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袁家村铁矿氧化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义明 《金属矿山》2011,40(12):74-77
系统研究了袁家村铁矿3种氧化矿(石英型氧化矿、石英-镜铁矿型氧化矿、闪石型氧化矿)的物质组成、铁物相分布及主要铁矿物磁铁矿、半假象-假象赤铁矿、赤铁矿-镜铁矿、褐铁矿的工艺特性,包括矿物嵌布特性、共生关系、结构构造等,为袁家村氧化铁矿石选矿工艺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玉龙铜矿V号矿体氧化矿"褐铁矿含量多、泥化脉石含量多、铜矿物种类多、有用矿物嵌布粒度极细"的"三多一细"特点,开展了详尽的选矿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磨矿细度为-200目70%,两粗四精一扫浮选硫化矿、四精一扫浮选氧化矿的极复杂闭路流程,总铜精矿品位和回收率仅分别为13.10%和48.20%。尾矿查定证明该矿石的矿物加工性能极差,采用浮选技术无法经济回收此类资源。  相似文献   

3.
酒钢目前入选粉矿的矿石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钢镜铁山铁矿经过30多年的开采利用,强磁选系统所处理粉矿的矿石性质和可选性逐步发生了相应变化.采用化学分析、XRD分析、岩矿鉴定、电子探针探测等手段,研究了目前入选粉矿的矿石性质,查明了有用铁矿物镜铁矿、菱铁矿和褐铁矿及主要脉石矿物碧玉、千枚岩等的基本理化性质、存在形式和嵌布特性,并与以前的工艺矿物学研究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了目前入选粉矿的可选性变差的原因,为进一步合理利用该矿石资源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刘玉祥 《矿冶》2009,18(3):94-95,99
对秘鲁西海岸马尔科纳地区的含铁沙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沙矿中TFe 5.5%、MFe 1.41%、Ti 0.54%;金属矿物主要含钛磁铁矿,磁铁矿的矿物成分及其产出状态是决定选矿指标的重要因素;原沙矿中磁铁矿的单体解离度接近85%,未解离的磁铁矿主要与脉石矿物连生,若获得高品位的铁精矿,选矿时需要磨矿。通常按铁精矿含脉石矿物5%计算,理论上铁精矿品位为64.06%,对该类型铁矿的经济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某含大量矿泥氧化钴矿的选矿工艺流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含大量矿泥氧化钴矿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原矿中的主要有用矿物为裼铁矿和杂水钴矿及少量的水钴矿,杂水钴矿普遍含铁、锰,钴主要存在于钴的独立矿物杂水钴矿中,褐铁矿中亦含有少量钴,褐铁矿及水钴矿、杂水钴矿类矿物约占10%,以风化产物充填在石英颗粒间。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及其风化产物,占有量约65%~70%,少量浸染褐铁矿的黏土矿类矿物,占有量约15%~20%。未见独立的铜矿物,铜主要存在于含钴矿物及褐铁矿中,铜、钴关系密切,不可能分别富集,铜将在选钴的过程中得到富集,获得含铜钴精矿;本研究推荐工艺流程为:原矿预脱原生泥后磨矿,强磁选脱次生矿泥再抛尾,采用浮选得到最终产品,并控制产品质量,使铜钴精矿钴品位大于3%、铜品位大于1%。  相似文献   

6.
<正>大冶铁矿选矿厂近年所处理的矿石主要是原生含铜磁铁矿、少量混合矿和外购矿,随着露天矿闭坑和坑内采场向下延伸,矿石性质出现了明显变化。1矿石性质矿石类型除原有的磁铁矿、磁铁矿-赤铁矿矿石外,还出现了磁铁矿-菱铁矿混合矿石;主要金属矿物有磁铁矿、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含钴)、次生赤铁矿、斑铜矿等;主要脉石矿物有方解石、白云石、透辉石、石榴石及绿帘石等。大多数金属矿物与脉石矿物的分离粒度为0.01~0.1 mm,金属矿物可选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某铷矿矿石类型为花岗岩型铷矿,通过光谱分析、物相分析、电子探针分析及粒度测定等手段,对该矿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其矿物组成及含量、矿物嵌布特征、铷的赋存状态等.结果 表明铷主要赋存在钾长石和黑云母中,分别占66.8%和30.7%.矿石主矿物粒度属于中细粒嵌布.该结果可为同类型铷矿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李丹 《矿冶工程》1991,11(3):43-47
本文针对大宝山褐铁矿原料烧结,利用矿相显微镜查明了不同烧结时间,烧结温度和烧结碱度下各焙烧小团块的矿物组成与显微结构,揭示了褐铁矿烧结矿成矿的机理,找到了生成以针状铁酸钙为主粘结相的褐铁矿烧结矿的适合碱度、烧结温度及烧结时间,为褐铁矿低温烧结新工艺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红河州屏边县钒矿钒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兴  乐智广 《矿产综合利用》2011,32(6):23-25,29
经化学分析、磨制光薄片(显微镜下观察)、人工重砂分析和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分析等研究发现:红河屏边的钒矿为沉积型钒矿,主要的岩石类型为粉砂质泥岩、细砂屑灰岩、泥晶灰岩和硅质板岩等。钒有两种赋存状态:第一种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部分不排除是由于矿物包裹吸附钒的碳质),普遍赋存在石英、铝硅钡石、磷灰石、方解石、褐铁矿和含钒金红石等矿物中,在矿石中占97%以上;第二种以吸附状态存在,被碳质吸附。由于该矿石中的钒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分散在多种矿物中,未发现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的钒,所以该钒矿无法通过物理选矿方法分离和富集,该矿石今后的选矿研究方向应采用化学选矿。   相似文献   

10.
针对含钴0.78%的某难选氧化钴矿,采用流态化还原焙烧-磁选获得含钴磁选精矿。探讨了还原温度、还原时间、还原剂(H2)浓度及总气体流量等影响因素对焙烧产品分选指标的影响,并利用XRD、SEM和VSM等方法,研究了还原焙烧过程矿物物相的转化。结果表明,原料中褐铁矿与水钴矿嵌布关系密切,少量水钴矿包裹在褐铁矿中;采用流态化还原焙烧-磁选方法可实现钴的有效富集;当焙烧温度650℃、焙烧时间30min、H2浓度30%、总气体流量1000mL/min时,焙烧产品经弱磁选后可获得Co品位6.95%、Co回收率45.41%,TFe品位58.06%、TFe回收率55.78%的磁选精矿;还原焙烧过程中,钴氧化物、赤铁矿和褐铁矿生成强磁性金属钴和磁铁矿,焙烧产品的磁性显著增强,扩大了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之间的磁性差异,有利于有用矿物的富集。研究结果为难选氧化钴矿的有效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西石砬子赤褐铁矿选别效果,通过化学多元素分析、XRD分析、铁物相分析等手段,对有代表性的矿石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①齐大山西石砬子赤褐铁矿TFe品位27.88%,主要 脉石成分SiO2含量为55.65%,有害成分P、S含量分别为0.006%、0.005%。②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赤铁矿和磁铁矿,褐铁矿少量、黄铁矿微量;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此外,还有少量绿泥石和白云母。矿石中的铁 主要为赤、褐铁矿,其次为磁性铁。③矿石结构为自形—半自形晶结构、假象结构、残余结构及交代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条纹状构造和浸染状构造。④矿石中原生赤铁矿与磁铁矿相互嵌布,磁铁矿氧化蚀变生成假 象赤铁矿,次生赤铁矿呈斑点状、细脉状、网脉状和蛛丝状分布在磁铁矿中。赤铁矿与磁铁矿呈不混溶连晶颗粒,二者彼此难以解离,可一起回收。矿石中少量褐铁矿呈细脉状填充在赤铁矿粒间及内部,与赤铁矿的 嵌布关系复杂。⑤石英主要以自形粒状集合体产出,嵌布粒度细,粒间嵌布有少量细粒绿泥石、白云母。⑥磁铁矿和赤铁矿以中粒嵌布为主,细粒级含量大,-0.038 mm粒级中分布率高达20.22%,较难完全单体解离, 易流失于尾矿中,回收难度大。  相似文献   

12.
以吉林某高铁钾长石矿为研究对象,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探针分析、光学显微镜分等分析手段对钾长石矿样进行化学组成、矿物嵌布状态以及粒度组成等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矿样中主要是钾长石、钠长石、石英,铁元素主要分布在赤铁矿、褐铁矿以及磁铁矿中。矿样中钾长石以针柱状的细粒产出,部分铁矿物嵌布在钾长石微晶基底、孔洞边缘或浸染在脉石矿物中,为复杂难处理钾长石矿。且-0.0385 mm矿样中Fe2O3含量达到2.36%,需要在后续处理中进行脱泥、磁选、浮选、酸洗作业才能使产品达到高端钾长石市场要求。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鞍千地区采出矿石性质变化较大,为给该矿石选矿工艺流程的制定提供依据,有必要对其进行详尽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本文借助光学显微镜、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等分析检测手段,对鞍千区域矿石样本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浸染粒度及嵌布特性施行了综合而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铁品位为29.25%,主要含铁矿物为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黄铁矿,其中磁铁矿含量31.65%,赤铁矿含量6.53%,为磁铁矿型铁矿石;脉石以石英为主,含量达45.44%,其次为角闪石。矿石中赤铁矿中自形晶结构较为多见,磁铁矿中半自形晶结构较为多见,个别磁铁矿为两种及两种以上矿物间的交代构造。磁铁矿与赤铁矿的粒度不匀,可择取多段磨矿多段磁选选别工艺。   相似文献   

14.
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铁矿、赤铁矿、磁赤铁矿、钛磁铁矿及钛铁矿等,磁铁矿是矿石中的主要铁矿物,赤铁矿和磁赤铁矿为磁铁矿的次生矿物,一般分布于磁铁矿中;钛铁矿物种类较多,主要为钛磁铁矿,其次为钛铁矿。磁铁矿和钛磁铁矿以粗粒浸染状嵌布为主,钛铁矿以细粒浸染状嵌布为主,磁铁矿与钛铁矿嵌布关系密切,矿物颗粒结合紧密,这种构造导致2种矿物完全解离困难,尤其是以薄片状、格子状分布于磁铁矿中的钛铁矿无法解离,这种现象会影响精矿铁品位以及钛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15.
非洲某特大型铁矿高品位赤褐铁矿矿石铁品位为52.73%,铁主要以赤铁矿、褐铁矿的形式存在,铁在赤褐铁矿中的分布率为90.06%。矿石主要有用矿物为赤褐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黏土、石英、辉石、水铝氧石。为了给选矿工艺流程的确定提供依据,对高品位赤褐铁矿的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矿石构造主要为块状构造和层状构造,矿石结构主要为斑状结构、粒状结构、针状结构、脉状结构、包含结构。赤铁矿、褐铁矿和含铁黏土工艺嵌布粒度分布较细,在-0.07 mm分布率分别为79.26%、62.93%和58.42%。褐铁矿颗粒中常包裹一些细粒脉石矿物,包体粒径30μm的颗粒占到70%,这部分褐铁矿与脉石关系紧密,不利于褐铁矿的单体解离。通过对高品位赤褐铁矿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可知,样品属于较难选矿石。采用物理选矿方法,回收率应在75%~80%之间,精矿品位很难超过64%。  相似文献   

16.
某微细粒嵌布复杂铁矿的选矿工艺流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石中铁矿物主要以不规则状产出,粒度以微、细粒为主,嵌布关系复杂,且矿物种类繁多,主要为赤铁矿、假象赤铁矿,其次为磁铁矿、褐铁矿、针铁矿及少量菱铁矿,尚有微量磁赤铁矿、自然铁、磷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其它是辉石、绿泥石、云母、长石、黏土矿物等;本研究采用合理多段、适当细磨工艺,强化微、细粒赤铁矿及假象赤铁矿的回收。试验推荐重选—磁选—反浮选联合流程,获得品位为67.79%、回收率为83.23%的铁精矿。  相似文献   

17.
为详细研究缅甸地区铁锡矿石的工艺矿物学性质,通过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XRD)、显微镜镜下观察等手段,对矿石的化学组成、物相组成、嵌布特征、赋存状态等工艺矿物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铁主要以独立矿物的形式赋存在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黄铁矿及菱铁矿中;锡主要以独立矿物的形式赋存在锡石中。该矿可通过弱磁粗选—再磨再选—浮选脱硫流程先选出铁矿石,再采用摇床重选为主、磁选和浮选为辅的联合工艺可有效地回收弱磁粗选尾矿中的锡石,最终实现铁锡矿的综合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8.
对巫山桃花鲕状赤铁矿矿石的结构和构造、矿物组成、嵌布特征、主要元素的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等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有含铁金属矿物、硫化物、磷酸盐、非金属脉石矿物4类共12种矿物,矿石中对铁回收率影响最大的矿物是赤铁矿和赤褐铁矿。矿石中的赤铁矿虽含量低,但矿物较纯,是提高铁精矿品位的积极因素,需重视其回收。赤褐铁矿与脉石矿物紧密嵌布难以解离,是影响铁回收率的主要因素。如在选矿中以赤褐铁矿为主体的鲕粒为选铁对象,可降低磨矿细度,减少泥级产率和铁的流失,是一个有益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19.
黄秋菊 《金属矿山》2019,48(4):111-115
玻利维亚穆通铁矿石主要有价元素为铁,矿石铁品位为57.87%,99%以上的铁以磁铁矿和赤褐铁矿的形式存在。矿石中有害元素Si、Al含量稍高,主要分布在石英、硅酸盐矿物和水铝氧石等脉石矿物中。矿石构造主要有块状构造、斑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矿石结构主要有斑状结构、包含结构、粒状结构、残余-骸晶结构、假象结构。赤铁矿常呈不规则粒状嵌布,并以稀疏浸染状嵌布于脉石矿物中,假象赤铁矿呈斑状嵌布,斑晶中含较多脉石包裹体,局部未被完全交代的磁铁矿与假象赤铁矿共生;磁铁矿多呈自形、半自形晶粒状嵌布,常被赤铁矿交代形成残余-骸晶结构;褐铁矿主要呈斑状嵌布,与铁质黏土紧密共生。矿石铁矿物嵌布粒度粗细不均,且部分铁矿物包裹细粒石英、绢云母,即使细磨也很难使其单体解离,这就导致与铁矿物连生的脉石矿物进入铁精矿而影响精矿品位。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5%时,矿石中77%以上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均达到单体解离,而再继续磨细时,铁矿物单体解离度随磨矿增加提高幅度不大,应选择-0.074 mm占85%的磨矿细度进行选别。  相似文献   

20.
为查明国外某高磷鲕状铁矿石的性质,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其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嵌布特征以及磷元素的赋存状态。结果表明,矿石中主要含铁矿物为赤铁矿和磁铁矿,还有少量菱铁矿以及针铁矿,主要脉石矿物为鲕绿泥石和方解石。矿石中48.61%的磷存在于磷灰石中,47.22%的磷分布于铁矿物中。铁矿物主要分布于鲕粒中,并与脉石矿物紧密共生,难以分离。大部分磷灰石存在于鲕粒中并被铁矿物包裹,粒度细且与铁矿物关系密切;存在于铁矿物中的磷均匀分布且无法用物理方法分离;少量的磷以纤磷钙铝石形式出现并被铁矿物包裹。鉴于矿石复杂的工艺矿物学尤其是磷的存在形式复杂,推荐采用直接还原—磁选工艺处理该铁矿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