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晋江市医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90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SAS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2周后评价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2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常规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分析炎性因子水平、动脉血气水平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IL-...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68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液p H、住院情况、气管插管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从而判断无创呼吸机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液p H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Pa CO_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aO_2、Sa O_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再次入院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死亡病例。观察组患者仅1例需气管插管,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范丽霞 《医药前沿》2021,(11):112-113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20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6例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个性化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个性化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变化,并监测两组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抽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接收并采用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3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单纯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30例为对照组,研究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6.67%,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本院11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6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较高,住院时间较短(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pH、动脉血氧分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0%,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患者,具有无创性与安全性,能明显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升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呼吸训练联合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2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均给予综合对症治疗和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呼吸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呼吸功能、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辅助呼吸肌评分,并评价患者预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p H、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均P <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 <0.05)。治疗后24 h和72 h,观察组患者pH、PaO2、Sa O2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 <0.05),Pa CO2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比值(FEV1/FVC)、FEV1%预测值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均P <0.05),APACHEⅡ评分、辅助呼吸肌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 <0.05)。治疗后1周,观察组患者FEV1、FEV1/FVC、FEV1%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APACHEⅡ评分、辅助呼吸肌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插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剔除病死患者后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评分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brief version of WHO quality of life,WHOQOL-BREF)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均P <0.05)。治疗后90 d和180 d,观察组患者FIM评分和WHOQOL-BREF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 <0.05)。结论在无创呼吸机的基础上加用呼吸训练能够明显改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功能和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致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策略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36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将48例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分为呼吸衰竭组,88例未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分为无呼吸衰竭组。呼吸衰竭组患者中,15例死亡者为死亡组,33例康复出院者为康复组。通过收集所有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对比呼吸衰竭组和无呼吸衰竭组,康复组和死亡组的临床资料,分析COPD致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结果呼吸衰竭组患者体质指数(BMI)为(20.29±1.01)kg/m2,每年发生COPD急性发作(AECOPD)次数为(5.64±1.09)次,极重度COPD比例为66.67%,发生酸碱平衡紊乱的比例为77.08%,均显著高于无呼吸衰竭组(P均<0.05)。呼吸衰竭组患者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比例为35.42%,尿酸水平为(268.69±71.55)mmol/L,白蛋白水平为(29.21±1.09)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死亡组患者pH为(7.22±0.05),血钠水平为(130.06±2.54)mmol/L,血氯水平为(90.38±2.42)mmol/L,均显著低于康复组(P均<0.05)。死亡组患者血二氧化碳分压为(91.72±12.46)mmHg,血糖水平为(6.48±1.46)mmol/L,100%并发肺性脑病和心力衰竭,均显著高于康复组(P均<0.05)。结论营养状况、AECOPD发作次数、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调节均是COPD致急性呼吸衰竭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平均容积保证压力支持(average volume assured pressure suppont,AVAPS)模式和自主呼吸和时间控制(spontaneous breathing and time control,ST)模式治疗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院63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有3例患者脱落,将纳入分析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AVAPS模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ST模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组间及组内治疗前和治疗后24小时及4天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动脉血pH及实际碳酸氢盐(actual bicarbonate,AB)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组间及组内治疗前与治疗后4小时的呼吸频率、心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百分比(FEV1/FVC)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4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CO_2、PaO_2、动脉血pH及A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小时、4天的PaCO_2、PaO_2较本组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小时和4天的AB水平、动脉血pH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4天的呼吸频率和心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4天的FEV1、FEV1/FVC、FEV1%预计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4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VAPS模式治疗呼吸衰竭的效果优于ST模式,患者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肺通气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为25%时的呼气流速(PEF25)、肺活量为50%时的呼气流速(PEF50)、肺总容量(TLC)],肺换气指标[肺一氧化碳弥散功能(DLco)、最大吸气压(PImax)、最大呼气压(PEmax)、氧分压(PO2)]和氧代谢指标[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 O2)、动脉血氧含量(Ca O2)、氧摄取率(ERO2)、耗氧量(VO2)]变化。结果治疗后3天,试验组患者FEV1、PEF25、PEF50、TLC均高于对照组(t1=10.58,t2=4.44,t3=4.83,t4=13.38),DLco、PImax、PEmax、PO2高于对照组(t1=4.46,t2=5.09,t3=5.28,t4=6.19),Sv O2、Ca O2、ERO2、VO2亦高于对照组(t1=4.13,t2=8.45,t3=6.04,t4=6.95),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效果良好,可有效缓解患者呼吸困难,提高其通气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COPD患者86例,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氨茶碱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氨茶碱联合多索茶碱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中34例患者临床治疗有效(79.07%),而观察组中41例患者临床治疗有效(95.3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中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并且在安全性方面,观察组共有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与对照组的11例(25.58%)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采取氨茶碱联合多索茶碱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较好,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无创机械通气对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6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噻托溴铵治疗)和B组(噻托溴铵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CO_2)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PaCO_2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B组患者PaCO_2显著低于A组(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预计值)、FEV_1占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百分比(FEV_1/FVC)及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B组患者FEV_1%预计值、FEV_1/FVC及IC均显著高于A组(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interleukin,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B组患者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与单独应用噻托溴铵相比,噻托溴铵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度稳定期COPD,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肺部炎性反应,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家庭无创通气联合营养支持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60例稳定期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均给予支气管扩张剂、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改善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及家庭无创通气,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动脉血气指标、营养指标、年住院次数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动脉血pH、动脉血氧分压(PaO_2)、体重、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_均<0.05),皮褶厚度、上臂肌围均显著大于治疗前(P_均<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_均<0.05),年住院次数均显著少于治疗前(P_均<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1年动脉血pH、PaO_2、体重及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上臂肌围、皮褶厚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_均<0.05),PaCO_2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5),年住院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家庭无创通气能够有效改善稳定期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和营养指标,减少年住院次数,联合营养支持能够更为有效地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8例AECOPD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全身组、吸入组及对照组。三组患者均给予吸氧、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全身组患者口服甲泼尼龙,吸入组患者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照组患者雾化吸入生理盐水。治疗7天后评价三组患者的通气功能及血糖控制效果。结果全身组与吸入组患者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及动脉血氧分压(Pa 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全身组与吸入组患者治疗后通气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全身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 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均明显高于吸入组与对照组(P<0.01),而吸入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老年AECOPD合并2型糖尿病,能够达到与口服糖皮质激素相同的效果,同时对血糖控制不存在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常见的气道阻塞性疾病,易罹患多种并发症或合并症,显著影响患者预后,为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和健康负担,肺栓塞是其常见合并症之一。慢阻肺合并肺栓塞发病隐匿,症状缺乏特异性,易被忽视,预后不良。目前对慢阻肺合并肺栓塞的诊治缺乏建议或建议不足。本文将针对慢阻肺合并肺栓塞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预后及治疗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