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多数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病人在红细胞上存在免疫球蛋白和/或补体,可通过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加以证实。此种免疫球蛋白为抗红细胞抗体大多系IgG,少数系IgG亚型(IgG1~4)、IgM和IgA。据抗体结合补体消耗试验测定正常情况下每个红细胞上所包绕的IgG分子数不超过25个。据报导有2~4%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人直接Coombs试验阴性。其原因有如下几点分析。 1.红细胞上抗体的浓度直接Coombs试验阴性大多由于受检者红细胞上自身抗体的浓度低于试验的检出水平。出现阳性在每个红细胞上所需IgG分子  相似文献   

2.
陈瑶  史小安 《江苏医药》2012,38(2):219-220
目的 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血液中红细胞上结合的抗体进行免疫分型,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采用三种抗血清,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合相关溶血性贫血系列检查.结果 发病较多的是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类型分布以IgG+C3型多见,其余依次为C3型、IgG型,且IgG+C3型溶血程度较C3、IgG型重.结论 AIHA免疫分型可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微柱凝胶卡式法在临床安全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送检的2013年2月~2014年2月有妊娠史、输血史需接受输血治疗的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输血前采用微柱凝胶卡式法进行抗体筛查,并与抗人球蛋白反应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500例患者中,抗体检测阳性8例,阳性率为1.6%,其中自身抗体阳性2例(25.0%);Rh血型系统抗体阳性5例(62.5%),其中抗-E阳性4例,抗-Ce联合抗体阳性1例;抗-Lea阳性1例(12.5%).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阳性10例,阳性率为2.00%,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和传统抗人球蛋白实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规则抗体筛查是保障输血安全性的重要措施,且相较传统输血方案而言,微柱凝胶卡卡式法是安全输血的最优方案,可降低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提高输血的安全性,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晓平  杨君青 《河北医药》2016,(18):2796-2798
目的:分析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在不同血红蛋白含量贫血患者中的分布特征,并探讨 DAT阳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试管法对不同血红蛋白含量的从轻度至极重度贫血的216例住院患者标本进行直抗试验,阳性者进行分型检测。结果216例患者 DAT 阳性63例,阳性率29.2%,对 DAT 阳性患者标本分型,抗-IgG +抗-C3d 阳性42例(占66.7%);抗-IgG 阳性12例(占19%);抗-C3d 阳性9例(占14.3%),阳性率分布以血红蛋白含量在50~59 g/L 范围内阳性率最高,达60.9%,与其他贫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DAT阳性患者疾病类型分布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最多为31例(49.2%),风湿免疫性疾病16例(25.3%),血液病6例(9.5%),肿瘤、新生儿溶血病各出现4例(6.3%),肝脏疾病及其他不明原因 DAT 阳性各1例(1.6%)。结论DAT 阳性是影响患者贫血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需接受输血治疗的贫血患者,特别是血红蛋白含量在50~59 g/L 范围内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对其进行 DAT 检测及分型试验,分析造成其 DAT 阳性的因素,以保障临床有效输血。  相似文献   

5.
<正>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是检测人体内已致敏红细胞的不完全抗体,主要是IgG和补体C3抗体(C3d)。供血者DAT阳性是导致交叉配血不合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几年因献血者DAT阳性引起的临床退血呈上升趋势。本室对临床医院主侧交叉配血不合的退血,运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对DAT进行检测并分型,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39例样本均为2014年1月至7月本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柱凝集法在抗人球蛋白试验中的特点及其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疑似AIHA的患者采用玻璃珠微柱凝集(CAT)技术进行检测,并用Coomb′s试验试管法(CTT)作为对照,探讨CAT技术诊断AIHA的应用价值。结果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中,CAT法阳性39例,CTT法阳性19例;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中,CAT法阳性5例,CTT法阳性1例。两种检测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人球蛋白试验CAT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灵敏度高于CTT法,而DAT凝集效价在2+及其以上时对AIHA的实验室诊断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微柱凝胶法、经典抗球蛋白法、改良抗球蛋白法检测IgG抗-A(B)效价,评估微柱凝胶法的临床检测效果.方法 用经典抗球蛋白法、改良抗球蛋白法和微柱凝胶法分别检测136例O型无偿献血者血清中IgG抗-A(B)效价,分别计算其阳性率,再以经典抗球蛋白法为标准计算改良法和微柱凝胶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经典抗球蛋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几种可能影响因素对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检测卡上,以0.8%的0型RhD(+)红细胞盐水悬液与不同稀释倍数的IgG抗D血清反应,建立检测结果分别为4+、3+、2+、1+、±、-的反应模型,并以此反应模型所对应的反应条件为参照,通过增加抗血清的加样量、改变红细胞悬液的浓度、改变反应孵育时间以及人为制造反应混合物与凝胶试剂接触等方式,观察各种因素对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反应混合物与凝胶试剂接触、缩短孵育时间、增加红细胞悬液浓度可使检测灵敏度不同程度下降,增加抗血清加样量可使检测灵敏度提高,而延长孵育时间对检测灵敏度无明显影响.结论 在进行微柱凝胶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反应混合物与凝胶试剂接触,孵育的时间要够长,红细胞悬液浓度要尽量准确,对一些需提高灵敏度的检测,可适当增大抗血清的加样量.  相似文献   

9.
微柱凝胶间接抗球蛋白法在输血前抗体筛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厉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5):511-512
目的 :评估微柱凝胶技术在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选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取3~5份O型供者红细胞 ,混合、洗涤 ,自制成不规则抗体筛检细胞。用传统的试管抗人球技术和微柱凝胶抗人球技术对4150份受血者血样作抗体筛选双盲平行试验 ,分析、评价两种技术的检出率。结果 :用微柱凝胶技术和传统的试管抗人球技术对4150份受血者血样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 ,阳性率分别为0 .63 %(26/4150)和0 .48 %(20/4150) ,两法共同阳性20例 ,传统的试管抗人球技术有6例漏检 ,两种方法间差异有显著性 (P<0 .05)。结论 :微柱凝胶间接抗球蛋白作输血前抗体筛选 ,灵敏度高 ,结果可靠 ,操作简便 ,可以取代传统的试管抗人球技术 ,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出生30min出现黄疸并伴有贫血症状的新生儿进行血型血清学试验,为临床进一步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患儿血液标本进行ABO、Rh血型鉴定,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血清游离抗体鉴定,红细胞抗体放散试验;对患儿母亲血液标本进行ABO、Rh血型鉴定,血清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患儿ABO血型为A型,Rh表型为DccEE,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血清和红细胞放散液中均检出IgG抗-E抗体和IgG抗-A抗体;母亲ABO血型为O型,Rh表型为DCCee,血清中检出IgG抗-E抗体和IgG抗-A抗体。结论该患儿血清及红细胞放散液中均检出IgG抗-E和IgG抗-A抗体,与母亲血清中检出的抗体相同,故可确诊为免疫性抗-E抗体合并抗-A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溶血三项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测定和抗体放散试验)和血清总胆红素对新生儿溶血病( HDN)的早期诊治价值。方法采用微柱凝胶卡式法检测212例黄疸新生儿静脉血(母亲血型均为O型)溶血三项试验,根据试验阳性率将溶血三项试验阳性的患儿分为下列四组:1组:直抗试验(+)、游离试验(+)、释放试验(+);2组:直抗试验(+)、游离试验(-)、释放试验(+);3组:直抗试验(-)、游离试验(+)、释放试验(+);4组:直抗试验(-)、游离试验(-)、释放试验(+)。统计各组构成比,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组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并比较。结果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及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率分别为18.4%(39/212)、33.5%(71/212)、39.6%(84/212),游离试验阳性率和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0,P>0.05),与直抗试验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3.18,12.58,均P<0.05)。四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有显著升高,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369,P>0.05)。结论溶血三项试验和血清总胆红素联合检测作为HDN的早期诊断和分析病情的依据,有助于及早控制新生儿溶血升高,降低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微柱凝胶技术(MGT)在不规则抗体筛选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拟输血治疗及手术备血的11556例患者,其中6688例为男性,4868例为女性,年龄为1d~83岁。对其血浆不规则抗体筛查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检测五种标准抗血清结果完全相同。微柱凝胶法对不规则抗体的筛查结果为86例(0.74%)阳性;凝聚胺法只提示62例(0.54%)为不规则抗体阳性。结论使用微柱凝胶法对不规则抗体进行筛选灵敏度好、结果精确、稳定性强等优点,能够充分避免ABO之外的抗体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Sun X  Sheng L  Deng Q  Liu P  Lu K 《Pharmacology》2011,88(5-6):242-244
Pemetrexed-induced immune hemolytic anemia is a rare acute complication and a potentially life-threatening syndrome. Here we report a case of severe hemolytic anemia induced by pemetrexed in a 67-year-old man with lung adenocarcinoma.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reached a nadir of 6.8 g/dl after 6 days of pemetrexed initiation. Pemetrexed was discontinued and the patient was given a transfusion of red blood cells. The direct antiglobulin test was positive (anti-IgG = 4+, anti-C3d = 2+). The patient's plasma reacted with pemetrexed-treated red blood cells by the immune complex test.  相似文献   

14.
刘燕明  郭文敬  宫济武 《中国医药》2012,7(10):1282-1283
目的 分析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患者的检测结果,了解DAT阳性结果疾病的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65例DAT阳性结果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疾病与检测结果的关系.结果 临床诊断“贫血原因待查”患者DAT阳性率最高,占所有阳性患者的49.2%(32/65),其他DAT阳性患者的疾病基本符合文献报道.结论 血清DAT检查虽然不能确定患者是否有溶血性贫血,但是可以帮助鉴定溶血是否有免疫基础,从而有利于临床治疗以及选择适宜的时间输注适宜的血液成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分析患者血清中红细胞意外抗体的特异性和分布。方法使用盐水介质法、聚乙二醇间接抗球蛋白法和微柱凝胶法对患者血清进行意外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 149例患者标本中,57例仅存在自身抗体,88例仅存在同种抗体,4例同时存在自身抗体和同种抗体。同种抗体包括5个血型系统,分别为Rh系统(77.1%)、MNS系统(16.3%)、Lewis系统(3.3%)、P系统(2.2%)和Duf-fy系统(1.1%)。Rh系统抗体分布为:抗-E(39.4%)、抗-cE(29.7%)、抗-D(12.7%)、抗-Ce(5.6%)、抗-DC(4.2%)、抗-C(4.2%)、抗-e(2.8%)和抗-c(1.4%)。结论意外抗体的鉴定有助于患者获得相容性血液,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儿童溶血性贫血的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溶血性贫血儿童100例,分析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男患儿构成比65%(65例)明显高于女患儿的构成比[35%(35例)].发病时间一年四季均有,主要是在2、6、9月,分别为13例(13%)、15例(15%)、12例(12%).发病原因:蚕豆病42例(42%)、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8例(18%)、血红蛋白病8例(8%)、药物性贫血7例(7%)、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2例(2%)、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1例(1%)等,主要病因是蚕豆病.治愈率为93%(93例).结论 儿童溶血性贫血的诊断需要通过明确溶血性贫血的诊断和确定溶血性贫血的病因,及时救治可以得到很好的临床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液学异常情况。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45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血常规、骨髓象及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常规改变患者中以贫血最为常见,其中,贫血并发血小板减少13例,并发白细胞减少11例,全血细胞减少3例,单纯血小板减少1例,溶血性贫血2例。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者26例(占57.8%),增生明显活跃者19例(占42.2%)。粒细胞:红细胞(G/E)〉3者23例(占51.1%),G/E〈3者22例(占48.9%);2例溶血性贫血患者直接法Coombs试验均为阳性,C/E均〈1。中性粒细胞大小不均、浆内颗粒增多、增粗者9例(占20.0%),红细胞形态正常者36例(占80.0%);巨幼样变者2例,小细胞低色素者7例;巨核细胞1~104[平均(32.3±27.1)1个/片。铁染色正常者37例(占82.2%)。结论SLE并发血液系统损害多见.以贫血最为常见,部分患者早期易误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等,经过皮质醇激素及(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多数患者外周血象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检测人血中美洛西林IgM和IgG抗体的微柱凝胶免疫法。方法O型人红细胞在pH=9.6的巴比妥缓冲液中经美洛西林针剂致敏后,与待检血清中美洛西林抗体在微柱凝胶上可发生免疫结合而出现凝集。结果待检的76份血清中有9份呈IgM和IgG抗体阳性。结论微柱凝胶免疫法可用于检测人血中美洛西林的IgM和IgG抗体,方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IgG亚类检测对新生儿溶血疾病(HDN)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62例血型不合、0型RhD(+)孕妇及其新生儿血样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试管法测定血型的IgG抗体特异性,并采用ELISA法进行血清IgG亚类的定量检测。结果HDN(+)新生儿及其母亲的IgG1水平明显高于HDN(-)新生儿及其母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gG2、IgG3及IgG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妇血清IgG亚类的监测,能准确地预报出HDN的发生,对HDN的早期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比较溶血性贫血(HA)患者与正常人的血红蛋白浓度,探讨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对溶血性贫血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统计HA、小细胞HA(先天遗传小细胞或合并IDA)、缺铁性贫血(IDA)、巨幼细胞性贫血(MA)各50例患者外周血象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MCH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数据,以健康人群50名为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MCH、MCHC、MCV均值。结果外周血象MCHC比较显示HA患者MCHC明显比MA、IDA及对照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细胞HA患者和MA患者外周血象MCHC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小细胞HA患者MCV明显比对照组低(P〈0.01),MA患者MCV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外周血象MCHC最低的IDA患者与对照组及其他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CHC可作为早期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