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是一道瑰丽的景观。英国作家毛姆的小说《面纱》中有大量对于中国的描写,作品表现的中国形象既是贫穷落后的殖民地,又是使人净化心灵的世外桃源形象,具有矛盾性。本文将运用形象学和后殖民主义的理论,对《面纱》中这一矛盾的中国形象进行具体分析,并进而探究形成这种形象的原因,揭示西方文学建构中国形象的原型特征。  相似文献   

2.
知识社会学证明了人类社会有两种思想体系,即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前者的功能为维护现行秩序,后者则为反对现行秩序。人类历史的更替和演进在观念的维度上可表达为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之间的振荡,当乌托邦取代了意识形态之后,自己亦相应地变成了意识形态,并创造出自己的对立面。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理论和方法,考察《利玛窦中国札记》一书中塑造的中国形象。这一形象既是西方社会总体想象的产物,又是利玛窦个人在中国进行传教活动时的真实印象。它受制于欧洲社会文化语境和读者期待视野,“为我所用”的立场显而易见。但由于采用的实录的方式,这一中国形象又具有某些真实成份。这一形象塑的双重特征,体现出“异国形象”塑造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4.
黄佩君 《英语辅导》2008,(2):150-153
毛姆小说《面纱》探讨了"冷漠"所导致的"背叛"与"赎罪"主题。讲述一则无爱的婚姻和一段婚外情,最后以悲剧收尾。毛姆用人性的冷漠来设置和揭开一张"人性"的面纱,并且把主题升华到人性的层面上。  相似文献   

5.
《面纱》是英国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作品,讲述了一个贪慕虚荣的女子凯蒂在一段无爱的婚姻中,由出轨走向自我救赎的过程。本文将运用人物分析理论,以人格结构为角度对《面纱》中主要中国女性进行分析,来挖掘毛姆的中国女性观。  相似文献   

6.
《一千零一夜》这本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它融合了众多神话传说、寓言故事,情节诡谲怪异,神幻莫测,优美动人,展现了中世纪阿拉伯大地上的国家社会和风土人情。这些故事和人物形象相互交织,组成了中世纪阿拉伯帝国和社会生活的复杂画面,是研究阿拉伯和东方历史、文化、宗教、语言、艺术、民俗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7.
《怪物》是美国作家斯蒂芬·克莱恩创作的短篇小说之一。从种族文化形象的角度解读这篇小说具有其独特的意义。通过对小说人物黑人亨利、白人医生特里斯格特,以及维纶威尔小镇上的白人社群分别代表的黑人种族他者形象,白人社群中主流文化之外的他者形象,以及白人社群由于工业化带来的困惑的自我集体形象进行剖析,揭示了19世纪末美国文化动荡时期白人社群面临的身份困惑,表达了克莱恩对社会现实的关怀。  相似文献   

8.
本文考察了巴金20世纪30年代的短篇小说集<复仇>中的异国形象,发现这些形象体现了巴金所受域外思想的影响,其中倾注了巴金的人道主义、无政府主义,以及复仇的英雄主义思想.这些作品中异国形象的刻画折射出巴金自我和他者思想的混杂及其复杂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9.
知识社会学证明了人类社会有两种思想体系,即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前者的功能为维护现行秩序,后者则为反对现行秩序。人类历史的更替和演进在观念的维度上可表达为意识形态与乌耗邦之间的振荡。当乌托邦取代了意识形态之后,自己亦相应地变成了意识形态,并创造出自己的对立面。  相似文献   

10.
在英国文学发展史中,出现了许多中国题材的游记;这些游记作品对英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为当代形象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本资源。巴罗对中国的新的印象反映了19世纪初英国的崛起,并为基督新教传入中国铺平了道路;另一方面,它表明了英国人的精神和心理构成状况,以及他们集体的偏见,并加速了中国神话在英国甚至整个欧洲的消失。  相似文献   

11.
基兰·德赛在《继承失落的人》中塑造处于传统、过渡和现代阶段的三类女性,描述她们的不同生存状态,呈现女性意识觉醒的过程,揭示女性的"他者"身份,突出女性对主体性的追寻。  相似文献   

12.
库切早期作品<等待野蛮人>表面上不指涉任何具体时间国度,像是后现代式的寓言,容易让人迷失在无边的语言游戏中,但它却实实在在地容纳彰显了库切独特的道德关怀.也许库切试图在向人类发出这样的呼唤:在不影响自己基本存在的前提下,宁可牺牲自己的舒适,也要尽力为他者服务.  相似文献   

13.
美国作家赛珍珠在中国度过了30多年的时间,其双语背景、双焦透视、跨文化的独特经历给她带来意想不到的优势,那就是,她能摆脱任何一种文化传统的束缚,以相对超然的心态,运用两套参照系去观察社会,将东西方文化互补融合的理想贯串到创作中。《同胞》中主人公的边际文化人身份、经历与情感体验和赛珍珠本人最为接近。在这篇小说中赛珍珠采用主体性写作策略和言说方式,从中国人的视角去阐释美国和中国。她是中国之美的发现者和捍卫者。同时,她对中国社会现实与民族性格又进行了直言不讳的批评,既不重复那些歪曲中国本来面目的套话,也不刻意制造美化中国的神话。在当今多元文化时代,赛珍珠其人其作给了我们丰富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运用形象学相关理论对日剧《月之恋人》中的中国人形象进行了解读,结合社会文化背景分析了作为“他者”的中国人形象:中国社会中的民众群体形象、中国女性形象、在日中国人的形象;同时对注视者日本的“自我”形象也进行了阐释。认为该剧较为客观理性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形象,辩证地处理了“他者”与“自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的历史小说《天平之甍》通过日本留学僧在大唐的见闻感受,呈现出他对中国与中国历史文化的认识与看法。论文试图运用形象学理论,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并结合作者创作的现实与历史语境,进一步探讨这一中国形象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大连大学学报》2021,(4):36-39
《面纱》是英国作家毛姆的长篇小说,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凯蒂的自我建构过程。镜像阶段是个体成长的起点,始终伴随着个体的成长和消亡。凯蒂在不同的生活阶段以母亲、情人和修道院长等人作为个体他者,又以社会生活法则为他者,凭借着他者呈现的镜像反馈进行自我调整,并逐步脱离想象界进入象征界,直至分辨出镜像和自我的区别,最终寻获真正的主体性。文章通过镜像理论对女性在情感逆境和社会逆境的活动进行解析,探讨女性应采取何种策略才能实现积极的自我建构。  相似文献   

17.
形象学视域下的国家形象是通过对某国的历史、文化、人文、风俗等的了解,在脑海中形成的对这个国家国情的一种较为具体的认识和意象。而典籍作品英译是传播中国形象的一条重要途径。《荀子》作为中国儒家学派的代表作,包含了中国所特有的儒家教育思想、修身理念、政治思想以及荣辱观,这些都是对中国形象的一种别样呈现。通过对《荀子》英译本的研究,分别从《荀子》中的几个具体理念和思想出发,分析如何正确处理一些关键因素或词汇的翻译,从而在翻译中更好地塑造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8.
美国电影《分歧者》是一部表现反乌托邦思想的影片。作为近年来流行的青少年反乌托邦题材电影,《分歧者》自上映以来就受到全世界观众的喜爱。电影主要讲述了女主角翠丝在反乌托邦世界中不断抗争,最终不仅改变了个人命运,还颠覆了整个社会命运的故事。《分歧者》表达了反乌托邦作品对人性的讴歌,且反映了此类作品的无政府主义政治理念,同时也暴露了美国反乌托邦电影展现的暴力行为与反战思想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美国过度宣扬个人英雄主义的结果,体现了美国文化中对暴力手段的推崇。  相似文献   

19.
谭恩美的创作主要通过性别和种族两个视角审视主体人物在本族化和主流化中的遭遇,探询华裔女性这样的双重主体在美国社会中的双重化存在。通过解读谭恩美的成名作《喜福会》中的母亲形象,我们看到作使用西方化视角,把历史记忆再现的间接真实和印象式虚幻建构的主观真实缠绕在一起,造就了既承载真实又涂抹上虚幻的复合化载体,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美国主流化对华裔移民形象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20.
国家形象传播的一种途径就是通过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的翻译呈现到全世界范围内。《诗经》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元典,是对中国古代形象的一种浓缩呈现。为了使西方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中国译者深入到《诗经》翻译研究中,尽力呈现真实的中国古代形象。一方面通过对《诗经》弃妇和轻女社会现象的翻译,突出地呈现了中国古代女性身份卑微、地位轻贱的社会形象;另一方面通过对男子强娶和一夫多妻社会现象的翻译,呈现出完全与女性形象对立的男性霸权和拥有社会绝对权的尊贵形象。中国译者的翻译在形象学视阈下更深入、更真实地诠释了中国古代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