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行持续改良肌间沟臂丛阻滞在上肢手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择上肢手术60例,随机分为布比卡因镇痛组(B组,n=20)、罗哌卡因镇痛组(R组,n=20)和镇痛对照组(C组,n=20)。术后C组患者按常规每天1—2次肌注哌替啶60—80mg止痛;B组及R组分别先给0.15%布比卡因和0.15%罗哌卡固10ml负荷剂量行改良肌间沟臂丛阻滞,接着以5ml/h速度行持续改良肌间沟臂丛阻滞镇痛。分别于术后0,2,4,6,8,12,16,24,36,48h进行VAS记分,B组和R组在术后4h还采用文献[2]方法进行感觉和运动阻滞强度描述。结果:B组及R组镇痛效果均佳(VAS<3),又明显好于C组(P<0.05),B组与R组之间镇痛效果及感觉和运动阻滞强度无明显差别。结论:持续改良肌间沟臂丛阻滞在上肢术后镇痛中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用0.15%罗哌卡因与0.15%布比卡因5ml/h的镇痛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观察改良神经刺激器定位,肌间沟臂丛阻滞的效果。方法 使用神经刺激为德国贝郎公司产B/BRAUN TIMUPLEXOLG型,刺激频率为2Hz,电流强度为0.5mA,所用局麻药为1%的利-布合剂,其中含吗啡2mg,咪唑安定3mg,观察镇痛效果及其副作用。结果 镇痛优良率100%,副作用复发率低。结论 改良神经刺激器肌间沟臂丛阻滞不失为上肢手术的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5.
改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臂丛神经阻滞虽有多种途径和方法,但要达到理想、完善的麻醉效果却非常不易。我们从1995年始探索应用改良的肌间沟臂丛神经环行阻滞法,与传统的肌间沟法比较,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锁骨上斜角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根据手术部位确定穿刺点在肌间沟的高低位置。穿刺针口斜面方向、推药速度进行阻滞。此法有适用范围广、麻醉效果确定、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臂丛神经阻滞虽有多种途径和方法,但要达到理想、完善的麻醉效果却非常不易。我们从1994年始探索应用肌间沟臂丛神经扇形注射阻滞法,与传统的肌间沟法比较,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提出防止肌间沟臂从神经阻滞常见的尺侧阻滞不全。关键在准确定位,根据手术部位选定穿刺点,避免避免局麻约容量的相对不足。200例上肢手术据此改进操作,一针阻滞完善率92%,总完善率99%。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改良斜角肌间臂丛神经阻滞临床应用效果。方法:68例上肢或肩部疾病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改良斜角肌间臂丛神经阻滞法,观察麻醉效果、优缺点、并发症等,并综合分析。结果:58例阻滞效果完善,10例效果不完善,其中6例辅用静脉镇痛药,4例追加尺神经阻滞完成前臂和手部的手术。结论:改良斜角肌间臂丛神经阻滞法定位明显,操作简便,效果优良,穿破血管风险极少,但尺神经区域阻滞不完善,较适用于肩部、上臂部手术,并利于安置导管行连续阻滞技术,用于术后止痛治疗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臂丛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brachial plexus analgesia, PCBPA)对前臂显微外科手术后镇痛的效果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在臂丛阻滞麻醉下行前臂显微外科手术的患者24例,随机分为PCBPA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例。PCBPA组用1%利多卡因 0.25%布比卡因合剂进行术后PCBPA,使用Graseby 9300型病人自控镇痛(PCA)泵,设计基础量为2 ml/h,冲击量为3 ml/次,锁定时间为45 min。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法对两组病人术后3 d进行疼痛评分,同时观察围术期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结果术后24 h内PCBPA组VAS、MAP及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CBPA技术用于前臂显微外科手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可抑制术后应激反应并有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肩部手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肩部手术患者应用抽签法随机分为A组(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组)和B组(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组),每组15例。B组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单次肌间沟臂丛阻滞,术后行自控静脉芬太尼镇痛。A组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镇痛,同时合用与B组患者相似的自控静脉芬太尼镇痛作为补救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段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静息及运动)、芬太尼用量、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结果A组术后12、16、24、32、40、48h的静息及运动时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相应时间段的B组(P〈0.05或P〈0.01)。A组术后8~48h各时段的芬太尼消耗量及术后48h的芬太尼总消耗量均显著小于B组(P〈0.05或P〈0.01)。A组的镇痛满意率(13/15)显著高于B组(3/15)(P〈0.01)。结论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能有效缓解肩部手术后疼痛,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使用量。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肌间沟异感法和C形臂X射线机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臂、前臂、手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60例上臂、前臂、手部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于C6横突水平与皮肤垂直进针,出现异感时注入1.0%利多卡因+0.3%罗哌卡因混合液25 ml(内含1∶200 000肾上腺素);B组运用C形臂X射线机定位,直至针尖触及C7横突尖为止,注入上述麻药25 ml。据患者主诉和骨科医师评定阻滞效果。结果 B组中Ⅰ级的发生率高于A组(P<0.01),而Ⅲ级的发生率低于A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上臂、前臂、手部手术,C形臂X射线机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肌间沟异感法。  相似文献   

14.
肌间沟两点臂丛阻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3种肌间沟臂丛阻滞法在上臂、前臂、手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93例上臂、前臂、手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31例。A组于C。横突水平与皮肤垂直进针,出现异感或触及横突时注入1.0%利多卡因+0.3%罗哌卡因混合液25ml(内含1:20万肾上腺素);B组于C,横突水平与皮肤垂直进针,触及横突时注入上述麻药25ml;C组分别同A、B组方法注入上述麻药12.5ml。据患者主诉和骨科医师评定阻滞效果,分Ⅰ~Ⅲ级。结果B组中Ⅰ级的百分比高于A组(P〈0.05),而Ⅲ级的百分比低于A组(P〈0.05);C组中Ⅰ级的百分比高于A、B组(P〈0.01),而Ⅲ级的百分比低于A、B组(P〈0.01)。3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上臂、前臂、手部手术,肌问沟两点臂丛阻滞的效果明显优于各自的单点阻滞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上肢手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4组:传统方法组(A组)、神经刺激器组(B组)、彩色超声引导组(C组)、彩色超声引导神经刺激器组(D组),局麻药为0.375%罗哌卡因30 ml。记录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评价麻醉效果(优、良、差),记录并发症。结果:A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明显长于其他3组,而且C、D组明显短于B组(P<0.01),C、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优等率C、D组明显高于A、B组(P<0.05),C、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中神经刺激器是否引出上肢肌群收缩不影响麻醉效果(P>0.05)。A组中有4例并发症,B组中有2例并发症,但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与传统方法和神经刺激器方法相比,彩色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方法麻醉起效快,麻醉效果好,提高了麻醉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在使用彩色超声时神经刺激器的辅助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研究臂丛神经阻滞双点法与单点法用于上肢手术时的麻醉效果,比较三组间神经阻滞效果、止血带反应和辅助用药情况。方法:选择90例上肢手术病人,ASAI-II级,手术时间2~5小时,按随机双盲法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使用0.3%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20ml。B组: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法,使用0.3%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20ml。C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法,肌间沟阻滞使用0.3%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20ml,同时腋路阻滞使用0.3%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20ml。结果:双点阻滞法较单点阻滞法镇痛效果更完善,阻滞时间更长,止血带反应减少,基本未用辅助药。结论:双点阻滞法克服了单点法对尺侧或者桡侧阻滞不全的不足,止血带反应轻,病人舒适度过手术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和/或芬太尼对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和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行前臂手术病人100例。随机分为4组,Ⅰ组:1%利多卡因+0.3%罗哌卡因;Ⅱ组:地塞米松250μg/mL+1%*1多卡因+0.3%罗哌卡因;Ⅲ组:芬太尼2μg/mL+1%利多卡因+0.3%罗哌卡因;Ⅳ组:地塞米松250μg/mL+芬太尼2μg/mL+1%+1多卡因+0.3%罗哌卡因。各组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5mL。观察各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术后24h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记录麻醉期间MAP、HR及SpO2的变化。结果Ⅱ组、Ⅲ组及Ⅳ组的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好于Ⅰ组(P〈0.05),尤以Ⅳ组为甚(P〈0.01),Ⅱ组和Ⅲ组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Ⅰ组、Ⅱ组与麻醉前相比,MAP在麻醉后10min显著升高(P〈0.01),而HR则在麻醉后5min显著增快(P〈0.01)。Ⅲ组、Ⅳ组在麻醉前后MAP、HR无显著性变化(P〉0.05),四组的SpO2在麻醉前后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地塞米松和芬太尼合用于臂丛阻滞对呼吸循环影响小,明显改善麻醉效果,延长术后镇痛时间。减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苏丽  张兰 《四川医学》2012,33(7):1172-1174
目的将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自控镇痛(PCNA)和静脉自控镇痛(PCIA)用于肘关节术后患者,比较两者的镇痛效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择期于全身麻醉下行肘关节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PCNA组和PCIA组,术后分别给予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自控镇痛和静脉自控镇痛。记录患者术后静息状态下2h、12h、24h和48h的疼痛评分以及镇静评分;术后24h和48h主动运动时的疼痛评分;其它镇痛药物使用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PCNA组术后2h、12h静息时VAS评分,以及术后24h、48h主动运动时VAS评分明显低于PCIA组(P<0.01或P<0.001)。PCNA组术后2h、12h镇静评分高于PCIA组(P<0.05或P<0.02),术后24h、48h镇静评分明显低于PCIA组(P<0.001);PCIA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PCNA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PCNA组患者术后的满意度为93.33%,PCIA组为7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静脉自控镇痛相比,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自控镇痛可以为肘关节手术患者提供更加完善的术后镇痛,同时其恶心、呕吐发生率也低于静脉自控镇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连续臂丛麻醉应用于上肢手术与其术后镇痛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拟行上肢手术且ASA分级Ⅰ~Ⅱ级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臂丛麻醉,治疗组采用22G动静脉留置针连续臂丛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感觉、运动阻滞起效及完善时间、10个皮区运动和感觉阻滞情况、不良反应、术后并发症及镇痛情况等指标。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优良率分别为83.64%和92.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加药量显著少于对照组,Ramsay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连续臂丛麻醉应用于上肢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可控性强、安全性高、再次加药量少及麻醉效果满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布托啡诺超前镇痛对罗哌卡因臂丛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拟行前臂与手部手术的成年男性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四组(n=20),每组均用4mg/ml罗哌卡因40mL作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各组局麻药均不加肾上腺素。A组:对照组,臂丛神经阻滞前5min静注安慰剂。B组、C组、D组分别在臂丛神经阻滞前5min静注布托啡诺0.5mg、1mg、2mg。在麻醉后5、10、15、20、30、45、60min对麻醉质量进行评价,记录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手术时间、围术期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麻醉维持时间A组略短于B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D组明显长于A组、B组(P〈0.01)。术后8h、12h、24h时疼痛评分(VAS),A组、B组高于C组、D组(P〈0.01)。C组、D组辅助用药量明显低于A组和B组。结论布托啡诺超前镇痛效果确切,能够增强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效果,延长术后镇痛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