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情况,探讨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问题,对我院2007年7~12月住院患者使用的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频度(DDDs)、各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及排序等情况进行分析。我院21个科室住院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17种,金额占全部注射剂金额的15.3%;活血化瘀类的疏血通、灯盏花素、丹参的用药频度排序均高于金额排序,肿瘤用药康艾、艾迪,清热解毒药血必净的用药频度排序均低于金额排序。提示中药注射剂在我院临床治疗中应用较多,而部分药品用药金额与用药频度同步性差,医师要重视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剂量,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  相似文献   

2.
李秋云 《吉林医学》2011,32(23):4875-4876
目的:了解和评价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通过对住院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频度(DDDs)、用药金额及排序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住院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31种,金额占全部注射剂金额的11.1%。结论:中药注射剂在我院临床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多,临床使用空间巨大。部分药品用药金额与用药频度同步性差,医院管理层要重视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  相似文献   

3.
2008年我院中药注射剂应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付芳  刘玉华 《中国医药导报》2009,6(20):128-128,131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销售中药注射剂数据资料,应用金额排序法及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对中药注射剂的用鼍、销售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08年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和应用频率均排在首位.结论:中药注射剂在我院临床用药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不可忽视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频度与临床应用状况。方法:对2010—2013年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对2013年全年的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频度DDDs、用药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活血类药物用药金额最大,在排名前10的药物中,DDC经济效益总体较高。DDC偏低的中药注射剂普遍存在不合理用药的现象。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存在不合理应用现象,应当加强药物应用监督,促进中药注射剂安全、有效、经济适用。  相似文献   

5.
2005—2007年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状况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状况。[方法]对我院2005年至2007年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用药金额(D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逐年增长,其中心脑血管类用药金额及DDDs稳居首位,且连年攀升;DDDc以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最高。[结论]中药注射剂用量快速增长,显示其需求市场较大。  相似文献   

6.
付勇 《四川医学》2012,33(5):887-889
目的分析我院2009~2011年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平均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3年来中药注射剂消耗金额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注射剂连续3年居临床用药之首位。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用药金额和数量增长均较快,必须加强用药管理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5-2007年中药注射剂的品种数、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中药注射剂3年来品种数变化不大,用药金额增长率变化较大,DDDs变化不大;循环系统中药注射剂的DDDs、用药金额均稳居前列。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需求已趋于稳定,在临床治疗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因其不良反应的发生,限制其被更为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使用的调查和分析,探讨本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药房软件系统综合分析我院门诊第4季度门诊病人(114 946张处方)及2008年12月1392例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结果:在门用药频度例前5位的药品是疏血通、丹参、丹红、苦碟子及清开灵,药物利用指数大于1的药品有5种,占门诊中药注射剂调查品种的45.45%;在病房用药频度例前5位的药品是复方苦参、冠心宁、痰热清、艾迪及参芪扶正,药物利用指数大于1的药品有8种,占病房中药注射剂调查品种的30.77%.结论:我院门诊及病房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较普遍,应重视其安全有效性,合理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我院2006~2008年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情况,探讨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问题。方法: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中药注射剂的品种、金额、用药频度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中药注射剂金额与用药总金额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中药注射剂金额占全部用药总额百分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注射剂连续3年居临床使用之首位。结论: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的现象仍有存在,有必要加强用药监督与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法,统计分析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2009-2011年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频度(DDDs)及销售金额。结果:2009-2011年笔者所在医院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呈迅速上升的增长之势,在医院药品销售的份额也在逐年增长,中药注射剂使用频度仍然以疏血通、舒血宁和醒脑静为主,与笔者所在医院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较多有关。结论: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逐年增加,临床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1.
农志芳  黄兰兰 《柳州医学》2007,20(3):224-226
中药注射剂是传统中药给药途径的重大突破,一般来源于古方、验方以及植物单体化合物,具有疗效确切、起效迅速、价格适中的特点,对一些临床疑难杂症有较好的疗效。通过对我院2006年门诊中药注射剂的品种、用药频度、日用金额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探讨其临床用药特点及趋势,为临床安全、有效、经济用药提供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我院心脑血管病类中药注射剂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我院近年来在心脑血管病治疗中中药注射剂的应用状况,了解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动态。方法:通过我院药库,统计2005~2008年用于心脑血管病的中药注射剂年销售量与金额数据,并对其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以及日均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近4年中心脑血管病类中药注射剂年消耗金额呈上升趋势,用药频度过于集中。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正朝着不良反应少、疗效好的方向发展,高效,低毒,价格适中的药是这类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统计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情况,并分析其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规范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建议。方法通过管理系统调查我院2008~2010年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数据,统计其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用药金额(DDC)等,同时根据监测中心数据库以及ADR报表分析相关病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处理方法。结果我院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情况比较稳定;其中循环系统用药DDDs稳居首位,呼吸系统、抗肿瘤其次;用药金额、DDC以抗肿瘤药最高。ADR多由于不规范用药所致。结论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抗肿瘤突出,同时临床应用中也出现了安全性事件,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我院2008~2010年心脑血管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用药分析与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2010年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0年心脑血管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逐年增加,增长率为13.29%和19.56%,分别占全年药品总用药金额的6.37%、5.79%和6.04%,其中,培斯汀粉针DDDs 3年均稳居首位。结论心脑血管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应严格辨证施治,增强其疗效,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的辨证使用情况,探讨中医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使用情况.方法 对2011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住院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用药频度、用药量、用药金额及排序等情况进行分析.结论 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在医院实施的重视中医药战役中占有率加大了比例,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施<中成药临床指导原则>后,中医医院在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方面大有提高.  相似文献   

16.
我院2005~2007年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高药品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5~2007年中药注射剂使用资料,采用用药频度(DDDs)分析法和药物经济学方法对年销售金额、DDDs、日用药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7年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年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其中以作用于心脑血管类的活血祛瘀药。具抗菌消炎作用的清热解毒类药占据较大的比例。结论:临床治疗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中药注射剂的安全隐患,严格按说明书使用,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情况和用药特点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促进医院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和科学管理.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2013~2015年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5年本院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占药品销售金额比例逐年增高,2013~2014年用药频度增大,2014~2015年用药频度则有升有降,2013~2015年药品限定日费用基本不变,但是数值偏大;2013~2015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明显增加,严重不良反应也增幅比较大.结论符合本院发挥中医药特色建院的宗旨,中药注射剂使用较为合理,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8.
张凯军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1):2634-2635
目的:总结我院抗生素临床的用药情况,分析我院抗生素使用合理性及药物用药特点及趋势。方法:对我院半年抗生素用药频度(DDDs)、用药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半年抗生素用药频度前十位药品为:罗红霉素胶囊、头孢美唑钠针、头孢西丁钠针、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克拉霉素分散片、注射用头孢硫脒针、头孢拉定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用药金额前三名的剂型分别为注射剂、胶囊、片剂。结论:我院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临床使用口服制剂为主要剂型,用药金额注射剂居首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中药注射剂的应用状况,为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我院药剂科自行开发的"处方评价系统".对我院门诊2008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门诊2008年全年总处方数为395 895张,其中,中药注射剂处方数为10 017张,门诊中药注射剂使用率为2.53%.不同费别患者中药注射剂使用率:医保患者为3.50%,自费患者为1.92%;免费患者为1.56%.不同年龄患者中药注射剂使用率:6岁以下为0.02%;6~17岁为1.27%:18~44岁为1.83%;45~59岁为3.44%,60岁以上为3.98%.用药频度列前3位的药晶是疏血通、丹红、苦碟子;药物利用指数大于1的药品有5种,占总品种的45.45%.结论:我院门诊中药注射剂总体使用率不高,但在医保患者及45岁以上患者中使用率偏高,并存在一定不合理用药情况.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医学》2017,(10):925-927
目的调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促进其临床用药合理性。方法对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2016年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药品日均费用(DDC)及排序比(B/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6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注射剂品种数减少;销售金额有所增长;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分别为22.26%、21.58%和20.62%。理血剂、补益剂和祛痰剂的使用较多,销售金额累计构成比分别为87.72%、88.07%、84.81%。2014-2016年销售金额和DDDs排序居前10位的中药注射剂变化不大。结论注射剂使用基本合理,但部分药品使用过度,应加强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