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铃薯收获过程中块茎运动仿真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点研究马铃薯收获机振动筛运动参数与块茎损伤之间的关系;应用虚拟样机来代替物理样机进行验证设计;采用ADAMS仿真软件对振动筛和块茎进行运动仿真,获得了振动筛运动的速度、加速度、位移和动能曲线,能够有效地判断块茎沿筛面的运动状态;针对圆形和椭圆形两种块茎,分析了振动频率和振幅对块茎损伤率的影响,为今后马铃薯收获机振动筛的设计与分析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联合收获机数字化建模与关键部件仿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基于特征的参数化造型技术建立了联合收获机的零部件数字化实体造型,并对联合收获机进行了虚拟装配,得到了联合收获机的数字化整机模型,对联合收获机的振动筛进行了动态仿真,分析了振动筛关键点的运动参数曲线,结果表明振动筛符合设计要求,有利于籽粒的分离。  相似文献   

3.
玉米联合收获机传动箱是玉米收获机的关键部件。应用三维造型软件Pro/E对齿轮箱进行三维实体造型,并将模型通过Pro/E和ADAMS专用接口软件Mech/Pro导入ADAMS中进行仿真分析。根据模型的运动原理,对各部件施加约束、力矩、碰撞力等,以模拟齿轮箱的运动,得到运动学、动力学参数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该齿轮箱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应用仿真分析法得出的结论可为齿轮箱的设计、改进以及优化提供有益的技术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单行牵引式马铃薯收获机伤薯率高、明薯率低等问题,提出摆动分离筛优化的关键变量,并使用三维实体建模软件对小型马铃薯收获机零部件进行参数化建模,确立曲柄半径与转速对筛分性能影响的目标函数。同时,运用ADAMS对摆动分离筛虚拟样机模型进行动态仿真分析,完成摆动分离筛筛分性能关键参数的优化。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输送臂的建模与运动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依照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输送臂的工作特性,引入虚拟样机技术,利用ADAMS软件建立了输送臂机械模型和液压仿真模块,在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输送臂的控制模型。通过ADAMS与Matlab接口对系统模型进行了集成仿真;对输送臂的运动过程进行了分析与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6.
小型甘蔗联合收获机虚拟样机的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计算机可视化虚拟设计方法,对小型甘蔗联合收获机虚拟样机的关键部件进行了装配仿真和运动仿真研究。阐明了基于I-DEAS软件虚拟样机仿真的设计思路及其关键技术,求解出各运动部件的运动参数进行了动态干涉检查,得到最适合实际情况的设计参数。该方法可降低设计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7.
基于现有的直线振动筛设计标准,振动筛的工作性能与设计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分析和减少这些差距,需要对振动筛进行运动仿真,实现振动筛模型的模拟、修正和改善。鉴于此,对双轴直线振动筛进行动力学分析与参数计算,引入ADAMS软件进行运动仿真,得到振动筛质心的振幅、速度、加速度以及动载荷曲线,仿真结果与参数计算值的误差较小。对双轴直线振动筛的研究以及振动筛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介绍了一种基于ADAMS仿真软件的分析方法。基于ADAMS仿真软件建立了插齿机虚拟样机模型,通过添加约束、设臵驱动参数、建立相应的虚拟仿真环境,对插齿机输出构件的速度、加速度曲线进行测量、分析,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为插齿机机构设计的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目前国际上最成熟使用参数化特征造型技术的大型CAD/CAM/CAE集成软件之一—Pro/Engineer对甘蔗收获机切割器进行建模,并利用其Pro/Mechanism模块对其进行运动仿真,得出了甘蔗收获机样机切割器的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10.
结合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输送臂系统的防碰工作原理,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建立输送臂的虚拟样机模型,并对二自由度输送臂系统的运动防碰进行了位置分析和预测,在基于对运动防碰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机械臂位置控制的算法。在虚拟样机软件ADAMS中建立了控制系统,并分析了系统运行的动态特性,得出输送臂的实际运动轨迹与理想轨迹基本接近的结论,解决了输送臂运动防碰问题,说明机械臂位置控的算法应用在马铃薯输送臂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丘陵山区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短缺、履带底盘通过性较差等问题,设计了一款包括底盘行走装置、多级输送分离装置的自走式马铃薯收获机,开展了底盘通过性和机器收获性能理论分析。首先,对收获机底盘坡地行驶、越障性能进行理论分析,获得底盘通过性的临界参数;其次,对收获过程中马铃薯运动学进行分析,得到关键工作部件的相关参数。与此同时,运用RecurDyn仿真软件对整机进行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获得自走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适用于丘陵山区横向与纵向坡地及跨越壕沟与直壁的相关运动参数。仿真结果表明:纵向坡地行驶的最大爬坡角度为28°、横向坡地行驶的最大坡度角为20°、整机跨越垂直障碍的最大高度为150 mm、最大跨越壕沟宽度为300 mm。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收获作业时伤薯率为1.92%、破皮率为2.86%。收获机满足纵向坡度25°稳定行驶要求,跨越300 mm壕沟,翻越150 mm直壁,与仿真结果保持一致,验证了仿真的准确性,满足履带马铃薯收获机行驶通过性的设计要求。该研究可为丘陵山区根茎类履带式收获机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侧输出马铃薯收获机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马铃薯收获机向大型联合收获的发展趋势,在参考了国内外先进机型的基础上,结合马铃薯在我国种植的实际国情,设计完成并制造了4U-1700A型侧输出马铃薯收获机。新型收获机将原有的中间输出方式改进为单侧输出,并与马铃薯联合收获机配套使用,减少了联合收获机归垄行数,提高了生产效率。为此,介绍该款收获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参数,说明了主要技术参数和基本结构的原理与功能。田间收获试验表明:该收获机可以实现薯土彻底分离,并规则地平铺在另一侧相邻两垄之间,供联合收获机二次收获,具有伤薯率低、漏收率低、工作性能稳定的优点,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马铃薯收获机由于传动速度偏高造成的收获机阻塞和马铃薯损伤问题,对马铃薯收获机进行了优化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自适应学习的设计方法,解决了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输送和分级装袋流动不畅和有滞留堆积问题,提高了收获机的生产效率。为了验证马铃薯收获机优化设计后的可靠性,在不同类型的地块上对马铃薯的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地块类型分别为平播旱地和全覆膜双垄播旱地两种。通过试验测试发现:对传动系统进行改进后,联合收获机对全覆膜双垄播旱地和平播旱地的适应性均较好,各项测试指标均比优化之前好,从而验证了传动系统优化的可靠性,对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改进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家口地区马铃薯种植面积广,畜力犁收获时效率低,漏收和破损较为严重,外购的马铃薯收获机不适合当地农民的种植方式.为此,设计了马铃薯收获机.该机可实现马铃薯挖掘、薯土分离和薯秧分离.同时,对该机部分关键零件进行了设计,对样机在玉米茬地和马铃薯地的工作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满足当地农民的使用要求,试验数据对设计多行马铃薯收获机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4U-2B型马铃薯收获机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4U-2B型马铃薯收获机是结合我国配套动力及马铃薯收获工艺的实际情况设计的一种新型马铃薯收获机具.其与48kW以上的轮式拖拉机配套使用,1次性作业可以完成挖掘、升运、分离、放条等多项作业.为此,阐述了马铃薯收获机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思想,介绍了其技术参数及结构特点,为马铃薯收获机的研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甘薯种植大国,能够进行自动化采收作业的甘薯收获机具备重要地位。甘薯输送分离机构是甘薯收获机中的重要机构,对伤薯率及明薯率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离散元仿真,从甘薯碰撞损伤和土壤破碎效果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得到最优参数。依此进行样机的设计与制造,并进行田间试验验证仿真结果。依据TRIZ理论,对分级收集机构进行创新设计,解决分级效率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提高马铃薯收获效率并减少其机械损伤,关键在于优化滚筒式马铃薯收获机分离输送装置的运动参数,包括滚筒筛转速、切削角度和行进速度.为此,建立了土壤颗粒的仿真模型、马铃薯颗粒的仿真模型和马铃薯收获机分离输送装置的仿真模型,通过EDEM软件仿真土壤和马铃薯颗粒的分离输送试验并收集数据;运用Design-expert软件...  相似文献   

18.
针对马铃薯收获机收获作业提出的更高要求,对马铃薯收获机输送链进行仿真分析和参数优化。通过分析,马铃薯横切面半径越大,在输送过程中越不稳定,在不发生漏薯的情况下,增加相邻栅条的距离可以提高马铃薯输送的稳定性。基于ADAMS对输送链不同水平夹角下的马铃薯滚动进行分析,马铃薯滚落速度变化与输送链倾角有关,在倾角≤30°时,马铃薯滚落速度能够达到稳定状态而不会继续增加,为马铃薯输送链的设计提供依据。建立马铃薯薯土分离效果与输送装置参数的关系,通过分析和试验的方式设计了主从驱动轮的中心距h为1 500 mm、输送链倾角β为25°、提升高度为634 mm的输送链,能够实现马铃薯的输送分离作业。   相似文献   

19.
该文主要介绍了中国2011年马铃薯收获机市场的发展情况,包括市场需求、竞争形势、消费者特征、价格和产品技术发展趋势等方面,并对2012年的马铃薯收获机市场的需求和竞争形势进行了预测和分析,以期对马铃薯收获机生产企业2012年的生产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丘陵山地番薯收获作业中存在的现有机型实用性较低、伤薯率高、明薯率较低、多为人工收获等问题,设计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地轻量化番薯收获机。整机结构主要有变速箱、三点悬挂装置、挖掘装置、二次分选装置、升运分离装置等组成。该收获机能做到较高效率挖掘番薯,并在其升运期间振动分离土薯,同时收集升运过程中掉落番薯至二次分选装置并振动分离土薯。在此研究目的的基础上进行样机三维模型建立,并在样机制造完成后进行田间实地试验,记录试验过程中收获机的明薯率、伤薯率、漏薯率等数据,试验数据表明满足番薯收获机工作需求,并以此为以后样机改进提供理论依据与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