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麦冬是名贵中药,挥发油是麦冬的主要活性成分。本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麦冬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定性定量分析了麦冬的挥发油。通过质谱库检索得到其中37种主要组分的定性定量结果,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3.65%。   相似文献   

2.
麦冬挥发油成分的提取与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冬是名贵中药,挥发油是麦冬的主要活性成分。本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麦冬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定性定量分析了麦冬的挥发油。通过质谱库检索得到其中37种主要组分的定性定量结果,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3.65%。  相似文献   

3.
苏健裕  陈玲  李冰  李琳 《食品科学》2010,31(20):399-40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梅片树叶中的挥发油,并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峰面积归一化法分离分析其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本法可从梅片树叶挥发油中分离出43 种化合物,可鉴定出其中的40种,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9.4%;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有右旋龙脑(78.6%)、乙酸龙脑酯(3.26%)、斯巴醇(2.60%)和桉叶油素(1.92%)。梅片树叶富含右旋龙脑,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虎玉森  杨继涛  杨鹏 《食品科学》2010,31(12):223-225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黄花菜中提取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 质谱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色谱分离了100 个组分,鉴定了其中36 个组分,占总含量的95.68%,其中含量最高的是3- 呋喃甲醇,为76.17%。  相似文献   

5.
梅片树叶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梅片树叶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到挥发油,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挥发油对羟基(OH)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挥发油的还原能力,并与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比较。同时,对影响其抗氧化活性的物质进行分析。结果:挥发油对羟基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且清除效果要强于BHT;而挥发油对DPPH.的清除率和还原能力要明显弱于BHT,梅片树叶挥发油中高含量的总多酚和总黄酮可能是其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物质来源。结论:挥发油在某些抗氧化活性方面有较好的抗氧化效果,具有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梅片树叶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到挥发油,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挥发油对羟基(OH)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挥发油的还原能力,并与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比较。同时,对影响其抗氧化活性的物质进行分析。结果:挥发油对羟基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且清除效果要强于BHT;而挥发油对DPPH.的清除率和还原能力要明显弱于BHT,梅片树叶挥发油中高含量的总多酚和总黄酮可能是其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物质来源。结论:挥发油在某些抗氧化活性方面有较好的抗氧化效果,具有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7.
以云南小黄姜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姜精油.对水中蒸馏法的提取条件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水中蒸馏法提取姜精油的较佳工艺条件为:粉碎粒度120目,浸泡时间0.5 h,料液比1:25(g/mL),蒸馏时间2.5 h,精油提取率为1.44%.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水中蒸馏法、微波辅助水中蒸馏法、从水上...  相似文献   

8.
响应面法优化紫苏挥发油的水蒸气提取工艺及其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紫苏挥发油的水蒸气提取工艺,确定其工艺参数是:蒸馏时间3h,液料比5:1,浸泡时间2h,NaCl质量分数5%,实际得率为0.1517%,与理论值较接近。通过GC-MS分析,鉴定出紫苏挥发油中的36种物质,占总量的97.83%,其中以紫苏醛(35.31%)和柠檬烯(29.09%)的含量最高。拍摄了透射电镜照片,探讨在水蒸气加热过程中对紫苏叶细胞结构的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窄叶鲜卑花叶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S-MS)技术对其挥发油中化合物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共鉴定出50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亚油酸(12.85%)、植酮(11.4%)、二十八烷(10.81%)、棕榈酸(9.22%)、正二十三烷(7.58%)、法尼基丙酮(5.62%)、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3.29%)、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3.21%)、肉豆蔻酸(3.03%)、反式-橙花叔醇(2.14%)、月桂酸(2.11%)、雌二醇(1.9%)等。窄叶鲜卑花叶挥发油种类较多,以脂肪酸、烷烃类和萜类物质为主。   相似文献   

10.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沙枣花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分离出64个组分,鉴定出其中54个化合物,占总质量分数的96.89%;其主要成分为反式肉桂酸乙酯(77.36%)、(E)-4-丙烯基-2-甲氧基苯酚(3.03%)、乙缩醛(2.70%)、顺肉桂酸乙酯(1.09%)、苯乙酸乙酯(1.06%)、苯甲酸乙酯(1.03%)、反式橙花叔醇(1.03%)。  相似文献   

11.
三种桂产桉叶油对常见致腐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柠檬桉、窿缘桉、尾叶桉三种桂产桉叶挥发油,并用GC-MS对三种桉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三种挥发油对食品中常见致腐菌(蜡状芽孢杆菌、姜瘟杆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烟曲霉、黑曲霉)的最小抑菌浓度,并以亚硝酸盐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三种桉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含量有很大的差异,对供试菌种均有一定的抑制性,尤以柠檬桉叶挥发油的抑菌活性最为突出,有望应用于食品保鲜中。   相似文献   

12.
该文对松针挥发油化学成分、提取方法、分析方法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更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松针资源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3):207-211
采用超临界CO_2工艺萃取得到细齿樱桃籽油及其挥发油并对其抗氧化活性和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细齿樱桃籽油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其成分由14种脂肪酸组成,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8.12%,主要为油酸(47.09%)和亚油酸(38.69%)。细齿樱桃籽挥发油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自动质谱退卷积定性系统(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automocted mass spectral deconfolotion and iderclification system,GC/MS/AMDIS)分析,鉴定出17种主要物质,其中主要成分是具有多种药理学活性的β-谷甾醇(60.3%)。  相似文献   

14.
15.
以唐古特白刺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其叶片中矿物质元素进行测定,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叶片挥发油,采用GC-MS分析挥发油成分。结果表明,唐古特白刺叶片中富含多种矿物质元素,其中常量营养元素含量较高,有害元素含量较低;其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为1-亚油酸单甘油酯、L-抗坏血酸-2,6-二棕榈酸酯、十八碳烷酸、四十四烷,相对含量分别为51.77%、8.80%、6.72%、3.90%。表明唐古特白刺叶片中富含矿物质元素,挥发油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深度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采用超临界CO_2技术萃取树莓籽油,利用GC法测定脂肪酸组成,GC-MS联用法测定甾醇组成,HPLC测定生育酚含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多酚含量。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树莓籽油的平均出油率为17.90%±0.3%;共检测到10种脂肪酸,其中亚油酸相对含量(57.44%)最高,其次是α-亚麻酸(26.58%)、油酸(11.94%)和棕榈酸(2.10%);脂肪伴随物中,共检测出7种甾醇,总甾醇含量为861.85 mg/100 g;γ-生育酚、α-生育酚和δ-生育酚含量分别达到799.248、602.996 mg/kg及13.371 mg/kg;多酚平均含量为(341.19±8.94)mg GAE/kg。此研究为树莓籽油及其他蔷薇科植物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孟宪军  刘学  周艳 《食品科技》2007,32(11):90-93
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影响同时蒸馏萃取(SDE)技术对树莓叶片中挥发油提取效果的相关因素包括物料粒径、原料是否浸泡、原料是否加盐、同时蒸馏萃取时间、料液比等。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同时蒸馏萃取树莓叶片中挥发油的适宜工艺组合:即破碎60目(0.3mm)、液料比8∶1、浸泡10h后同时蒸馏萃取8h,各因素对提取结果影响的程度依次为:蒸馏时间>破碎程度>液料比>浸泡时间。  相似文献   

18.
利用GC–MS方法鉴定分析瓜馥木挥发油,结果表明,已鉴定成分占总脂溶性成分72.137%,共50种化合物,主要包含饱和烃、烯烃、脂肪烃衍生物、生物碱、黄酮和芳香族化合物。总挥发油以生物碱(22.349%)、黄酮类(22.192%)和脂肪烃衍生物(12.237%)为主,其中相对含量最高单体化合物是4',5,6,7–四甲氧基黄酮(22.192%),其次是1–(9–硼双环[3.3.1]壬基)–4–乙基–3,5–二叔丁基吡唑(21.063%),再次是油酸甲酯(5.917%)。  相似文献   

19.
野黄桂叶挥发油包合物的制备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β-环糊精为壁材,以包埋率为检测指标,以单因素试验结果为基础进行正交试验,确定野黄桂叶挥发油最佳包合工艺;同时通过薄层色谱法(TLC)、紫外分光光度法(UV)、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以及显微成像法对包合物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野黄桂叶挥发油包合物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处理时间8min,芯材与壁材质量比18,超声波功率150W,β-环糊精与水质量比19,超声温度40℃。经TLC、UV、DSC以及显微成像法表征分析后,结果显示挥发油与β-环糊精已形成包合物,且包合物性质稳定,颗粒均匀,粉末形态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