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黄芪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黄芪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对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 将3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黄芪组和对照组,黄芪组在转机前于预充液中加入黄芪注射液40 mL(10 mL相当于生药2 g)。分别于不同时点抽血5 mL,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 和IL-10。 结果 两组患者血浆中TNF-α、IL-6、IL-8、IL-10水平于切皮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 )结束时开始升高(P< 0.05), CPB 后3 h 达峰值而后逐渐下降,CPB 后24 h TNF-α恢复到术前水平,IL-6、IL-8、IL-10已明显降低,但仍高于手术前;两组间各时点IL- 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芪组在CPB后各时点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PB后3 h、6 h和12 h, 黄芪组TNF-α和IL-8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 结论 黄芪可降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促炎性细胞因子,提高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水平, 从而可能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和探讨葛根素(puerarin)预处理对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直视手术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及炎性反应机制。方法:选择先心病小儿2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葛根素预处理观察组(观察组),一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对照组)。观察组于CPB前静脉输注葛根素4mg/kg,对照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T1:CPB前(基础值);T2:主动脉开放后1h;T3:主动脉开放后2h;T4:主动脉开放后4h采集患儿全血4次,4ml/次。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各时点血清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specific myocardialtroponin T,c-TNT)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各时点致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观察组各时点血清c-TNT浓度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各时点血清致炎性细胞因子IL-6、IL-8、TNF-α浓度也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葛根素预处理可明显减轻先心病小儿开心手术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血清致炎性细胞因子IL-6、IL-8、TNF-α的表达可能是其心肌保护作用的炎性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3.
参附注射液对婴幼儿体外循环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婴幼儿体外循环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24例〈3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参附组于中心静脉穿刺完成后经中心静脉泵注参附注射液1mL/kg(对照组只用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后即刻、体外循环(CPB)开始时、主动脉阻断时、CPB后20min、CPB结束时及术后6h、24h抽取中心静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参附组患儿转窦时间、术后患儿苏醒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麻醉诱导后即刻两组间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CPB后对照组TNF—α、IL-6均升高,CPB20min时达峰值(P〈0.05),术后24h降至术前水平。参附组TNF—α在主动脉阻断时、CPB20min、CPB结束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L-6在CPB20min时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具有缩短转窦时间和术后患儿苏醒时间,并可抑制CPB引起炎性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体外循环(CPB)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50例择期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组(简称丹红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丹红组给予丹红注射液,分别于预充和开放主动脉时泵入,剂量为1.5mL/kg;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两组患者分别于手术前(T1)、复温至36℃(T2)、停CPB后30min(T3)、CPB后6h(T4)抽取颈静脉球血,于T1-4各时点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用硫代巴比妥法测定丙二醛(MDA)浓度,用放免法测定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白细胞介素6、8(IL-6、8)浓度,并用ELISA法测定IL-10浓度。结果与T1。比较,T2-4两组MDA浓度均明显升高(P〈0.01),而对照组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丹红组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MDA浓度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NF-α、IE-6、IL-8及IL-10浓度在T3,T4比T1明显升高(P〈0.01),而丹红组TNF-α、IL.6、IL-8浓度在T3,T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IL-10浓度则在T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丹红注射液对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脑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炎、抗氧化及调节免疫因子的表达有关。关键词丹红注射液;体外循环;脑损伤;冠状动脉搭桥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痰热清能否减轻合并COPD肺癌患者术后炎性反应和肺损伤的程度。方法:选择39例合并COPD肺癌患者(痰热瘀肺型),随机分为被试组18例和对照组21例。所有患者行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对照组用西医常规治疗,被试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在术前1天(T1)、术后第1天(T2)、第3天(T3)、第7天(T4)采集血清标本,测定两组血清中TNF-α、IL-6、IL-8和IL-10的浓度。结果:在T1、T2时间,两组患者体内TNF-α、IL-6、IL-8和IL-10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T3时间,被试组患者体内TNF-α、IL-6和IL-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被试组患者体内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4时间,被试组患者体内TNF-α、IL-6和IL-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T3、T4时间TNF-α、IL-6、IL-8水平逐渐下降,与T2时间水平比较及相互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能减少合并COPD肺癌围手术期间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增加抗炎因子生成,从而减轻炎性反应程度,减轻肺脏损伤,保护肺功能。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针刺对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PS)疗效和在针刺干预下前列腺液细胞因子在CPPS的炎症反应应答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传统手法针刺加电针治疗CPPS,治疗前后作疼痛症状评分,检测前列腺液IL-8、IL-10、TNF-α水平,分析其变化与疼痛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IL-8、IL-10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 TNF-α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L-8水平有显著性差异意义(P<0.05);IL-10、TNF-α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各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IL-10水平和疼痛评分正相关(P<0.05)。结论 针刺对CPPS的总有效率为89.36%,止痛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降低IL-10水平,降低IL-8、TNF-α水平有助于消除炎症,检测结果可用于CPPS的确诊和治疗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紫朱软膏治疗非缺血型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Th1/Th2细胞的影响。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4例非缺血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均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给予基础治疗,试验组局部溃疡采用中药紫朱软膏干预,对照组采用藻酸钙敷料干预,两组每天换药一次,连续治疗8周。治疗前后评估两组患者溃疡面积大小,并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Th1/Th2细胞(Th1相关细胞因子TNF-α、IL-2、INF-γ;Th2相关细胞因子:IL-4、IL-5、IL-10)、肝肾功能。 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治疗后比较,试验组在TNF-α、IL-2水平上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试验组在IL-4、IL-10水平上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均在TNF-α、IL-2、INF-γ水平上较治疗前降低,试验组在IL-4、IL-5、IL-10水平上较治疗前升高,对照组在IL-4、IL-5水平上较治疗前升高,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 结论:中药紫朱软膏能有效促进非缺血型糖尿病足溃疡愈合,可能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分化实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促炎抗炎细胞因子TNF-α、IL-1、IL-10不同时间点的动态变化及大黄复方的调节作用,探讨大承气汤治疗SAP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法建立大鼠SAP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P模型组和大承气汤治疗组,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血清淀粉酶、TNF-α、IL-1、IL-10水平。结果:SAP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血清淀粉酶、TNF-α、IL-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IL-10水平降低(P〈0.01),TNF-α/IL-10比值降低;大承气汤治疗组与SAP比较,血清淀粉酶、TNF-α、IL-1水平明显降低(P〈0.01),IL-10水平不同程度上升(P〈0.05,P〈0.01),TNF-α/IL-10比值回复接近假手术组水平。结论:大承气汤治疗SAP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下调IL-1、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并一定程度提高抗炎细胞因子IL-10水平,重建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的平衡,进而减轻组织损伤,阻止SAP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刺复合麻醉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手术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二尖瓣膜置换术及肺动脉瓣膜狭窄切开术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5例。A组采用全麻加电针内关、列缺、云门,B组单纯全麻,对围术期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白介素-10(IL-10)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体外循环(CPB)后2h、CPB后24h血清中促炎性因子TNF-α均较术前上调表达,抗炎性因子IL-2、IL-10表达下调;两组间的炎性因子变化比较,在CPB后2h、CPB后24h这2个时间点,A组的促炎性因子的表达上调幅度较B组相对较小,而抗炎性因子的表达下调幅度亦相对较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控制麻醉深度相同的条件下,针药复合麻醉相对于单纯全麻,在围手术期能部分改善围术期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天香丹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秽浊痰阻证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 [apolipoprotein E gene knock-out,ApoE(-/-) ] 小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以及主动脉组织中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天香丹防治AS的可能机制。方法48只8周龄ApoE(-/-) 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给予普通饲料室温饲养),高脂饲料复合气候箱干预组(36只)。喂养12周后,成功复制ApoE(-/-) 小鼠AS秽浊痰阻证模型后,分为3组:模型组、天香丹组、阿托伐他汀组。12周后处死各组小鼠,采用酶联免疫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β和TNF-α含量;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主动脉组织中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IL-1β、TNF-α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天香丹组、阿托伐他汀组IL-1β、TNF-α浓度低于模型组(P<0.01);天香丹组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模型组主动脉组织中NF-κB p65蛋白磷酸化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天香丹组、阿托伐他汀组NF-κB p65蛋白磷酸化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1);天香丹组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香丹能够防治AS,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 p65信号通路的活性,下调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表达水平,进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加味射干麻黄汤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加味射干麻黄汤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外周血中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0、IL-13的影响。方法 154例患儿分为两组,并设健康组45例。治疗组79例采用加味射干麻黄汤,每天1剂水煎分2次口服;对照组75例采用孟用鲁司特,2~5岁4 mg,6~14岁5 mg,每天1次口服,两组均用药4周。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10及IL-13含量。结果 治疗前血清TNF-α(ng/L)、IL-13(ng/L)含量治疗组(2510±1500、60.76±23.67)及对照组(2890±1410、61.56±20.37)较健康组(709±280、39.49±3.09)明显增高(P<0.01);IL-10(ng/L)治疗及对照组(1546±1434、1823±1314)明显低于健康组(7123±2641,P<0.01)。治疗后治疗组TNF-α、IL-13分别为960±420、43.67±12.37,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IL-10(6834±2216)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与对照组TNF-α、IL-13(2610±1220、50.56±19.56 )及IL-10(2529±1223)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6.07%,明显优于对照组(42.67%,P<0.01)。结论 加味射干麻黄汤可提高临床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并可调节患儿血清TNF-α、IL-10、IL-13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参附芎泽注射液对压力超负荷大鼠血流动力学和心肌组织及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的影响。方法:参照Ohkusa等介绍的方法复制腹主动脉缩窄大鼠模型。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2)和造模组(36),术后4周将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11)、参附芎泽注射液治疗组(11)和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11)。参附芎泽注射液8mL/(kg.d),依那普利对照组剂量为10mg/(kg.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干预时间共28天。术后8周,测定血流动学指标后处死动物,用E lASA法测定压力超负荷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用ELASA法测定心肌组织TNF-α、IL-1β、IL-6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左室内压力峰值(LVSP)、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LVdp/dmt ax)及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LVdp/dtm ax)下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室舒末期压(LVEDP)均升高;模型组心肌组织及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参附芎泽注射液各项指标均低于模型组(P<0.05和P<0.01),能降低心肌组织及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与依那普利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附芎泽注射液可改善压力超负荷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心肌组及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阻断这些细胞因子对心肌重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血必净对脓毒症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脓毒症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5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2组均行常规抗休克和病因治疗。在此期础上治疗组用血必净100 mL静脉点滴,每天2次,共7 d;对照组则以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安慰对照。分别于不同时相(静脉注射前、注射后3 d和7 d)测试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IL-6、IL-8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应用血必净后不同时相点的TNF-α、IL-1、IL-6、IL-8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结论血必净可降低脓毒症患者TNF-α、IL-1、IL-6和IL-8的水平从而达到保护器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清胰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患者的疗效及对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8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治疗组除使用清胰汤外其他治疗同对照组。观察治疗以后两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中转手术率、APACHEⅡ评分变化以及血中TNF-α、IL-6和IL-8浓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严重并发症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和肠麻痹的发生率为3.6%和5.4%,对照组为12.7%和18.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7d后,APACHEⅡ评分下降幅度[(8.14±2.30)分]较对照组[(3.35±2.20)分]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死率、中转手术率、治疗后第7和第9天的TNF- α、IL-6和IL-8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胰汤可通过明显降低SAP患者血中TNF-α 、IL-6、IL-8浓度而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喜炎平注射液对LPS致急性肺损伤大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以探讨其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尾静脉注射LPS(2mg/kg)建立大鼠ALI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造模后2h、4h、6h后大鼠BALF中TNF-α、IL-1β、IL-8、IL-4、IL-6和IL-10的含量,考察喜炎平注射液的影响。结果:LPS诱发ALI过程中,大鼠BALF中TNF-α、IL-1β、IL-6、IL-8、IL-4、IL-10含量均明显升高,TNF-α、IL-1β、IL-4及IL-10含量在LPS注射2h时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IL-6、IL-8含量在LPS注射2h时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给予喜炎平注射液后各时间点上述变化均得到一定改善。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促炎因子的释放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6.
侯鑫  庞立健  邹吉宇  吴桐  张宁  姜鑫  张泽  王琳琳 《陕西中医》2022,(12):1694-1697
目的:探讨补肺健脾方联合茚达特罗格隆溴铵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疗效及对磷脂酰肌醇激酶3/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122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茚达特罗格隆溴铵治疗,观察组给予补肺健脾方联合茚达特罗格隆溴铵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COPD评估测试(CAT)问卷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T)、血清PI3K、血清Akt水平、PI3K/Akt蛋白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和白介素-15(IL-15)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FEV1、PEF、FEV1/FVC和6MWT高于治疗前,而CAT评分、血清PI3K、血清Akt水平、PI3K/Akt蛋白表达灰度值、TNF-α、IL-8、IL-15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FEV1、PEF、FEV1/FVC和6MWT高于对照组,而CAT评分、血清PI3K、血清Akt水平、PI3K/Akt蛋白表达灰度值、TNF-α、IL-8、IL-15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补肺健脾方联合茚达特罗格隆溴铵对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疗效较好,患者肺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运动耐力明显提高,且PI3K/Akt信号通路表达下调,细胞炎症反应降低。  相似文献   

17.
不同治法对内毒素血症小鼠肺组织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法、清热凉血法对内毒素血症时肺组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射LPS(2.5mg/kg)建立内毒素血症小鼠动物模型,观察模型组及清热解毒组、清热凉血组肺组织致炎因子TNF-α、IL-6与抗炎因子IL-4、IL-10以及肺体指数、肺组织病理学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造模后5h模型组小鼠肺体指数,肺组织匀浆液中TNF-α、IL-6、IL-4、IL-10水平均升高(P<0.05~0.01),且模型组光镜下肺间质及肺泡明显损伤和细胞浸润;与模型组相比,清热解毒组、清热凉血组均能降低小鼠肺体指数及肺组织匀浆液中TNF-α、IL-6水平(P<0.05),升高IL-4、IL-10水平(P<0.05~0.01),清热解毒组及清热凉血组肺组织损伤减轻,见轻度肺间质炎症。结论:清热解毒组、清热凉血组均对内毒素血症小鼠肺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其调控细胞因子在体内的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