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软件无线电中数字调制信号的自动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软件无线电系统中数字信号调制方式的自动识别提出一种改进算法.使用从调制信号中提取的的特征参数,对多个MLP分类器进行独立训练,使用输出向量的加权投票表决法来融合多个MLP分类器的方法,得到了在信噪比大于等于10dB时良好的效果,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超宽带无线电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具有传输速率高、功耗低、安全性好、抗多径能力强以及成本低廉等许多优点。本文主要研究了超宽带无线电信号的产生及其仿真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3.
供应链金融是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境的良好途径,但流程复杂以及信息不对称大幅增加了金融机构识别和防范信用风险的难度,阻碍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因此,构建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MLP作为神经网络的典型代表,计算迅速,容错性能强,在处理分类问题上具有良好的表现.以2014年—2019年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制造业中符合要求的中小企业为样本,通过全方位初选评估指标,利用相关性分析对指标进行进一步筛选,得到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接着基于MLP神经网络构建了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模型的准确率高、稳定性强,是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估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4.
信号调制样式的自动识别是软件无线电必备的功能之一,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识别方法因其较其他方法具有更好的性能受到广泛关注。分析了基于神经网络调制信号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将目前研究的调制信号识别分为基于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的调制信号识别和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调制信号识别,提出了神经网络调制信号识别技术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针对基于降维的神经网络分类器预测模型在分析过程中存在特征丢失,并导致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算法优化的多层感知器(MLP)回归预测模型.该优化模型通过在MLP回归模型网络的全连接层和逻辑回归层之间增加一个优化机制,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隐藏层状态的优化实现改进,从而解决了降维过程中神经网络丢失数据特征的问题.在...  相似文献   

6.
针对自然场景中交通标志识别问题涉及的识别准确率和实时性改善需求,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CNN)的交通标志识别算法.首先,通过图像增强方法比选实验,采用限制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方法作为图像预处理方法,以改善图像质量.然后,提出一种多尺度CNN模型,用于提取交通标志图像的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进而,将组合后的多尺度特征送入全连接SoftMax分类器,实现交通标志识别.采用德国交通标志基准数据库(GTSRB)测试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测试结果表明,算法在GTSRB基准数据集上获得98.82%的识别准确率以及每幅图像0.1ms的识别速度,本文算法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7.
对传统延迟锁定环(DLL:delay-locked loop)进行改进,以满足超宽带UWB通信信号跟踪的需要.通过给跟踪控制器定义2个新的规则,提出了适用于超宽带通信信号的跟踪算法,对鉴相特性和鉴相器输出噪声统计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给出了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计算机仿真的结果.结果表明,通过适当选择参数tDLL和η1,所提出的跟踪环具有较大的跟踪范围和较小的跟踪抖动.  相似文献   

8.
为了避免超宽带信号对现有通信系统的干扰,其发射功率受到严格的限制,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超宽带通信的覆盖范围。该文研究基于自适应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的方案,以使超宽带系统在低信噪比要求下能够实现有效通信。该方法充分利用多天线分集和超宽带信道的多径效应,通过自适应调制,在信噪比较好的子载波上传输更多的信息,从而提高了超宽带链路的鲁棒性。在改进的Sa leh-V a lenzue la信道模型上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与传统的正交频分复用相比,在信噪比性能上有8~18 dB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基于小波变换和RBF神经网络的交通标志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特征提取及采用两级神经网络分类器的交通标志识别方法.使用小波变换对图像进行处理,消除图像像素间的相关性,提取图像的整体特征作为神经网络分类器的输入向量.因交通标志类型较多,采用两级神经网络结构进行识别,图像特征先送入第一级分类器得到图像的粗分类型,再送入相应的二级子分类器进行细分.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基于MLP模型实现适应式PID控制的策略.该策略不需要被控对象的精确模型,以经典的PID为基础,用神经网络实现,在给定评价函数下进行自学习.把它应用于单机运行的水轮机组频率扰动和负荷扰动仿真试验中,结果表明该策略对于被控系统的严重非线性有很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经典的ART2/2A网络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ART2A—E神经网络的自动数字调制识别分类器,并测试了分类器对2PSK、4PSK、OQPSK、GMSK、π/4OQPSK、4ASK6种数字调制信号的识别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该分类器对这6种数字调制信号在信噪比为8dB条件下识别率达到90%以上,而且在不影响网络已记忆模式情况下能自动对未学习模式进行新的聚类,提高了自动调制分类器的自适应性和可扩展性.减少了错判概率.  相似文献   

12.
采用组合神经网络的离散搜索算法对通信信号的调制类型进行分类 ,在保证足够识别率的前提下 ,减少训练时间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 .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  相似文献   

13.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的自动调制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动调制识别技术可以用于排除通信系统中的非法用户及其干扰,是保证合法通信的关键措施之一.选取了几种典型的调制方式MFSK,MASK,BPSK,QPSK,OFDM,通过分析其时域特征,提取了反映调制类型显著差异的5个特征参数的新组合.为了克服标准BP算法收敛速度慢且存在多个局部最小点等缺陷,采用改进的弹性BP算法,从提高收敛速度和网络识别性能出发,构建了有效识别调制信号的弹性BP神经网络分类器.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决策理论的逐级判决调制识别方法相比,所设计的弹性BP神经网络分类器在SNR=0~20dB时对以上的调制方式均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即使在SNR=0 dB时也达到了95%以上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4.
自动调制识别技术可以用于排除通信系统中的非法用户及其干扰,是保证合法通信的关键措施之一。选取了几种典型的调制方式MFSK,MASK,BPSK,QPSK,OFDM,通过分析其时域特征,提取了反映调制类型显著差异的5个特征参数的新组合。为了克服标准BP算法收敛速度慢且存在多个局部最小点等缺陷,采用改进的弹性BP算法,从提高收敛速度和网络识别性能出发,构建了有效识别调制信号的弹性BP神经网络分类器。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决策理论的逐级判决调制识别方法相比,所设计的弹性BP神经网络分类器在SNR=0~20 dB时对以上的调制方式均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即使在SNR=0 dB时也达到了95%以上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针对低截获概率(Low Probability of Intercept, LPI)雷达信号调制类型的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win Transformer神经网络的识别方法. 该方法首先用平滑伪Wigner-Ville分布对信号进行时频变换,将一维时域信号变换为二维时频图像,然后使用Swin Transformer神经网络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及调制类型识别. 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强的抗噪声能力,在低信噪比条件下识别准确率高,且具有较强的小样本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7.
自动调制识别是非合作通信系统接收机设计中的重要研究课题,讨论了基于小波分析的基本调制制式(DSB、FM、PM、2ASK、2FSK、2PSK)的神经网络识别问题,对高斯白噪声中的通信信号的自动识别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此种识别算法具有较为理想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基于谱相关和神经网络的信号调制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通信信号的体制及调制及调制方式的复杂多样,通信信号调制类型的识别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基于调制信号的谱相关特征,提取了5个特征参数,给出了各个参数随信噪比变化的曲线图.分类器采用RBF神经网络,并从提高网络识别性能出发,构建了大容量和高质量的网络训练样本,能够扩大识别范围,提高识别精度.基于谱相关特征参数和RBF神经网络结合的算法能动态识另q信号的调制方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低信噪比下能取得较高的正确识别概率.  相似文献   

19.
基于循环特征的调制模式识别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龄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1):8241-8246
介绍现有通信信号调制模式识别算法,对二进制幅度键控、二进制频移键控、二进制相移键控、正交相移键控、最小频移键控等几种数字通信信号的循环平稳特性建模分析,并提取出了循环谱密度函数α轴上的最大幅度归一化值a、循环谱密度函数f正半轴上的脉冲个数m、循环谱密度函数α正半轴上的脉冲个数n等相关的特征参数,通过分级判决来实现基于通信信号的循环特征的调制模式识别。仿真表明,基于循环特征的调制模式识别算法在-2 dB的加性高斯白噪声条件下,识别正确率高达90%,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