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Modal赛络纺无接头纱的性能特点,重点描述了在传统细纱机上进行的Modal赛络纺无接头纱装置改造.工艺调整及牵伸部件的选择.分析了开发和生产Modal赛络纺精梳无接头纱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纯棉赛络纺纺纱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赛络纺纺纱原理应用于纯棉纺纱中,介绍了纺纱生产中工艺、操作、设备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以及产品与正常环锭纺纱、纱和织物的对比,其具有类似股线的特殊品质。  相似文献   

3.
Modal 14.8 tex赛络纺针织纱重定量纺纱实践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探讨Modal 14.8 tex赛络纺针织纱重定量纺纱工艺。分析阐述了Modal赛络纺针织纱的特点以及推行重定量工艺的必要性通过正确选择细纱设备,试验优化有关工艺参数配置,采用高性能纺纱专件,严格控制温湿度等工艺技术措施,在稳定细纱质量的前提下,使粗纱定量增加33.3%,有效地减少了前纺机台的配置和用工,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指出:采用重定量工艺是提高Modal赛络纺针织纱生产率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关立平  张丽 《毛纺科技》2007,(11):27-29
介绍了赛络纺纺纱理论的研究现状及纺纱理论研究的意义,对现有的几种成纱模型及理论进行了说明,提出了各理论的可取之处,分析了模型及理论中存在的缺陷,指出了纺纱理论分析中需要改进的方面.  相似文献   

5.
赛络纺技术应用及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坚 《毛纺科技》1993,(2):44-49
一、前言 赛络纺(英文 Sirospun中译名)纺纱技术是由澳大利亚CSIRO羊毛工业研究所于1975~1976年所发明的新的纺纱方法。1978~1980年被引进到西欧进行实用化生产,1990年后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推广应用。目前,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的130多个纺纱厂正在应用赛络纺技术进行生产,世界上约有赛络纺锭子17万枚,其中,德国约6万枚,英国约2万枚。日本3.6万枚,南朝鲜4千枚,我国台湾4千5百枚,在我国大陆使用的赛络纺锭子数还比较少。在日本,1988年赛络纺纱的产量为48万公斤,其中60/2~96/2Nm的中高支纱占产量的80%110/2Nm的高支纱也已被织制夏季面料…  相似文献   

6.
探讨外包纤维为精梳棉、Modal,芯纱为锦纶长丝的赛络纺包芯纱的生产工艺.介绍了锦纶丝、澳洲棉和Modal纤维的性能特点及纺纱工艺流程,通过纺纱工艺试验,针对原料性能,各工序优化配置了纺纱工艺并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粗纱工序采用轻定量、低速度、重加压、大隔距、较小后区牵伸和较大粗纱捻系数的工艺,细纱工序减小后区牵伸倍数,放大后区罗拉中心距.实践表明,纺制的精梳棉Modal锦纶丝赛络纺包芯纱为低弹纱,成纱质量良好.在纺制锦纶丝包芯纱时,选用的外包纤维细长、长度整齐度高,可以改善成纱条干和包覆效果,保证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7.
赛络纺在棉/Modal氨纶包芯纺纱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介绍了用赛络纺技术进行棉/Modal氨纶包芯纺纱的应用探讨,并对赛络纺包芯纱和普通环锭纺包芯纱的纱线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近日,可大毛纺织有限公司与天津工业大学共同开发成功的半精梳赛络纺技术及产品开发通过了天津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鉴定。  相似文献   

9.
Modal(木代尔)赛络纺系列产品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Modal(木代尔)纤维的性能特点及传统纺纱的缺陷,提出通过细纱机进行赛络纺装置改造、赛络纺工艺调整及牵伸部件的选择,使Modal(木代尔)赛络纺系列纱线条干水平达到国内同行先进,取得明显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紧密赛络纺的纺纱原理,并通过对纱线性能的对比分析,对紧密赛络纺棉纱的关键影响因素(吸风负压、前胶辊加压量、隔距块、细纱捻度)进行了正交实验设计与分析,以期得到对14.6 tex×2精梳紧密赛络纺棉纱的合理工艺配置.  相似文献   

11.
大麻Modal混纺纱的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顺利纺制出大麻Modal混纺纱,针时大麻纤维和Modal纤维的性能,对大麻纤维进行预处理,清棉工序加强原料混和,梳棉工序控制落棉率,并条工序提高纤维伸直度,粗纱工序防止意外牵伸,细纱工序优选捻系数,并控制好各工序的温湿度,最终保证了产品的顺利生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Modal、涤纶及羊绒混纺纱的成纱性能,采用不同混纺比纺制出Modal细特涤纶羊绒混纺纱,并分别对不同混纺比的成纱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在羊绒含量确定的情况下,可根据纱线与面料的性能要求,Modal与细特涤纶可按任意比例混和.如以强力要求为主和充分体现细特涤纶的特性,涤纶比例可偏高;如对强力要求不太高,而要充分体现Modal纤维的优良性能,Modal纤维比例可适当偏高;在Modal/细特涤纶/羊绒混纺比为75/15/10时,成纱断裂强度最低,此为临界混纺比,生产中应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13.
Tencel与Modal珍珠纤维混纺赛络纱的纺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为了顺利开发生产Tencel/Modal/珍珠纤维40/30/30 14.8 tex赛络纱,优化纺纱工艺,根据3种原料的性能,进行了纺纱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圆盘混和工艺,清梳工艺设计在纤维开松与纤维损伤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并、粗、细工序注重减少纱疵,工艺参数的设计遵循"轻定量、慢车速"的工艺原则,能够保证较好的成纱质量.针对Tencel/Modal/珍珠纤维40/30/30 14.8 tex赛络纱纺制过程中纤维均匀混和、纱疵预防、单纱防止及车间温湿度控制问题,提出了相关的管理措施,保证了成纱质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探讨莫代尔/精梳棉70/30 9.8tex的纺纱工艺优化配置。对比了几种规格粘胶纤维和莫代尔纤维的性能指标,对原料细度、梳棉针布型号及各工序工艺进行了优化配置,使成纱质量指标达到了乌斯特2001公报5%的水平。认为:采用优化后的工艺配置纺纱,其成纱质量可以较好地满足织造要求。  相似文献   

15.
探讨三种Modal纤维微观结构及其赛络纱性能.采用X-衍射仪和红外光谱仪研究了奥地利兰精Modal(MD)、泰国博拉Modal(BLM)和我国台湾Modal(FM)三种Modal赛络纱的微观结构,采用Instron 3365型强伸度测试仪测定了三种Modal赛络纱的拉伸性能,同时测定了其沸水收缩率、毛羽指数等服用性能指标,并从微观结构上对其性能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三种Modal纤维的主要化学成分都是纤维素,但MD的结晶度高于其他两种;MD的断裂强度高于BLM和FM;三种Modal纤维赛络纱毛羽较少,沸水收缩率也较小,均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6.
Modal涤混纺竹节纱的纺制体会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为了探讨Modal纤维的可纺性,确保Modal涤混纺竹节纱的成纱质量,针对Modal纤维的特点,并条工序采取"重加压、低速度、轻定量、顺牵伸"的工艺原则,粗纱工序采取"大捻度、小后牵伸、小定量、慢车速"的工艺原则,同时确保各工序纺纱通道光洁顺畅.实践表明,同其他新型再生纤维素类纤维的纺纱难度相比,Modal纤维的纺纱难度较小,成纱质量水平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为了顺利开发兼具股线风格和高档针织用纱性能的纯棉竹节纱,将赛络纺、紧密纺及竹节纱纺纱技术结合在一起,通过各工序采取相应工艺技术措施,并对喇叭口中心距、竹节纱延时坡度及集聚负压等关键工艺参数进行试验与优化,结果成功地纺制出纯棉赛络紧密纺竹节纱,满足了高档针织用纱的质量要求。认为:将紧密纺、赛络纺及竹节纱技术结合的纺纱方法,有利于综合不同纺纱方法的技术优势,可较大幅度地提升纱线风格与质量档次,并满足了产品升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莫代尔/芦荟/棉竹节纱质量,采用赛络纺纺纱工艺生产。文章简要介绍了莫代尔、芦荟纤维的特性以及莫代尔/芦荟/棉竹节纱赛络纺纺纱工艺流程,并指出莫代尔纤维、芦荟纤维纺纱前需进行预处理以及三种纤维混纺要混合均匀等关键问题,保证了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9.
竹节纱的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竹节纱的纺制参数及在BD200SN转杯纺纱机上的编制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及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