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研究了涤纶三叶异形长丝在常规纺丝速度下的可纺性,并着重讨论了纺丝过程中影响涤纶三叶异形丝形态和结构性能的主要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涤纶异形丝的异形度随熔体温度的下降和侧吹风速度的增加而提高;在相同纺丝牵伸条件下。异形初生丝的双折射比圆形初生丝大,且随异形度的增加而增大;异形丝的断裂强伸度却比圆形丝的断裂强伸度低,并随异形度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2.
涤纶纺丝液从喷丝孔流出凝固成初生丝,强力低,取向度小,结晶度很低,热收缩性大,不能用来直接纺织加工。图1为初生丝的X射线衍射强度曲线,一般把涤纶的初生丝看作为无定形结构。  相似文献   

3.
利用一种自制的新型多组分复合变形丝加工设备,将缫制的生丝分别与低纤度涤纶FDY和涤纶POY丝复合得到真丝复合变形丝;分析了生丝根数对复合变形丝的形态结构和热收缩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丝根数的增多,复合变形丝的卷曲数会减少,卷曲波长增大,真丝与涤纶POY复合变形丝的回弹性随着生丝数的增加而减弱,而以FDY为芯丝时的回弹性会增强;在相同生丝数下,真丝/涤纶POY的复合变形丝的变形程度比真丝/涤纶FDY复合变形丝的要大,但回弹性差些。  相似文献   

4.
预加张力对涤/棉/丝Sirofil复合纱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涤/丝/棉三组分Siroftl复合纱纺纱过程中,涤纶长丝和生丝的预加张力对复合纱各项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测试,探讨了张力因素对复合纱性能产生影响的原因。得到了较优的预加张力配置:涤纶长丝为25cN,生丝为15cN。  相似文献   

5.
文摘天地     
《丝绸》1999,(1)
99900 生丝匀度的计算机图象识别/杨旭红/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1998,No2,17~23利用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建立了生丝匀度的计算机判别方法,并进行了实际应用。结果认为计算机图象处理可有效、客观地用来检验生丝的匀度。通过图象增强,以统计检验为基础,用标准差和灰度差可检验出生丝均匀一度变化、均匀二度变化、均匀三度变化及其变化条数。99901 涤纶仿麻织物风格特征的评定/李 庆,李茂松/丝绸技术,1998,No3,1~6(15)通过模糊数学以及多元统计的方法,对18只薄型、中厚型颇为畅销流行的涤纶仿麻织物,在KES织物风格仪上所测得的数据…  相似文献   

6.
新型蚕丝材料的纤维取向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法、双折射法、声速模量法等测试方法 ,研究了新型蚕丝材料与普通生丝的取向结构 ,探索了蚕丝纤维取向结构差异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 ,为研制开发优质蚕丝材料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文摘天地     
《丝绸》2006,(4):53-53
蚕桑生产标准化实施对策探讨;几种天然纤维素纤维的结构研究;减少生丝切断次数提高生丝强伸度;在RELANIT1.6E型圆纬机上生产单面提花织物;Richcel细特涤纶轻薄舒适面料的织造实践.  相似文献   

8.
作为具备膨松性和柔软性的新型绢丝,开发了网状生丝。用这种丝织造的织物性质,已有过报导。由于构成网状生线的单纤维并不都沿着丝条轴线方向整齐排列,而是呈网状,所以空隙率大,且柔软性优良。用该丝织成的绸其悬垂性好,可手感官能评价柔软,风格良好,可织假纱织物,保温性、透湿性、通气性等均比吸水性良好的涤纶织物和其它原料织的织物更优越。 上述情况反映了网状生丝的特性。将网状生丝织物、吸水性良好的涤纶丝织物和作染色坚牢度试验白衬布用的电力纺都作为试验织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腈纶干-湿法和湿法纺丝的成形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在同一卷取条件下,干-湿法纺丝所纺初生丝预取向低于湿法初生丝,而前者的可拉伸性能则优于后者;干-湿法成品丝的物理机械性能可超过湿法成品丝。文章还对以上两种纺丝法所得的初生丝截面结构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0.
国际贸易     
中国帮助日本稳定生丝行情日商与我达成涤纶长丝纱交易中国棉坯布外贸交货严重脱期澳大利亚羊毛商关心中国政局巴基斯坦棉花仍未恢复出口美国棉花市场不振国外化纤产品普遍提价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证了色那蒙法纤维双折射测定中消光角产生于双折现象而与旋光无关。运用色散理论导出双折射△n和消光角θ随入射波波长,λ的关系并分析得出该关系与试验数据符合得很好,从而证实了纤维双折色那蒙公式正确可靠,由此提出对色那蒙法测定纤维双折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享誉几千年的生丝产量迅速下降,人们研制用涤纶细(代糸)丝,取代真丝,以缓解丝绸业的无米之炊。于是产生了柔姿纱、缎纹绸、冰花绸和珠丽纹等合纤仿真丝织物。本文主要介绍日本在涤纶仿真丝绸研究中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和每一阶段中采用的主要生产技术及其代表产品。提出了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我们初步对策的注意点。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高速缫丝 ,充分发挥采用短杠杆纤度感知器的D3 0 1B型生丝纤度控制机构的设计性能 ,扩大对我国不同原料茧性能的适应性 ,改进设计三档新的探索周期 ,有利于提高生丝质量。探索周期是自动缫丝机的主要参数之一 ,它与生丝质量密切关联 ,生丝质量与缫丝中生丝落细长度L有关 ,而生丝落细长度又与生丝纤度控制机构的参数有关 ,如公式 (1 )所示。L =cn(T +mTt) (1 )式中c—小 周长 ;n—缫丝 速 ;T—生丝纤度控制滞后时间 ;m—给茧机的失添次数 ;Tt—探索机构的探索周期。为适应高速缫丝和不同的原料茧 ,在控制一定的生丝…  相似文献   

14.
影响生丝条价偏差的大小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原料条件,工艺设计合理与否,缫丝操作及配茧方法等。为了提高生丝产品质量,适应修订后的桑蚕丝质量标准,缫制出国内外市场满意的优质生丝,更好地为毛主席的革命外交路线服务,笔者从茧丝纤度开差与生丝条份偏差的关系,茧丝初终纤度率与生丝偏差的关系,及蚕茧分型与否,配茧符合率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提供研讨。  相似文献   

15.
日本三菱人造丝公司成功地开发出一种新的像生丝的精细涤纶长丝纤维.这种纤维的特点是它有“众多的绒羽一般的原纤维.”这种纤维被命名为SOLUNA-WAY,它将于下个春季投放市场.  相似文献   

16.
利用改造过的两梭箱剑杆织机,选择已经广泛用于人造血管制备的真丝和涤纶为材料,制备了经纬纱为2.4 tex/12 f生丝×2.4 tex/12 f熟丝、2.4 tex/12 f生丝×2.4 tex/12 f涤纶,经纬密为1 100根/(10 cm)×800根/(10 cm)、1 100根/(10 cm)×1 400根/(10 cm)、1 100根/(10 cm)×2 000根/(10 cm),基础组织为平纹的6种腔内隔绝分叉机织人造血管。试样经后处理后进行表面微观形貌、管壁厚度、渗透性、力学性能等测试,并分析其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真丝制成的BWEPs的性能相对优越,更适用于人体的移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对纺速为3300米/分的涤纶高速纺预取向丝进行热处理,用动态力学、染色、密度梯度、双折射、声速、X-射线衍射等试验方法研究其结构、动态力学性能、上染率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随着定型温度的增加,预取向丝非晶结构从双重非晶态向网络间非晶态的结构变化。双折射与结晶度呈直线关系,X-射线衍射试验初步证明晶区取向基本不变,上染率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增加而降低。并建立了上染率与结构因素与力学损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涤纶工业丝的生产成本低、环境污染小、技术难度相对较低,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涤纶工业的生产技术和产品运用得到迅速发展。 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消费者对轿车需求的增长,涤纶帘子线的市场需求量也随之大幅增长,这为涤纶工业丝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生丝由于细度不匀,含有丝胶,在针织生产中易出现横条疵点,可编织性差,采用丝短纤与涤纶混纺可克服这一缺点。对混纺比为丝/涤80/20的混纺针织纱的开发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纺纱工艺,并对纺纱过程中存在的混合难、绕罗拉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通过 X 射线衍射、双折射、声模量、密度法、沸水收缩率、 T M A 等实验测试,对涤纶 H O Y 与 F D Y、 D T 等长丝进行了比较,讨论了 H O Y 热收缩率与结构性能的关系。认为 H O Y 热收缩率小的主要原因是:晶粒尺寸大,非晶态的数量相对较少,非晶态的取向度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