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味中药抗流感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流行性病毒感冒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有着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中医药防治流行性感冒,价格低廉,效果明显,易于普及,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从古至今用中药治疗普通感冒、病毒性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及退热疗效十分显著。许多中医药学者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结合传统的中医药基础理论,对具有抗流感病毒的单味中药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供了抗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平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筛选出了大批对流感病毒有效的中草药及其复方制剂。鉴于中药在抗流感病毒方面的优势,本研究以查阅文献方法为主,就目前单味中药的研究状况给予总结,主要包括具有直接抗流感病毒作用和间接抗流感病毒作用的中草药;直接抗流感病毒作用的中药以板蓝根、大青叶、金银花、连翘、鱼腥草等为代表药,间接抗流感病毒作用的中药以儿茶、栀子、柴胡、甘草等为代表,总结了其抗流感病毒活性成分及相应中药部位的研究及作用机制,借鉴目前的研究成果,希望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周沁阳  蔡文涛  陈勇 《中草药》2019,50(7):1719-1726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发病率高、流行广泛和病毒变异性强等特点。中药防治流感具有疗效显著、毒副作用较小、易于普及、价格低廉等优点。许多学者以中药抗流感病毒实验研究为平台,阐明了中药在抗流感病毒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查阅近几年相关文献,对中药(主要是单味中药和中药复方)的抗流感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抗流感病毒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药抗流感病毒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单味药及其有效成分、复方及其有效成分与成药及其有效成分抗流感病毒的作用综述了中药抗流感病毒的实验研究进展,认为中药应用于流行性感冒的防治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寇爽  李立  姜帆  高原  赵静 《中医杂志》2014,(10):885-888
近年来,新型流行性感冒不断爆发,抗流感病毒药物的研发不断增多。许多中药也被证实具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本文从抑制流感病毒的感染和复制、防止流感病毒诱导的组织细胞凋亡、降低流感病毒造成的氧化应激损伤及调节免疫功能等方面,对近年来中药复方抗流感病毒的机制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金黄Ⅰ号及组方药味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复方金黄Ⅰ号及组成该方的各单味药体外对流感病毒(A1,A3)的抑制作用,比较复方与单味药体外抗病毒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建立体外病毒感染模型,采用细胞病变法(CPE)和MTT法观察金黄Ⅰ号及单味药在不同时间给药对流感病毒感染的抑制作用。结果:对A1,A3流感病毒,金黄Ⅰ号在治疗、预防以及感染病毒同时加药3种条件下细胞存活量较病毒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抑制率高于部分单味药和利巴韦林对照组;除金银花、浮小麦在治疗条件下对A3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外,其余各单味药在3种条件下对2种病毒均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金黄Ⅰ号具有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总体而言其抗病毒作用优于组成该方的各单味药。  相似文献   

6.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于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使化学药物和流感病毒疫苗难以发挥最佳治疗和预防效果。中医药对流感防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疗效,在防治流感病毒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我国对中药单味药、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现代医学对流感病毒的防治方法,从单味药及其有效成分与复方及其有效成分,综述了近几年中药抗流感病毒的实验研究进展,认为中药在防治流感病毒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现代医学对流感病毒的防治方法,从单味药及其有效成分与复方及其有效成分,综述了近几年中药抗流感病毒的实验研究进展,认为中药在防治流感病毒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中药抗流感病毒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平华 《中医药学刊》2006,24(4):733-735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无论是去年SARS病毒的流行还是今年禽流感病毒的传播,现代社会文明人深感病毒及其变异品种对人类和社会的危害。目前,在人群中流行的流感病毒亚型为H1N1和H3N2。由于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能力强,加之个体免疫力的不同,疫苗的保护率并不高,况且,疫苗只对已知的流感病毒亚型有预防作用,而对于由抗原性漂移或抗原性转换所产生的新型流感病毒无效。其它化学药物在对付这种原始的或与人类起源以来就与之共生存的微生物方面,也略显无能为力。中药不仅具有耐药性低、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而且还有抑制病毒复制、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血液循环、解热镇痛、及抗菌消炎等综合功效,其在防治流感病毒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均开展了抗流感病毒中草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香港明爱医院发生的儿童“神秘病毒”感染,目前已经基本确定为由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起医院内感染事件。副流感病毒是一种什么病毒呢?它和流感病毒一样吗?副流感病毒属副黏液病毒科,它和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等多种病毒均被认为是引起普通感冒的病原体。而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是引起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和副流感病毒根本不是“一家人”。副流感病毒家族的同胞兄弟有呼吸融合细胞病毒(RSV)、新城病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还有近年来新发现的亨德拉病毒和人类偏肺病毒等。其中副流感病毒和呼吸融合细胞病毒主要是感染人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湖北省中医院风温肺热病(流行性感冒)患者病毒类型及中医证候类型分布情况,为中医药治疗风温肺热病(流行性感冒)提供指导。方法:对湖北省中医院肺病科2017年11月-2018年1月收治的风温肺热病(流行性感冒)患者病毒类型及中医证候类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9例风温肺热病(流行性感冒)患者中有52例检出存在病毒抗体阳性,阳性率为65.8%。共检出各种病毒类型阳性74人次,其中巨细胞病毒IgG抗体阳性最多,共35人次(47.3%);风热犯肺证最多,共39例(49.3%)。结论:病毒类型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单味中药及复方抗流感病毒、抗病毒转录的效应及作用机制,为疗效显著、作用机制明确的抗流感病毒新药研发提供参考,这是今后中医药治疗风温肺热病(流行性感冒)相关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抗病毒滴丸体内、体外的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组织细胞培养法、血凝法和建立流行性感冒动物模型,对不同浓度的抗病毒滴丸与胶囊进行体内、外抗病毒实验研究。结果:抗病毒滴丸体外在0.781 g/L~0.390 g/L浓度范围内具有明显抑制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3型、副流感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的致细胞病变作用,但对柯萨奇B3病毒作用不明显。抗病毒滴丸体内在10 g/kg~5 g/kg的剂量范围内亦具有较明显抗流行性感冒病毒的作用。结论:抗病毒滴丸体内体外均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3.
毕岩  岳冬辉  李欣  张海洋  卓越 《吉林中医药》2014,(11):1109-1113
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单味中药,银翘散、蒿芩清胆汤、甘露消毒丹等复方及针灸、艾灸、推拿等疗法治疗流行性感冒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中医药治疗流感病毒感染,具有多靶点、整体调节特点,不只单纯关注直接抗病毒作用,更重视自身体质因素,强调辨证论治,通过调动机体自身抗病能力,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贯叶金丝桃醇提物抗流感病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通过体内外抗病毒实验研究贯叶金丝桃抗流感病毒作用。方法 接种甲 1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于狗肾细胞 (MDCK ) ,观察贯叶金丝桃醇提物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 ;体内实验以病毒滴鼻感染小鼠 ,观察肺指数、病毒致小鼠病死率等。结果 贯叶金丝桃 50g/L浓度组有明显抑制病毒致细胞病变的作用 ;贯叶金丝桃醇提物 10 0mg/kg和 10mg/kg对流感病毒引起的小鼠肺炎实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10 0mg/kg浓度组能延长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生存时间。结论 贯叶金丝桃醇提物可抑制流感病毒的增殖 ,是一种治疗流行性感冒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方剂大青叶、马齿苋、甘草组合物在流感病毒H1N1感染的MDCK细胞模型中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建立流感病毒H1N1感染MDCK细胞模型,试验分为药物组、正常对照组和病毒对照组,37℃、5%CO2培养箱中培养18h后观察各组细胞的增殖变化,收集细胞上清液,检测各组流感病毒血凝效价及ELISA法检测TNF-ɑ、IFN-γ、IL-2与IL-6的含量。结果:与病毒对照组相比,用药后流感病毒的血凝效价从2-8降为2-4,二组流感病毒血凝效价比较,P〈0.01。与病毒对照组相比,中药方剂大青叶、马齿苋、甘草组合物组TNF-ɑ水平下降(P〈0.05),IFN-γ水平升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L-2有升高的趋势(P〉0.05)。结论:用流感病毒H1N1感染MDCK细胞模型,可以较好的评价中药抗流感病毒的作用。中药方剂大青叶、马齿苋、甘草组合物可通过降低TNF-ɑ的含量以减轻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免疫病理损伤,并通过促进IFN-γ、IL-2等的分泌以提高机体的抗病毒能力;同时该中药组合物可较好的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  相似文献   

16.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无论是去年SARS病毒的流行还是今年禽流感病毒的传播,现代社会文明人深感病毒及其变异品种对人类和社会的危害。目前,在人群中流行的流感病毒亚型为H1N1和H3N2。由于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能力强,加之个体免疫力的不同,疫苗的保护率并不高,况且,疫苗只对已知的流感病毒亚型有预防作用,而对于由抗原性漂移或抗原性转换所产生的新型流感病毒无效。其它化学药物在对付这种原始的或与人类起源以来就与之共生存的微生物方面,也略显无能为力。中药不仅具有耐药性低、副作用和不良反…  相似文献   

17.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病毒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发热性呼吸道疾病。中医药对流感的防治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从免疫学,药理学及病毒学等方面对中药抗病毒机制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朱静  石任兵  刘斌  秦雯  刘晶 《中成药》2002,24(3):231-233
清热解毒复方经临床实验证明是治疗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脑等的有效方剂,它由金银花、牛蒡子、连翘、薄荷4味中药组成.我们对它的抗流感病毒活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良好的抗病毒作用,并筛选出了清热解毒复方的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群.根据文献报道[1],黄酮类和木脂素类化合物均具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为了有效控制该方剂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群的内在质量,选用该方剂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群中含量较高的木脂素类化合物牛蒡子苷为指标成分,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来测定其含量.  相似文献   

19.
单味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分子机制涉及抗氧化应激、抗纤维化、抑制细胞凋亡、抗炎症和改善线粒体功能等方面,现对单味中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心血管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每次流感爆发都会在全球造成高发病率以及致死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中医药用于流感防治已有千年历史,其活性成分不仅可以直接靶向病毒,还具有调节炎症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因子风暴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本文对常见抗流感单味中药及中药复方在流感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中西医结合防治流感提供思路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