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矿产资源的开采使用不断增加。在现代社会,人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矿产资源,江苏省是一个经济发达的省份,更加注重矿产资源绿色勘查与开发,全省基岩出露较少,大部分被第四系覆盖,给地质矿产勘查增加了难度系数,以我国地质矿产勘查水平整体性提高为目的,不断对各种地质矿产勘查找矿方法进行优化。在文章中,对我国地质矿产勘查进行研究分析,希望能够对广大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地质矿产工作是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先行及基础性工作,在地质矿产资源勘查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应用现代化勘查技术,以提高勘查的效率,正如本文所研究的3S技术,在地质矿产勘查领域中的应用,实现了地质勘查的整合化、系统化,有效提升了勘查过程的信息化水平。本文详细分析了3S技术内涵,并就如何在地质矿产勘查领域应用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对地质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质勘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GIS技术的运用可以更好地对地质空间环境数据的采集、储存、分析和处理,并在计算机系统支持下提高地质矿产勘查信息处理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当前,GIS技术已经在地面沉降研究、工程地质制图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构建等多个领域当中得到应用。基于此,本文从GIS技术的基本原理出发,对GIS技术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优势和应用领域进行分析与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地质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地质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工作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以及自然环境都会带来影响。目前,我国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行业发展迅速,有效满足了我国经济发展对地质矿产资源的需求。但是在勘查与开发的过程当中,也在社会需求量、勘察人员素质以及勘查与开发工具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企业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勘查与开发的合理性。同时还要做好对地质矿产资源的保护工作,实现地质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郑河 《西部资源》2014,(6):182-183
随着矿产资源需求加大和矿产资源开发力度的增加,要求我们不断加强找矿勘查各种技术的研究和综合应用。地质矿产施工中勘察与找矿技术要点需要详细研究,明白在技术运用中的思路,才能使矿勘探工作的顺利完成。本文着重探讨了地质找矿勘查技术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对地质矿产施工中勘察与找矿技术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谭成伟 《西部资源》2019,(2):202-202,F0003
地质矿产勘查是项复杂而具有高风险的行业,采用合理的方案应对可能的风险,有助于该行业的规范化、现代化发展。本文首先对地质矿产勘查的风险成因进行了分析,随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这些对策能够有助于我国地质矿产勘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概述地质矿产勘探技术在找矿工作中的重要性,其次基于地质矿产勘探基础原则,探讨了相应的地质矿产勘探方法用以找矿技术的解决对策,为地质勘查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我国矿产资源储存量非常丰富,并且分布地区非常广泛,在实际的开采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必须要提出更加先进的地质矿产勘查技术和找矿技术,才可以推动我国矿产开发工作的产业稳定发展。本文重点针对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展开了分析和研究,并且有效提出了找矿领域的相关技术方法,对实现我国矿产资源的高效率开发和使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工业不断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来说我国利用的主要能源为矿物资源,所以我国必须提高矿物资源的开采力度以及效率。先进技术的利用是我国提高地质矿产调查效率最直接的方式,目前地球物理方法是我国地质矿产调查过程中最常用的方式之一。本文就地球物理技术的相关概况以及这一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深入的介绍,希望能对我国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促进我国地质矿产事业走上一个新的高度,最终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信息博览     
内蒙古自治区2006年第二批地质矿产勘查项目中标单位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财政厅委托内蒙古自治区机械设备成套有限责任公司和中矿联发招标拍卖有限责任公司,对我区2006年第二批36个地质矿产勘查项目进行了邀请招标与公开招投标,现将中标单位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独龙江流域地质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1989-1990年两次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和邻区资料,对研究区内的地质构造背景等作了较为系统研究,揭示出地区地质构造演化特征。并论述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发展历史,为阐述其地形地貌的形成以及相关的自然和经济地理规律提供地质背景的根据。但因地形、交通、气候和生活条件等所限,地质研究程度尚低,特别是属上游的西部地段。  相似文献   

12.
经遥感解译及地表调查,在罗布泊新庆台地罗北西3号断陷带内存在固体钾盐矿化带。为初步查明该断陷带钾盐矿化带的矿体赋存特征、矿物组分、矿石类型及矿体规模,开展了系统的坑探揭露、刻槽取样、盐矿鉴定、X射线衍射及化学分析测试等工作。经勘查,钾盐矿层赋存于洼地内第四系全新统化学沉积层中,呈似层状分布。面积约30 km2,矿层厚0.30~2.73 m,平均1.02 m。经X射线衍射及盐矿鉴定,矿石中含钾矿物以杂卤石为主,钾盐镁矾次之,局部见含光卤石,矿石中KCl含量在2.07%~8.44%,平均含量在3.55%。通过本次研究,确认该区存在一低品位固体钾盐矿床,初步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其成因为台地内的局部洼地汇水经蒸发作用沉积形成,为进一步的勘查及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丹棱-思濛扇积物中的漫洪相粘土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述丹棱-思氵蒙冲积扇上覆粘土层的分布与特征之后,应用粒度分析方法和孢粉组合来论述其沉积环境,并尝试应用粘土矿物与土体中易累积的稳定化合物含量与淋溶系数(ba)等所代表的粘土风化程度来论证该粘土层的相对年代。  相似文献   

14.
沅水流域流经湖南省的西部地区,由于地质环境和社会经济背景的特殊性,已成为湖南省地质灾害的主要分布区。通过对流域内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的归纳,着重从自然影响因素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来分析流域内地质灾害的形成。主要采用灰色关联理论来分析流域内大气降水、地形条件和人类活动等3个主要致灾因子的关联度,其结果分别为0.8332、0.6589和0.5654,从而来探求流域内地质灾害灾变机理的规律性,为流域内各个地区的防灾减灾提供依据,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促进流域内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柴达木盆地四湖区卤水锂资源极为丰富,那棱格勒河是其最重要的补给源,查清那棱格勒河流域表层沉积物中锂的分布和赋存特征对深刻理解卤水锂富集成矿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以那棱格勒河流域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中锂的赋存特征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以砂和粉砂为主,锂主要赋存在粉砂和黏土粒级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组成以伊利石和伊蒙混层为主,高盐度卤水环境有利于黏土矿物形成。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显示,锂主要赋存在伊蒙混层矿物中,较高含量的K对于Li进入伊利石矿物晶格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Li和B在地质过程中应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行为。  相似文献   

16.
江汉平原近3000年来古洪水事件的沉积记录   总被引:17,自引:12,他引:5  
洪水发生规律是洪灾预报的前提,已有的历史洪水记录时间尺度不足以认识和把握洪水的出现规律。因此,利用地质记录延长洪水时间序列,从地质记录中认识洪水的发生规律,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江汉平原江陵地区的洪水地质记录表明,近3000年来,该区共发生了18次特大洪水漫滩事件。这些古洪水的频发与湿冷气候相对应。功率谱分析发现古洪水漫滩事件包含26、31、36、43、52、79、110年这样的周期。分析表明江陵地区古洪水发生的驱动因子可能是太阳活动。  相似文献   

17.
闫顺  刘琳 《干旱区地理》1993,16(2):9-13
新疆具有丰富的地质旅游资源,其特点是地质体直观性强,地层齐全,动植物化石丰富,构造运动强烈,干旱区地质作用显著。本文从地质科学意义结合众多实例对其类型进行了划分。作者竭力倡导积极开发新疆的地质旅游资源并提出普查、保护、景点建设及线路开发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矿山地质灾害链及其断链减灾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山地质灾害链是由采空区灾害链、矸石灾害链、矿井水灾害链、矿井瓦斯灾害链和高温热害灾害链等组成,它是由煤炭开采活动引发的灾害链,结构上属于树枝状灾链。分析了矿山地质灾害链的链式效应特点以及地质灾害链之间的协同作用、时间和空间分布的复杂多样性以及承灾体类型的多样性等。矿山地质灾害链的承灾体随着灾害链的延伸类型趋多,在其减灾措施中宜在上游的链环上采取措施,以便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针对矿山地质灾害链的特点提出了控制灾害链源头的发生和危害、切断灾害链等措施,并在平顶山煤矿山进行了实践。  相似文献   

19.
柴北缘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古亚洲构造域与特提斯构造域结合部位的多旋回弧盆造山系;岩浆活动强烈,印支期岩浆岩主要分布于新青界山、察汗诺、哈莉哈德山南以及橡皮山等地区,岩浆岩以中酸性岩为主,花岗岩类分异程度高,与稀有金属矿产关系密切,形成于印支期柴北缘活动大陆边缘俯冲碰撞环境。柴北缘地区伟晶岩脉断续出露200余公里,伟晶岩具有集中性、分片性产出特征,其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印支期是伟晶岩型稀有金属成矿重要时期;厘定出稀有金属主要成矿类型为伟晶岩型、花岗岩型。  相似文献   

20.
Flowing wells extracted from the Ministry of Ontario Environment and Energy (MOEE) water well data set from the Oak Ridges Moraine (ORM) area, Ontario, Canada, were treated as training point set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distribution of artesian aquifers and their spatial associations with other geological and topological features in the study area. Evidential layers of geological and topographical features were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the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 and a geological map using GIS buffering functions in conjunction with weights of evidence method.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the locations of the flowing wells in the Oak Ridges Moraine area are associated spatially with the distances, (a) 500–5000 m from the oak ridges moraine deposits, (b) 500–4000 m from thick drift layer delineated on the drift thickness map created from water well data, and (c) 1500–2500 m from steep slope zones with slope above 8 degree calculated from a DEM. Applying a combination of these conditions can reduce the predicting target areas of having flowing wells by two thirds. Outcomes of this research are important both because the impact of the results on understanding of characteristics of aquifer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 geological and topographical features and because it generates a probability map showing the potential location of artesian aquifers in the ORM area. In addition, the methodologies used in the paper will be applicable for modeling the distributions of other types of objects such as surface water bodies and low flow of streams in a watershed context in the study ar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