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向英  张恒术  邹静  杜雪梅  刘先群 《中国药房》2012,(22):2063-2064
目的:探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最佳处理方法。方法:选择糖尿病足溃疡患者86例,按住院号的单双号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试验组根据创面不同时期,以创新敷料(水凝胶、藻酸盐、银离子、泡沫棉等敷料)处理溃疡,对照组以传统的外科方法处理溃疡,比较2组的总有效率、换药次数、愈合时间、疼痛程度。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7%,溃疡愈合时间(19.3±12.7)d,换药次数(6.4±4.5)次,数字疼痛量表(NRS-10)评分(2±1)分;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溃疡愈合时间(30.6±25.6)d,换药次数(27.2±13.6)次,NRS-10评分(7±2)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新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不仅疗效较好,而且可缩短溃疡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减轻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京万红软膏联合高渗盐敷料在慢性溃疡伤口的自溶清创的疗效.方法 :选择60例慢性溃疡伤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消毒后,观察组用京万红软膏和高渗盐敷料填敷创面,对照组用清创胶和凡士林纱布填敷创面.观察两组的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以及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换药次数(4.01±2.23)少于对照组(6.20±1.73),愈合时间(20.50±2.31)d短于对照组(31.50±4.56)d.观察组换药疼痛程度0级比率(53.33%)高于对照组(26.67%),Ⅱ级比率(10.00%)低于对照组(4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京万红软膏联合高渗盐敷料在慢性溃疡伤口中的自溶清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对慢性伤口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40例慢性伤口患者作为治疗组,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慢性伤口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处理治疗,治疗组患者采取常规处理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伤口愈合时间(19.34±1.68)d短于对照组的(24.46±2.43)d,换药次数(6.47±0.45)次少于对照组的(10.40±0.21)次,VAS评分(5.25±0.41)分低于对照组的(7.21±0.5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18.34±0.45)d短于对照组的(25.12±0.1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处理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慢性伤口效果更好,可加速创面愈合,减少换药次数,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三种方法处理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门诊换药室就诊的60例Wangner分级Ⅱ~Ⅲ级糖尿病足溃疡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物活性敷料组、新型敷料组和传统敷料组。生物活性敷料组采用联合清创,银离子敷料控制感染,藻酸盐敷料和泡沫敷料管理渗液的换药方法,另外加用生物活性敷料(皮肤创面无机诱导活性敷料德莫林)促进肉芽生长;新型敷料组前期处理同生物活性敷料组,只是未加用生物活性敷料;传统敷料组选用碘仿纱条和凡士林纱布换药。结果伤口处理6周时,伤口愈合总有效率生物活性敷料组明显优于传统敷料组( P <0.01),且生物活性敷料组优于新型敷料组( P <0.05);伤口面积减小率,伤口愈合计分生物活性敷料组明显优于传统敷料组( P <0.01)。溃疡愈合时间较传统敷料组明显缩短( P =0.000),且优于单纯应用新型敷料换药( P =0.002)。结论新型敷料联合生物活性敷料(皮肤创面无机诱导活性敷料德莫林)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敷料组,溃疡愈合速率较传统敷料组明显加快,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刘仁海  高霞 《中国药业》2012,21(9):50-51
目的 观察舍银离子敷料慷舒灵凝胶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将2007年7月至2011年5月诊断符合糖尿病足2-3级的住院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将血糖强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治疗组采用慷舒灵凝胶隔天换药1次,对照组采用无菌凡士林每天换药1次,两组均观察30 d.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为76.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57%,且两组总有效率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含银离子敷料的使用,可减少换药次数,加强抗菌作用,促进肉芽生长,加快溃疡愈合,节约住院费用,为糖尿病足的治疗提供了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微创负压引流与普通穿刺抽脓加冲洗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行微创负压引流治疗,对照组行普通注射器穿刺抽脓加冲洗治疗。对比两组伤口愈合时间、临床疗效、治疗满意度、换药次数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换药次数、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分别为(6.6±1.5)次、(15.7±1.5)d、(12.48±2.13)d,均优于对照组的(13.4±2.6)次、(22.3±2.5)d、(18.15±3.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普通注射器穿刺抽脓加冲洗疗法,微创负压引流在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效果更明显,同时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也显著缩短,对乳房皮肤的损害也较小,并尽可能的保留其美观性,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伤口处理的方法及创面保持湿润的最佳时间。方法选择同类伤口的病例200例,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纱布敷料覆盖,观察组则根据伤口不同愈合阶段选择适当的康惠而密闭性敷料覆盖,两组换药时间及次数相同,分别在2、3、4、5d观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结果对照组100例伤口102处,I期愈合42处、Ⅱ期愈合39处、延期愈合14处、I期愈合率41.18%I朔愈合率38.24%平均时间(16.95±3.34)h;观察组100例伤口258处、I期愈合231处、Ⅱ期愈合21处、延期愈合5处I期愈合率89.53%Ⅱ期愈合率8.149.67%平均时间(9.57±4.65)h。两组比较I期愈合率有显著的差异;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换药次数减少。结论康惠而密闭性敷料可明显缩短伤口愈合的时间,提高I期愈合率。  相似文献   

8.
王乐姬 《海峡药学》2011,23(12):191-193
目的 探讨湿性愈合敷料对外伤伤口的疗效.方法 将42例外伤伤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湿性敷料治疗予贝复济联合康惠尔伤口敷料,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换药所花的时间和费用.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换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SD)治疗神经缺血性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60肢)神经缺血性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VSD技术治疗组和湿性换药治疗组,各30例(30肢)。湿性换药治疗组患者接受湿性换药治疗, VSD技术治疗组患者接受VSD技术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肉芽组织生长活跃时间、创面床准备完成时间、伤口愈合情况、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VSD技术治疗组患者肉芽组织生长活跃时间(7.6±1.8)d、创面床准备完成时间(15.4±2.8)d均显著短于湿性换药治疗组的(15.3±2.8)、(29.3±5.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技术治疗组患者伤口总愈合率96.7%(29/30)显著高于湿性换药治疗组的56.7%(1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技术治疗组患者感染发生率3.3%(1/30)显著低于湿性换药治疗组的2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治疗神经缺血性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肉芽组织生长活跃时间,降低感染情况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含银离子敷料慷舒灵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糖尿病足患者29例,随机分为慷舒灵治疗组和对照组。依据Wagner分级下降及创面愈合所需时间来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24例,显效9例(37.5%),有效14例(58.3%),无效1例(4.2%)。总有效率95.8%。创面愈合所需时间32.2±12.5天。对照组14例,显效3例(21.4%),有效8例(57.1%),无效3例(21.4%)。总有效率78.5%。创面愈合所需时间45.5±15.7天。慷舒灵治疗组总有效率高,创面愈合时间短,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慷舒灵凝胶治疗糖尿病足有效率较高,治疗周期缩短,伤口愈合较快,病人痛苦小,依从性好,医护人员换药次数减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对比不同臭氧水浓度联合负压吸引治疗感染性创面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创面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VS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臭氧水灌洗治疗,以7d为1个疗程,完成1个疗程后分别对比两组疗效、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治疗前后两组创面组织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性,以及治疗后肉芽组织覆盖率、细菌清除率、引流管堵塞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18.3±3.3)d vs(24.9±4.1)d]、换药次数[(1.7±0.4)次vs(3.5±1.2)次]、住院时间[(21.1±2.8)d vs(32.7±4.4)d]比较,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DH活性为(102.3±15.4)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5.7±16.2)U/L;SDH活性为(2.7±0.3)U/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0.2)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肉芽组织覆盖率为(90.4±3.2)%、细菌清除率为(87.2±9.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3.9)%、(69.7±8.8)%,而引流管堵塞率为(1.9±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2±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联合臭氧水灌洗应用于慢性创面患者中疗效显著,其能显著改善创面组织的缺氧、缺氧情况,促进氧代谢,同时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的增生,提高创面细菌的清除率,降低引流管堵塞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真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四肢难治性感染的护理配合干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行VSD治疗的50例四肢难治性感染患者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25例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25例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伤口换药次数、换药总费用、伤口换药疼痛程度、植皮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总费用。结果研究组伤口换药次数、换药总费用、伤口换药疼痛程度分别为(3.59±0.83)次、(282.56±142.19)元、(2.38±0.63)分,对照组伤口换药次数、换药总费用、伤口换药疼痛程度分别为(5.81±1.25)次、(400.34±189.63)元、(5.31±0.8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植皮愈合时间分别为(12.03±1.72)d、(18.55±2.08)d,抗生素使用时间为(14.43±2.17)d、(20.54±4.0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以及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用于VSD治疗四肢难治性感染患者中能减少换药次数与肺炎,减轻伤口换药时疼痛程度,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银离子藻酸盐敷料联合泡沫敷料与多模式健康教育在嵌甲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定本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诊的90例嵌甲症患者,按照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基础宣教联合传统纱布湿敷换药,30例)、观察1组(多模式健康教育联合传统纱布湿敷换药,30例)与观察2组(多模式健康教育联合泡沫敷料及银离子藻酸盐敷料,30例)3组,比较3组嵌甲症患者各项指标。结果观察2组换药时VAS评分、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观察1组(P<0.05)。结论多模式健康教育联合泡沫敷料及银离子藻酸盐敷料疗法可加快嵌甲症患者的伤口愈合速度,值得使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刘燕黎 《中国药业》2014,(13):96-97
目的探讨减少引流管引起不良反应的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进行腹部手术且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256例,分成泡沫敷料组和抗菌剂组,各128例。观察所有病例引流管周围皮肤情况及引流管中感染状况,并计算出两组非共同花费人均6 d的总费用。结果两组患者皮肤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泡沫敷料组为24.22%,抗菌剂组为27.34%;引流管中的感染发生率,泡沫敷料组为7.03%,抗菌剂组为1.56%;两组患者人均6 d总费用泡沫敷料组为(212.23±15.68)元,远大于抗菌剂组的(86.34±14.37)元(P<0.05);换药间隔时间方面,泡沫敷料组显著长于抗菌剂组;在换药时患者难受度调查上,泡沫敷料组远低于抗菌剂组(P<0.05)。结论消毒引流管口宜采用抗菌剂,而置管部位换药、泡沫敷料可改善换药难受度,但使用抗菌剂则更经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纳米银抗菌敷料应用于外科手术切口的临床效果及机理探讨。方法将96例外科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常规切口敷料)和观察组48例(纳米银抗菌敷料),观察组以生理盐水清洗切口后使用纳米银抗菌敷料覆盖,对照组以碘伏消毒切口后使用常规无菌敷料覆盖,对照两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时间、感染情况、切口换药频率、切口细菌培养数量、1年后随访两组患者疤痕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切口甲级愈合时间(10±0.8)d、感染率(5例;10.41%)、切口换药频率(2±0.5)、切口周围细菌浓度(18±2cfu/g);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时间(6±0.2)d、感染率(0例;0%)、切口换药频率(1±0.2)、切口周围细菌浓度(5±0.11cfu/g);及切口周围细菌培养率;术后1年回访对照组疤痕发生率(3例,6.25%);观察组疤痕发生率(1例,2.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纳米银抗菌敷料可以大大促进外科手术部位伤口甲级愈合时间、增加愈合程度,并减少切口感染及瘢痕化发生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藻酸盐敷料在中厚、全厚供皮区脂肪液化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50例供皮区出现脂肪液化的患者,以手术日期单双日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两组均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换药次数、换药时疼痛、愈合时间等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换药次数(11.23±2.36)次、愈合时间(32.75±9.65)d均优于对照组(P〈0.01);而且在换药时疼痛轻。结论使用藻酸盐敷料有利于供皮区脂肪液化伤口渗液及疼痛的管理,能显著缩短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黎孔琼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4):3788-3789
目的:探讨莫匹罗星软膏在组织擦伤换药中的疗效.方法:将446例组织擦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5例和对照组221例.观察组彻底清洗创面后,用硫酸庆大霉素溶液纱条换药3d,每天1次,第四天开始用莫匹罗星软膏换药,每天1次.对照组彻底清洗创面后,用0.5%碘伏纱条换药,每天1次.观察两组患者换药时去除伤口敷料的疼痛程度、伤口愈合时间及治愈率.结果:观察组去除伤口敷料时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痊愈率、创面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莫匹罗星软膏用于组织擦伤换药,能有效控制创面感染,减轻换药时疼痛,减少粘连,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用活性炭功能敷料对浅Ⅱ°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对84例浅Ⅱ°烧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观察组用医用活性炭功能敷料换药,对照组用1%磺胺嘧啶银换药。用药后3、7、10 d分别进行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记录创面愈合情况及速度、病程早期渗出量、换药时创面痛感、肉芽破坏情况、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两组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病程早期渗出量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创面换药时无明显疼痛感,肉芽组织无明显破坏;两组均无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医用活性炭功能敷料治疗浅Ⅱ°烧伤创面能促进创面肉芽组织和上皮再生,换药无明显疼痛感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蜂蜜敷料换药法和传统换药法对浅表脓肿切口治疗的效果.方法:将65例脓肿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蜂蜜组33例和传统组32例.蜂蜜组使用蜂蜜敷料填塞切口,传统组使用利凡诺纱条填塞切口,直至切口愈合.结果:第3天及第7天切口部位的渗液量蜂蜜组少于传统组,第21天的疗效评价蜂蜜组优于传统组,蜂蜜组换药时的疼痛程度轻于传统组[(2.12±0.96)分vs(2.91±1.55)分,t=2.443,P<0.05],愈合时间短于传统组[(17.55±3.82)d vs(20.69±5.03)d,t=2.842,P<0.01].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均为100%,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蜂蜜敷料换药法对浅表脓肿切开患者的感染性切口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应用于外伤患者伤口的效果以及换药时纱布覆盖伤口后粘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来我科就诊的外伤患者14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治疗组采用清创包扎后在伤口上涂抹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然后使用无菌纱布覆盖;对照组采用0.5%安尔碘常规换药法,清创包扎后使用无菌纱布覆盖,观察两组外伤患者伤口的愈合时间、有效率及纱布粘连率。结果治疗组的外伤伤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3.57±1.43)d vs.(4.80±1.61)d,P<0.05],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6%vs.79.7%,P<0.05),而纱布粘连率低于对照组(66.2%vs.93.2%,P<0.05),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2.49±0.76 vs.1.81±0.75,P<0.05)。结论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外伤伤口的愈合效果显著,可使愈合时间缩短,减少伤口张力,揭除纱布时不会牵拉伤口,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使用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