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液微循环与心血管疾病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有机体的生命过程始终贯穿着个体和环境、生物体内部器官、组织和细胞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这种直接参与细胞、组织的物质、能量、信息传递的血液、淋巴液、组织液的流动被称为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1]。主要包括细动脉和细静脉之间的血液微循环系统(Microhemocir  相似文献   

2.
组织通道对医学、生物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和动物的最基本生命活动,是在机体和环境间、器官间、组织间、细胞间的物质、信息、能量传递,这些传递是通过血液(血管)、淋巴液(淋巴管)和组织液(组织通道)实现的。虽然组织通道早于血管、淋巴管就存在,人们熟悉血管、知道淋巴管,但不甚了解“组织通道”。这种情况影响了医学、生物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1.微循环的现代概念:微循环是直接参与细胞、组织的物质、能量、信息传递的血液、淋巴液、组织液的流动,它包括血液微循环、淋巴微循环和组织微循环三个部分。目前血液微循环的研究较多,研究对象涉及人体和多种实验动物,研究部位包括体表组织和内脏器官;而淋巴微循环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对象主要是实验动物;组织微循环(组织通道)的研究由于技术尚未成熟,所以少有报道。  相似文献   

4.
<正>现代医学将微循环定义为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的物质、信息、能量传递的血液、淋巴液、组织液的流动,主要包括细动脉、毛细血管、细静脉、毛细淋巴管[1],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系统,直接影响机体细胞和组织的功能。这一新兴边缘学科的出现及相关研究,不但加深了人们对微循环与脏器功能、结构、代谢关系的认识,而且阐明了微循环  相似文献   

5.
冻伤微循环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冻伤微循环研究概况杨增仁*综述杜桂仙*审校微循环是指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的物质、信息、能量传递的血液、淋巴液、组织液的流动[1]。因淋巴液和组织液无色透明,不易直视,故活体可观察的微循环一般是指细动脉—毛细血管—细静脉等微血管及其血液循环动态[2]。微...  相似文献   

6.
背景:缝隙连接蛋白43在维持组织代谢稳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观点认为它参与了缝隙连接过程,为细胞与细胞之间建立直接的物质信号交换通道奠定结构基础。而近年来研究对于其独特的半通道作用提出了新的看法,并发现了其亚细胞定位、自身片段等对于细胞生理活动及病理过程的重要意义。目的:综述数据库中相关文献,系统性总结缝隙连接蛋白43分子特征及在多种细胞表达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通道依赖性与非通道依赖性缝隙连接蛋白43的生理与病理作用,并探讨其在疾病治疗中的潜在价值。方法:分别设置“gap junction,connexin 43 (Cx43),hemichannel,channel-dependent Cx43,channel-independent Cx43,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mitochondria,GJA1-20k”为英文关键词,以“缝隙连接,缝隙连接蛋白43,半通道,通道依赖性Cx43,非通道依赖性Cx43,线粒体,细胞外囊泡,GJA1-20k”为中文关键词,分别在PubMed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最终共入选81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7.
微循环学是研究直接参与组织、细胞间物质交换的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的流动的一门边缘学科。利用微循环研究方法,观察病人可见部位的微循环改变,检测有关指标,对于临微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重视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微循环是直接参与细胞、组织物质交换的体液循环,其中包括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在血液循环系统内,细动脉、毛细血管和细静脉统称微血管;淋巴液在毛细淋巴管内流动;晚近研究很关注遍布全身的组织通道引导的组织液的流动。不同脏器的微循环不同程度地参与所在脏器特殊功能的完成。目前认为全身微血管内皮细胞是身体内最大的内分泌组织,因为内皮细胞可分泌很多细胞因子,参与脏器功能的维持、血管的舒缩,并调控着细胞程序性凋亡。  相似文献   

9.
肝病与微循环障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微循环是各组织器官内最小的功能——形态联系单位,为机体循环系统的一个基层结构。微循环直接参与细胞与组织液间物质的交换,包括血液循环、组织液循环、淋巴液循环等,健全的微循环是保障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前提,肝脏疾病与微循环密切相关,试综述于下: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研究中微循环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概述微循环是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物质交换的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的流动。随着微循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循环研究已日渐深入地应用于许多疾病的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之中。例如各种创伤、烧伤、辐射损伤、老年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与代谢性疾病等等。研究课题主要涉及流动物质(血液、淋巴液、组织液)的理化特性及生物学、流变学在病理条件下的变化;流动管道(微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及组织间隙)的结构、功能、代谢特点在病理条件下的改变;流动物质和流动管道的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内皮细胞),管道和其周围组织的相互关系的变化;药物对微循…  相似文献   

11.
1923年,Zimmermann提出了“周细胞”(Pericyte)这一名词。周细胞又称Rouget细胞,它位于多种组织的毛细血管附近,从层次上与动、静脉的血管平滑肌细胞(SMC)相连接,和内皮细胞(EC)一起构成了微血管和组织间隙的屏障。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因素。周细胞是一种多能细胞,可以分化为巨噬细胞、脂肪细胞、软骨细胞、SMC等;它有收缩能力,调节微循环的灌流量和通透性;周细胞和EC相互作用,参与血管形成和创伤愈合;合成和释放构成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的结构物质等等。  相似文献   

12.
退变椎间盘细胞外基质的改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是指位于上皮或内皮细胞下层、结缔组织细胞周围,为组织、器官甚至整个机体的完整性提供力学支持和物理强度的物质。ECM是一种动态物质,不仅仅是细胞机械支持组织,而且是供给营养和免疫应答的场所,参与调节胚胎发育进程,决定细胞的粘附与迁移,在创伤修复和纤维化、细胞的生长、分化、代谢和肿瘤发生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微循环概念的探讨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9  
微循环是新兴的边缘学科。微循环概念的认识经历了历史发展过程。分析1929年~1992年间7种有代表性的微循环定义,根据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从更高角度全面概括微循环的定义:直接参予组织细胞物质、能量、信息传递的血液、淋巴液,组织液的流动称之为微循环。  相似文献   

14.
加强危重病发病学的淋巴微循环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静 《中国微循环》2009,13(1):5-10
淋巴微循环指直接参与组织液、大分子物质及细胞裂解物的吸收与输出,运送免疫球蛋白、免疫活性细胞以及能量、信息的淋巴循环。参与淋巴液的生成与转运,对机体微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是微循环的组成部分之一。自1622年Aselli在给犬的营养实验中发现淋巴管以来,经过200多年,  相似文献   

15.
KATP通道是将细胞代谢与细胞电活动偶联在一起从而影响细胞功能的重要通道。ATP/ADP是主要的门控分子 ,对KATP通道开、关起至为重要的作用。膜磷脂 (PIP2 和PIP)通过拮抗ATP对通道的抑制作用 ,及细胞磷酸转移系统通过磷酸转移反应调节通道附近ATP/ADP比值 ,协助ATP/ADP对通道的调节。磺酰脲 (SUs)和钾通道开放剂 (COs)是一对作用相反的KATP通道外源性调节剂 ,作用位点在磺酰脲受体 (SUR)。信使系统 ,包括G蛋白 ,PKA ,PKG ,PKC分别对KATP通道起不同的调节作用。此外 ,细胞内代谢产物H 也参与通道调节。  相似文献   

16.
组织通道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多年来 ,人们对“血管”、“淋巴管”两个名词比较熟悉 ,对“组织通道”一词十分陌生。实际上 ,组织通道既是最早、最广泛的物质、能量、信息传递的通道 ,又是组织细胞的微环境 ,具有重要意义[1~ 4] 。1 如何认识组织通道1.1 古人对组织通道的模糊认识老子《道德经》中“天地之间 ,其犹形  乎 ?虚而不屈 ,动而愈出” ;道家修炼家从胎息联想 ;《灵枢》明确记载有 :“营在脉中 ,卫在脉外” ,《素问》描述 :“卫循皮肤之中 ,分肉之间 ,熏于肓膜 ,散于胸腹”。1.2 从四方面理解组织通道1.2 .1 动物进化 :没有血管的动物 ,各部位的体液借…  相似文献   

17.
离子通道横跨在可兴奋性细胞膜上的由细胞产生的特殊蛋白质构成,它们聚集在细胞膜上,中间形成水分子占据的孔隙,这些孔隙就是水溶性物质快速进出细胞的通道.细胞膜通道有离子通道和水通道,离子通道包括钙通道、钠通道、钾通道和氯通道等,其中钙通道又分为L、T、N、P、Q和R型,前2种存在于心  相似文献   

18.
英国科学出版社(Academic press)出版了一套免疫学以及免疫学相关学科的丛书,不仅提供系统、翔实的资料(FactsBook),而且有高度概括的总论。该丛书目前有17本,包括细胞因子(Cytokine),G蛋白连接受体(G-protein linked receptor),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离子通道I:细胞外配体门控的通道(Ion Channel I:extracellular ligand-gated channels ),离子通道II: 细胞内配体门控的通道(Ion Channel II: intracellular ligand-gated channels),离子通道III:电压门控通道(Ion channel III: V…  相似文献   

19.
Cl 是体内最为丰富和常见的阴离子 ,氯离子通道 (ClC)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的组织器官和各种细胞中 ,对维持细胞的容积平衡、调节细胞电活动、细胞迁移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发挥重要的作用。综述ClC氯离子通道的特点、生理作用 ,及其与细胞容积调节和细胞迁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膜通道有离子通道和水通道,前者又包括钙通道(电压依赖性、对钙离子选择性通过的细胞膜糖蛋白)、钠通道、钾通道、氯通道等.其中钙通道又分为L、T、N、P、Q和R型.前两者存在于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后四者存在于神经元组织中.美国的两位科学家因为在离子通道和水通道结构方面的杰出成就获得了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