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果机械化采收已成为果园作业的核心需求。介绍了国内外林果采摘机械的种类、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几种典型林果类型特点及机械化作业难点,讨论了国内林果采摘机械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小林果机械化采摘,提高采摘效率,利用激励共振原理,设计了一款便携式振动摘果机,采用电机驱动,通过齿轮传动减速,使用可伸缩传动杆将转动传递至机头偏心转动机构,进而带动机头指排摆动。  相似文献   

3.
便携式山核桃动力采摘设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天目山区采摘特点出发,针对山核桃采摘作业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及安全问题,提出了能适应山地立地条件的高效采摘技术新方案,并研制出了便携式山核桃动力采摘设备.该采摘设备以汽油机为驱动动力,通过钢丝软轴和传动轴传动,带动齿轮机构进行偏心运动,继而带动采摘夹头振动,从而采摘果实.  相似文献   

4.
便携式林果采摘头角度轴的疲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便携式林果采摘头角度轴进行三维建模,并导入Ansys Workbench软件中进行静力分析和疲劳分析。结果显示:角度轴总体能够满足结构强度的要求,但转角接缝处疲劳寿命低于设计寿命,容易发生疲劳破坏。该研究结果为角度轴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轻工标准与质量》2021,(2):102-104
新鲜辣木叶脱叶机械化装置是将辣木叶从辣木树枝中采摘和分离的自动化设备。目前在辣木叶采摘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是:采用人工采摘辣木叶,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采用普通的茶叶采摘装置对辣木叶进行采摘时,容易造成辣木叶的损伤。因此,新鲜辣木叶采摘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在尽量提高采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情况下,保持辣木叶完好无损伤。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传统的棉花种植模式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机采棉设备的不断更新完善和机采模式的日趋普及,棉花的种植模式由原来的大量人力投入变为全程机械作业。尤其是在棉花采摘环节,机器采摘代替了人工采摘,节约了棉农的采摘成本。棉花从种植到采收、运输、  相似文献   

7.
八师石河子机采棉从2000年开始种植、采摘、贮藏、加工到销售已有15年的历史.15年来,机采棉经历了品种选择、种植模式调整、落叶剂筛选、打药方式改变、加工设备技改、工艺优化、定型及国家标准(棉花)的变迁,为中国机采棉发展探索了发展路径.2013年机采棉实际采收面积达到84%以上,形成了现在的机采棉品种、栽培、采摘、设备工艺、加工等八师机采棉模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水果的需求量也在逐步增加,但水果采摘难、采摘成本高严重制约了果园种植业的长远发展。文章阐述了水果采摘中存在的难点,介绍了水果采摘装置类型特点及发展现状,分析了目前市场上水果采摘装置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水果采摘装置的发展趋势,希望为研发和推广水果采摘装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产业立起来、强起来,乡村才能更好地带动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协同发展、全面振兴。本文以阿克苏地区特色林果—果桑为例,本着充分开发利用特色优势林果资源、助力“小产品”做成“大产业”、打造林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原则,阐述果桑价值、利用现状、市场前景,分析果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果桑产业的发展思路和发展对策,以期为林果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样板,促进新疆特色林果资源产业化得到合理、有效、可持续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打造健康新疆。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新疆大部分果树已进入盛果期,解决林果种植、管理和采摘机械化问题迫在眉睫。以新疆经济林机械化发展为研究对象,在对新疆经济林发展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经济林"机械装备供给"与"机械装备需求"两个维度分析新疆经济林机械装备发展的基本现状,发现其存在经济林高新机械供给不足、经济林机械化装备售后水平较低、机械装备总体补贴情况不佳、机械装备需求差异化程度较高、机械装备获取成本较高等问题,并从提升经济林机械化智能化水平、扩大经济林机械化装备购买途径、提高经济林机械化装备售后水平、加大经济林机械化装备补贴力度等方面给出发展建议,以期为新疆经济林机械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刊首寄语     
正机械化是林草事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大力发展现代林草机械,加快推进林草装备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林草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林草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在园林机械、森林保护机械、人造板机械、家具机械等方面实现了长足发展,部分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与林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林草机械化水平总体不高,林木种苗生产、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森林采伐、林果采摘等方面的机械化程度还有不小差距。推动林草事业现代化建设,改善  相似文献   

12.
我国机采棉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序言"机采棉"是以机械采摘棉花为核心,包括品种选择、种植模式、田间管理、加工工艺、质量检测、设备制造、纺织使用等在内的一项综合技术。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在棉花产业发展中,通过"机采棉"及综合配套技术实现了棉花的"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服务、机械化采摘和智能化加工",  相似文献   

13.
我国核桃采摘以人工为主,存在采摘效率低、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和人工成本高等缺陷,因此机械化采收核桃具有较强的经济价值与现实意义。探讨现有核桃采摘机械的工作原理,分析采摘机械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展望核桃采摘机械的发展趋势。核桃采摘机械必将朝着自动化、高效率、低成本等方向发展,以契合我国核桃产业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4.
<正>八师石河子机采棉从2000年开始种植、采摘、贮藏、加工到销售已有15年的历史。15年来机采棉经历了品种选择,种植模式调整,落叶剂筛选,打药方式改变,加工设备技改,工艺优化、定型,棉花国家标准的变迁。2013年机采棉实际采收面积达到84%以上,形成了现在的机采棉品种、栽培、采摘、设备工艺、加工等八师机采棉模式。一、品种的选育培养是发展机采棉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机械化采摘提高了棉花采摘效率,缩短了棉花加工时间,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在采摘过程中避免了人与棉花的直接接触,减少了籽棉中混入的杂质种类和数量。但是,我国的机采棉技术与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首先机采棉种植品种繁杂、株距较密,造成棉叶脱落率低,籽棉含杂率高,其次机采棉设备相对落后,采净率高。  相似文献   

16.
鲜叶摊放贮存设备发展简史岳鹏翔,陈椽(安徽农业大学农工系,合肥230036)鲜叶摊放贮存设备是绿茶初制加工的前处理设备,用以摊放和保管刚采摘的鲜叶。茶树上采下的鲜叶,由于呼吸作用会发热,致使成分损耗、鲜度下降,经过适度摊放能改善绿茶品质。因此,鲜叶摊...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社会发展极具迅速的时代,对水果的分类和采摘也成为了热议的话题,利用先进的技术,减少人力和物力,对多种水果进行分类及采摘。我们提出了水果自动采摘小型机械车的初步设计。了解水果自动采摘小型机械车的设计背景、结构及工作流程,对其结构进行运动分析,并进行设计。水果自动采摘小型机械车不仅提高了采摘效率,而且降低了损伤率,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果农的经济效益,因此,提高采摘作业机械化程度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农业从业者的减少及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大,水果自动采摘小型机械车的开发利用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水果自动采摘小型机械车对未来农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山核桃的采摘效率,保证作业安全,减少对山核桃母树及叶芽的损坏,研制出了一种新型采摘设备—便携式山核桃采摘振动器,通过振动果枝的方式来采摘山核桃球果。基于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通过用频率为40Hz,振幅为15mm,10s为一振动周期的果枝振动器可有效获得90%以上的果实,且对山核桃果枝的损害很小,从果枝上落下来的叶片、叶芽及木枝的碎片也很少。如果选在最佳采摘季节收获果实,采净率更佳,同时对果树的伤害也最小。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苹果种植大国,机械采摘的快速发展与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我国苹果产业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同时由于机械采摘带来的果实机械损伤每年都在增加。以此为依据,设计了一种采摘机械手,对果实进行模拟采摘,并使用仪器检测采摘后苹果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确定是否造成损伤。结论表明,该机械手在满足工作要求的同时,对果实几乎没有损伤。  相似文献   

20.
木本粮油林果的品质检测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关乎国民健康安全的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近红外光谱及高光谱成像检测技术相较于传统检测方法具有快速、无损、安全和便于实现在线检测等特点,在林果品质检测中具有优势.该文综述了近红外光谱和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原理,介绍了其在木本粮油林果营养组分预测、成熟度评估、产地溯源与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