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调查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并探讨管理性对策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消毒供应室6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其手卫生的依从性进行调查,针对其影响因素提出管理对策,比较管理前后该组人员手卫生的知信行情况及手卫生的执行率。结果实施管理对策后,该组工作人员的手卫生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管理对策后,该组工作人员在接触清洁物品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完成一个工作环节后等洗手执行率均高于管理前,洗手前及洗手后的检测细菌数均低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对手卫生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合理的管理对策对于提高手生卫依从性有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501-503
目的分析在降低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手卫生不规范中使用品管圈活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于本院就职的38例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分为常规组和品管圈组各19例。常规组开展常规管理,品管圈组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比两组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手卫生不规范发生率、手卫生依从性、手卫生效果、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品管圈组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手卫生不规范发生率、手卫生依从性、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及手卫生效果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用于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中可显著降低手卫生不规范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观察品管圈活动对科室后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对科室后勤人员(包括陪护人员、运送人员、保洁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手卫生知识知晓率及七步洗手法操作正确率进行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比较。结果进行品管圈活动后科室后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从17.3%上升至86.5%,手卫生知识知晓率从42.3%上升到84.5%,七步洗手法操作正确率由20.5%上升至9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科室后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治疗室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ICU、呼吸科、心血管科治疗室护士48名与收治的患者43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品管圈活动前(2017年1~2月)与品管圈活动后(2017年8~9月)治疗室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及院内感染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治疗室护士在操作前洗手、严格执行六步洗手法、接触患者前洗手、洗手时间≥15 s等方面的依从性与卫生知识掌握评分均高于活动前(P0.05);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活动前(P0.05)。结论:采用品管圈活动的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治疗室护士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及手卫生依从性,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基层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9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自2016年1月起成立"手卫生圈"进行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品管圈活动,为期1年。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护理人员手卫生的知信行情况变化、手卫生依从性的变化。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护理人员在手卫生知识、态度、行为方面的得分均高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清洁/无菌操作前等护理操作时的手卫生依从性均高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能够改善基层医院护理人员手卫生的知信行情况,提高手卫生的执行率,有利于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供应室人员手卫生状况的影响。方法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对63名供应室人员进行手卫生教育,比较干预前后供应室人员的手卫生认知水平和执行情况。结果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干预后供应室人员的手卫生认知水平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后手卫生执行水平分别为46.65±10和95、75.46±11.49,干预前后洗手合格率分别为50.79%和80.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可以改善供应室人员手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品管圈的步骤和方法发动圈员自我管理,分析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和制订改进措施并实施。将2014年2-3月(实施前)与2014年9-10月(实施后)医护人员洗手率及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高低进行比较。结果 QCC活动实施后,医护人员洗手率从36%升至79%;同时,洗手率分别在诊疗操作前、诊疗操作后、无菌操作前及脱手套后这4个层面上均明显高于QCC实施前。并且,影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主要因素通过持续改进后也有很大改善。结论品管圈的管理方法对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社区护理人员手卫生时机依从性的作用。方法 2014年1月由社区护理人员自愿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以“提高社区护理人员手卫生时机依从性”为活动主题,品管圈小组成员现场观察社区护理人员手卫生执行现状,在现状调查及要因分析的基础上拟定活动目标,对各手卫生时机的洗手行为进行干预,对干预前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社区护理人员手卫生时机依从性由接触患者前31.03%上升到65.21%,无菌操作前37.67%上升到84.61%,接触体液后68.65%上升到91.23%,接触患者后57.39%上升到88.73%,接触患者周围区域后45.83%上升到79.54%。结论 品管圈活动使社区护理人员能准确把握手卫生时机,提高社区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有效降低社区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ICU工作人员不同操作前后的手卫生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现场抽查ICU工作人员不同操作前后的手卫生状况,并在操作后对工作人员进行洗手或手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各项操作后手卫生合格率均明显低于操作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手卫生处置后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处置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洗手+手消毒的手卫生合格率高于单纯的洗手或手消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不同操作后均可使ICU工作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明显降低,而采取有效的手卫生措施后均可使手卫生合格率明显提高,以洗手+手消毒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工作人员洗手与卫生手消毒执行现状。[方法]按照卫生部WS/T 313-200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的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要求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洗手与卫生手消毒指证和科室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采用现场观察法填写调查表。[结果]共调查168人;调查科室14个,其中门诊科室9个(29个诊室),住院部科室5个;应洗手与卫生手消毒1 054人次,实际洗手与卫生手消毒131人次,依从性12.43%;洗手与卫生手消毒依从性依次为:护士19.01%,医生5.72%,医技人员2.53%,工勤人员0。六项洗手与卫生手消毒依从性依次为:接触病人后为26.07%,接触病人前或从污染部位移向清洁部位为11.11%,接触清洁、无菌物品前为10.85%,摘手套后为5.19%,接触病人物品后为3.67%,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后为1.22%。洗手及卫生手消毒设施:14个科室洗手池共37个,其中门诊科室29个,住院科室8个。[结论]针对性培训使各岗位工作人员掌握洗手指证,配足实用的洗手设施,持续监控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各个环节,才能提高洗手与卫生手消毒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消毒供应中心包装区工作人员的手卫生状况,制定改进措施。方法对包装区工作人员进行手卫生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对戴手套操作和徒手操作人员分组进行手卫生后分别进行监测。结果手卫生知识方面护士优于护工,影响手卫生依从性因素较多;现场观察戴手套操作和徒手操作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分别为55.5%和60.0%;戴手套操作组和徒手操作组手卫生监测结果显示两组人员六步洗手后手卫生合格率均为100%,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戴手套操作组在手消后工作30 min、60 min、90 min后合格率分别下降为94.4%、78.7%、62.9%;徒手操作人员六步洗手后工作30、60、90 min手卫生合格率分别下降为95.8%、83.3%、72.9%。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检查包装区工作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有待提高,在工作高峰期或连续工作期间,可以选择涂擦快速手消毒剂来替代六步洗手法。手卫生效果应持续动态监测,连续工作超1 h应及时重新予以洗手或擦快速手消毒剂消毒。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QCC活动对提高心内科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作用效果。方法 2015年4~6月,采用现场隐蔽观察法记录心内科护士手卫生情况,7月成立"暖心圈"品管圈小组,确定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为品管圈活动主题。根据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设定目标,拟定对策,对策实施、效果检查等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于2015年8~10月再次记录手卫生情况。结果 QCC活动前后心内科护士手卫生总执行率分别为44.55%和8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名参与人员的各项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显著提高心内科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提高护士综合能力,进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戴明循环管理法的品管圈(QCC)活动对手术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工作人员93名作为研究对象,以戴明循环管理法的QCC活动实施前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作为改善前,以戴明循环管理法的QCC活动实施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作为改善后。对比改善前、改善后我院93名手术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洗手认知情况。结果改善后手术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高于改善前(P 0. 05),洗手认知测评得分较改善前高(P 0. 05)。结论戴明循环管理法的QCC活动能有效提高手术室工作人员对洗手的认识及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医院工勤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探讨其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32名医院工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培训后评价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对洗手效果进行细菌培养监测洗手效果。[结果]医院工勤人员手卫生意识较差,正确认识手卫生重要性10人;培训前手卫生相关知识掌握、会六步洗手法的仅占15.62%,洗手后手部细菌培养结果显示洗手合格率为12.50%;强化培训后1周,六步洗手法正确操作率65.60%、手卫生知晓率71.87%、洗手合格率56.25%,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培训后6个月六步洗手法正确操作率、手卫生知晓率、洗手合格率,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医院工勤人员的手卫生知识和洗手依从性有待提高,培训可提高手卫生意识,提高洗手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提高呼吸科监护室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通过计划拟定、现状把握、要因分析、设定目标、拟定对策并实施、效果确认等活动步骤实施。结果监护室护士手卫生依从率从活动前的36%提高到了83%。接触患者前、后洗手,离开病房环境后洗手的例次均明显高于品管圈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呼吸科监护室护士的手卫生意识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门诊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的应用效果,达到降低医院感染的目的。方法 品管圈小组成员现场观察门诊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现状,对洗手依从性通过脑力激荡及柏拉图等品管工具分析存在的问题,采用相应的方式进行干预,对干预前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门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由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63.1%上升至91.8%,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有效帮助门诊医护人员建立洗手习惯,提高洗手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以"提高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对ICU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现状进行调查,利用鱼骨图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最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ICU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由活动前的57.3%提高到96.0%,手卫生合格率由活动前的30.8%提高到94.9%。活动前后手卫生依从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对提高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了解新入职医务人员干预前后手卫生变化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干预前后手卫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利用现场演示法及观察法比较干预前后手卫生正确性及依从性,评价干预措施效果。结果 干预后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率不断提高,戴手套可以代替洗手的回答正确率由30.21%上升到86.98%;干预前后医疗(54% vs 85%)、护理(58% vs 89%)、医技人员(53% vs 81%)、其他工勤人员(51% vs 72%)的手卫生正确性变化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手卫生依从性较前有所提高。影响医务人员手卫生行为的因素主要有工作太忙顾不上、洗手设施不便、冬季洗手用水温度低等。结论 对手卫生的错误认知及消极态度会影响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行为,应根据其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洗手周"对提高ICU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的效果。方法:以2013年4月1日~2013年9月30日实施"洗手周"前的77名ICU医护人员为对照组,2013年10月1日~2014年3月31日实施"洗手周"后的77名ICU医务人员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卫生知晓情况、手卫生执行率、洗手方法正确率和手细菌培养情况。结果:两组手卫生知晓情况、手卫生执行率和洗手方法正确率、手细菌培养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洗手周"后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显著提高,院内感染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0.
黄磊   《护理与康复》2018,17(12):76-78
总结强化护理管理对感染科护理人员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的影响。针对本院感染科特点开展强化护理管理工作,比较强化护理管理工作前后护理人员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的情况,主要包括手卫生依从性、佩戴手套依从性、使用防护用品依从性及消毒隔离依从性。强化护理管理后,护理人员七步洗手法、充分搓揉、洗手持续时间、洗手或手部消毒时机及正确擦手的依从性均较前提高;护理人员在进行有创操作时戴手套,接触患者体液、血液时戴手套及接触患者黏膜、创口时戴手套的依从性均较前提高;在正确使用各种防护用品方面的依从性较前提高;在消毒隔离方面的依从性较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