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在高血压发病中的相对重要性。方法对426户再婚家庭进行高血压 调查。结果不同血缘关系子女的高血压患病率有差别。结论在高血压发病中,遗传因素比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对于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其血压升高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仍不清楚。当遗传和环境因素作用累积到一定程度,最终导致基因表达异常及病理性血压升高。多数情况下,多个基因表达异常共同导致血压升高。本文就人类高血压相关基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单基因突变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1.1 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有关的基因1.1.1 醛固酮合成酶基因 糖皮质激素抑制性醛固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母亲妊娠高血压对其子女血压的影响,本文采用回顾性定群分析的配对研究,结果显示有妊娠高血压史的母亲,其子女血压与对照比较无显著差别。说明妊娠高血压对儿童血压无明显影响。同时发现儿童血压与其母亲的体重指数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这些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儿童高血压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前期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高血压前期是血压介于高血压和正常血压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是临床高血压和一系列与血压增高相关的心血管事件的前期[1],也是目前影响人类健康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杨凡 《当代医学》2009,15(28):117-118
原发性高血压病因至今未明,目前认为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由于多种后天环境因素作用所致,与不健康的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正常人的血压表现为夜低昼高型,老年高血压患者起夜次数多,夜间血压下降率降低,在我院长期治疗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在医疗常识、治疗意识、自我监测上存在很多的误区,我院通过多种形式,利用发放健康教育小册子,宣传栏,讲解血压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因可分为遗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高血压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后天环境因素也是引起高血压的主要原因。国际公认的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①超重;②高盐膳食;③中度以上的饮酒。这说明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手段,如果患者既能依从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又能遵从科学的“生活方式”,则会显著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的延长,高血压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血压测量是高血压防治的重要环节,而动态血压监测对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高血压(EH)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疾病,同时又受到机体周围环境的影响。EH患者的心理变化与其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血管活性物质以及自主神经系统等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特别是抑郁和焦虑症状与血压变化相互作用容易使机体进入恶性循环,而且EH患者的生活方式以及环境对血压的升高也产生一定的作用。探讨EH的心理及环境因素可以进一步为高血压的心理治疗提供可靠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是一种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复杂疾病.近年的研究发现,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血管活性物质--瘦素(Leptin),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其不仅与肥胖相关,且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也关系密切,在高血压血管重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2007年2月~8月82例高血压病患者及90例血压正常者的Leptin和大、小动脉弹性进行测定,旨在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清Leptin水平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是!由于多种后天环境因素作用使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代偿而导致血压升高的疾病。导致老年人冠心病、充血性心衰、肾衰、主动脉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现对我科2009年收治的150例老年高血压患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高血压是由多种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的一种多基因遗传病,个体间血压水平差异的30%~50%由遗传因素决定。近年来,在“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的推动下,伴随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日益成熟,定位、识别和克隆高血压易感基因的研究得到迅速发展。这一研究如获成功,将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分型、预后判断、个体化治疗和易患者的早期检出及预防产生了革命性影响。1高血压基因研究现状1.1单基因性继发性高血压的致病基因研究单基因性继发性高血压一直是人类疾病遗传学研究中的亮点,特别是连锁分析方法的开展使得这类疾病的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血压与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环境因素的关系,特殊人群与一般人群高血压发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的差异。方法:对周口市一线公安干警2040人次、一般人群2044人次的血压进行多日多次观察、记录,对此两组人群高血压发病、知晓、治疗、控制情况依百分比率相比较。结果:一线公安干警较一般人群高血压发病率高,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低。结论:职业环境不同的人群高血压发病比例不同,血压与环境因素、生活习惯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学创新》2015,(36):51-53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于本院就诊并确诊为高血压的老年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坎地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收缩压及舒张压)、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血压控制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压水平、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临床血压控制率更高,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坎地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疗效显著,较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而言可更好地改善血压水平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现实生活中,不少再婚夫妻却再次各奔东西。究其原因,除了个性不和、子女不支持外,再婚夫妻无法为外人道出的性隐痛,也是一大重要因素。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性爱困惑应该如何化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以血压升高为特征、原因不明的独立疾病,占高血压病患者的95%以上,目前认为是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所致的复杂遗传性状疾病[1-2]。目前研究认为高盐饮食可以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疾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是一种基因与基因之间以及基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疾病,其危险因素包括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和遗传因素。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表明了高血压的多基因复杂性。因此,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基因-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在高血压中的研究进展,发现非药物治疗是降压治疗的基本措施,无论是否选择药物治疗,均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戒烟限酒、改善睡眠、规律运动。虽然目前已经发现了许多与高血压发病相关的基因变异位点,但要进一步深入了解高血压相关基因的调控机制,仍需开展更多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病是医疗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引起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之一[1]。高血压与高同型半胱氨酸(Hcy)共存时被称为H型高血压,可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明显加大。血压变异性(BPV)是指个体血压在单位时间内的波动程度,研究发现[2],高血压造成的靶器官损害累及脑、心、肾和血管等重要器官,不仅与24 h平均血压有关,同时也与血压变异性关系密切,血压变异性越高靶器官损害越严重。目前临床尚未完全阐明血压变异性的机制,但大量循证医学表明,BPV受到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行为习惯、自主神经功能等影响,其中季节变化对血压变异性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高血压研究领域新热点。故就季节变化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影响的相关性研究做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18.
肾性高血压是由肾脏疾病引起的,持续存在的高血压又可加速肾功能损害,有研究表明,肾性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如何有效地控制血压和纠正失调的昼夜节律是临床共同关注的问题。肾性高血压患者按时间正确合理用药、监测血压、建立规律的生活方式,对延缓肾功能恶化,预防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农村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难点,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服药依从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方法 选择我院高血压课题组跟踪管理的 315例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315例患者中有65例对服药、监测血压依从性差,有68例对合理饮食、控制体重依从性差;315例患者中吸烟患者56例,未戒烟者40例;有饮酒史的患者为68例,未限酒者48例.结论 健康教育的干预可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和治疗率,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20.
目的:高血压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复杂性疾病,本研究预探讨PRKG1基因非编码区多态在蒙古族原发性高血压中的作用。方法:采集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蒙古族标本429例,其中高血压212例,正常血压者217例。对PRKG1基因的启动子和3’非翻译区进行测序后对突变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PRKG1基因测序共发现3个突变位点,分别是PRKG1-1,PRKG1-2和PRKG1-3。在蒙古族人群中,PRKG1基因的PRKG1-2和PRKG1-3位点各检测到A等位基因和AA基因型,未检测到另一等位基因和和其对应的基因型,PRKG1-1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RKG1基因启动子和3’非翻译区多态与蒙古族原发性高血压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