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四川合江县2008年流脑A、C、Y和W135群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四川省合江县健康人群流脑脑膜炎奈瑟氏菌(Nm)带菌情况和抗体水平,为制定科学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在流脑流行前期在合江县采集健康人群咽拭子并进行脑膜炎奈瑟氏菌(Nm)菌株分离培养,采集健康人群血液进行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健康人群带菌率为2.83%,健康人群A群流脑血清抗体阳性率较高(63.33%),其余3群阳性率较低(12.5~15.5%),健康人群对C、Y和W135群流脑保护率相当低(2%~3%)。结论加强3岁以下儿童的A群流脑菌苗的接种工作,开展15岁以下儿童的A+C+Y+W135四价流脑菌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和掌握承德市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带菌及菌群分布情况,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每年随机设立一个监测点,抽取<1岁、1~2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20~岁组共7个年龄组人群,每个年龄组至少抽取15人,在流脑流行前期和中期采集调查对象咽拭子标本进行带菌率及菌群监测。结果 2013-2014年累计监测健康人群442人,检出流脑带菌者16人,带菌率3.62%,菌株分别为B群7株、C群1株和未分群8株,分别占阳性菌株的43.75%、6.25%和50.00%。不同流行期带菌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1,P>0.05),不同地区间带菌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P>0.05)。男性带菌率为4.27%,女性带菌率为3.03%,不同性别带菌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P>0.05)。以7~19岁年龄组带菌率最高,各年龄组间带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09,P<0.05)。结论承德市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率低,其流行菌群发生改变,B群已成为承德市流脑流行的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3.
程凤云 《安徽医学》2012,33(6):739-740
目的了解肥东县2009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 的发病情况,以及监测健康人群流脑的带菌状况,为分析肥东县流脑发病趋势及预防接种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在肥东县梁园镇随机采集不同年龄段健康人群鼻咽拭子标本,进行流脑菌株分离培养.结果调查的80名健康人群鼻咽拭子标本中,检测出2份携带C群脑膜炎奈瑟式菌,带菌率为2.5%(2/80).结论肥东县流脑带菌率较低,以C群为主,加强A+C流脑疫苗的接种工作,警惕局部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合肥市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带菌和免疫水平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合肥市范围内采集6个年龄组健康人群咽拭子及静脉血分别进行脑膜炎奈瑟菌(N meningitidis,Nm)培养及A、C、Y、W135型流脑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共采集1 093名健康者咽拭子标本,总带菌率为2.10%(23/1 093)。其中A群带菌率为0.27%,B群带菌率为0.37%,C群带菌率为1.37%,W135群带菌率为0.09%,其它菌群未检出;共采集1 093名健康者血清标本,A群阳性率为87.83%,C群阳性率为91.22%,Y群阳性率为54.25%,W135群阳性率为40.26%。结论目前合肥市健康人群流脑W135群、Y群抗体阳性率较低,建议适龄儿童在3岁和6岁接种A+C+Y+W135群四价流脑疫苗;要警惕B群流脑病例,做好B群流脑实验室检测和密切接触者的药物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海南省健康人群流脑菌群分布及免疫水平,为防治流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采集海口市、屯昌县、陵水县和儋州市0~59岁健康人群静脉血和咽拭子,检测A群和C群血清抗体水平同时进行咽拭子脑膜炎奈瑟氏菌阳性菌株分离。结果 全省共调查693人,采集静脉血693份,捡出A群抗体阳性率40.32%,平均滴度1:5.7;C群血清抗体阳性率19.22%,平均滴度l:2.0。最低血清抗体滴度l:2。最高血清抗体滴度〉1:256;采集健康人群咽拭子617份,检出率0.02%。5岁以下少儿童A群和c群血清抗体阳性率均低于20%;20~40岁青壮年血清抗体阳性率和脑膜炎奈瑟氏菌阳性菌株检出率最高。结论 海南省流脑疫情趋势属于低流行区,15岁以下少年儿童A群和C群血清抗体阳性率水平偏低,不能形成免疫屏障.建议加强流脑疫情监测和15岁以下少年儿童流脑疫苗免疫接种。防止流脑瘦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6.
调查12,148名健康人,流脑带菌率为10.5%。对1,297株脑膜炎奈瑟菌进行分群鉴定,流行菌株为A群,带菌菌株以B群为主,认为A群带菌在流脑监测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华东某省进京人群的流脑带菌情况。方法培养法,挑菌落典型,做革兰染色镜检符合,血清凝集符合,即定为流脑菌。结果咽拭子1010份,分离到脑膜炎奈瑟菌株54株,带菌率为5.3%。其中主要为B群40株,占74.07%,C群5株,占9、27%,A群3株,占5.56%,1892型2株,占3.70%,1811型1486型1916型319型各1株,分别占1.85%;男性606人,阳性42人,带菌率4.13%;女性404人,阳性12人,带菌率1.17%,有显著差异;各年龄组之间的带菌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流脑带菌以B群为主,呈现多型性。外来人口的带菌者增加了流脑在本市的传播机会。所以加强流动人口疫情管坪.控制该人群疫情的发牛、荨延.成为今后防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朱琳  张艳燕  徐玖清  郑慧 《吉林医学》2011,(21):4409-4410
目的:对流脑死亡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咽部带菌调查,为做好流脑防制工作及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的病原分离法和PCR法对密切接触者的咽拭标本进行检测。结果:19例密切接触者的咽拭标本经常规的病原分离法检出3株C群脑膜炎奈瑟菌,通过PCR方法检出4份标本含有脑膜炎奈瑟菌C群特异性核酸片段。结论:1例流脑死亡病例系由C群脑膜炎奈瑟菌所致。PCR法在流脑实验室诊断中其阳性率比常规的病原分离方法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盐城市人群中是否有不可分群的新型脑膜炎奈瑟菌及其带菌状况。方法:应用"小牛血清双抗培养基"采样、增菌,巧克力色平板培养基分离培养并进行系统鉴定。结果:在一个50人的小群体中,在不同时间点,4次检测不可分群的新型脑膜炎奈瑟菌的带菌率分别为:12.00%、18.37%、34.04%、30.95%(P〈0.05),在各次检出的所有群别脑膜炎奈瑟菌菌株中所占比例分别为:75.00%、39.13%、72.73%、81.25%(P〈0.05)。结论:在盐城市人群中可检出两类不可分群的新型脑膜炎奈瑟菌,不同季节均有较高的带菌率,且高温季节带菌率高于寒冷季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解海南省健康人群中流行性流脑膜炎奈瑟菌(Nm)带菌状况及抗体水平,为制定流脑防治规划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海口市、儋州市和东方市,以整群抽样法采集被抽中家庭全部人员健康人群咽拭子和静脉血,进行脑膜炎奈瑟菌(Nm)培养,用间接酶联免疫法监测血清标本中脑膜炎A、C群IgG抗体,含量≥2μg/ml为阳性。结果本次抽样检测744人,脑膜炎奈瑟菌(Nm)培养阳性9人,总带菌率为1.21%,A群和c群带菌都主要集中在儋州地区。共检测676人流脑IgG抗体,其中A群抗体阳性者420人,阳性率为62.13%。C群阳性者195人,阳性率为28.85%。不同年龄组抗体水平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差异,35-45岁年龄组抗体水平最高(P〈0.01);A群流脑抗体阳性率62.13%显著高于C群流脑抗体2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群抗体各地区间无差异。结论海南省健康人群中存在流脑奈瑟菌(Nm)带菌者,人群中流脑A、C群保护性抗体较低,应加强流脑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