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张炎《词源》论姜夔词“不惟清空,又且骚雅”,后人多以“清空骚雅”说姜夔词。然“清空骚雅”究竟是何义。则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其“清空骚雅”可用九个字概括,那就是:意之清、境之空、风之雅。  相似文献   

2.
以姜夔自己的诗歌理论为参考,对张炎提出的“骚雅”、“清空”之说进行具体阐释;再结合创作实践,分析这种词风的形成机制;最后从词人身世、人性、化背景以及词自身发展等角度,说明其成因。  相似文献   

3.
从张炎《词源》论姜夔词"不惟清空,又且骚雅,"后人多以"清空骚雅"说姜夔词。然"清空骚雅"究竟是何义,则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其"清空骚雅"可用九个字概括,那就是:意之清、境之空、风之雅。  相似文献   

4.
张炎与浙西词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杭州著名词人张炎,是清代初年浙西词派尊奉的宗师之一,浙派的奠基者和主要代表朱彝尊自己讲得很清楚:“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差近。”(《解珮令》自题词集)又说:“吾最爱姜、史、君亦厌辛、刘。”(《水调歌头》送钮玉樵宰项城)姜是姜夔,史指史达祖。姜夔是南宋婉约派词人最杰出的代表,也是张炎极力推崇的前辈词人,他们的身世、思想及创作风格都极其相似。张炎不仅称赞“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白石词“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而且在创作实践上也刻意摹仿姜夔的作品。凌廷堪《词诘》卷三说:“白石老仙去后,只有玉田与之并立。  相似文献   

5.
“骚雅”、“清空”、“意趣”是张炎对词的主要审美理想,三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骚雅”是张炎对词审美最核心、最基本的要求,“清空”是“骚雅”最佳的表现形式,是一种笔法,也是一种境界。“意趣”是继“骚雅”、“清空”后更高的艺术追求,是“骚雅”、“清空”的拓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6.
张炎在我国宋词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前期词风学习姜夔的"清空骚雅"。国破后,转为抒发家国之恨。应召北上后,词风开始向豪放词转变。晚年有不少词作表现隐逸情怀。在张炎词中,"水"意象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词风的转变呈现不同的形式。  相似文献   

7.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的诗家,词人。论其诗词风格,范石湖称:“有裁云缝月之妙手,敲金戛玉之奇声”(《白石词跋》)。黄升也称:“白石道人,词极精妙,不减清真乐府,其间高处有美成所不能及”(《花庵词选》)。后来,深知白石的张炎把他的诗词风格概括为“清空”、“骚雅”“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词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盛负高  相似文献   

8.
雅俗之辨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争议颇多的话题。宋词作为一代文学样式,在雅俗的演变上更有其特点。南宋词坛经过自北宋以来的长期探索与辨析,在词的雅化之路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内容上反对淫艳猥亵,提倡骚雅;风格上“涉谐谑”、“鄙俗”、“侧艳”则去之;在词体源头的探求上,认为诗词同源,推尊词体;语言和音律求雅,反对俚俗。姜夔、张炎、王沂孙等是南宋雅词的代表。通过南宋词学的雅俗之辨,词的创作发生了根本变化,词人的创作规范化、理性化了,人们认可了词这种文学体裁,并使词体定型,渐成为与诗比肩的一种文体。  相似文献   

9.
若词以雅俗观之,姜夔之词已登至"雅词昆仑"。姜夔雅词之雅体现为题材之高雅、笔调之清雅、内蕴之骚雅、境界之醇雅。姜夔词作不以数量而以质量取胜,其精品现象的出现与其精品意识、精品基础、精品理念、精品助力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0.
张炎词简论     
宋元之交,张炎的词学理论和创作较全面地体现了宋词发展的水平。《山中白云词》三百首,多写黍离之悲、兴亡之感,贯穿于对江南山水与落魄飘零之模写中。词风深婉雅净、清丽疏朗,融合北宋词之浑化与南宋词之骚雅,集婉约词之大成。清初词坛“家白石而户玉田”几半天下。《词源》理论,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1.
宋代文学尚雅,宋词的繁盛也是一个不断雅化的历程,姜夔词是雅词的典范,其咏物词尤有代表性。姜夔咏物词之雅的内涵既有对儒家传统诗教的承传,又有蕴含词人人格精神的特色。其雅化词的方法有:选择高雅的吟咏对象,锤炼字句和以词言志的自觉运用,以及雅化词调音乐。这些方法也透漏了宋词衰敝的消息。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豪放"只是东坡词貌."骚雅"才是东坡词骨.苏轼"以诗为词"突破了北宋词所谓的传统,为宋词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概言之,东坡词中的"骚雅"所寄者乃是其生命精神.  相似文献   

13.
词与燕乐(俗乐)结合,使得词本身的风貌整体上呈现出民间文艺的特征。南宋时,雅乐的介入,使得词风开始更深程度地转向“骚雅”;而原本的俗乐慢慢融合到其他民间曲艺中。  相似文献   

14.
姜夔是南宋骚雅词派的重要代表,其词与前人词有着渊源关系,又别树一帜,反映了南宋词坛新风尚,尤以其<暗香>、<疏影>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5.
南宋词人姜夔的词在清代的命运可谓非比寻常,先由浙西词派的推尊,形成“家白石而户玉田”的盛况。而后的常州词派则对其大加贬斥。郑文焯是常州词派后期“变革型”的一位词人,他变革的其中一点就是学习姜夔的词。其词无论从题材内容,还是艺术特色,均可见对姜夔词的接受之迹。  相似文献   

16.
姜夔作为南宋词坛一大家,诗词兼擅,虽无专门的词论专著传世,但他在词的创作上以其诗学观为指导,具有高超的艺术成就,体现了其独有的艺术审美理想和文艺追求。姜夔的词学观体现在:精思高妙、幽韵无尽的审美追求;沉郁温厚、高格雅调的艺术风貌;协律填词的词乐观与诗法入词的词作观;穷尽野处,陶写寂寞的文化性格。姜夔词的创作虽未能如其所愿完全实现其艺术理想,但其创作观念中的真知灼见和思想火花仍值得我们去不断挖掘和总结。  相似文献   

17.
《白石道人诗说》为姜夔的诗法著作,但也可看成是其词论之作。从布置、精思、创新、对偶、用典、措辞和格意七个方面来看,《白石道人诗说》对白石词创作有很大影响。这种以“诗法入词”的创作方法塑造了姜夔词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18.
姜夔是我国南宋时期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在宋词发展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创造性地继承与发展题序的表现功能,是姜夔在词史上的重要创获。姜夔词题序的审美特质、艺术品格和文学史意义都值得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9.
倪鸿是广西临桂(今桂林市)人,生活于清代道光至光绪时期,系晚清粤西重要词人,传世有一卷《花阴写梦词》,收录词作48首。他寓居、游宦广东三十余年,其词的创作地点以岭南为主,故其词作富有浓郁的岭南风韵。倪鸿创作有纪游词、咏物词、题画词、酬赠词等,描绘粤东的风景名胜,赋颂南国物产,表现南疆人文。倪鸿填词取法浙西词派,瓣香姜夔、张炎,词风清空豪旷。《花阴写梦词》产生于独特的岭南,体现了近代岭南文学的繁盛,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南宋后期词坛,和南宋前期词坛相比,出现了一个新的倾向,即咏物词的兴盛和繁荣。这个时期,不仅有许多传诵一时的咏物佳作,而且还产生了不少工于咏物的词家,象姜夔、史达祖、蒋捷、王沂孙、张炎等人。在这些词家的词集中,咏物词所占的比重都不小。特别是王沂孙,一生总共写了六十余首词,仅咏物词就占了大半(据《全宋词》统计)。大约在南宋亡后不久,还出现了一个不知何人编辑的咏物词集《乐府补题》。这些情况说明,咏物是南宋后期词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