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微小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病理特征及与临床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4月至2017年3月重症肌无力患者445例胸腺切除病理特征,对其中256例伴微小胸腺瘤胸腺病理特点进行分类并结合临床分型、年龄、术后危象发生与否进行分析.结果 微小胸腺瘤伴胸腺增生86例,50岁以下者多于50岁以上者,且女性多于男性;伴胸腺萎缩124例,50岁以下者多于50岁以上者,无性别差异;伴萎缩及滤泡增生30例,无性别及年龄差异;伴非萎缩非增生胸腺16例,均为女性,无年龄差异.256例患者,年龄16~64岁,其中6例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结论 微小胸腺瘤与MG发生相关,重视MG患者手术根治性切除胸腺并全方位病理取材,提高微小胸腺瘤检出率,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发生于肌肉接头处的自身免疫反应性疾病。重症肌无力危象可急骤发生呼吸肌严重无力,以致不能维持正常换气功能,病死率较高。因此,密切观察病情及加强护理是保证治疗和抢救成功的关键。我科2001年1月至2005年6月共收治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10例,根据不同病人的需求,实施整体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腺的病理情况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48例手术切除胸腺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对其胸腺病理变化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48例患者中胸腺组织中,25例胸腺增生(52.1%),14例胸腺瘤(29.2%),3例胸腺萎缩(6.3%),2例胸腺正常(4.2%),余转移癌、鳞状细胞癌、胸腺囊肿及生殖细胞癌各1例。其中胸腺瘤中A、B1、B2、B3、AB型分别为1、1、3、2、7例。结论针对胸腺病理变化进行分析对患者术后治疗和预后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横纹肌神经肌肉接头点处传导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肌肉易疲劳为特点,常累及眼外肌、咀嚼肌、吞咽肌和呼吸肌。密切观察病情及加强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我科2005年2月至2009年2月共收治重症肌无力患者7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重症肌无力(MG)为一种获得性自家免疫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病,多数患者伴有胸腺增生或胸腺瘤。本文报告MG伴胸腺异常的病人44例,探讨胸腺的病理变化与其影像学的关系。 1 临床资料 44例病人中男25例,女19例。男年龄11~65岁,平均34.2±16.5岁,女11~57岁,平均29  相似文献   

6.
<正>神经肌肉疾病是临床表现为肌萎缩、肌无力、肌肥大、强直或肌肉疼痛等症状的一大组疾病,主要原因有:肌肉本身发生的病变,神经系统原发性损害或神经肌肉接头处传导障碍引起骨骼肌继发性病[1]  相似文献   

7.
<正>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随意肌的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重症肌无力危象是指呼吸肌受累时出现咳嗽无力甚至呼吸困难,需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是致死的主要原因。重症肌无力危象一旦发生,病情凶险,发展迅速,且预后较差。对于重症肌无力患者给予积极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48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与归纳。结果重症肌无力患者病情危重时危及生命,经过有效的治疗和规范的护理措施,患者的病情明显缓解,患者满意率高。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周到的护理措施,不但有助于其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治疗,还能促进其心理康复,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密切了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针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6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对其进行精心治疗及护理。结果 6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通过对患者的有效护理,使患者可以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确定病理诊断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神经肌肉活检方法。方法对30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发性肌炎的炎性细胞散布于整个肌肉并集中于肌纤维膜和肌内膜,而皮肌炎表现为束周肌纤维萎缩的特征,炎性细胞浸润主要在肌束膜的结缔组织。结论神经肌肉活检术对病理学诊断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疫球蛋白联合泼尼松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乙酰胆碱受体(AChR-Ab)、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MuSK-Ab)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8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泼尼松口服,观察组应用免疫球蛋白联合泼尼松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AChR-Ab及MuSK-Ab变化、免疫功能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ChR-Ab、MuSK-Ab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D4+、CD3+、CD4+/CD8+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联合泼尼松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效果显著,可减轻其临床症状,降低血清AChR-Ab、MuSK-Ab表达水平,提升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罗库溴铵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切除术中的肌松效应。方法:选择本院择期拟行胸腺切除术Ⅰ~Ⅱa型MG患者23例为试验组,20例正常非MG患者为对照组,均采用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给予罗库溴铵0.6mg/kg诱导,术中使用肌松监测仪记录罗库溴铵神经肌肉阻滞效应,及应用多功能监测仪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麻醉平稳,手术顺利,未见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患者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HR、心率变异性(HRV)、低频/高频比(LF/H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肌松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肌松T1 25%恢复时间、T1 50%恢复时间、恢复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Ⅰ~Ⅱa型MG患者使用0.6mg/kg罗库溴铵进行快速诱导行气管插管,肌松起效时间短,维持时间影响小,且不良反应少,可为气管插管提供良好的肌松条件,安全有效地用于MG患者。  相似文献   

14.
姜晓梅 《华夏医药》2007,2(2):156-156
MG是一种神经一肌肉接头之间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的主要危险是呼吸肌麻痹。及时抢救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现将1例MG患者抢救成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表现为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的松得付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征为一部分或全身横纹肌软弱和病态的易疲芳。症状常有波动,可自发缓解和复发,甚至恶化,发生危象(即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我院1993年1月至1995年10民共收住此类病人22例,其中~例因全身状况差,抢救无效死于呼吸,循环衰竭,其余均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严密观察病情及用药后反应重症肌无力患者死〔大多因危象所致。故我们除了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神志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肌无力的状况外,还需密切注意有无呼吸肌麻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护理策略。方法:对4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临床症状得到满意控制,4例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其中1例死亡。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周到的护理措施,尤其对重症肌无力危象的预防护理,提高救治成功率,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南药学》2017,(11):1621-1623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药学监护方法。方法临床药师参与整个治疗过程,从治疗方案的确定、不良反应处理、患者用药教育等方面展开工作。结果通过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监护,调整治疗方案,患者症状好转,药物不良反应减轻,顺利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团队,充分发挥药学专业技能,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8.
19.
男,18岁,因间断发热2个月于2003-08-06入院。人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自感发冷、发热,体温最高达40℃,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咳嗽,无痰。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及治疗情况不详。2天后体温有所下降,但出现双下肢无力,走路不稳。入我院前1周开始不能行走,上肢活动障碍。仍有发热,体温在37.5℃左右,以午后为著。体重明显减轻。既往无疫区旅居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期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特点。方法 MG患者336例,其中老年组(>60岁)67例,青壮年组(18~59岁)269例。对比分析老年MG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老年期MG男性多见,眼外肌症状首发多见,分型以Ⅰ型和Ⅱa型多见,合并胸腺瘤多而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病者少,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多见,危象发病率较低。结论老年期MG与青壮年期相比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及时掌握其特点有助于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