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肩星天牛雌虫产卵器及腺体分泌物的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雌虫产卵器及腺体为诱源进行活性试验 ,结果表明 :光肩星天牛雌虫产卵器上有性信息素存在 ,是释放性信息素的部位之一。产卵器及腺体分泌物对雄虫有一定的引诱作用  相似文献   

2.
朱红毛斑蛾Phauda flammans主要为害榕树Ficus microcarpa。为了迅速准确鉴别蛹和成虫性别,通过体视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雌蛹第8腹节有1纵裂缝,两侧平坦,第9腹节和第10腹节分节不明显;雄蛹第9腹节有1明显生殖孔裂缝,略微突起,第9腹节和第10腹节分节明显。雄虫体型较雌虫略小,雌虫触角鞭节白色,雄虫黑色;雌虫腹面体毛黑色,雄虫腹面体毛灰白色。雌虫腹部末端有明显的产卵器,轻挤腹部末端,伸出1黄色囊状腺体;雄成虫腹部末端有1对黑色尾须,轻挤腹部末端,抱握器分开,阳具外突。朱红毛斑蛾雌成虫的生殖系统包括1对卵巢、卵巢管、1根中输卵管、2根侧输卵管、受精囊、受精囊腺、阴道支囊、导精管、交尾囊、1对附腺、产卵器;雄成虫的生殖系统包括1个睾丸、1对输精管、1对附腺、双精管、单精管、阳茎和抱握器。  相似文献   

3.
《林业科学》2021,57(8)
【目的】盛冈纹瘿蜂是在栎树上形成虫瘿危害的重要害虫。明确盛冈纹瘿蜂雌虫的超微形态,主要包括复眼、触角、口器、足和产卵器上感器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等,为瘿蜂综合防治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雌虫的超微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结果】盛冈纹瘿蜂的复眼由多个小眼组成,其间有锥形感器。雌虫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鞭节分为11亚节,柄节呈漏斗状,梗节较短呈球状。鞭节1—3亚节呈长圆柱状,末节粗壮、端部渐尖,其余呈短圆柱状。触角上分布有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板形感器和腔锥形感器5种感器,其中毛形感器的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泛。板形感器较为特殊,形状宽长,表面光滑,分布在第3—11亚鞭节上。口器为咀嚼式口器,下颚须发达,密被毛形感器。足上有许多毛形感器和刺形感器;产卵器上分布有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耳形感器和火山形感器。【结论】盛冈纹瘿蜂雌虫复眼、触角、口器、足和产卵器上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感器,感器的功能与瘿蜂栖息、取食、繁殖等一系列生理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通过解剖初羽化成虫,观察并描述了黑纹黄齿螟Heortia vitessoides Moore生殖系统的解剖学构造。结果表明:黑纹黄齿螟雄虫生殖系统由1对睾丸、1对输精管、贮精囊、1对副腺、射精管和雄成虫外生殖器(主要包括阳茎和抱握器等)组成;雌虫生殖系统由1对卵巢、1对侧输卵管、中输卵管、受精囊、交配囊和雌成虫外生殖器(产卵器等)组成。  相似文献   

5.
蒙古木蠹蛾性信息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祁云台  虞启涛 《林业科学》1990,26(4):316-321
经毛细管气谱和质谱比较分析,发现蒙古木蠹蛾(Cossus mongolicus Ersch.)雌蛾产卵器及性信息素腺体漂洗液内,主要含有顺-5-12碳烯醇乙酸酯和顺-5-14碳烯醇乙酸酯两个化合物,其中只有顺-5-12碳烯醇乙酸酯能引起蒙古未蠹蛾雄蛾强烈触角电位反应,且在连续两年的林间诱捕试验中表现出显著引诱效果和防治潜力,由此证明顺-5-12碳烯辞乙酸酯是蒙古木蠹蛾性信息素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6.
梨茎蜂属膜翅目茎蜂科,主要危害梨树,以成虫产卵干嫩梢后用锯状产卵器将嫩梢切伤,使嫩梢干枯死亡,受害严重的梨园,断梢累累。结果树受害后影响产量和树势。幼树受害后影响生长和树冠形成。近两年来该虫在阿克苏地区传播很快,许多梨园都发现有被危害的现象,尤其砀山梨受害较重。1形态特征卵:长椭圆形,略弯曲,白色透明;幼虫:乳白色,长8~10mm,体弯曲,两头尖而中部肥大,无足;蛹:长6~10mm,奶油色;成虫:体长约10mm的小型蜂类,全身黑色有光泽,触角丝状,翅透明,足黄色,雌虫有明显的锯状产卵器。2发生情况梨茎蜂在我区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或蛹…  相似文献   

7.
杨扇舟蛾雌蛾性信息素腺体提取物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EAG和行为测定方法.研究了杨扇舟蛾雄蛾对雌蛾性信息素腺体提取物的电生理反应和行为反应.结果显示,雄蛾对羽化第2天的雌蛾腺体提取物的EAG反应值大于第1天的反应值,之后随日龄增加缓慢衰减,说明杨扇舟蛾求偶和释放性信息素的高峰期应在羽化后的1~2d内.随着雌蛾腺体提取物剂量的增加,雄蛾的EAG反应值增大,表明雄蛾对雌蛾雌蛾腺体提取物反应的强弱与性信息素含量呈正相关.行为测定结果表明,杨扇舟蛾雄蛾对不同剂量的雌蛾腺体提取物均具有趋性,但无规律性变化.处女蛾的性信息素腺体提取物引起的雄蛾趋性反应强于交尾蛾,杨扇舟蛾雌蛾具重复交配的特性.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双辽县实验林场对白杨透翅蛾生活习性进行观察,并根据该虫有“性引诱”这一生物学特性,于一九八○年至一九八二年对白杨透翅蛾性引诱剂及其应用技术进行了研究。现将几年来的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材料 1.虫源收集大量被害杨树虫瘿,置室外大养虫笼内让其自然羽化。每天分雌、雄收集羽化成虫,分别装入小养虫笼内备用。 2.粗提液制备取当天羽化性成熟未交尾雌蛾,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挤压腹部,使其生殖器露出体外,再用摄子缓缓拉出性腺体,随即浸入有机溶剂中,捣碎后用滤纸滤去残渣,  相似文献   

9.
灰同缘小叶蝉是危害秋枫的主要害虫之一。以成虫和若虫密集在叶背吸食汁液,使叶片提前脱落,严重影响秋枫的正常生长和观赏价值。珠三角地区灰同缘小叶蝉发生普遍,株被害率和叶片受害率达100%。秋枫叶片受害后叶片正面出现黄褐色斑点,严重时全叶枯黄而提前脱落。灰同缘小叶蝉雌雄成虫主要鉴别特征是雌虫腹部末端为圆形,中间为黑色产卵器。雄虫腹部末端有两个发达的尾节侧瓣,周围排列一圈白色刚毛。自然种群性别比例为1∶1.47(♀:♂)。  相似文献   

10.
光肩星天牛求偶,交尾及产卵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通过对光肩星天牛求偶、交尾及产卵行为的详细观察,结果表明:光肩星天牛求偶时发出的信息来源是雌虫,接受此信息的是雄虫,接收器官为触角、雌、雄虫求偶与交尾行为在24小时内谐有。雌、雄虫一生均可多次交尾,产卵对树种有明显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人工饲养、观察和解剖新羽化成虫,描述了柑橘长卷蛾Homona coffearia Nietner成虫形态特征和内外生殖系统结构。结果表明:柑橘长卷蛾雌成虫翅黄褐色,体长9.51~11.21 mm;雄成虫前翅内缘和臀前区左侧黑色,基部有明显的前缘褶、外缘至顶角黄褐色,体长8.27~9.34 mm。雌成虫外生殖系统包括交配孔和产卵器,产卵器包括产卵孔和产卵瓣,内生殖系统由1对卵巢、2根输卵管、交尾囊、囊导管、导精管、受精囊腺、附腺等组成;雄成虫外生殖系统包括抱器瓣、背兜、阳茎,内生殖系统由睾丸、贮精囊、射精管等组成。  相似文献   

12.
云斑天牛头部附器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扫描电镜观测云斑天牛成虫触角、下颚须和下唇须的感器类型、形态及分布特征,并分析比较雌雄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云斑天牛触角上共存在5类感器,即毛形感器、锥形感器、刺形感器、凹槽钉形感器、乳突形感器,其中锥形感器分5种亚型,刺形感器分2种亚型。云斑天牛雌、雄成虫触角存在性二型现象:1)虽然雄虫体型明显小于雌虫,但雄虫触角却显著长于雌虫触角;2)乳突形感器只在雌虫触角上发现,且雌虫触角上的粗长锥形感器(BⅠ)、粗短锥形感器(BⅡ)和长刺形感器(ChⅡ)在数量上多于雄虫,但发锥形感器(BⅢ)少于雄虫;3)雌虫触角上的刺形感器(包括ChⅠ和ChⅡ)的长度显著长于雄虫。其他感器的形态及数量在两性触角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在下颚须和下唇须上都发现了毛形感器、长刺形感器、末梢锥形感器(包括TBⅠ和TBⅡ2个亚型)、钟形感器和隙缝感器5类。下颚须和下唇须的长度在两性之间无明显差异,但下颚须的末梢锥形感器数量多于下唇须,隙缝感器少于下唇须;雌虫的末梢锥形感器数量多于雄虫,钟形感器少于雄虫。  相似文献   

13.
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绿盲蝽Lygus lucorum Meyer-Dur对不同处理寄主植物挥发物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几种寄主植物对绿盲蝽雌虫都有明显的引诱作用,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是黄豆、棉花、苜蓿、具花枣枝和辣椒。与纯净空气相比,黄豆接虫26头时对绿盲蝽雌虫具有超显著的引诱作用,但接虫60头时对绿盲蝽雌虫产生了显著的驱避作用;与健康黄豆植株相比,在黄豆接虫26头时,对绿盲蝽雌虫产生明显的引诱作用,但在黄豆接虫34头时,对绿盲蝽雌虫产生极显著地驱避作用。  相似文献   

14.
黑肾卷裙夜蛾触角感器与雌性腺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黑肾卷裙夜蛾触角感器的种类、分布和形态特征,以及雌性信息素腺体超微结构,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黑肾卷裙夜蛾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黑肾卷裙夜蛾成虫共有触角感器5种,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数目最多,分为3类,雄虫2类雌虫1类;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Bhm氏鬃毛感器雌雄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15.
白蜡虫雌雄群体的生态适应性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白蜡是由白蜡虫的雄虫所分泌的,雌虫只能作种,不能泌蜡,因而称雌虫为种虫,称雄虫为蜡虫。在生产区域,以繁殖雌虫采收种虫为目的的挂放种虫的工作,称为挂虫;以繁殖雄虫采收白蜡为目的的挂放种虫工作,则称为挂蜡。白蜡虫的生态学特点,表现在雌雄两性对于环境条件具有不同适应性方面,故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生活型。这种特点,显著地表现在雌雄虫  相似文献   

16.
雌螳螂“食夫”之谜已揭开@胡一民雌螳螂“食夫”之谜已揭开○胡一民雌螳螂“食夫”是昆虫学界一桩争论不休的历史悬案。昆虫工作者为揭开其“杀夫”之谜,做了不少的观察研究,提出了多种解释。一是雌虫认为雄虫不愿与其婚配,“为情而杀”;二是雄虫为满足雌虫孕期营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白蜡虫同地产虫产蜡生产模式构建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蜡是一种由白蜡虫2龄雄若虫分泌的天然化工原料.传统白蜡生产采用"高山产虫、低山产蜡"的异地生产模式.本研究在白蜡虫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基础上构建白蜡虫同地产虫产蜡生产新模式.白蜡虫具有雌虫先孵化,雄虫后孵化特征,卵从10℃以上开始孵化.在15~20℃条件下,若虫16~20天孵化完毕,雌虫孵化高峰期在第9~11天,雄虫孵化高峰期在第14~15天;在25 ℃条件下,若虫约12天孵化完毕,雌虫孵化高峰期在第4~5天,雄虫孵化高峰期在第10~11天;在30 ℃条件下,若虫约10天孵化完毕,雌虫孵化高峰期在第3~5天,雄虫孵化高峰期在第6~8天.根据不同温度下白蜡虫孵化速率,建立雌虫孵化的回归方程为:D=12.5-0.35T.在自然状态下,根据白蜡虫孵化率与有效积温的关系建立回归方程:Ha(♀)=(33.767+0.465K)%.在同地产虫产蜡生产模式中,雌虫和雄虫分别放养在产虫区和产蜡区.根据雌虫先孵化、雄虫后孵化特征,将种虫在产虫区放养10,15和18天后转移到产蜡区.放养10天后转移,产虫区雌虫占65%左右,雄虫占15%左右;放养15~18天后转移,产虫区雌虫占70%~80%,雄虫占65%~75%.在同地产虫产蜡生产模式中,培育种虫产量与传统产虫区相同;产蜡量低于传统产蜡区,约为传统产蜡区70%左右,可以通过台理密植寄主植物和选择阴湿环境提高白蜡产量.分析和讨论高山产虫不产蜡、低山产蜡不产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分月扇舟蛾ClosteraanastomosisLinn.是危害杨树的重要害虫之一.为了做好防治该虫的基础工作,首先对雌蛾求偶特性及雄蛾风洞行为进行了观察,然后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及GC-MS分析对雌蛾性信息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光周期L∶D=14∶10的条件下,黑暗8h的性信息素抽提物已具有引诱活性,雌蛾求偶在黑暗9h达高峰,求偶率高达90%;雄蛾风洞行为反应以2日龄的反应较强;比较黑暗6~9h雌蛾性信息素腺体的正已烷抽提液的气相色谱图,从色谱峰的消长并综合考虑风洞试验及求偶规律,确定了活性峰;微量化学反应及GC-MS分析结果表明,分月扇舟蛾性信息素活性组分为含有两个双键的C14醛.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lpennlsMotsch)性信息素产生和接收部位的研究。结果表明,雄虫触角在成虫交尾中起决定作用。当雄虫接收到雌虫发出的性信息后主动产生性行为,证实了雄虫的触角具有感受器。雌虫的前胸背板及腹板有可能是释放性信息素的部位,而复眼是成虫交尾必不可少的器官。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思茅松毛虫最佳诱集波长及种群动态,本研究使用10种不同光谱范围和峰值光波的诱虫灯,选择思茅松毛虫虫口密度较高的湖南省岳阳市进行野外诱集试验,分析了思茅松毛虫最佳诱集波长、种群动态及雌雄性比。研究结果显示:10盏诱虫灯中5#诱虫灯(光谱范围408.87~433.49 nm,峰值光波422.55 nm)效果最好,13#(光谱范围439.87~543.92 nm,峰值光波494.93 nm、498.57 nm)诱集效果最差;思茅松毛虫雄虫先于雌虫羽化,在雌虫羽化位点等待雌虫羽化后与之交尾;后期,诱集的思茅松毛虫雌雄性比偏向于雌性。总体上,诱集的思茅松毛虫雌性较多,表明思茅松毛虫在林间雌虫占多数。本研究结果为利用频振式诱虫灯监测思茅松毛虫,同时为利用诱虫灯的最佳诱集波长及种群动态进行思茅松毛虫的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