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02例患者,使用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调查患者生活质量,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实验室检查结果、Piper疲乏修订量表RPFS纳入可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SF-36各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中国常模(P<0.05);疲乏状况、年龄和血管通路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医疗工作者应重点关注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的疲乏及血管通路,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和抑郁与生存质量的状况,分析焦虑和抑郁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研究,使用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及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调查广东地区三家三级甲等医院及两家二级医院30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结果 (1)透析患者的抑郁患病率为33.6%,焦虑患病率为29.2%;(2)SF-36得分总分为(51.64±19.50)分,各个维度的得分均低于全国常模;(3)焦虑、抑郁症状得分与SF-36总分呈负相关(P0.001),与各维度也呈负相关,即焦虑、抑郁症状越重,生存质量越差。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和抑郁发病率低于国内水平,与国外研究水平接近,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与生存质量有直接的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6个月后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调查生活质量,干预前后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2组患者情绪变化。结果干预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生活质量各因子得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背景:由于病情和治疗方法的特殊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时时面对着种种与治疗有关的压力,生理功能、心理状况和社会功能都受到严重影响,容易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目的:测量并评估肾移植前后实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主要相关因素.设计、时间及地点:以健康人为对照的病例-对照研究,于2008-01/06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完成.对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0例作为患者组,同期选择120例在年龄、性别、居住地、婚姻状态、受教育情况和经济地位等方面与患者组相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方法:采用个人一般资料问卷调查两组对象的年龄、性别、居住地、受教育情况、职业、婚姻状态、家庭经济状况、医疗保障方式等8项个人一般资料,采用一般临床的资料问卷调查患者组的原发病、并发症、接受透析治疗的年限、血清肌酐水平、血红蛋白含量、血清钙水平、血清磷水平、血清钾水平、血清钠水平、血清尿素氮水平、尿素下降率以及透析间期体质量的增加最占干体质量的百分比等12项临床资料.主要观察指标:采用中国版SF-36量表、家庭支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及对照组进行生活质量评分,并进行比较;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对患者组进行评估,并将得分与常模进行比较;对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两组分别发放问卷120份,患者组收回112份,回收率为93.3%,对照组收回117份,回收率为95.7%.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SF-36量表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的平均得分明显下降(P<0.01),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和抑郁自评量表得分明显上升(P<0.01),家庭支持问卷得分明显下降(P<0.01).医学应对方式问卷测试结果显示.患者组的面对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常模(P<0.01),回避和屈服两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并发症、年龄、血红蛋白含量、透析年限、经济状况、抑郁、焦虑、家庭支持、应对方式中的回避因子,以及受教育程度与心理健康总分显著相关(|r|=0.376~0.561,P<0.051);发症、年龄、血红蛋白含量、透析年限、经济状况、抑郁、焦虑、家庭支持、应对方式中的回避因子,以及受教育程度与心理健康总分显著相关(|r|=0.376~0.561.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片发症、抑郁、年龄、透析年限、家庭支持和经济状况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理健康总分的6个主要因素,患者的抑郁、焦虑、并发症,家庭支持和应对方式中的回避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总分的5个主要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牛活质量普遍较差,并与患者的肾功能、躯体症状及社会心理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FOCUS-PDCA程序配合支持性心理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4例MHD患者分为对照组(n=94)和观察组(n=110),对照组予以常规血液透析护理,观察组予以FOCUS-PDCA程序管理配合支持性心理治疗;对两组尿素清除指数(KT/V)、血管通路并发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KT/V达标率高于对照组,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FOCUS-PDCA程序配合支持性心理治疗能够减少MHD透析过程中并发症,并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直接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的方法对47例血液透析患者直接照顾者进行一般情况和SF-36量表调查。数据分析采用构成比描述、spearman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影响照顾者生活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费用支付。结论影响血液透析直接照顾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提示在临床工作当中,应当关注这部分特殊人群,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应用包括情志调护、血液透析护理干预、饮食睡眠指导等中西医结合护理对16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干预前后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有抑郁倾向的患者67例(39.89%),明显抑郁21例(12.5%);干预1年后,有抑郁倾向与明显抑郁的例数分别降至7例(4.17%)和3例(1.79%,P〈0.01).SF-36各条目评分,干预后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慢性心力衰竭(CHF)住院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195例CHF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心理状态,并记录患者心功能状态指标,统计分析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结果:CHF患者生活质量与心功能状态无统计学相关性,与SAS、SDS评分成负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焦虑、抑郁是影响CHF患者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焦虑、抑郁是CHF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非药物干预措施改善心理状态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总结相关护理策略。方法 选择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在本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患者营养素养评价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患者营养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 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素养偏低的例数占比57.50%(69/120),营养素养总分(15.08±1.63)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各维度得分率从高到低信息获取能力>认知态度>营养知识>行为实践能力。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透析龄、家庭月收入、焦虑、抑郁、营养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素养的影响因素,共同解释其87.10%的变异(均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素养水平中等偏下,需关注患者年龄大、文化程度低、透析龄长、家庭月收入低、焦虑和抑郁、营养风险高和生活自理能力差等情况制定相应护理策略。  相似文献   

10.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特点分析与舒适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特点及舒适护理方法.方法 将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舒适护理干预,采用医院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采用SF-36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及健康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有利于消除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中文版对北京市100例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进行调查,并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对老年COPD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COPD患者SF-36量表8个维度得分均低于天津城区老年人。影响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因素在生理功能维度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能力、焦虑状况;生理职能维度为焦虑状况、1年内住院次数、体质指数;躯体疼痛维度为焦虑状况;总体健康维度为抑郁状况、社会支持、合并慢性疾病数、运动能力、疾病严重程度;活力维度为抑郁状况;社会功能维度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能力、社会支持、抑郁状况;精神健康维度为抑郁及焦虑状况、体质指数;情感职能维度没有变量回归进入。这些影响因素能解释各维度变异的26.6%~66.5%不等。结论北京市某社区老年COPD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低于一般老年人群,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心理状况和运动能力,应重点进行健康干预,以促进其牛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4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开展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分析2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下降程度优于常规组(P0.05),且实验组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各项评分、总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开展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普适量表(SF-36)结合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PAC-QOL)对慢性便秘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比较。方法采用PAC-QOL、SF-36、症状积分问卷、Zung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对门诊94例慢性便秘患者和性别、年龄相匹配的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慢性便秘组在SF-36量表的8个维度上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在PAC-QOL 4个维度上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AC-QOL与症状积分的相关性更好,而SF-36与焦虑、抑郁水平的相关性更好;PAC-QOL和SF-36各维度呈不同程度相关。结论普适量表SF-36和特异性量表PAC-QOL均能反映慢性便秘患者生活质量明显受损,但PAC-QOL量表更能反映生活质量和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SF-36则更能反映精神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正性负性情绪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肾脏疾病生活质量量表对邵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68例血液透析病人进行调查。[结果]家庭月收入、运动正性认知、一般生活质量量表SF-36为正性情绪的影响因素;居住地、SF-36、透析病人相关生活质量量表为负性情绪的影响因素。[结论]中青年、低收入人群、农村血液透析病人是护理干预的重点人群,降低肾病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从而提高正性情绪,缓解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成年库欣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库欣病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11月—2020年6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42例成年库欣病住院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库欣病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中文版健康问卷抑郁量表、中文版广泛性焦虑量表、卡氏功能状态评分表等进行调查,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库欣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标准化得分为(46.49±20.5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皮质醇水平、抑郁和焦虑是库欣病患者低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成年库欣病患者生活质量较低,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皮质醇高、抑郁和焦虑的库欣病患者,预防危险因素的发生,并在发生后给予针对性干预和照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和抑郁与情绪的状况,分析焦虑和抑郁与情绪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使用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及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对广东地区3家三级甲等医院及2家二级医院30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透析患者的抑郁患病率为33.60%,焦虑患病率为29.20%;透析患者的正性情绪得分为(25.13±7.84)分,负性情绪得分为(20.16±7.42)分;透析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与其正性情绪之间呈负相关(P0.001),与其负性情绪之间呈正相关(P0.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和抑郁发病率低于国内水平,与国外研究报道的水平接近,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与情绪有直接的关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大连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心理干预共4周,每周一个阶段,分四个阶段。生活质量的评定参照汉化版生活质量量表(SF-36)。心理状态测评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结果经心理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项SF-36指标评分明显增高,而SAS与SDS评分显著减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焦虑抑郁水平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活质量各维度与慢性非传染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经F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焦虑、抑郁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偏低,焦虑、抑郁水平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在临床工作中应通过有效的心理支持及行为干预,减轻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心理脆弱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便利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2月某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透析门诊就诊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脆弱量表、焦虑评分量表、抑郁评分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共纳入169例病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心理脆弱总分为(54.98±30.74)分;心理脆弱与焦虑、抑郁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P<0.05),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5),与领悟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病人家庭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透析时间、领悟社会支持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心理脆弱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心理脆弱处于中等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升;鼓励相关医护人员关注病人文化程度、主要照顾者等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不断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脆弱水平,从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比较普适性生活质量量表(健康调查简表SF-36)和疾病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分析两个量表在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测量中的优缺点,为临床工作者选取合适的量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57例肺间质疾病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SF-36、SGRQ、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其进行调查,比较SF-36和SGRQ各维度之间、两个量表各维度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之间、两个量表和肺功能之间的关联,分析两个量表的优缺点。结果SF-36和SGRQ各维度之间均存在负相关,SF-36的精神健康维度与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得分相关度较高,SGRQ的活动能力维度和肺功能的相关度较高。结论SF-36和SGRQ在评估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上具有一致性,SF-36可以更好地反映患者的心理状态,而SGRQ可以更好地反映患者的肺功能,这两个量表既相互联系又相互补充,临床工作者应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量表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