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肠道病毒性脑膜炎的血清学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NPEV)是目前引起无菌性脑膜炎的最常见原因,多数患者症状轻微,预后良好,但有少数患者会出现后遗症甚至死亡。NPEV尚存在大量的无症状感染或导致其他多种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腹泻、各种皮疹、肌痛、结膜炎、心包炎、小脑共济失调等。近年来,世界各地NP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2008年山东省部分地区手足口病(HFMD)患者肠道病毒71型(EV71),对毒株进行诊断及基因特征初步分析。方法以肠道病毒特异引物对EV71进行RT-PCR扩增,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阳性标本,纯化后与pGEM-T载体连接,转化大肠埃希菌DH5α,筛选后测序,所得序列与我国阜阳、深圳、台湾株及美国EV71标准流行株的核苷酸序列在线进行BLAST比对,分析其同源性。结果42份标本中检出EV71 33例(78.57%),所得序列经种系进化分析,与阜阳2008年HFMD暴发分离株同源性为98.7%99.1%,与深圳1998年HFMD散发分离的EV71毒株同源性为93.4%93.8%,与台湾1998年HFMD病例分离毒株同源性为91.2%91.6%,与美国EV71毒株同源性为79.2%79.7%。有9株EV71的563位苏氨酸(T)替代了EU703813的异亮氨酸(I)。结论EV71 C4亚型是2008年山东省部分地区HFMD暴发流行的病原,同源性分析表明山东省部分地区EV71分离株与阜阳、深圳及台湾地区分离株有较高的同源性,提示该病毒在中国大陆有较广泛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聚合酶链反应快速诊断结核性脑膜炎唐小平,罗惠娟,黄已实,卢群馨近年来,国外陆续报道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显示出独特的优点。我们应用PCR技术检测了50例结脑患者的脑脊液(CSF)标本,并与其它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现将结...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对2009年山东省临沂市起无菌性脑膜炎暴发所分离的病原体进行鉴定,并分析其基因特征.方法 采集无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标本42份,分离病毒;RT-PCR扩增阳性分离物,测定VP1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其他毒株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VPI基因亲缘进化树.结果 分离到肠道病毒17株,经肠道病毒组合血清中和试验和分子分型鉴定为柯萨奇B5病毒(CVB5).CVB5分离株之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2.3%~100.0%和98.7%~100.0%,与CVB5原型株(Faulkner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81.0%~82.4%和9 6.6%~97.0%.VP1区亲缘进化树分析显示,全球CVB5可分为A、B、C、D共4个基因型,引起本次无菌性脑膜炎暴发的CVB5属于基因型D,但位于不同的传播链中.结论 CVB5是此次临沂市无菌性脑膜炎暴发的病原体,分离株之间有较大的遗传差异,但均属于D基因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病毒直接感染心肌细胞是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的一个重要机制,经多因素分析认为病毒RNA的持续存在可改变心肌细胞的基因表达而有独立的预后意义。但当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程发展多年,经过机体长期的作用后,心肌内是否还有病毒基因的表达。由于心内膜心肌活检的应用限制,我们制作了不同时期的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以观察病毒基因在不同期小鼠,尤其是感染病毒后发展到老年的小鼠一t5肌中的存在。方法:5周龄Balb/c小鼠腹腔接种柯萨奇B3病毒制成心肌炎模型,分别提取第10天,28天,50天,60天,90天,120天,150天的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心肌组织的总RNA,采用RT—PCR技术检测柯萨奇B3病毒mRNA。结果:各期小鼠心肌标本里都可检测出柯萨奇B3病毒基因。结论:在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程发展中,病毒长期持续存在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其对心肌细胞的直接作用不能忽视。RT-PCR是一种敏感的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出慢性心肌炎心肌中病毒核酸。  相似文献   

7.
肠道病毒感染与心肌炎暴发流行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7月云南楚雄地区成人心肌炎暴发流行,患者以成年女性为主,在家庭内聚集发病,并致多人突发死亡。为探讨其暴发流行原因,本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对3例心肌炎患者尸检心肌标本进行肠道病毒基因检测,发现患者心肌中均有肠道病毒感染,而脑外伤对照均为阴性,提示肠道病毒感染可能为此次心肌炎暴发流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多项指标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脑脊液多项指标的检测分析,选出对结脑早期诊断有价值的检测指标。方法:选择已确诊为结脑病例52例。留取病人CSF分别经常规,生化,腺苷脱氨酶,聚合酶链反应,BACTEC,涂片及抗结核抗体等多项指标检测,并分别观察治疗后最初2个月CSF,常规,生化的动态变化。结果;CSF除常规,生化外,PCR和ADA的检测对结脑早期诊断有意义。而BACTEC,涂片和抗结核抗体阳性率很低,对早期诊  相似文献   

9.
肠道病毒与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关系的研究已有四十余年的历史 ,然而结论仍然存在争议。随着聚合酶链反应的应用 ,该项研究有了进一步的深入。本文通过对与该项研究有关的分子生物学资料的归纳及统计分析 ,以期阐述三者的相互联系 ,并阐明下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11.
聚合酶链反应对心肌炎和心肌病病原学诊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病毒尤其是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目前被认为是人类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最为常见的病因。但在临床病原学诊断上,常规的血清学检查及组织细胞培养结果常常不能令人满意。近年来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技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为病毒性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原学诊断提供了快速的、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关于克山病病因的研究,60年代就有人提出克山病与某些肠道病毒有关。但对另一型肠道病毒——ECHO_6型病毒与这两种病之间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室1975年从克山病区四川西昌市2例亚急型克山病患儿的血与便中分离出两株病毒,命名为川便_5和川血_1。经电镜证实都是微小核糖核酸肠道病毒,经血清学鉴定,两毒株同属ECHO_6。型。为探讨ECHO_6型肠道病毒与克山病和心肌炎的关系,本研究通过检测克山病病区内克山病人和健康人及非病区健康人和病毒性心肌炎4组人群对两株病毒的血清中和抗体水平,从探讨ECHO_6。型病毒在克山病的发生和流行中所起的作用,阐述其与心肌炎的关系,为克山病的病因研究及心肌炎的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TNFα的检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TNFα的检测作者单位:524001湛江,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张武英刘华瑞赵玉兰龙列明冯冰国外文献报道,脑脊液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对于鉴别诊断细菌性脑炎与非细菌性脑膜炎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否可作为鉴别两类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博尔纳病病毒(Borna disease virus,BDV)与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VE)的关系,以及贵州遵义地区是否存在BDV感染。方法采用巢式逆转录荧光定量PCR(FQ-nRT-PCR)检测了32例VE患者和34例对照组(非神经系统疾病外科手术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uclear cells,PBMC)和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的BDV p24基因片段。结果VE患者PBMC和CSF中BDV p24基因片段阳性率均为12.5%。明显高于对照组(0%,Fisher精确概率检验:χ2=4.524,P<0.05);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阳性产物测序后,与NCBI网站GenBank提供的BDV标准病毒株V和H1766病毒核苷酸序列比较同源性为95.35%和98.84%,在4个位点出现突变(nt1649T→C,nt1656G→A,nt1670C→T,nt1676C→T),突变率为4.65%;与H1766病毒株亲缘关系最近。结论遵义及其周边地区部分VE患者中存在BDV感染,并可能与病毒性脑炎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检测脑脊液中结核菌(TB)-DNA活性对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采用FQ-PCR、抗酸杆菌涂片、TB培养、TB-Ab检测及腺苷酸脱氨酶(ADA)活性检测五种方法分析30例结脑患儿(结脑组)和非TB感染性脑炎或脑膜炎患儿(对照组)脑脊液中相关指标,分别计算其诊断结脑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FQ-PCR阳性率与抗酸杆菌涂片、TB培养、TB-Ab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A活性在结脑组升高14例、对照组升高6例,其敏感性与FQ-P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特异性低于FQ-PCR(P<0.05)。结论 FQ-PCR检测脑脊液TB-DNA,简便、快速、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强,有助于早期诊断结脑。  相似文献   

16.
带状疱疹在临床上极为常见,但是由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并发脑膜炎的病例在临床上却很少见到.我科曾收治2例带状疱疹病毒性脑膜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儿童埃可30型病毒性脑膜炎6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肠道病毒感染是无菌性脑膜炎的重要病因之一。2003年11月至2004年1月浙江省龙游县发生一起埃可30型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脑膜炎流行。发病者均是学龄和学龄前儿童。我院儿科收治病毒性脑膜炎6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采用PCR方法分析2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IgH基因重排和TCRγ基因重排。结果15例B淋巴细胞白血病均发生IgH基因重排,并有2例出现两种基因扩增产物,大小70-140bp。另5例T淋细胞白血病中2例发生TCRγ基因重排,扩增产物大小170-230bp。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小儿病毒性脑膜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治愈,治愈率为100%。但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惊厥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脑膜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安全有效、能明显缩短病程,促使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