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实验动物饲料标准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动物饲料标准化是实验动物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实验动物质量的前提。为此,根据我国实验动物饲料生产的现状及我单位在饲料研究、生产及质量控制方面的经验,就如何实现实验动物饲料标准化提出四点设想,即:1、贯彻执行实验动物全价营养饲料标准;2、优良饲料配方的研制;3、配合饲料生产及饲料质量监控;4、动物营养状况监测。并认为在我国目前分散型饲料生产状况下,做为实验动物生产单位,配合饲料生产及饲料质量监控是实现饲料标准化的关键环节,因此又就该环节提出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饲料不仅应满足动物的营养要求,还必须符合微生物学品质标准,因此,参照国家技术监督局最新颁布的实验动物全价营养饲料微生物控制指标和检测方法,我们对国内实验动物常用饲料原料及不同加工方法制成的成品饲料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沙门氏菌进行了检测,发现大部分原料均受到微生物不同程度的污染,未经任何灭菌处理的混合粉料微生物含量严重超标,常用的饲料加工方法,如干烤,蒸汽制粒灭菌作用不稳定,而经膨化处理一的  相似文献   

3.
利用桑原电子表格系统对实验动物饲料配方的营养成分进行计算,具有方法简便,速度快和个性调整数值容易等优点,可以省略以往使用于手工计算的繁过程,与已经开发出一些计算机设计实验动物饲料配方的运算程序比较,该方法对使用者无需求太多的计算机运算知识,容易使更多的人掌握使用。  相似文献   

4.
浅谈实验动物全价配合饲料的品质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价配合饲料是指能够满足实验动物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后代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一种混合物。实验动物本身的质量对动物试验结果影响是众所周知的 ,虽然影响实验动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后代有各方面的因素 ,但是实验动物饲料在某种程度上讲 ,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要保证实验动物的质量 ,就必须为实验动物提供高品质的全价配合饲料。全价配合饲料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饲料原料的品质、配方设计、生产加工工艺及具体操作规程的执行、以及饲料成品储存条件。在这些因素中 ,饲料原料的品质又是最重要的 ;只有符合生产所需要的原料 ,才能将配方…  相似文献   

5.
<正> 实验动物的健康和营养状态对基础和临床医学研究数据的可靠性与实验工作的成败有密切关系。本实验研究根据大鼠营养需要、原料来源,应用氨基酸强化技术,设计出能较好地满足大鼠生长发育需要的饲料配方,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酵母培养物在动物营养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酵母培养物的营养成分、作用机理及其对动物产奶、增重等生产性能应用的研究.酵母培养物作为1种新型的"绿色"活性饲料添加剂,在动物营养方面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毛白杨雄花序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毛白杨雄花序的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氨基酸、矿质元素、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并与常用饲料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毛白杨雄花序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其中蛋白质含量高达17.6%,脂肪含量达3.8%,粗纤维含量达12.1%,富含动物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很值得进一步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针对本中心SPF 级实验大鼠易发生的脱毛现象分析其原因,以对实验大鼠的养殖管理提供更加科学的建议。方法通过观察本单位SPF 实验大鼠脱毛的特点,对生长繁殖群常用大鼠饲料的灭菌效果和营养成分进行检测,结合检测结果改进饲料配方,进行治疗试验并观察效果。结果饲料高压灭菌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变化量较大,使用辐照灭菌饲料以及将维生素含量调整后大鼠脱毛改善情况最明显。结论饲料经过高压灭菌后营养中的维生素含量损失可能是造成SPF 大鼠脱毛的重要原因,在日常饲养中使用辐照饲料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9.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经科学试验证实,某些酶可作为添加剂应用于禽、畜饲料,加速动物对饲料的吸收及消化,降低饲料成本,提高饲料的报酬和利用率。筛选多株菌种,与蛋白、纤维、淀粉等原料混合发酵,生产的DJ饲料复合酶,作为饲料添加剂,适合于猪、鸡等单胃动物使用,能提高出栏率和产蛋率,经济效益非常显著。一、生产工艺:多菌种培养──混合发酵──烘干粉碎──包装。二、生产原料(按日产3t计,单位t):培养基0.032,麦麸0.3,玉米0.2,豆饼0.4,秸秆粉0.01,氮0.01,生长剂0.05及其它。三、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前言目前由于我国的实验动物饲料、饲养环境、饲养管理大多尚未达到科学化和标准化的阶段,特别是饲料,若想对其实际的生物学营养效价及其对实验动物生长发育的具体影响进行客观评价,尚缺少足够的科学数据。为此,我们从1990年4月至1991年2月,选用北京两个饲料厂(甲、乙)生产的五种常用饲料,对三种常用实验动物共计880只,设十  相似文献   

11.
调查我国畜禽饲料资源中钠含量的分布,为合理利用饲料资源及精准配制畜禽饲粮提供科学依据。对采自全国30个省(市、区)的3 853个主要饲料原料样品中的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类别饲料原料中平均ω(Na)(钠的质量分数)变化范围为47.9~9 179 mg/kg。钠含量分布规律为:动物性蛋白饲料矿物质饲料牧草类秸秆类谷物加工副产品植物性蛋白饲料谷物籽实。同一类别内不同饲料原料之间钠含量也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以省(区)为单位,对玉米、小麦、豆粕的钠含量进行地区间比较,发现饲料原料的钠含量受到地区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大(P0.05)。根据我国各地猪、鸡常用的152个饲料配方所计算出的基础饲粮ω(Na)在71.5~271 mg/kg,远不能满足其正常营养需求,需要额外补给。研究表明:饲料原料中钠含量受种类及地区性影响较大,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的猪、鸡基础饲粮中背景钠含量较低,不能满足动物正常营养需求,需要额外补给。本调查结果对于生产者了解饲料原料中实际钠含量,精准配制饲粮,以确保动物的健康及高效生产,降低饲料成本及减少钠元素排放对环境的污染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L-肉碱在动物营养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L-肉碱是一种类维生素和类氨基酸物质,是动物体必需的营养物质。L-肉碱的主要功能是作为载体转运长链脂肪酸到线粒体,促进β-氧化作用。L-肉碱具有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改善肉质和降低饲料系数等作用。L肉碱作为添加剂补充于动物饲料中是十分必要的,效果比较明显,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中国对虾配合饵料营养价值的化学评价法进行了研究。评价内容包括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蛋白价(PS)、必需氨基酸比例和必需氨基酸供求比。通过各种分析结果及实际投喂试验的比较,认为利用几个化学指标综合评价,能反映饵料的营养价值,而且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方法较简单,省工省时。  相似文献   

14.
实验动物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支撑条件之一。我国科学研究的迅猛发展对实验动物学科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为提高实验动物科学水平提供了物质基础。近几年来,全国许多研究机构和大学相继建起了水平一流的实验动物设施,管理水平也相应提高。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西方国家实验动物科学开展早,动物福利观念深入人心,对动物设施的管理有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由于经济基础、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不同,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实验动物科学发展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在交流、借鉴中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本文对欧洲实验动物科学协会联合会(FELASA)和美国实验动物研究使用机构建立的啮齿类和家兔健康监测程序的原则进行综述,特别是他们在处理"理想化"与"现实性"、严格的质量控制与资源节约之间的矛盾中所采取的综合平衡之道,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黑豆营养价值及功能特性应用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黑豆作为药食同源的物质,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许多功能特性。本文针对目前黑豆营养价值、功能特性研究现状及其应用领域进行了阐述。对黑豆的深入研究,将为以黑豆为原料的产品研制开发及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动物营养学专业大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意识水平,初步培养动物营养学专业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对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报告、成绩评定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并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总结了一些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7.
连宾  秦京 《贵州科学》1992,10(2):61-66
本文采用十株嗜热细菌分别进行单菌种、混合菌种以及添加沸石制曲发酵,测定了发酵物中营养成份的含量,分析了发酵物总氮水平的提高原因。根据对成曲感观品闻的结果表明,嗜热细菌产香与发酵物中粗蛋白、粗脂肪含量的增加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现行的动物营养课实验教学存在教学目标定位过时、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等诸多问题,难以满足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广东海洋大学动物科学系通过实验教学课程化的改革,探索动物营养课的实验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动物性食品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在食品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蜡样芽胞杆菌是动物性食品中常见的一种食源性致病菌。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蜡样芽胞杆菌的建模及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所开展的研究,对肉类、乳及乳制品、蛋及蛋制品等食物中建立的生长模型与失活模型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概述了动态变化环境下的界面模型研究及模型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情况,最后对蜡样芽胞杆菌预测建模的研究及应用提出了展望,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1994-1997年,作者在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户县试验基地,对果子狸的食性、饲料、饲养技术与管理方法进行了研究.果子狸属杂食性动物.现已利用的饲料为4大类:(1)动物性饲料;(2)植物性饲料;(3)滋补性饲料;(4)补助添加剂.在年生活周期内5个不同时期,对饲料的供应与组合需求不同,饲养技术与管理方法亦有区别.准备配种期:饲养的重点是供给性器官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动物性饲料不应低于20%~25%,供给充足的维生素A及维生素E.配种期:因动物体力和营养消耗较大,日粮中动物性饲料不应低于25%,增加肉、乳、蛋的饲喂量,保证维生素E,A,D和矿物质的供给,妊娠期:营养水平应是全年最高的.日粮配合中注意钙、磷平衡供给,尤其是钙的供应要充足,动物性饲料应达25%~40%,但脂肪含量不宜超过15%.产仔哺乳期:此期比较复杂,兽群相继换毛,要求饲料新鲜,适口性强,动物性饲料不低于30%,日粮中要补充乳类或蛋类、豆汁等,按产期早晚合理分配饲喂量.恢复期:依据动物体况,及时调整饲料配比,日粮中增加多种维生素,乳酶生和骨粉等,促进体况迅速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