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检测龙肽免疫胶囊作为保健食品的安全性。方法:急性经口毒性、二项致突变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1以及大鼠30天喂养试验。结果:龙肽免疫胶囊对两种性别的SPF级昆明种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24h两次灌胃量达20g/kgBW(相当于人群推荐日摄入量3.0g/60kgBW的400倍),两周内动物未见明显中毒症状,无动物死亡,按急性毒性分级标准规定,该受试物属无毒级。二项致突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30天喂养试验结果表明:将受试样品按1.25%、2.50%、5.00%的比例加入基础饲料中(分别相当于人群推荐日摄入量0.05g/kgBW的25、50、100倍),受试样品各剂量组对Wistar大鼠体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液学、血液生化、脏器重量、脏/体比值以及病理组织学等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未发现该受试物有明显的毒性作用。结论:龙肽免疫胶囊作为保健食品是安全的,可以通过一、二阶段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相似文献   

2.
免疫平衡调理剂抗疲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免疫平衡调理剂对小鼠的抗疲劳效果,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设免疫平衡调理剂低,中,高(1.7,5.0,10.0ml/kg)3个剂量和1个空白对照组,分别观察小鼠旅游试验及生化指标(血清尿素氨,乳酸,肝糖原),结果:各受试物组小鼠负重注单元产比对照组延长,尤以中,高剂量组明显(P<0.01),各受试物级血中尿素氮均低于对照组,但以高剂量组与之差异明显(P<0.05),各剂量受试物组血乳酸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尤以中,高剂量组差异具显著性(P<0.01),各受试物组小鼠的肝糖原均高于对照组,中,高剂量组与之对照的差异为显才及极显著(P<0.05,P<0.01),生化指标与疲劳试验的结果相符,结论:免疫平衡调理剂具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3.
冬虫夏草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和IL-2产生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冬虫夏草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IL-2的产生的免疫学作用。方法取小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用生理盐水和100%冬虫夏草水浸出液定期给小鼠灌胃,然后检测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和IL-2的产生。结果实验组对以上两项免疫学指标均有显著增强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冬虫夏草可明显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科学评价β-葡聚糖生物强化大米的食用安全性。  方法  采用14 d喂养实验评价β-葡聚糖生物强化大米对大、小鼠的急性毒性;采用Ames实验、哺乳动物骨髓红细胞微核实验以及哺乳动物细胞TK基因突变实验评价其遗传毒性。  结果  在急性毒性实验中,受试物灌胃未见明显毒性作用,解剖观察未见异常,对大、小鼠的半数致死剂量(median lethal dose, LD50)均大于15 mg/kg,属于实际无毒级。在有或无S9活化的情况下,未见受试物对试验菌株TA97a、TA98、TA100、TA102、TA153的遗传毒性;骨髓红细胞微核实验未见受试物对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诱发作用及对骨髓的抑制作用; TK 基因突变实验结果未显示受试物的致突变作用:3个遗传毒性实验结果均为阴性。  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β-葡聚糖生物强化大米未见明显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实验小鼠分别接受4.5Gy、7Gy和8Gγ^60 Co-γ射线一次性照射。在辐照前及辐照后不同时间取内眦静脉丛血测定白细胞数。结果发现7Gy辐照后10d内白细胞从辐照后第2天的20%逐渐下降到2%,这一实验条件对于抗辐射保健食品功能的观察较为适宜。将7Gy一次辐照后淋巴细胞的变化情况与同一条件下白细胞的变化进行对比,发现它们有共同的变化规律,表明淋巴细胞也可以作为评价抗辐射保健食品实验的一项观测指标。采用灌胃方式给予受试小鼠金属硫蛋白(MT),连续灌胃30d后分别接受7Gy、8Gy一次性辐照,于照射后不同时间取内眦静脉丛血测定各组小鼠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并记录8Gy一次性辐照后小鼠存活时间。结果表明:采用7Gy和8Gy一次性辐照的实验条件都能检测到MT的抗辐射作用,但7Gy的实验条件较灵敏。每周一次1Gy小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小鼠,7次(累计剂量7Gy)及8次(累计剂量8Gy)照射之后,同样观察到biT的抗辐射作用。但采用8次照射的实验条件效果更好。小剂量多次辐照方式不容易掩盖抗辐射保健食品的作用,其方法的灵敏度比一次大剂量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以三七提取物、黄芪提取物、灵芝提取物等为原辅料制成的保健食品七花牌七灵宝软胶囊,依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进行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研究。方法 根据人口服推荐用量,设样品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200、400、800 mg/kg(分别相当于人体推荐用量的5、10、20倍),同时设一个阴性对照组,每组10只动物。分别ig 给予10、20、40 mg/mL的七灵宝软胶囊溶液,给药体积为20 mL/kg,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玉米胚芽油,每天1次,连续30 d。结果 该样品对小鼠的体质量增长无影响;具有延长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的作用;能减少或抑制疲劳小鼠血清尿素氮的产生;具有促进小鼠的肝糖原储备的作用;能减少小鼠运动后的血乳酸曲线下面积。结论 七花牌七灵宝软胶囊具有缓解小鼠体力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玉米花粉山楂口服液对小鼠免疫功能和抗缺氧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有报道玉米花粉可增强动物的免疫及抗衰老功能,山楂有降血脂及抗癌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合用玉米花粉和山楂对小鼠免疫功能、抗缺氧和抗疲劳作用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学方法研究玉米花粉山楂口服液(OCPHL)对小鼠三项免疫学指标的影响;观察OCPHL对小鼠耐缺氧和抗疲劳能力的作用。结果OCPHL可明显增加小鼠脾脏及胸腺重量,提高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增加ANAE+(α—乙酸萘酯酯酶+)淋巴细胞百分率,使小鼠耐缺氧时间延长。结论OCPHL具有增强小鼠(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并具有耐缺氧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鸢尾素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择8周龄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10只(空白对照组)和ApoE基因缺失(ApoE-/-)小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poE-/-阴性对照组、ApoE-/-AS模型组和鸢尾素治疗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及ApoE-/-阴性对照组以普通饲料喂养;ApoE-/-AS模型组与鸢尾素治疗组饲以高脂饲料,鸢尾素治疗组将200mg·kg-1(按照预实验结果)鸢尾素溶液灌胃给药,连续给药8周。利用ELASA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生化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利用HE染色观察鸢尾素对AS的治疗效果,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小鼠氧化应激信号通路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ApoE-/-AS模型组与ApoE-/-阴性对照组相比,TG、TC、HDL-C、LDL-C、ApoA1和Apo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证明AS模型构建成功。与ApoE-/-AS模型组比较,鸢尾素治疗组TG、TC、LDL-C明显降低,HDL-C明显增高(均P<0.05)。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鸢尾素治疗组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百分比明显小于ApoE-/-AS模型组(P<0.05)。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显示,鸢尾素治疗组小鼠VEGF mRNA相对表达量和VEGF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ApoE-/-AS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鸢尾素可明显降低外周血中TC、TG等水平,提高HDL-C水平,减小AS斑块的形成,减少ApoE-/-小鼠动脉中VEGF的表达,通过氧化应激信号通路对AS的治疗及预防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性宝口服液的缓解体力疲劳的功能。方法根据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版中缓解体力疲劳功能检验方法进行性宝口服液的动物实验,将昆明小鼠按体重随机分成对照组、性宝口服液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男宝胶囊组,分别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性宝口服液1、2、6mL/kg及男宝胶囊0.9g/kg,ig30d,测定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肝糖原含量、血清尿素氮和血乳酸曲线下面积。结果性宝口服液ig30d后,对小鼠体重无明显影响,能显著延长KM小鼠负重游泳时间(p〈0.05);能显著增加小鼠肝糖元含量(p〈0.01);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p〈0.01)。结论性宝口服液具有缓解体力疲劳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沙棘油的抗肿瘤作用及对小鼠NK细胞活性、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第一组昆明种雌性健康小鼠136只,进行动物移植性肿瘤抑制实验。第二组选用108只BalB/c雌性健康小鼠进行免疫指标测定,其中48只进行NK细胞活性测定;另外60只小鼠作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两组均经口给予小鼠(1g/kg体重/d;0.33g/kg体重/d;0.033g/kg体重/日;0g/kg)沙棘油。结果给予小鼠1g/kg体重/日的沙棘油30d(接种肿瘤细胞前后均给予受试物),可对荷瘤小鼠S-180肿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P0.05),在0.33g/kg体重/日、1g/kg体重/日剂量组可明显增强小鼠NK细胞活性(P0.01),1g/kg体重/日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P0.01)。结论沙棘油具有抑制小鼠S-180肿瘤的作用、明显增强小鼠NK细胞活性、能显著提高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3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免疫功能及疲乏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把120患者随机分为Rg3联合化疗组46例和单纯化疗组44例,并对拒绝化疗的30例患者给予单纯Rg3口服治疗,观察三组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并观察患者疲乏改善情况等。结果免疫功能变化:单纯Rg3组和Rg3联合化疗组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单纯化疗组却有不同程度降低。疲乏情况的变化:三组患者平均疲乏发生率为68.1%,单纯化疗组治疗后疲乏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Rg3联合化疗组与单纯Rg3组治疗后疲乏发生率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含Rg3的治疗方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疲劳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应用人参皂苷Rg3可提高免疫功能、减轻化疗引起的疲劳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其机制可能与Rg3保护骨髓,减轻肝肾毒性等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艾灸疗法调节慢性疲劳(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悬吊冷水游泳复合应激的方法复制CFS大鼠模型,艾灸组在复制模型同时艾灸双侧肝俞、脾俞、肾俞;通过Morris迷宫实验、鼠尾悬挂实验、力竭游泳实验进行行为学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CRH)、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皮质醇(cortisol,CORT)水平。结果:①模型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力显著下降、力竭游泳时间显著缩短、悬挂不动时间显著延长,下丘脑CRH、血浆AcTH和cORT、浓度显著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显著改善,下丘脑CRH、血浆ACTH和CORT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艾灸通过抑制下丘脑CRH,血浆ACTH、CORT的过度分泌,以纠正异常的HPA轴功能,达到治疗CFS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对广西百色市城乡癫痫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31(QOLIE-31),调查符合入选标准的40例癫痫患者的生存质量.对患者给予为期6个月的人文关怀,即通过癫痫相关知识宣教、心理干预、自我护理等措施,观察其生存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除“认知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维度及因子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40例癫痫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人文关怀教育指导后,“心理健康”、“社会功能”两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其中,除“住房”、“经济”、“生活环境”、“认知功能”等因子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因子如“饮食与性功能”、“精神紧张度”、“正负情感”、“婚姻与家庭”的评分改善显著(P <0.05或<0.01).结论 癫痫患者的生存质量较低,应引起社会的关注;合理有效的人文关怀是提高癫痫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影响偏侧咀嚼发病及病程发展的"四联因素"一定的标准对偏侧咀嚼病因及发病过程提出合理的理论框架;并在这个框架下进行初步调查研究及统计学分析。方法:(1)结合前人研究及龋病病因四联因素理论,提出偏侧咀嚼的"四联因素";(2)通过对300名芜湖皖南医学院在校生进行偏侧咀嚼筛查、标准口腔检查、口腔相关问卷调查,继而对偏侧咀嚼在"四联因素"框架下进行初步调查研究及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文提出影响偏侧咀嚼发病及病程发展的"四联因素"为:①食物差异;②个体差异;③患侧牙齿状态;④罹患偏侧咀嚼时间。(2)根据统计学结果分析,患偏侧咀嚼吃软质食物者(23.0%)较吃硬质食物者(9.0%)更多;患偏侧咀嚼者男性(68.0%)较女性(29.0%)为多;具备偏侧咀嚼知识者(14.0%)较不具备偏侧咀嚼知识者(67.0%)患偏侧咀嚼为少;患偏侧咀嚼者患侧牙齿一般有龋病等各种牙科疾患(72.0%);患偏侧咀嚼者罹患偏侧咀嚼时间一般在1年及以上(78.0%)有自觉症状而产生偏侧咀嚼的各种影响。结论:(1)本文提出的"四联因素"理论框架对偏侧咀嚼的研究有一定意义:从以往的单因素分析上升到了多因素的整体分析,各因素的整合框架基本涵盖了偏侧咀嚼的发病及病程发展整个过程,为及时的临床干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指向性意义。(2)为继续探究偏侧咀嚼发病及病程发展各因素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提供了思路,为更完善的理论框架的提出提供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扶正抗癌法对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非随机配对研究的方法,治疗组口服刘嘉湘教授扶正抗癌中药汤剂,对照组服用平消片,21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定期随访,评价生存期、生存质量和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24.03个月,对照组为18.97个月,治疗组较对照组延长5.06个月;QLQ-30比较显示,在躯体功能、情绪功能及角色功能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KPS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在疼痛、恶心呕吐、便秘与腹泻、疲倦、失眠等临床症状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P0.01)。结论:扶正抗癌法能提高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缓解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多次连续性健康教育与单次完整性健康教育对糖尿病住院患者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7月至12月新人住内分泌病房的108例糖尿病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成常规教育组(50例)和强化教育组(58例);常规教育组采用单次完整性教育,强化教育组采用多次连续性教育;应用自制问卷对两组患者教育前后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营养KAP水平。结果无论常规教育组还是强化教育组患者,教育后营养KAP水平均较入院时有提高。对于问卷中“应控制总能量摄入”、“应控制食盐摄入量”以及“食物交换份”3项知识内容,强化教育组改善率[分别为88.4%(38/43)、84.6%(33/39)和60.9%(28/46)]高于常规教育组[分别为71.1%(27/38)、65.6%(21/32)和40.0%(16/40)],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2=4.75,x2^2=4.83,x3^24.37,P〈0.05);对于“认为健康教育很重要”这项态度内容,强化教育组改善率为95.8%(23/24),也明显高于常规教育组的65.2%(15/23)(x^2=14.90,P〈0.01);强化教育组治疗饮食改善比例更是达到14/14,显著高于常规教育组的5/13(x^2=44.40,P〈0.01)。结论健康教育是改善糖尿病住院患者营养KAP水平的有效方法,多次连续性的健康教育方式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1K免疫治疗结合氩氦刀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2年8月收治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6例,均采用C1K免疫治疗结合氩氦刀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8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28例患者采用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近期疗效、症状缓解、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的有效率(89.3%)明显高于对照组(64.3%),观察组咳嗽、痰血、胸痛、气促、乏力等症状缓解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CD4+、CD4+/CD8+均明显高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提高率(67.9%)明显高于对照组(3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CD3+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D8’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4.3%)低于对照组(2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1K免疫治疗结合氩氦刀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和免疫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近期疗效改善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倒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对照组(西医治疗组)各30例。二组患者经十二指肠镜治疗后,均予急性胰腺炎规范化治疗,包括监测生命体征、禁食水、胃肠减压、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抗感染、镇痛、抑酸治疗、抑制胰酶活性等。治疗组经胃管注入中药复方大柴胡汤。比较二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二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第三天、第七天时A—PACHE-Ⅱ评分等。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治疗3d、7d时APACHE-Ⅱ评分均下降,以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二指肠镜联合经胃管注入复方大柴胡汤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缩短病程,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槐杞黄颗粒预防支气管哮喘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雾化吸入及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槐杞黄颗粒口服,治疗周期为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感染发生情况、免疫功能、肺功能,采用中文版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Ch-CACT)对两组患儿进行评估。结果:整个研究期间,治疗组的感染率为21.9%,对照组为3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随访3个月时,治疗组患儿的IgA、IgG、IgM水平及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IgE水平显著降低(P0.05);随访3个月时,对照组患儿的IgA、IgG、IgM水平及CD3+、CD4+、CD8+、CD4+/CD8+亦显著升高(P0.05),IgE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及随访3个月时,治疗组患儿的IgA、IgG、IgM水平及CD3+、CD4+、CD4+/CD8+较对照组亦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及随访3个月时,两组患儿的FEV1、PEF、Ch-CACT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槐杞黄颗粒能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儿童的免疫功能,降低其感染及哮喘发作的次数,对支气管哮喘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研究中医阳虚证临床研究文献,对阳虚证临床客观指标进行数理分析,为阳虚证客观实质的探索提供新思想和新方法。方法: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为数据源,"阳虚"、"虚寒"、"患者"、"病人"为关键词搜索临床研究文献,数据预处理后,运用"比值法"和"积分法"两种数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数据计算得到诸多系统的若干生理生化指标在反映阳虚实质上的相对重要性值(比值法为P值,积分法为Q值),并进行等级排序。结果:内分泌系统指标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尿17羟皮质类固醇,免疫系统指标免疫球蛋白A,以及第二信使系统指标环磷酸腺苷与环磷酸鸟苷的比值,|P|值(或|Q|值)较大且P值(或Q值)为负值,提示上述指标在阳虚组的水平明显低于"非阳虚组";血液流变学系统血浆渗透压、全血还原黏度和红细胞电泳时间等指标,|P|值(或|Q|值)较小,提示其在反映阳虚状态上表现出较小的重要性。结论:本研究采用的"比值法"和"积分法"分别具有高效性和稳健性的优点。通过对临床文献中与"阳虚证"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数据整理和挖掘,总结了不同指标在反映阳虚状态上的重要性,并对指标筛选提出了合理建议,为中医"阳虚证"实质研究提供了新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