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4 毫秒
1.
目的探讨丙戊酸静脉制剂治疗儿童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5例采用传统一线药物安定及苯巴比妥治疗无效的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住院患儿,改用丙戊酸静脉制剂以15 mg/kg负荷量,1~2 mg/kg维持量治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丙戊酸静脉制剂治疗儿童癫痫持续状态总有效率92%,有7例患儿出现嗜睡,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丙戊酸静脉制剂治疗传统一线药物无效的儿童癫痫持续状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注射液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癫痫持续性发作患者60例,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注射液静脉推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左乙拉西坦片口服,根据治疗后24 h内患者癫痫发作情况及脑电图放电控制情况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应用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注射液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可明显减少癫痫的发作频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1病例介绍病人。女。40岁,主因“阵发性抽搐伴意识障碍3日”于2005年11月以病毒性脑炎、症状性癫痫收入我院神经内科,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抗痛毒和抗癫痫治疗。常规口服丙戊酸钠,肌肉注射苯巴比簧(鲁米那),水合氟醛灌肠,但癫痫发作控制不理想,3d内癫痫发作10余次。加用地西泮后,2d内癫痫发作9次。入院1周,给予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通气,并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病人一直处于中度昏迷状态,GCS评分6分,抽搐时表现为双眼上吊,口吐白沫,四肢强直,肌张力高。面部大汗。因病人抽搐较频繁,癫痫控制不理想,加用米迭唑仑持续泵入,但病人仍有间断抽搐,医生加用德巴金持续泵入,准备停用米迭唑伦静脉输入,在交替给予的过程中,地西泮3mg/h,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方法,评价硫喷妥钠联合机械通气抢救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方法】45例患者依据临床特征、脑电图确诊为癫痫持续状态,入院后立即行硫喷妥钠1.0 g加入0.9%氯化钠溶液中,使用微量泵3-8 mg/min静滴。同时采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根据血气分析合理选择呼吸模式和调节呼吸机参数,加强呼吸道管理。【结果】45例于5-30 min内抽搐全部控制,3-24 h内意识转清,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均恢复正常。【结论】使用硫喷妥钠联合机械通气控制癫痫持续状态快速、高效、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早期机械通气联用硫喷妥钠抢救老年患者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方法45例老年患者依据临床特征、脑电图确诊为癫痫持续状态,入院后立即行硫喷妥钠1.0g加入0.9%氯化钠溶液中,使用微量泵3~8mg/min静滴。同时采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根据血气分析合理选择呼吸模式和调节呼吸机参数,加强呼吸道管理。结果45例于5~30min内抽搐全部控制,3~24h内意识转清,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均恢复正常。结论早期机械通气联用硫喷妥钠控制老年患者癫痫持续状态快速、高效、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静脉注射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对丙戊酸钠静脉注射治疗18例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疗效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均在给药30min内惊厥控制,有2例复发,调整静脉滴速后改善,无呼吸抑制现象发生。24h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平均为48mg/L。结论丙戊酸钠静脉注射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有效方法、有效护理及观察是其疗效的保证,并可防止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丙戊酸在癫痫大鼠额叶的神经药代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丙戊酸在癫痫大鼠的额叶神经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癫痫组,每组各6只。癫痫组大鼠用印防己碱(PTX)腹腔注射点燃,腹腔注射丙戊酸钠400mg/kg后不同时间点收集两组大鼠额叶细胞外液透析液及血标本。结果丙戊酸迅速吸收入额叶中,在额叶中浓度显著低于血中浓度;癫痫大鼠与正常大鼠额叶的神经药代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给药1h后额叶丙戊酸浓度与血清丙戊酸浓度均呈下降趋势。结论癫痫大鼠与正常大鼠额叶丙戊酸神经药代动力学特征相似;丙戊酸在癫痫大鼠额叶的分布可能与额以局部脑血流量变化、血脑屏障功能障碍、丙戊酸穿过血脑屏障需单羧酸(MCA)载体转运等因素有关;监测给药一段时间后血清丙戊酸浓度有助于了解脑卒中后晚发性癫痫患者的额叶丙戊酸浓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新药不断研制并应用于临床中,我们通过观察和积累,发现苯巴比妥钠注射剂与咪达唑仑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需引起重视。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0岁,因癫痫持续状态,需给予镇静,遵医嘱先后配制0.9%生理盐水注射液30 ml+咪达唑仑100 mg和0.9%生理盐水注射液50 ml+苯巴比妥钠注射剂1200 mg同时从右锁骨下深静脉泵入,深静脉管道内立即出现白色浑浊,立即停止两种  相似文献   

9.
丙戊酸在癫痫大鼠额叶的神经药代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小艳  章蓓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3):3578-3579
目的 研究丙戊酸在癫痫大鼠的额叶神经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癫痫组,每组各6只。癫痫组大鼠用印防己碱(PTX)腹腔注射点燃,腹腔注射丙戊酸钠400mg/kg后不同时间点收集两组大鼠额叶细胞外液透析液及血标本。结果 丙戊酸迅速吸收入额叶中,在额叶中浓度显低于血中浓度;癫痫大鼠与正常大鼠额叶的神经药代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差异无显性;给药1h后额叶丙戊酸浓度与血清丙戊酸浓度均呈下降趋势。结论 癫痫大鼠与正常大鼠额叶丙戊酸神经药代动力学特征相似;丙戊酸在癫痫大鼠额叶的分布可能与额以局部脑血管流量变化,血脑屏蔽功能障碍,丙戊契穿过血脑屏蔽需单羧酸(MCA)载体转运等因素有关;监测给药一段时间后血清丙戊酸 度有助于了解脑卒中后晚发性癫痫患的额叶丙戊酸浓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赵艳芳  石禄 《护理研究》2008,22(18):1688-1688
1 病例介绍 病人,女,55岁,主因头晕,伴肢体麻木4h于2007年3月24日入院.入院时体温36.4C,脉搏72/min,血压130/80mmHg(1 mmHg=0.133kPa),血常规、出凝血4项、急诊生化均正常;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给予氯化钠注射液250mL 血塞通400mg静脉输注,0.9%氯化钠注射钠注射液mL 天麻素600mg静脉输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和比较地佐辛、盐酸曲马朵和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镇痛效果。方法将15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地佐辛组(A组)、盐酸曲马朵组(B组)、酒石酸布托啡诺组(C组),每组50例。三组产妇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施术,术中麻醉效果满意,术毕立即接静脉输注镇痛泵,药物配方为A组:地佐辛50 mg+盐酸托烷司琼5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B组:盐酸曲马朵1000 mg+盐酸托烷司琼5 mg+0.9%氯化钠注射液共100 ml;C组:酒石酸布托啡诺10 mg+盐酸托烷司琼5 mg+0.9%氯化钠注射液共100 ml。观察各组术后4 h、12 h、24 h、36 h、48 h各时间点的静息疼痛和动态疼痛,并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记录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静息疼痛VAS评分:4 h、12 h A组低于B、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各时间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动态疼痛VAS评分:4 h、12 h、24 h A组低于B、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 组各时间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嗜睡)C组的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药物可安全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效果可靠,其中地佐辛联合盐酸托烷司琼镇痛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2.
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志安  张煜华 《新医学》2012,43(2):82-84
目的:评价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的126例癫痫患儿分为3组,托吡酯组给予托吡酯,初始剂量为0.5~1.0 mg/(kg.d),逐渐增加至维持量4~8 mg/(kg.d),2次/日;丙戊酸钠组给予丙戊酸钠,初始剂量为10~15 mg/(kg.d),逐渐增加至维持量20~40 mg/(kg.d),3次/日;联合组应用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剂量与用法同上。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5.2%,显著优于托吡酯组81.0%、丙戊酸钠组78.6%(P<0.05)。不良反应有感觉异常、胃肠道反应、体质量变化及嗜睡。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一药物治疗,且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李懿  葛圣金 《中国临床医学》2013,(6):818-819,822
目的:研究分别静脉注射丙泊酚、氯胺酮对大鼠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mid-latency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MLAEP)的影响.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10组,每组8只,分别经尾静脉注射0.9%氯化钠液、脂肪乳、不同剂量丙泊酚和氯胺酮.分别于给药前后各1 min记录大鼠内侧膝状体腹侧核团(ventral medial geniculate body,MGBv)内MLAEP的变化,包括N0、P0、Na、Pa、Nb潜伏期和Pa波幅.结果:静脉注射0.9%氯化钠液、脂肪乳、氯胺酮和0.5 mg/kg丙泊酚对大鼠MLAEP无显著影响;与静脉注射0.9%氯化钠液组相比,静脉注射1 mg/kg以上剂量丙泊酚使Na、Pa、Nb潜伏期延长,并使Pa波幅降低.结论:静脉注射1 mg/kg以上丙泊酚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大鼠MLAEP,而静脉注射氯胺酮则无此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两种封管液对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用0.9%生理盐水作封管液,对照组用肝素钠盐水(含肝素钠10U/ml)作封管液。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静脉炎发生率、留置管的阻塞率、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生理盐水能维持细胞外液容量及渗透压,符合生理要求,可代替肝素盐水封管。  相似文献   

15.
盆腔灌注疗法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盆腔灌注疗法对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64例盆腔炎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实验组行盆腔灌注治疗,向盆腔内灌注左氧氟沙星200mL(0.2g)、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1000mL(1.0g)、地塞米松10mg、a-糜蛋白酶8000IU,间隔5d,共用2次。对照组为静脉注射抗炎治疗,生理盐水250mL+头孢替唑钠2.0g、左氧氟沙星注射液100mL、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共用10d,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实验组盆腔灌注治疗盆腔炎的有效率(98.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7.88%),治疗费用明显降低,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O.01)。【结论】盆腔灌注疗法为盆腔炎患者提供.了一种高效、经济、简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防治丙泊酚注射液注射痛的效果。方法90例ASk Ⅰ~Ⅱ级采用丙泊酚注射液诱导全麻病人,随机分成六组,各15例。A组静推氟比洛芬酯5m1(含量50mg),60min后开始丙泊酚注射液诱导麻醉;B组静推氟比洛芬酯5ml,30min后开始丙泊酚注射液诱导麻醉;C组静推氟比洛芬酯5ml,10min后开始丙泊酚注射液诱导麻醉;D组静推氟比洛芬酯5ml后用压脉带扎于肘部印秒后开始静推丙泊酚注射液麻醉诱导;E组静推氟比洛芬酯60s后开始静推丙泊酚注射液麻醉诱导;F组静推氟比洛芬酯5ml后即刻开始丙泊酚注射液麻醉诱导。结果疼痛发生率及疼痛评分:A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E组、F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E组或F组与A组或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D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对预防丙泊酚注射液注射痛有效,用药后即刻予丙泊酚注射液时对注射痛预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腰椎减压内固定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腰椎减压内固定术的老年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均采用静脉诱导静吸复合全身麻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0):利多卡因+舒芬太尼(L+SF)组和舒芬太尼(SF)组。 L+SF组于术后给利多卡因针50 mg/kg和舒芬太尼针150μg,SF组于术后给舒芬太尼针150μg,两组均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到300 ml, PCIA以LCP模式(负荷量4.0 ml+持续量4.0 ml/h+单次病人自控镇痛(PCA)量4.0 ml/次)给药,PCA均间隔20 min,术后48 h停用镇痛泵。结果两组在各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23、0.46、0.22、0.33、0.26、0.41、0.22、0.17、0.07、0.61、1.11、1.10,P均>0.05);L+SF组术后24 h、48 h 的PCIA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明显低于S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78、3.00、3.78、4.63,P均<0.05);L+SF组术后24 h、48 h内舒芬太尼的用量明显低于S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51、6.75,P均<0.05);术后L+SF组的呼吸抑制发生率和过度镇静发生率明显低于S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5.46、4.32,P均<0.05);两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93、2.03, P均>0.05)。结论利多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可以安全用于老年患者腰椎减压内固定术后静脉自控镇痛,镇痛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托烷司琼、氟哌利多复合地塞米松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ASAⅠ~Ⅱ级),于麻醉前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A组:托烷司琼2 mg(加盐水稀释至3 ml);B组:氟哌利多2.5 mg+地塞米松10 mg(共3 ml);C组:生理盐水3 ml。观察术后24 h恶心、呕吐发生率并对两组进行对比。结果三组术后24 h恶心、呕吐总发生率分别为:A组25%,B组30%,C组75%。A组和B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组(P〈0.01),而A组与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烷司琼、氟哌利多复合地塞米松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都有较好的预防作用,但托烷司琼价格昂贵,相比而言氟哌利多复合地塞米松更显示其性价比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静脉留置针封管液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在静脉留置针期间使用不同封管液封管后的再通效果,以选出适合的封管液。方法将96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B、C三组,分别使用生理盐水及15U/ml、50U/ml浓度的肝素液封管,观察再通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生理盐水及15U/ml、50U/ml浓度的肝素液封管,堵塞率均较低,分别是7.81%、6.25%、3.13%,三组相互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50U/ml浓度的肝素液封管,部分患者有牙龈出血,穿刺处明显的皮肤紫癜,渗血,鼻衄情况出现,其他两组患者无类似情况。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期间,采用生理盐水及15U/ml、50U/ml浓度肝素液封管再通效果均较好,但50U/ml浓度的肝素液封管,有影响凝血功能的危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与等效剂量芬太尼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11月-2008年9月收治的50例硬膜外麻醉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25)。芬太尼组(A组):芬太尼0.75mg加0.894%甲磺酸哌卡因20mL加生理盐水至100mL;舒芬太尼组(B组),舒芬太尼75μg加0.894%甲磺酸哌卡因20mL加生理盐水至100mL硬膜外镇痛。其中,A组患者于手术结束时,静脉滴注格拉司琼3mg。持续剂量2mL/h,单次给药量(PCA)0.5mL/次,锁定时间15min。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恶心、呕吐次数,记录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的变化。结果镇痛泵开机后,B组各时段镇静评分,2分以上者明显多于A组,镇痛评分明显低于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都较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4、12、24h的呼吸频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48h的呼吸频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等效剂量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硬膜外镇痛,舒芬太尼明显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