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重塑及原状饱和黄土结构性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土力学途径出发,在三轴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反映重塑黄土和原状饱和黄土结构性的定量化参数。开展了对重塑、原状饱和黄土的结构性定量化研究。对重塑、原状饱和及重塑饱和黄土进行了大量常规三轴试验。较为详细地研究了重塑黄土和原状饱和黄土的结构性变化特征,论证了所建议的重塑黄土及原状饱和黄土的结构性参数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完善了黄土结构性定量化参数。  相似文献   

2.
王卫正 《山西建筑》2001,27(2):31-32
通过工程实例,具体阐述了饱和黄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及采用振密碎石砂桩处理饱和黄土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加筋复合垫层对饱和黄土地基进行加固的计算方法,介绍了土工筋带复合垫层处理地基的设计原则及施工要求,通过分析认为加筋复合垫层处理方法适用于山西的饱和黄土地基。  相似文献   

3.
渗透各向异性饱和层状地基中的抽水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渗透各向异性轴对称Biot固结的控制方程出发,构造出Laplace-Hankel变换域内的状态方程,利用Cayley-Hamilton定理推导出单层饱和地基的传递矩阵。结合多层饱和地基的连续条件、边界条件、以及抽水作用面的连续条件,运用传递矩阵法求得了渗透各向异性饱和层状地基内抽水问题在积分变换域内的解。通过Laplace和Hankel数值逆变换,获得了相应问题在物理域内的真实解。分析讨论了土体的渗透各向异性参数及及抽水时间等因素对饱和地基地表沉降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饱和的砂土本文从饱和砂土振动液化的机理、影响因素、液化效应及治理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5.
柳莉  吴伟 《山西建筑》2013,(5):45-46
阐述了饱和砂(粉)土液化的机理及液化的主要条件,以及新旧抗震规范液化判别公式的差别,了解蚌埠地区饱和粉土的一般特性,并通过对蚌埠地区饱和粉土液化判别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成晓萍 《山西建筑》2014,(14):81-82
通过分析饱和粉土和饱和砂土的振动液化机理及其带来的危害,介绍了粉土、砂土的分析方法以及判别方法、判定条件,总结了影响土层液化的因素,并对此提出了预防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王小岗 《岩土工程学报》2011,33(11):1759-1766
给出了稳态振动时,垂直受荷群桩在 横观各向同性 饱和层状土中动力阻抗计算的一般方法。首先,基于 Biot 饱和介质的三维波动理论,借助 Hankel 变换,得到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土轴对称动力问题的通解,利用通解,给出饱和土层在 Hankel 变换域内的精确动力刚度矩阵,进而构建出饱和土层在竖向柱面荷载作用下的动力 Green 函数;其次,根据桩–土界面的位移协调及平衡条件,利用 Kynia 的方法,建立了饱和地基–群桩纵向耦合振动的边界元–有限元方程,给出了垂直受荷群桩动力阻抗的计算公式。算例表明:场地土的各向异性及土层刚度的变化,对摩擦型群桩动力刚度的影响要远大于对端承型群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层状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地基中桩基的纵向耦合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层状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土地基模式,研究了桩基在饱和土体中的纵向耦合振动问题。首先,根据饱和介质三维波动理论的Biot模型,利用Hankel变换,给出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土波动方程的轴对称通解;利用通解,建立了饱和土层的精确动力刚度矩阵,进而构建出盘面和竖向柱面荷载作用下,土体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Green函数;其次,根据桩-土界面的位移协调及平衡条件,用边界单元法构建了层状饱和地基与桩相互作用的动力方程和计算公式,给出求解层状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地基与桩基纵向耦合振动的一般解法。算例表明:土介质的各向异性参数、饱和土孔隙率和桩-土模量比,对低频振动桩的动力刚度影响不大,但对高频振动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
波在饱和土中传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Biot理论和混合物理论的一致性出发,提出了饱和土中波传播一些有别于国内外学者的看法。包括对Biot理论的理解,水相运动方程的描述,饱和土中P波的定义,及Bardet饱和土粘弹性模型的缺陷等。  相似文献   

10.
长期竖向循环荷载作用下单桩的沉降特性与静载情况下明显不同,通过黄土及饱和黄土中单桩的竖向循环荷载试验,分析了循环荷载作用下单桩的累积位移发展模式,研究了桩顶位移s及循环位移幅值c?随循环次数N的变化规律。试验发现:黄土饱和后单桩的承载力明显下降;饱和前后单桩循环荷载试验的s–N曲线都可采用幂函数进行描述;相同荷载大小时,饱和前单桩的循环荷载位移小于静载位移,循环位移比(循环荷载位移与静载位移的比值)介于0.6与0.8之间,而饱和后单桩的循环荷载位移明显大于静载位移,且循环位移比随循环荷载比线性增长;饱和前单桩的循环位移幅值明显大于饱和后的位移幅值,主要受循环荷载幅值及桩周土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单裂隙饱和-非饱和渗流实验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有降雨入渗下的三维裂隙网络饱和-非饱和渗流数学模型,并相应开展了三维正交裂隙网络饱和-非饱和渗流实验研究,分别从渗流时自由水面及降雨下非饱和区渗透荷载分布规律两方面进行了实验验证分析。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比较,证明单裂隙饱和-非饱和渗流实验关系式是合理可行的,由此所建立的三维裂隙网络饱和-非饱和渗流数学模型具有较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2.
对饱和粉土进行了一系列动三轴液化及液化后试验,即进行饱和粉土液化试验及在饱和粉土液化后孔隙水压力进行了不同程度消散后,再进行三轴剪切试验。探讨了饱和粉土的液化特性以及液化后孔压消散程度对液化后粉土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饱和粉土的抗液化强度随着所施加动应力幅值的增大而减小;液化后饱和粉土孔压消散程度越大(即再固结程度越大),则液化后粉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越大,其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表现为应变硬化型,土体的切线模量随着应变的增大而减小;液化后粉土的孔压进行了不同程度消散后,再进行的三轴剪切试验中应力应变关系呈对数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13.
饱和黄土的液化特性与稳态强度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应力控制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研究了饱和黄土的稳态强度特性及超同结对其不排水性状的影响。对比分析了黄土与砂土静力液化特性之间的异同。提出了饱和黄土流滑破坏的产生条件和利用稳态强度判断饱和黄土能否产生液化流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空心圆柱扭剪仪试样的制备方法,从抽真空饱和、二氧化碳饱和、水头饱和、反压饱和等方面,阐述了空心圆柱试样常用饱和方式的特点,为实际工程选择合适的饱和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以雷管作为爆炸动力源,多孔装药爆炸法密实饱和砂的模型试验,实测了饱和砂土体在依次循环爆炸荷载作用下孔隙水压力的增长与消散过程,分析了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孔隙水压力的增长与消散在沿深度及径向方向上的变化规律具有独特性。同时,对爆炸荷载在饱和砂土体内所引起的液化范围进行了分析,所得结论可为爆炸法处理饱和粉细砂地基的工程设计与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不同温度及不同应变率下对饱和冻结中砂进行单轴压缩试验,获得了静载下饱和冻结中砂的弹性模量。本文分析了温度及应变率对冻结中砂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并给出用温度和应变率估算弹性模量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7.
水平简谐荷载作用下饱和土中群桩的动力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水平简谐荷载作用下饱和土中群桩的动力反应问题。半空间饱和土采用Biot提出的三维波动原理,将桩看作是一维的弹性杆单元,采用Hankel变换及数值逆变换得到饱和土的基本解。利用桩土之间的变形协调条件和叠加原理得到饱和土中群桩的第2类Fredholm积分方程,采用动力相互作用因子的方法计算群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动力阻抗,给出了群桩的阻抗、弯矩以及孔压的数值结果。该方法可用于计算层状饱和土中群桩的水平动力反应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现代土力学的研究方向,并结合饱和土液化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分析了饱和砂土液化与土体破坏的区别及主要破坏形式,重点阐述了地震作用下砂土的液化破坏机理,进而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地基轴对称Biot固结问题的解析解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Biot理论研究了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地基半空间的轴对称固结问题。通过引入状态变量 ,构造出一组描述土体固结的等价状态变量微分方程。利用Hankel-Laplace联合变换对其进行求解 ,获得饱和土骨架位移、应力、孔隙水压力及渗流量的一般积分形式解 ,由此分析横观各向同性半空间饱和地基受荷载作用的固结性状。文末给出了数值算例。  相似文献   

20.
爆炸—强夯联合加密饱和砂基的工程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爆炸加密饱和砂是近年来码头建设中采用的一种新方法,加密深层饱和砂效果尤为明显;强夯法是传统的加密松散介质方法,但其有效影响深度一般不超过6m。通过试验,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用于加密陆域推填的饱和砂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结合南方某电厂陆域推填饱和砂的加密工程,介绍了这一新工艺的施工方法及检测结果,说明该工艺用于饱和破的加密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