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云 《中外健康文摘》2009,6(31):244-245
<伤寒论>中之六经辨证是对辨证的高度概括,其可总结为:从各经主证辨证,从疾病的发展演变辨证,同时应注意在辨证中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相似文献   

2.
从模糊理论看六经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伤寒论》六经的生理、病理等方面论述了六经辨证的模糊性,认为这种模糊性是《素问·热论》的二值逻辑向多值逻辑思维方式的发展,模糊和精确是互相依存、互相联系的矛盾对立关系,模糊性是绝对的、普遍的,而精确性则是相对的,是模糊性的特例和体现。思维的所谓“活性”问题,归根到底是模糊识别、模糊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等思维机制问题。对这种思维方法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对六经实质的探索,并使《伤寒论》辩证论治精神更加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3.
六经辨证与创造性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创造,就是产生新思想、新事物。创造性思维则是人们在创新活动中的思维,是科学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富有成果的一种思维形式。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与创造性思维理论尽管它们研究的对象不同,但思想方法却有惊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内经》脏腑辨证与《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理论渊源梳理,对六经病变的发生、发展变化和脏腑相关性进行总结,探讨六经合脏腑辨证的临床实践模式,提出六经合脏腑辨证是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的有力补充,笔者认为对此进行深入研究的推广应用能为中医临床的提高探寻更好的理论指导模式,同时也是对中医辩证理论的传承和创新,并有助于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自晋唐迄今 ,中外医家围绕《伤寒论》 ,从脏腑、经络、气化、证候群、控制论、医易同源等不同角度和深度来研究、验证和阐发经典要义 ,力求发展和振兴中医。无疑 ,六经辨证是整个中医学理论结合实际的核心内容、制高点 ,彻悟仲景心法 ,统概百病辨证 ,将是中医重新崛起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范中林六经辩证医案选》(以下简称《范案》)选编范氏医案69例,以六经为序。选案内容丰富、辩证独树一帜,用药简洁明瞭,是一本颇具特色的医案佳作。病因、诊断之特色《伤寒论》记载113方,治疗阴寒证方  相似文献   

7.
六经辨证是《伤寒论》的主要辨证方法之一。六经辨证即太阳病辨证,阳明病辨证,少阳病辨证,太阴病辨证,少阴病辨证。厥阴病辨证。详而言之,六经辨证的基本概念指的是什么?辨证的实质是什么?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设398条是如何体现运用六经辨证的?六经辨证在各自所系病证中是怎样体现辨证精神的?六经辨证之间有没有相互联系,纵横交错?六经辨证之间是如何审明和辨清不同的证机相同的症状表现?于此试将拙识浅析于次。1 六经本证辨证  相似文献   

8.
治痰证不困于病而困于方、困于药.笔者以六经辨证为指导,运用方证辨证、药证辨证的方法,治疗痰证颇见功效.兹举数例病案及临床体会,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六经实质研究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辨证思维是反映事物辨证规律的理性认识,是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它包括两个前后相续的思维过程,即以分析运动为主,从“感性具体”到“抽象规定”的知性思维,以及以综合运动为主、从“抽象规定”到“思维具体”的理性思维。前者反映事物抽象的同一性与差异性,后者则反映事物具体的同一性与差异性,两者是辩证的统一。纵观《伤寒论》,知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广泛而自发地用于六经辨病与八纲辨证过程之中.不同层次地再现了疾病的多样性统一。本文试从辨证思维角度,就其六经辨病和八纲辨证的辩证思路作一探讨,以期对临床辨证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1.
试论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的相同与不同点方面讨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2.
正中医辨证一直处于多元化,有纲领性的八纲辨证,有伤寒六经辨证、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内伤病的脏腑辨证,还有后来兴起的奇经辨证等。疾病千变万化,现代一些医家发现单纯的一种思路很难适应复杂疑难病的辨治,转而在统一性上下功夫,希望做到整体辨证,但是到现在为止还缺乏一个完整的思路,而笔者有意在肾病方面做一尝试,以六经为纲,结合温病、八纲理论辨治肾病。1肾相关生理肾病的发生与肺、脾、肾、三焦关系密切,三焦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3.
消渴病(糖尿病)以三多(多饮、多食、多尿)两少(体力减少、体重减少)为其主证.然而,由于消渴病的病程长、延伸日久,损及的脏腑之多,併发症之广,病情的错综复杂之最,病理变化之严重,决非一般内科杂病所能比拟。本病目前国内外治疗难度较大,难以速效,很难寻找到一方一药所能通治到底,更难觅求彻底根治的疗法,有待医林有志之士进行研究的必要.为此,兹对消渴病六经辨证初探如下:笔者认为消渴病的辨证应当以六经辨证为宜。因为六经为三阴三阳之总称,人体之阴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整体上分析了六经证治体系的基本特点.作者认为,六经是以方证为基础,把证治方药融为一体的证治体系,并通过方证的联系性,展现外感病和内伤疾病的内在规律.六经辨证是脏腑经络、气血营卫、八纲辨证的有机综合.这些特点是其他辨证理论所不能取代的,应努力继承和加以发展.  相似文献   

15.
《黄帝内经》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被后世医家奉为中医学的经典。在《内经》中建立了以五脏阴阳为核心的医学理论,构成了中医学的理论根基,后世历代医家虽各有创见,流派纷呈,而究其本源,莫不由此。东汉年间,伤寒大疫流行,医学家张仲景以悲天悯人之心、济危扶厄之志,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一十六卷,该书在流传中被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伤寒论》中仲景运用了三阴三阳的辨证方法,创立了理法方药兼备的辨证论治体系,即后世所称“六经辨证”。六经辨证体系是仲景先师在五脏阴…  相似文献   

16.
六经辨证,是依据伤寒病的证候特点、传变关系而应用的一种辨证方法。这里的伤寒病,是指人体感受风寒之邪所引发的外感病证。由于风寒侵犯人体后,大多从表入里循经传变,将病变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证候,归纳为六个证型,  相似文献   

17.
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力低下,易于出现发热症状,且往往虚实夹杂,内伤与外感并见,给辨证施治带来一定的难度.从六经辨证入手,首先根据太阳病恶寒发热、少阳病往来寒热、阳明病日脯潮热、太阴病气虚发热、厥阴病厥热胜复、少阴病阴虚内热的特点,分别采用对应的方剂治疗.其次根据癌病发热的兼夹及传变特点,辨其六经兼变证,如太阳与阳明合病,太...  相似文献   

18.
从模糊理论看六经辩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9.
再论六经辩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中医病名为"久痢""肠澼"。沈洪教授认为本病病位在大肠,属阳明腑病,但与伤寒六经均关系密切。本病初起正盛邪实,首犯三阳经;病久正虚邪恋,病入三阴经。疾病分期可按六经传变并提出分经辨治,确立以开阖阳明、宣利枢机、升发少阳、温阳化湿、培元固本、平调寒热的治法,验之临床,收效颇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