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共情功能缺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所表现出来的社会认知困难。近年来,脑成像技术发现了共情的关键功能脑区,为进一步探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相关脑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神经心理学依据。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组以持续的社会沟通及社会交往缺失和限制性的、重复的行为模式为特征的疾病谱。ASD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不明,宫内感染和出生后神经系统发育早期多种感染后可造成ASD发病的增加。病理学与血清学研究结果表明在ASD患者中神经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和免疫系统相关基因存在分布、数量和结构的异常,而引起神经免疫功能失调和异常激活的免疫应答。目前神经免疫系统功能紊乱被认为可能与ASD发病存在明显相关性。亦有免疫治疗研究有效的报道。本综述立足于ASD神经免疫学领域研究,介绍了ASD的免疫学治疗方法,为ASD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孤独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发生于儿童早期的神经心理发育障碍,其核心症状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狭窄兴趣及重复刻板行为。高功能孤独症(high functioning autism,HFA)是ASD中的一种,是指发育年龄接近实际年  相似文献   

4.
李想  范莉莉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3,(9):1000-1004+1009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起病于发育早期。感觉异常在ASD患者中普遍存在,在2013年第五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中被纳入诊断标准。感觉是人类认知和社交互动等高级功能发展的重要基石,准确掌握ASD感觉特征是更好理解其社交互动等高级功能障碍的关键。本文梳理了目前ASD感觉特征的相关研究,并进行了整合与分析,旨在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早期筛查、个体化干预和基础研究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和非言语交流障碍、狭隘兴趣与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眼神注视的异常是ASD的临床表现之一,也是ASD儿童早期出现的行为学标记,随着眼动追踪技术的不断发展,眼动成为ASD领域的研究热点。现就ASD儿童的眼动特征以及眼动追踪技术在ASD早期识别、诊断以及干预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ASD)一种神经行为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其主要是由早期发育、遗传、脑部功能异常等因素导致,在认知和情感上存在障碍。本文就ASD的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和语言障碍(LD)等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是儿童常见的发育异常性疾病,常伴心理行为与社交功能问题,早期识别、诊断和早期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儿童常见发育异常性疾病的心理行为与社交功能进行介绍,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在儿童发育早期出现的一种神经发育性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社交障碍、刻板行为及兴趣狭窄,共同限制和损害了儿童的日常生活功能。近年来ASD的干预措施越来越多,应用行为分析(ABA)是目前唯一经美国卫生局认可的治疗ASD的方法,其有效性已经被证实,现已广泛应用于ASD儿童的治疗。本文将主要从应用行为分析的基本理论、作用及与其它干预方法的效果比较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起病于儿童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是遗传学、免疫学、表观遗传学和环境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环境因素成为国内外ASD发病机制研究的热点,故本文对与ASD发病相关的环境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主要症状为社会交往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及狭隘兴趣为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病因极为复杂,目前集中在遗传及环境因素两大方面。由于发病机制不明,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对ASD研究的深入,发现ASD患儿普遍存在胃肠道疾病及肠道菌群的改变。最近的研究显示,肠道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存在双向互动,称之为微生物-肠-脑轴。肠道菌群通过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和肠道神经系统调控大脑功能,进而影响大脑发育和行为。故肠道菌群的失衡可能与ASD的发生有关。本文将总结至今肠道菌群对ASD的作用和相关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1.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表现为严重程度不一的社会交流交往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及兴趣范围狭窄。ASD已成为我国儿童及青少年精神疾病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期干预有利于患儿的预后。然而,ASD的诊断常存在漏诊和误诊现象,本文综合以往研究,分析ASD漏诊和误诊的表现类型及原因,探讨可能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社交和沟通障碍、兴趣狭窄、重复性及刻板行为,导致儿童的记忆、思维和学习能力缺陷。近年来,ASD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环境污染物如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与空气污染物等在ASD发病中可能发挥的作用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回顾了铅、汞、镉、砷、部分持续性有机污染物、空气污染和农药等常见环境污染物与ASD关系的现有研究成果,并就目前环境污染物和ASD发病的相关机制(包括氧化应激、神经胶质细胞改变、突触结构功能改变等)进行论述,以期对ASD有更深入的认识,并提供新的研究窗口。  相似文献   

13.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以社交障碍、限制性刻板行为和兴趣狭窄为核心症状.目前,ASD患病率高达1/59,但病因尚不明确.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UBE3A的过度表达会改变突触功能和可塑性,使UBE3A成为易患ASD的重要候选基因.为进一步系统全面地探索及实践这一新发现,根据相关文献总结UBE3A的...  相似文献   

14.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发生于生命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ASD儿童常伴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癫痫、睡眠障碍、胃肠道问题、免疫异常、焦虑、情感障碍等共患病,本文重点对目前研究较多的ASD共患ADHD、癫痫、睡眠障碍、胃肠道问题,分别从流行病学特点、对ASD儿童临床症状的影响、治疗方法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以社会交往障碍、狭隘兴趣和刻板重复行为模式为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达到1∶59,至今病因及发病机制未明。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对ASD儿童的康复至关重要。近年ASD的生物学标记物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尤其是基因组学方面,包括基因突变、拷贝数变异、单核苷酸多态性和表观遗传。本文将对ASD基因组学生物学标记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耿慧  傅涛 《中国学校卫生》2022,43(12):1915-1920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儿童患病率的逐年攀升引发了公众对于此类人群健康问题的密切关注,该趋势强调了制定有效治疗方式的必要性。除常规康复治疗外,体育活动对于ASD儿童而言也是行之有效的干预方式。通过系统梳理“体育干预对ASD儿童影响”的相关文献,发现体育干预对ASD儿童的核心症状、运动技能、执行功能以及与以上症状相关的情绪、知觉等功能均有积极作用,可为ASD儿童运动康复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世界上患病人数增长最快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对该病的诊断目前仍缺乏客观的生物学标记代谢组学研究的进展似乎为找到ASD潜在标志物提供了新的方向.主要介绍了近年来ASD早期筛查与诊断相关的代谢组学研究进展,代谢标志物应用于ASD临床实践的可能性,并提出相关研究展望,供关注该领域的研究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手势先于语言产生,促进语言的发展。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手势的类型和功能存在非典型使用及发展,手势-语言轨迹发展缓慢,可以成为ASD儿童的一个关键早期行为标记。手势的发展与后期语言、认知、社交和ASD诊断显著相关,应对ASD儿童的早期手势功能进行评估和监测。针对手势特点进行个性化训练,增加儿童社会参与和学习潜能,以手势为中介促进语言、认知及社交发展,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关于孤独症谱系障碍(ASD)脑的结构、神经通路和神经元兴奋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很快,研究发现在儿童早期即可通过影像学和脑电图检查发现ASD患者脑发育的异常,如胼胝体结构的异常,白质神经通路的混乱等改变。此外,发现部分神经元的兴奋性异常与ASD行为学改变有关,其兴奋性与某种受体活性和某种信号传导通路有关,这有助于解释ASD患者发病机制、行为学表现等,同时,相关生物学改变也有助于协助ASD的诊断并成为ASD治疗干预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已成为最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之一。自20世纪以来,各种ASD筛查工具不断涌现。然而,这些筛查工具的侧重点及使用方法有着很大不同,以致可能进一步影响后续的诊断及康复治疗。本文旨在对国内外流行的各种ASD筛查量表和问卷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其特点和筛查效果,以期在未来实现更有效、更便捷的ASD早期筛查和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