70℃下,分别获得了Au(Ⅲ)的平衡萃取和反萃取等温线,用计算机程序LETAGROP-DISTB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数据可以通过假定萃取物在有机相中呈HAuCl4L2形式来解释,其中L代表要  相似文献   

20.
提金氰化液中砷、锑的测定张钧智(陕西省地质矿产局第七地质队)氰化法提金时,砷(锑)硫化物在碱性矿浆中分解生成亚砷(锑)酸盐、硫代亚砷(锑)酸盐。它们都与金表面相接触,并在金表面形成薄膜,严重地阻碍了金、氧和CN—离子三者的相互作用,使金难以在氰化液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