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胸腺瘤是常见的前纵隔肿瘤之一,男女发病率相近,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21~40岁间发病率较高[1]。该肿瘤约占纵隔肿瘤的15%~20%,占前纵隔肿瘤的47%,占原发性纵隔肿瘤及囊肿的约16%~23%[2]。关于胸腺瘤良恶性,尚无统一意见。  相似文献   

2.
<正>胸腺瘤是起源于胸腺上皮细胞的常见纵隔肿瘤,具有与未成熟淋巴细胞混合生长、伴发重症肌无力的特点[1]。据2019年中国肿瘤年报数据显示,中国胸腺瘤发病率约为0.41/10万,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手术治疗是胸腺瘤的主要方式,晚期或复发患者常需术后辅助放化疗[3]。但胸腺癌和复发性胸腺瘤放化疗不敏感依然是临床上的难点;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的指南性研究成果至今也依然缺乏。胸腺瘤的预后和辅助治疗选择与其病理分型相关,  相似文献   

3.
曹丽  肖毅  周剑峰  张义成 《肿瘤防治研究》2010,37(11):1334-1334
0 引言 胸腺瘤是前上纵隔最常见的肿瘤,约占成人纵隔肿瘤的20%,通常生长较缓慢,发病高峰年龄在40~50岁,当肿块增大可引起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心包填塞等症状.胸腺瘤合并淋巴瘤非常罕见,本科经治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胸腺瘤(thymom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肿瘤,绝大多数位于前纵隔,少数可位于颈部、胸膜、肺门及肺实质内。发病率每年约0.05/10万人口,任何年龄均好发,可8个月-90岁不等,平均年龄53岁,男女发病率约相等[1,2]。  相似文献   

5.
胸腺肿瘤是最常见的纵隔肿瘤之一,约占纵隔肿瘤的19%~42%,约有20%的胸腺肿瘤并发重症肌无力;而80%的重症肌无力病例有胸腺异常。我院1993年3月至2008年2月共收治84例胸腺瘤,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就诊断及外科治疗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胸腺瘤的治疗——附7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胸腺瘤的发病率居于纵隔肿瘤的第三、四位,约占整个纵隔肿瘤的10%。它多位于前纵隔,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组。症状以胸痛、胸闷、咳嗽、气短为主。它以胸内转移和种植为主,远地转移也并不少见。外科手术和放射治疗是二种主要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有多采用二者综合的趋势。为了进一步研究胸腺瘤的治疗原则和提高放疗和综合治疗的疗效,现将我院从1958年至1976年4月收治的71例胸腺瘤的治疗方法、疗效和影响预后的因素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7.
胸腺瘤是较常见的成人前纵隔肿瘤之一,其中恶性胸腺瘤约占前纵隔肿瘤的10%。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WHO胸腺肿瘤组织学分型及Masaoka-koga分期。手术是目前公认的恶性胸腺瘤主要治疗方式。作者就多年的临床经验,对恶性胸腺瘤的临床表现、分期分型、影像学检查尤其是外科手术治疗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胸腺肿瘤30例手术体会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黄鼎铭胸腺肿瘤在整个纵隔肿瘤中所占的比例一般在3.9%~28.9%‘’,”之间,而其中的胸腺瘤又是一具有潜在恶性一fi唯一不能按组织学良恶性形态来判断饭后的肿瘤。本科于1985年3月至1991年3月...  相似文献   

9.
40例纵隔肿瘤再次手术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隔肿瘤占肿瘤发病率的5%,以胸腺瘤为最多,畸胎瘤和神经源性肿瘤次之犤1犦。纵隔肿瘤一经发现,均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手术能否将肿瘤彻底切除的关键因素是手术切口的选择。总结我院1980年1月~2001年12月间,纵隔肿瘤再次外科手术的病例40例,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40例纵隔肿瘤患者,占同期纵隔肿瘤的5%,其中男性35例,女性5例,恶性胸腺瘤24例,恶性畸胎瘤8例,神经源性肿瘤8例。1.1再次外科手术的切口胸后外切口13例,经胸骨正中切口19例,前胸切口合并胸骨横断5例,前胸切口合并胸骨上部劈开3例。术中失血最多达10000ml,最少为600ml,平均为380…  相似文献   

10.
巨大恶性胸腺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胸腺瘤占纵隔肿瘤10%~30% ,然而瘤体累及两上纵隔 ,其一侧或两侧达锁骨中线的巨大胸腺瘤较少见。我科自1991年起选用一侧前胸切口并横断胸骨进入一侧或两侧胸膜腔 ,共为10例巨大恶性胸腺瘤患者施行手术 ,术野显露佳 ,手术切除率高 ,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1临床资料1991年1月~1996年12月 ,我科为10例巨大恶性胸腺瘤患者施行手术 ,占同期胸腺瘤手术者的9.2 %。本组年龄31~59岁 ,平均40岁。男性9例 ,女性1例。主要症状 :胸闷、气促 ,平卧位时加重。体检 :颈静脉或胸壁浅静脉轻 -中度曲张 ,上纵隔浊音界增…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描述1965~1980年间26例有细胞学证实的恶性胸腺上皮细胞肿瘤的患者。其中23例进行了纵隔放射治疗,其五年存活率为35%。恶性胸腺上皮瘤罕见,其发病率占所有胸腺肿瘤的10~60%。本文讨论了16年间26例患者的恶性标准和放疗效果,以了解预后的因素。26例中10例女性,16例男性,除1例外全属成人。中位年龄为50岁(2~69岁),最短存活期为5年。  相似文献   

12.
刘樟林 《肿瘤学杂志》2011,17(5):389-390
[目的]比较CT和MR对于前纵隔肿瘤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对比分析127例病理诊断为前纵隔肿瘤患者术前均接受的CT和MR检查影像学表现。[结果]CT诊断符合率61.41%(78/127),MR符合率55.90%(71/127),CT联合MR符合率67.32%(85.5/127)。[结论]对于纵隔肿瘤(胸腺囊肿除外),CT的诊断准确率等同于或更优于MR,CT应作为前纵隔肿瘤首选诊断检查,但对于伴出血或炎症的胸腺囊肿选择MR更加合适。  相似文献   

13.
198 7年 - 2 0 0 1年间 ,我院共手术治疗胸腺肿瘤 35例 ,良性肿瘤 2 2例 ,恶性肿瘤 13例 ,占同期手术治疗的纵隔肿瘤的 2 9.4% (35 /119)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35例 ,男 2 3例 ,女 12例 ,年龄 19岁~ 72岁。病程 1周~12年。无症状者 13例 ,均为良性肿瘤患者。胸闷、胸痛就诊者 19例 ;合并重症肌无力 (MG)者 9例 ,均为胸腺瘤患者 ,其中恶性者 4例 ,根据改良的 Osserman分型 [1 ] , 型 5例、 A 型 3例、 型 1例。胸部 X线检查 ,33例示肿瘤在前上纵隔 ,3例在前下纵隔。 30例行 CT检查 ,显示前纵隔圆形或椭圆形肿…  相似文献   

14.
胸腺瘤是比较常见的肿瘤,约占纵隔肿痛的第二、三位,常发生于前纵隔,症状有胸痛、气短及重症肌无力等。有时无任何症状,而在查体时发现。本文报道了我院手术切除的胸腺瘤标本46例,初步探讨它的病理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恶性血管外皮瘤(malignant hemangiopericy-toma,MH)是来自血管周树突细胞的恶性肿瘤,属于脉管类侵袭性肿瘤,约占脉管类肿瘤的1%[1],占软组织恶性肿瘤的0.2%~0.3%[2],临床罕见,发病率低.主要发生部位在躯干、下肢软组织、后腹膜等深部组织,发生于颈部软组织少见.温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颈后部的恶性血管外皮瘤,复习国内外文献,结合临床及病理,探讨CT、MRI对头颈部血管外皮瘤诊断及良、恶性鉴别价值,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8例原发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57年5月至1995年5月经手术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208例。良性179例(占86.06%),恶性29例(占13.94%)。其中神经源性肿瘤59例(占28.33%).胸腺肿瘤47例(占22.60%),畸胎类瘤40例(占19.23%),支气管囊肿12例(占5.77%),胸内甲状腺瘤9例(占4.33%)。作者对纵隔肿瘤的早期发现,发病情况,手术入路及手术要点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三) 胸腺瘤正常胸腺为一对器官,起自颈区第三咽囊上皮层,于胚胎期迁移到前纵隔。从出生至约10岁,胸腺增大,在婴儿期可造成一侧或双侧性前纵隔增宽,犹如“拿破仑帽状”,到青春期开始退化。胸腺肿瘤可起自胸腺的上皮细胞或淋巴细胞,或为两者的混合型。约10~25%胸腺瘤为恶性、它可具有高度侵犯性,主要沿纵隔扩展,侵犯邻近结构,如心包、胸膜及血管,而罕见远处转移,若有,则多转移至肝。  相似文献   

18.
脑转移瘤治疗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转移瘤是指颅外其他组织、器官的原发性肿瘤转移至颅内者,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5%~30%[1]。近年来由于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及肺癌等肿瘤发病率的增加,脑转移瘤的发生也随之增多,约占颅内肿瘤的一半[1,2]。未经治疗的脑转移瘤患者,中位生存期仅为1个月[3,4]。如果采取积极治疗,可达到缓解症状、延长生命的目的。近年来脑转移瘤的治疗方法有了一些新的进展,现综述如下。一、放射治疗 全脑放疗曾被认为是脑转移瘤的标准治疗方式,总剂量30Gy,分10次照射[1,3,5]。行全脑放疗后,有效率为60%~80%,中位生存期为4~6个月,1年…  相似文献   

19.
经皮纵隔穿刺细胞学在肿瘤临床检查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1,2]。本文就75例纵隔肿块穿刺均涂片作细胞学检查,其中33例同时取小块组织作病理切片检查,其16例符合胸腺瘤诊断,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探讨胸腺瘤细胞学的形态特征。1 材料与方法收稿日期:1998-09-22作者简介:...  相似文献   

20.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ucrine tumors,PNETs)临床较为罕见,其发病率约为4/100万~5/100万,约占胰腺肿瘤的7%[1]。根据肿瘤分泌的激素是否能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PNETs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其中功能性PNETs根据所分泌的激素的不同,又分为胰岛素瘤、胃泌素瘤、胰高血糖素瘤、血管活性肽瘤、生长抑素瘤、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因子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