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多作者曾研究过阿米巴肝脓肿(ALA)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尽管各家研究的结果有些不一致,但至少说明ALA患者有细胞介导免疫功能方面的变化。本文作者研究了急性ALA患者的细胞免疫,检测方法用体外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分别以特异性的溶组织内阿米巴抗原和非特异性的植物血凝素(PHA)作淋巴细胞有丝分裂刺激原,和T、B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研究对象为26名ALA患者,其中23名为男性,年龄1~54岁,平均为31.5岁,不伴有细菌性肝脓肿,抗阿米巴治疗有效,其中13名患者脓液直接镜检或培养证明有溶组织内阿米巴。全部病人都有年龄、性别、种族相仿的配对对照组。研究组血清阿米巴乳胶扩散试验均呈强阳性,对照组则阴性。  相似文献   

2.
肝脓肿包括阿米巴性(ALA)和细菌性(BLA),其主要并发症(邻近体腔、周围脏器穿破、ALA 继发感染等)不但高而且严重。有人统计737例ALA 和351例BLA,其并发症分别为43.1%和36.5%,且其病死率皆以有并发症者为高。尤其是合并心包和腹腔穿破  相似文献   

3.
目前虽对化脓性肝脓肿和阿米巴肝脓肿的临床、病因、放射学与治疗等诸方面了解较多,但对其愈合过程知之甚少,尤其是对化脓性肝脓肿的消散吸收情况尚无足够认识.为此,作者对51例经非外科手术治愈的单个性肝脓肿病人(26例化脓性肝脓肿,25例阿米巴肝脓肿)进行预期超声波跟踪研究,以探讨和比较两类肝脓肿的消散情况。肝脓肿诊断以肝触痛、发热、肝肿大、白细胞增多、超声显示肝区充盈缺损或经皮肤抽脓为参照,以抗阿米巴抗体的间接血凝试验滴度达1:256以上、脓液和外周血培养无菌者诊断为阿米巴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分析了1972~1982年间,在德国各医院的216例阿米巴肝脓肿患者的血清学检查结果。阿米巴肝脓肿的诊断依据为:1)脓肿中找到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2)肝脓肿中未找到细菌而抗阿米巴治疗有效;3)X线摄片示为肝脓肿,抗阿米巴治疗有效而溶组织阿米巴抗体增加。所有患者均接受特殊化疗,也有联合外科治疗,且在观察期间无复发者。以发热和上腹痛出现的第1天作为肝脓肿发病开始。血清学检查均在一周内抽血进行。 216例患者年龄为3~78岁,其中20~39岁占68.7%,男女之比为5.3∶1。潜伏期  相似文献   

5.
本文比较了在阿米巴病血清学诊断中ELISA和其它三种血清学方法(IHA、IFA、CIE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用于ELISA和CIEP的可溶性抗原来自无共生物培养的溶组织内阿米巴HK-9株,制备方法如Goh等(1989)所述。IFA所需抗原取培养获得的阿米巴洗涤固定后,悬浮于含15%牛血清白蛋白,pH7.2的PBS液中,并分装于安瓿中干燥冷藏。 78例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者阳性血清样本有四个来源:53例由吉隆坡医学研究所提供,其中39例阿米巴肝脓肿病人(ALA),13例肠阿米巴病人(INT),1例疑似病例;5例ALA病人来自巴基斯坦;新加坡国立大学  相似文献   

6.
细菌性肝脓肿在各地均较常见,一股估计本病发病是阿米巴肝脓肿的3倍,而且病情更重,病死率也较高。近年来由于新的抗生素问世,早期诊断者增多,预后有所改善。现将本病诊断和治疗进展介绍如下。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1.临床表现:仍然是诊断的基础。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表现是发热、肝脏肿大及疼痛、白细胞增高,以及肝内出现占位性病变、液性暗区。通常病情比阿米巴肝脓肿为重。(1)发热:细菌性肝脓肿多有发热,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阿米巴肝脓肿的临床特点、诊治及转归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36例阿米巴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痛(86.1%)、发热(86.1%)、肝肿大伴触痛(83.3%)和右肋间压痛(58.3%).实验室检查可见外周血白细胞升高(61.1%)、血沉增快(88.5%)等.92.6%的患者血阿米巴抗体阳性.超声检查示75%为单个脓肿、75%为右叶肝脓肿.所有患者均者用甲硝唑治疗,其中27例患者还同时进行肝脓肿穿刺引流.经治疗后,痊愈10例,显效25例,总有效率97.2%.有1例患者死于肝功能衰竭.结论单用药物治疗对于小肝脓肿疗效好,如肝脓肿较大可同时行脓肿穿刺引流.  相似文献   

8.
阿米巴肝脓肿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阿米巴肝脓肿的临床特点、误诊情况和内外科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分析 1982年 9月~ 1997年 3月在我院确诊的 36例阿米巴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和转归情况。 [结果 ]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痛 (86 1% )、发热 (86 1% )、肝肿大伴触痛 (83 3% )和右肋间压痛(5 8 3 % )。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升高 (6 1 1% )及血沉增快 (88 5 % )等。 92 6 %的患者血阿米巴抗体阳性。B超声检查 ,单个脓肿及右叶肝脓肿均为 75 %。全部病例均用甲硝唑治疗 ,其中 ,2 7例患者同时行肝脓肿穿刺抽脓。治疗后 ,痊愈 10例 ,显效 2 5例 ,总有效率为 97 2 %。 1例患者死于肝功能衰竭。 [结论 ]单用抗阿米巴药物治疗对于小肝脓肿疗效好 ,如肝脓肿较大应同时行肝脓肿穿刺引流  相似文献   

9.
阿米巴肝脓肿(ALA)的确诊,除粪检方法外,还建立了许多血清学方法,包括间接血凝、絮状沉淀、对流免疫电泳、免疫扩散、间接免疫荧光及酶标等试验。作者曾报告用DOtweELIsA检查人LA。本文介绍了一种简单、快  相似文献   

10.
阿米巴肝脓肿虽不多见,但常需与其它肝病相鉴别,延误治疗的阿米巴病例中肝脓肿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高。本文报告静脉注射灭滴灵有效地治疗了1例阿米巴肝脓肿。病例:男性,23岁。因10天来腹痛、畏寒、发热(39.4℃)、恶心、呕吐和水样便入院。  相似文献   

11.
尽管过去四十年中检查技术和抗生素治疗有所发展,过去对化脓性肝脓肿的处理多采用外科引流,但引流的病死率和病残率仍很高。经皮穿刺吸引方法已被普遍用于治疗阿米巴肝脓肿,但对化脓性肝脓肿则未被接受。作者等报道15例化脓性肝脓肿病人在超声下行穿刺吸引和抗生素治疗的结果。共15例病人,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21~76岁,平均47岁。10例为单发性肝脓肿(右叶9例,左叶1例)5例为多发性肝脓肿。形成脓肿的病因:外科手  相似文献   

12.
大多数阿米巴肝脓肿病人可能有结肠受犯而无症状,但是迄今为止尚未见有关这方面的内镜研究报道。本研究评估阿米巴肝脓肿病人的结肠受犯情况。 方法:研究对象为1992年10月~1993年4月50例阿米巴肝脓肿住院病人(男性48例,女性2例,20~64岁,平均38.7岁±10.4岁)。诊断标准为:典型的临床热型、右上腹痛、肝脏肿大;多形核细胞增多、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血清抗阿米巴抗体滴度高于1.80;超声波检查提示肝内单个或多个边界清晰的低回声病灶。所有病人均作新鲜粪便阿米巴滋养体检查。在特异抗阿米巴治疗开始前或后24h内作结肠镜检查。检查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加利福利亚医学中心和附属医院1970~1981年期间收治67例经确诊的阿米巴肝脓肿(ALA),提出了本病的新分类法,有利于进一步理解本病的自然病程和发病机制。67例病人中男性占80%,多数病人年龄为16~60岁,最小者2岁,最大者72岁。所有病人肝扫描均发现占位性病变,64例血清学试验阳性,3例肝活检发现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根据临床资料和实验室结果,作者将67例 ALA 作出的新分类,即急性(良  相似文献   

14.
阿米巴性腹膜炎系阿米巴结肠炎溃疡穿孔或阿米巴肝脓肿破裂所致,病死率高。本文论述阿米巴性腹膜炎的发生率,强调对此并发症应早期识别,并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案。1967~1974年间共收治200例阿米巴肝脓肿,其中18例发生阿米巴性腹膜炎,14例系由于肝脓肿破裂(占77.8%);4例由阿米巴性结肠炎溃疡穿孔(占22.2%)引起。18例中15例阿米巴肝脓肿破裂的诊断经剖腹探查或尸解证实;经皮肤肝穿刺和胃吸出物证实者分别为2例和1例。弥漫性腹膜  相似文献   

15.
我院1986年5月~1988年11月共收治阿米巴肝脓肿(下称肝脓肿)43例,其中22例应用超声导向病灶内注射无水酒精(下称酒精)治疗,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诊断标准(1)临床疑肝脓肿,B超显象肝内有低-无回声肿块;(2)肝穿刺抽出典型巧克力样脓液或抗阿米巴治疗有明显疗效。本文病例均符合上述两项诊断标准。(二)一般资料男38例,女5例。年龄12~62岁,平均39岁。农民40例,干部3例。有痢疾病史  相似文献   

16.
结肠感染溶组织内阿米巴后会转移至身体的重要器官。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肝 ,并最终发展成阿米巴肝脓肿。Gal/GalNAc凝集素在阿米巴肝脓肿患者的免疫血清中最常见 ,它在人类和鼠结肠黏液素糖蛋白的细胞毒性和吞噬作用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寄生虫黏附于肠上皮细胞是发病的前提条件。Gal/GalNAc凝集素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性毒性因子。溶组织内阿米巴能通过Gal/GalNAc凝集素吸引硫醇特异性的抗氧化剂 (TSA)来抵御由宿主细胞产生的活性氧化物。为了解靶上皮细胞中抗氧化剂在溶组织内阿米巴Gal/GalNAc凝集素诱导信号下的作用 ,Rawal等分…  相似文献   

17.
检测溶组织内阿米巴循环抗原可为阿米巴病侵袭期提供确实的证据。本文报道应用斑点试验检测阿米巴肝脓肿病人循环抗原-抗体(Ag-Ab)复合物的结果。血清样本收集系从:(1)47名阿米巴肝脓肿病人;(2)非阿米巴病患者43人,包括病毒性肝炎16人,肠结核9人,贾第虫病18人;(3)健康对照35人,其中19人粪检溶组织内阿米巴和抗阿米巴抗体均阴性,余16人均无阿米巴病病史。阿米巴肝脓肿患者的诊断按照WHO提出的依据,即临床症状、扫描或超声确定、吸出无菌脓液、血清学反应阳性和灭滴  相似文献   

18.
对阿米巴抗原的细胞间质免疫反应的研究极少,曾报道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移动抑制因子和皮肤试验等,前法在急性病例大都阳性,后两法阳性甚少。研究对象为9例急性阿米巴肝脓肿患者,1例化脓性肝脓肿患者和1例肝癌患者。6名正常人作为对照。阿米巴肝脓肿的诊断是以临床表现、特有的脓肿脓液和抗阿米巴化疗后好转为依据。以无菌培养的溶组织内阿米巴Hk-9株为抗原(所用浓度为100  相似文献   

19.
在阿米巴病高度流行的墨西哥城的一个团体中选择13例阿米巴肝脓肿病人,在入院时及治愈出院10天后,应用游走抑制因子(MIF)及迟发型皮肤反应等试验进行检查,以探查阿米巴肝脓肿病人在侵袭期和治愈后的细胞免疫。同时以16名健康人为对照。 13例病人均经临床和实验室诊断为阿米巴肝脓肿的住院药人。16例健康人对照是经3次粪便检查及血清学检查均为阴性者。皮肤试验:在入院时用溶组织内阿米巴抗原作皮内注射,13例阿米巴肝脓肿病人中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作者分析了15例肠道阿米巴病和12例阿米巴肝脓肿患者用甲硝哒唑(灭滴灵)治疗的结果。肠道阿米巴病包括阿米巴痢疾和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带虫者,服用甲硝哒唑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