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糖尿病患者胰岛自身抗体与β细胞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 研究胰岛自身抗体与糖尿病(DM)临床表现,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 分析733例住院DM患者的临床和生化特征。测定血清C肽,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水平。结果 58例速发型1型DM中34.5%,GADA阳性,22.4%ICA阳性,27.3%IA-2A阳性,在临床初诊为2型DM的675例患者中,13.5%有一种以上抗体阳性,其中10.1%GADA阳性,2.7%ICA阳性,8.7%IA-2A阳性,在不同病程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中自身抗体阳性率无明显变化。而病程2年以上的1型DM患者中则呈降低趋势,随着病程延长,患者均有空腹和餐后C肽水平降低,但下降的速度以1型DM最快,LADA次之,2型DM最慢,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表明,GADA是导致空腹与餐后C肽水平降低的危险因素。结论 在速发型1型DM和LADA患者中GADA,ICA和IA-2A阳性率不同,联合抗体检测有助于诊断,LADA患者β细胞功能衰退较慢,保护残存β细胞可有利于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1型糖尿病(T1DM)患者多种胰岛自身抗体的检出情况和不同类型T1DM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在中日友好医院住院的67例T1DM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及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抗体(IA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免疫沉淀法(RIP)检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和锌转运蛋白8抗体(ZnT8A)等6种胰岛自身抗体情况。结果本组T1DM共67例,其中经典型T1DM53例,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12例和暴发性1型糖尿病(FT1D)2例。起病年龄2~77岁,体质指数(BMI)(22±4)kg/m2,糖化血红蛋白(HbAlc)9.7%±2.4%,空腹C肽(0.3±O.4)μ/L。GADA(ELISA)阳性51例(76.1%),GADA(RIP)阳性35例(52.2%),IA2A阳性19例(28.3%),ZnT8A阳性16例(23.9%),IAA阳性16例(23.9%),ICA阳性10例(14.3%)。前4种抗体检测方法至少1种阳性者共56例(83.6%)。51例ELISA法GADA阳性包括了35例RIP检测GADA阳性中的33例、19例IA2A阳性中15例及16例ZnT8A阳性中的14例。经典1型糖尿病在发病初至半年内需要胰岛素治疗,而LADA平均在发病3.9年后需要胰岛素治疗。2例FT1D患者起病急,发病时血糖分别为41.1和23.1mmol/L,HbAlc分别为7.8%和6.5%,空腹及餐后血C肽均小于0.03μg/L或不能测出。结论ELISA检0n.0GADA对1型糖尿病的诊断有较高敏感性,联合多种抗体检测对T1DM诊断作用有限。FT1D起病急骤,代谢紊乱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的自身抗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是与缓慢进行性的胰岛β细胞免疫损害有关的特殊类型糖尿病,临床表现类似于2型糖尿病但自身抗体阳性。LADA存在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酪氨酸磷酸酶样蛋白等胰岛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抗CD38抗体等非特异性自身抗体,以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和抗麦胶蛋白抗体等非胰岛器官的特异性抗体,但抗原表位、抗体种类和滴度与1型糖尿病不完全相同,且不同LADA人群间亦不同,与临床表现、发病机制,β细胞功能损害程度、病情预后可能相关。关于自身抗体的研究为了解LADA的发病机制,是否诊断时即开始胰岛素治疗及免疫调节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罗格列酮治疗的三年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胰岛β细胞的免疫损害呈缓慢性,患者在病程早期往往具有一定的残余胰岛β细胞功能,这给干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时机。目前,有学者提出LADA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但国际上对于LADA患者合适的治疗方案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LADA的异质性很强,抗体滴度部分反映体内自身免疫程度,根据抗体滴度水平可将LADA患者分为LADA-1型(高滴度)和LADA-2型(低滴度)。  相似文献   

5.
胰岛自身抗体是自身免疫糖尿病的体液免疫标志物,联合多个自身抗体检测不但有助于经典1型糖尿病的诊 断和发病风险预测,而且能从初诊2型糖尿病中甄别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并预测其将来对胰岛素 治疗的需要。胰岛自身抗体检测方法目前的“金标准”为放射配体法,采用生物素-链酶亲和素的桥联酶联免疫法, 以及MSD电化学发光法具有很好的检测效果。新型胰岛自身抗体的发现、多抗体筛查方法的改进以及胰岛自身抗 体的异质性研究等,将为临床上筛查自身免疫糖尿病以及预测胰岛功能的衰竭提供更好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贾秀娟  王珍  毛拥军 《山东医药》2006,46(25):31-32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47例1型糖尿病(DM)、390例2型DM患者的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和胰岛细胞抗体(ICA)。结果1型DM组GADA、IA-2A和ICA的阳性率分别为53%、49%和21%,至少一种抗体呈现阳性的比例为83%;2型DM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1%、3.6%和7%,至少一种抗体呈现阳性的比例为16%。提示三种抗体在1型DM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2型DM,GADA、IA-2A和ICA检测具有互补作用。GADA是1型DM、成人隐匿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主要血清学指标,IA-2A是年幼1型DM患者的主要免疫学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与甲状腺自身免疫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与甲状腺自身免疫的关系.方法对90例LADA患者、104例1型糖尿病(T1DM)患者、10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进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检测.糖尿病患者还进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检测.TPO-Ab、TG-Ab采用放免法检测,GAD-Ab采用放射配体法检测.结果(1) LADA患者TPO-Ab的检出率为16.7%(15/90)高于T2DM患者(7.0%, 7/100; P<0.05).LADA患者中任一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或 TG-Ab阳性)的检出率与T1DM差异无显著性(18.9%,17/90比25.0%,26/104,P>0.05),且均高于正常对照的8.0%(8/100, P<0.05).(2)携高滴度GAD-Ab(GAD-Ab指数≥0.5)的LADA患者中任一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检出率为50.0%(9/18),高于低滴度GAD-Ab 的LADA患者(12.5%, 8/64; P<0.05).(3) 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LADA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率高于抗体阴性者(47.1 %, 8/17比17.1%, 6/34, P<0.05).结论 (1)LADA患者, 尤其是携高滴度GAD-Ab的 LADA患者,与经典的T1DM相似,易合并甲状腺自身免疫紊乱.(2)LADA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存在预示甲状腺功能异常的风险增高.(3)LADA可作为自身免疫多内分泌腺病综合征(APS)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且常以APS-Ⅲ型存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03年10月至2007年3月连续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就诊的1003例初诊2型糖尿病、110例1型糖尿病患者,并选取同期米院体格检杏的317名健康对照者,采用微量平板放射免疫法和放射配体法检测IAA及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和蛋门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水平,了解IAA阳性率及与其他抗体重叠情况.对4例IAA单独阳性的LADA患者进行了4年随访,观察其临床特征变化.采用卡方榆验比较初诊2型糖尿病组、健康对照组和初诊1型糖尿病组IAA阳性率,采用t检验比较IAA阳性组和阴性匹配组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下降速率.结果 (1)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IAA阳性率3.39%(34/1003)高于健康埘照组0.95%(3/317)(X2=5.3,P<0.05),但低于1型糖尿病组21.82%(24/110)(x2=68.2,P<0.01).(2)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三种抗体联合检测阳性率为10.47%(105/1003),高于GADA 6.58%(66/1003)、IA-2A 2.79%(28/1003)、IAA3.39%(34/1003)单个抗体检测(x2值分别为9.2、37.8和46.2,P值均<0.05).IAA联合检测可提高LADA阳性检出率2.39%.(3)在4年随访期间,IAA阳性者逐年转阴,4例中的2例患者合并GADA阳性;IAA阳性组FINS水平下降速率较阴性匹配组呈增高趋势(分别为15.37%和5.29%;t=1.7,P=0.059).结论 IAA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筛查LADA有一定价值;联合检测IAA、GADA、IA-2A能提高LADA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9.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属于缓慢起病的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阳性对LADA的诊断具有决定性作用。研究发现GAD-Ab滴度可能与LADA患者的细胞免疫、易感基因、临床特征、胰岛功能等相关,因此推断LADA可能存在与GAD-Ab滴度相关的异质性。研究具有不同抗体滴度LADA患者的胰岛病理改变有助于了解β细胞的免疫破坏进程、尝试新的免疫干预措施,从而为1型糖尿病的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以T细胞介导的胰岛β细胞特异性损伤及循环中出现胰岛自身抗体为特征,自身免疫是其发病的中心环节,自身抗体是目前最可靠的1型糖尿病(T1DM)生物标志物,临床应用广泛,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则是其在T1DM的诊断及预测方面的价值。胰岛素自身抗体种类繁多,各有特点,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抗体包括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胰岛素瘤相关蛋白2抗体(IA-2A)和锌离子转运蛋白8抗体(ZnT8A)。联合检测对T1DM的诊断及预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2,(11):703-703
成人隐匪性自身饱疫糖尿病(LADA)是一种兼有1型糖尿病(T1DM)和2型精尿病(T2DM)特征的特殊类型糖尿病:LADA患者产生针对胰岛自身抗原的抗体,却在短期内不依赖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免疫学会(IDS)提出LADA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柯萨奇B组病毒(CBV)感染与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关系。方法采用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以ELISA法对LADA、T2DM和非糖尿病(non-DM)组研究对象进行血清CBVIgM和IgG抗体检测。结果LADA、T2DM和non-DM三组CBV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3%、2.1%和5.2%)及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4.6%、9.4%和12.5%)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也未发现血清CBVIgM和IgG抗体与LADA之间有统计学联系。结论本研究未发现血清CBVIgM和IgG抗体与LADA相关。  相似文献   

13.
LADA胰岛的β细胞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人迟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是新近发现的1型糖尿病的亚型,它以2型糖尿病起病,胰岛β细胞缓慢损伤为特征。研究表明它是在遗传基础上发生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造成对β细胞的损伤。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易感基因、多种自身抗体如胰岛细胞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等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存在和细胞因子的异常均对LADA的预测、诊断、治疗有重要作用。早期保护其残余胰岛功能意义重大,而上述因素对β细胞功能的影响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放射配体法检测2027例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IA.2A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分析IA-2A在初诊T2DM患者中的分布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初诊T2DM患者中IA-2A阳性检出率低于GAD-Ab阳性检出率(2.2%7)S10.6%,P〈0.01)。联合GAD-Ab和IA-2A检测,可使LADA阳性检出率达11.5%。IAm2A在低体重、低c肽水平患者中阳性检出率高;随着起病年龄增大,IA-2A阳性检出率下降(P〈0.05)。与T2DM组比较,单独IA-2A阳性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比例高(P〈0.05)。高滴度IA-2A阳性LADA患者具有起病年龄小(P〈0.01)、体重轻、高血压比例低、空腹C肽低、合并GAD-Ab阳性和使用胰岛素比例高(P〈0.05)等特点。结论IA-2A检测对LA—DA具有辅助诊断价值,与GAnAb联合检测可提高LADA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琚枫  符茂雄 《实用老年医学》2011,25(5):420-422,426
目的探讨通过胰岛素强化治疗老年(≥60岁)起病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疗效,并与2型糖尿病及中青年LADA患者进行临床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8年海南省农垦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48例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阳性老年LADA患者和同期住院的50例GADA阴性的老年2型糖尿病(T2DM)以及40例中青年(25~60岁)LADA的患者,分别比较其空腹C肽、餐后2h C肽水平、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发症及治疗1年后空腹C肽、餐后2hC肽水平。结果老年LADA患者与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C肽、BMI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HbA1c明显升高(P〈0.05),血糖波动大。与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老年LADA患者并发症明显增多,有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LADA患者与中青年LADA患者比较,治疗前空腹C肽、餐后2hC肽水平等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空腹C肽、餐后2hC肽水平等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治疗后空腹C肽、餐后2hC肽水平等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针对老年LADA患者建议早期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以保护残余的胰岛B细胞功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与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和锌转运体8抗体的关系。方法纳入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521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男107例,女414例,年龄(41±14)岁]、153例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男24名,女129例,年龄(50±14)岁]及健康志愿者102名[男52名,女50名,年龄(23±4)岁],应用放射免疫沉淀法检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锌转运体8抗体水平。采用t检验、x2检验或秩和检验进行数据统计。结果(1)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和锌转运体8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7.29%(38/521)和16.70%(87/521),高于正常对照者[均为0.98%(1/102),)(2值分别为5.794、17.374,均P〈0.05]和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分别为2.14%(3/140)、9.93%(15/151),x2值分别为5.032、4.161,均P〈0.05]。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的阳性率[4.22%(22/521)]与正常对照者(0,)(2=3.311,P〉0.05)及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2.14%(3/140),x。=1.31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个及2个以上胰岛自身抗体阳性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糖尿病的发生率高于胰岛自身抗体阴性者[21.43%(3/14)VS5.13%(20/390),Fisher精确概率检验,P〈0.05],仅1种胰岛自身抗体阳性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糖尿病的发生率与抗体阴性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87%(9/131)VS5.13%(20/390),X2:0.566,P〉0.05]。(3)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中,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高滴度(≥600U/m1)者任一胰岛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均高于低滴度者[35.83%(43/120)vs22.93%(86/375),x2=7.851,P〈0.01]。结论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高滴度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易合并胰岛自身抗体阳性,尤其是锌转运体8抗体的阳性率较高,提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在免疫学发病机制上可能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青州地区初次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自身抗体及胰岛功能测定,早期发现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 LADA),分析其临床特点,指导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选取青州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初次住院的42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测定。统计LADA的发病率,与同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相关指标比较,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青州地区初次住院42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自身抗体阳性29例,LADA的发病率为6.81%;29例LADA中GADA26例,ICA6例、IAA3例、3抗体同时阳性2例,GADA、ICA、IAA分别占LADA患者的89.66%、20.69%、10.34%。LADA组空腹血糖明显高于T2DM组[(19.58±9.89)mmol/Lvs (12.30±4.59)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P&l...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一级亲属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与HLA—DQ基因型之间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采用放射配体法检测351例糖耐量正常的1型糖尿病一级亲属与376名正常对照者GADA、IA-2A与IAA。其中156例自身免疫1型糖尿病一级亲属与278名正常对照采用PCR-直接测序法明确HLA-DQ基因型。结果(1)与正常对照比较,1型糖尿病一级亲属DQA1*03、DQB1*0303、*0401等位基因与DQA1*03-DQBl*0303、DQA1*05-DQB1*0201、DQA1*03-DQB1*0401单体型频率增高(均P〈0.05或P〈0.01),而DQA1*0601、*0201和DQB1*0301、*0602等位基因与DQA1*0102-DQB1*0602单体型频率减少(均P〈0.05或P〈0.01)。(2)与1型糖尿病患者比较,1型糖尿病一级亲属DQA1*03等位基因频率减少(45.8%vs54.5%,P〈0.05)。(3)携带DQA1*03-DQB1*0303单体型者,GADA、IA-2A与IAA任一自身抗体阳性率高于不携带此单体型者(23.0%们8.6%,P〈0.05)。结论携带DQA1*03-DQB1*0303单体型的一级亲属,GADA、IA-2A与IAA任一自身抗体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谷氨酸脱羧酶 (GAD65)抗体水平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患者的临床特点 ,了解LADA患者中是否存在两种不同的亚型。方法 对 750例临床初诊为2型糖尿病 (T2DM)患者及其志愿参加进一步研究的 2 95例患者用放免法进行GAD65抗体 (GADA)测定 ,绘制GADA指数的频数分布图 ,进行各组间临床特点的比较。结果  (1 )GADA在初诊 2型糖尿病中的阳性率为 9 7% ,高抗体水平者 (GADA指数≥ 0 5)占 2 8%。 (2 )LADA患者中抗体滴度较低(GADA指数 0 0 5~ <0 5)者在胰岛功能 (空腹C肽 50 0pmol/L比 50 4pmol/L ,P >0 0 5)、高血压比例(48 7%比 42 5 % ,P >0 0 5)及体重指数 (2 3 2kg/m2 比 2 2 3kg/m2 ,P >0 0 5)等方面与 2型糖尿病相似 ,即为LADA 2型 ;抗体滴度较高者 (GADA指数≥ 0 5)具有起病年龄小、胰岛功能差、更多使用胰岛素治疗 (P <0 0 1 )等特点 ,临床表现更类似经典的 1型糖尿病 ,即为LADA 1型。结论 LADA患者具有异质性 ,存在LADA 1和LADA 2两种亚型 ,LADA 1型的临床特点更类似于经典的 1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20.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属于1型糖尿病的一种亚型,临床上与2型糖尿病不易区分.目前对LADA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流行病学、胰岛自身抗体、遗传学及治疗学等方面,其中对胰岛自身抗体的研究为当前热点.本文就近几年来国内外对LADA的发病机制、遗传学、自身抗体及治疗方面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