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通过品管圈在提高急诊护士重点药物知晓率中的应用,以提高急诊护士对于重点药物的知晓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运用品管圈的活动步骤:确定活动主题、对提高急诊护士重点药物知晓率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组织实施、效果检查及巩固措施等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急诊护士对于重点药物的知晓率由活动前的55%,升高到活动后的92%。结论 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急诊护士对重点药物的知晓率,增强了急诊护士对于重点药物的认知和掌握程度,加强了重点药物使用过程中的巡回及督查环节,保证了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品管圈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绿色通道停留时间。方法:开展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绿色通道停留时间合格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对1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绿色通道的停留时间进行了调查,分析原因,制定并落实相应的对策。观察品管圈活动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绿色通道停留时间合格情况。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绿色通道停留时间合格率由活动前的53.66%提高至78.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绿色通道停留时间中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效率,同时还有助于提升圈员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品管圈缩短需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心梗患者院内延迟时间,优化救治流程,降低门囊时间。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行急诊介入手术的ST段抬高的急性心梗患者的门囊时间,运用品管圈对其影响因素和环节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与各科室协作建立切实可行的急诊绿色通道,优化救治流程。结果应用品管圈后观察组的门囊时间(94.25±25.37)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门囊时间(128.35±26.74)min ,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运用品管圈可以降低患者的院内延迟时间,缩短门-球时间,提高救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急诊STEMI患者诊治流程,缩短STEMI患者在急诊绿色通道停留时间,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方法:成立品管圈,对现有急诊STEMI患者诊治流程各环节进行分析,找出影响绿色通道停留时间的因素并进行改善。结果:品管圈活动后,10 min心电图描记、30 min口服给药达标率由活动前的89.28%、64.29%分别提升至100%、93.33%,STEMI患者在急诊绿色通道停留时间由原来的(132.00±112.58)min缩短为(69.00±40.23)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品质圈活动,能充分发挥医务人员积极性,规范工作行为,改善工作质量,有效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绿色通道停留时间,为患者的救治赢得最佳机会。  相似文献   

5.
目的规范急诊腹痛患者分诊流程,提高急诊腹痛患者分诊准确率,使患者得到迅速有效的诊治。方法选择2016年5月16~30日的急诊腹痛患者504例为对照组(改善前)。2016年9月1~15日的急诊腹痛患者608例为观察组(改善后)。通过现况调查、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与实施、效果评价与标准化等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急诊腹痛患者分诊准确率从改善前86.6%提高至改善后97%。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急诊预检急诊腹痛患者准确率,规范了急诊腹痛患者分诊流程,保证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缩短脑卒中患者在急诊科停留时间的效果。方法通过主题选定,确立以缩短脑卒中患者在急诊科停留时间为主题,运用PDCA循环法则,针对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目标制定及对策实施,之后进行效果确认,对显著效果进行了推广。结果脑卒中患者在急诊科停留时间由活动前132 min缩短至活动后8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地缩短脑卒中患者在急诊科停留时间,为患者争取更多的生命抢救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卡"在急诊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3月急诊科患者85例为实验组,2011年10月~2012年3月急诊科患者72例为对照组,实验组通过使用"急诊绿色通道卡"绿色通道入院,对照组通过院内总值班签字的绿色通道入院。比较两组等待时间、急诊抢救成功、患者满意及有效投诉情况。结果:实验组等待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绿色通道患者使用"急诊绿色通道卡",能缩短相关科室等待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投诉,使绿色通道畅通、高效、快捷,值得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抢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6例病例资料,按照是否进行院前急救分组:院前急救组66例,非院前急救组60例,急救后统计患者死亡率情况,再按急救时间分组:1h内急救者36例,1~5h内急救者50例,5h以上者40例,急救后统计患者死亡率,最后统计学方法检验各组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院前急救组死亡7例(10.6%),非院前急救组死亡23例(38.3%),统计学方法检验表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1h内急救者死亡2例(5.6%),1~5h内急救者死亡10例(20%),5h以上者死亡19例(47.5%)。结论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发挥重要作用,是降低患者急救死亡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联合绿色通道模式在治疗急诊断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2月80例单指断指接受急诊手术的患者,按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标准的急救通道和普通围术期程序,观察组采取ERAS联合绿色通道模式。分析比照两组的手术等待期、断指成功恢复率、术后不良反应、日常生活能力(activies of daily living,ADL)、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患者家属对照护工作的满意程度等。结果 观察组检验时间、急诊分诊时间、入院到手术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断指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对照护的满意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在规范急诊患者转运交接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进行现况调查、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与实施、效果评价与改进等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急诊患者转运交接工作改善前后合格率情况。结果急诊患者转运交接合格率由改善前的82.99%提高至改善后的95.90%,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急诊患者转运交接合格率,规范了转运交接管理程序,增强了护理人员对转运交接的风险意识,保证了患者转运安全,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持续改进理念、团结协作与创新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在突发性脑出血患者临床抢救中应用效果。方法中山市横栏医院于2015年5月开始实施急诊绿色通道,分别于实施前后选取本院急诊科收治突发性脑出血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比较2组患者发病到急诊科时间、急诊科初步处理时间、送达相关科室时间、抢救总时间及抢救成功率、死亡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病到急诊科时间、急诊科初步处理时间、送达相关科室时间、抢救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85.00%)高于对照组(62.50%);死亡率(15.00%)低于对照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绿色通道在突发性脑出血患者临床抢救中应用可缩短患者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率,从而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在突发性脑出血患者临床抢救中应用效果。方法中山市横栏医院于2015年5月开始实施急诊绿色通道,分别于实施前后选取本院急诊科收治突发性脑出血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比较2组患者发病到急诊科时间、急诊科初步处理时间、送达相关科室时间、抢救总时间及抢救成功率、死亡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病到急诊科时间、急诊科初步处理时间、送达相关科室时间、抢救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85.00%)高于对照组(62.50%);死亡率(15.00%)低于对照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绿色通道在突发性脑出血患者临床抢救中应用可缩短患者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率,从而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急诊漏收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品管圈十大步骤,在急诊科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急诊科漏收费用由活动前每月漏收1544.1元降至活动后每月漏收130.14元,目标达标率为104.1%,进步率为91.5%;小组成员在品管手法、荣誉感、责任感、沟通协调、团队精神等方面都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急诊患者的费用漏收率,同时还提高了小组成员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急诊科是医院急危重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复杂,时间最紧迫,突发事件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体现一个医院综合水平的窗口,为了适应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提高病人在急诊室中的抢救成功率,我院2002年5月进行了急诊绿色通道的建设,通过3年多时间的实践,急诊室护士积极参与通道的建设,加强通道的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品管圈活动以降低急诊预检分诊失误率;方法 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主题选定、现状调查和原因分析、对策实施、效果确认等PDCA 的步骤循环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急诊预检分诊的失误率从12.25%降低到4.78%,其中分区错误率从19.41%降低到5.10%,病情分级错误率从13.57%降低到4.73%,内科错误率从7.0%降低到2.91%,外科错误率从4.88%降低到1.10%。品管圈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无形效果各维度得分有明显提高。结论 品管圈应用于急诊预检分诊的管理中,可有效降低急诊预检分诊的失误率,提高团队的协作精神及工作积极性,增加护士的归属感与成就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4):3357-3358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1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是否开通急诊绿色通道,将患者分成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抢救和护理,观察组采用急诊绿色通道进行抢救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2.78%)和并发症发生率(4.1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50%和15.63%(P<0.05)。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急诊绿色通道抢救和护理,可以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降低患者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在急诊救护过程中应用急救护理路径对缩短绿色通道停留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急救护理路径对131例脑卒中患者实施急救护理,分析患者在绿色通道停留时间,包括专科医生接诊时间、获得临床实验室结果时间、获得神经影像结果时间等。结果患者在绿色通道停留时间为(53.21±16.38)min,专科医生接诊时间为(8.81±4.23)min,获得临床实验室结果时间为(33.37±8.13)min,获得神经影像结果时间(29.26±7.51)min,4项指标达标情况分别为85.49%、90.83%、94.66%、97.70%。结论应用急救护理路径能缩短脑卒中患者在绿色通道停留的时间,提高急诊救护质量,为脑卒中患者争取最佳治疗时间,对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急诊患者在不同季节的构成及其分布规律,为预见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在我院急诊科救治的3486例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从2007年到2009年,急诊患者的人数逐年增加;21~30岁的急诊患者最多,其中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多;急诊患者人数在6、7月时最多,在6月达到最高峰,在2月达到最低谷.结论 盐田区急诊疾病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医护人员应针对急性疾病的分布规律提前做好准备,从而提高医疗水平.  相似文献   

20.
连思君  沈韵  张洁  韩芸 《循证护理》2021,(4):534-536
目的:探讨优化绿色通道流程在急诊胸痛病人分流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急诊科就诊的150例胸痛病人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胸痛流程;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0月我院急诊科就诊的150例胸痛病人为研究组,采取优化绿色通道、抢救流程。对比两组病人的滞留时间、诊断时间、护理满意度、存活率等。结果:研究组病人滞留时间、抢救时间、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优化绿色通道和护理流程可以有效提升急诊胸痛病人的护理效果,缩短急诊各环节所需时间,提升病人救治的有效率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