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6 毫秒
1.
单频率高频地波雷达海上目标探测会受到一阶海杂波和高频谐振区目标回波强度起伏的影响,引起目标漏检。利用实测船只探测实验数据,分析了双频地波雷达目标探测的特点,并重点分析了海杂波对目标探测的影响,指出双频雷达可以克服单一频率目标探测中漏检的缺陷,提高船只目标的检测率。通过分析双频地波雷达检测结果的不同分类及处理方式,给出了双频地波雷达目标点迹融合处理方法,讨论和分析了目标点迹关联中距离门、速度门和方位门等参数的选取原则及影响因素。最后利用实测同步的自动识别系统数据,评价了目标点迹融合的探测精度。  相似文献   

2.
高频地波超视距雷达能够完成视距外的海洋环境监测以及目标检测与跟踪,但是电离层杂波的存在会使高频地波超视距雷达的目标检测和目标跟踪等性能严重降低,特别是当目标方位与电离层杂波方位一致或相近时,目标检测难度大大增加。利用实测数据分析了电离层杂波的相关性,根据电离层杂波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空时自适应处理方法抑制电离层杂波,并通过实测数据,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双/多基地高频地波雷达回波信号的仿真过程。针对双/多基地高频地波雷达运动目标与基地相对距离和多变的特点,提出使用迭代方法来仿真双/多基地飞行目标,并给出了仿真过程和公式。仿真结果对比证明这种新方法能准确地仿真双/多基地目标回波,为后续的雷达信号处理方法的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4.
高频地波超视距雷达海杂波信号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频地波超视距雷达在现代战争和民用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介绍了高频地波超视距雷达一阶、二阶海杂波的产生机理 ,然后解释了舰载条件下海杂波展宽的现象及原因 ,最后对实际的海浪回波进行处理 ,分别给出了岸基和舰载条件下海杂波的频谱图 ,从而对理论的分析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高频地波超视距雷达在一个相参积累时间内只能获得空域的单次快拍,在单次快拍条件下进行波达方向估计常常性能很差。针对该问题,本文以压缩感知理论为基础,并根据目标信号在探测方位分布的稀疏性,提出单次快拍下目标方位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稀疏变换字典将位于连续方位空间的目标信号变换到满足稀疏条件的离散网格点上;然后采用正交匹配追踪方法获得粗略的方位信息;最后根据迭代最小二乘连续匹配追踪算法得到目标的精确方位。理论分析与仿真证明,该方法可以提高在单次快拍下对低信噪比相干信号的方位估计精度,并且完全适用于阵元数较少的小规模高频地波雷达系统。  相似文献   

6.
Constrained-MUSIC算法在高频地波舰载超视距雷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舰载超视距雷达检测时 ,由于载舰运动所造成的一阶海波谱展宽 ,遮蔽了舰船目标 ,造成目标检测的困难 ,采用空域超分辨处理 ,将目标与展宽的一阶海波谱分开是非常可行的。Constrained -MUSIC算法的分辨性能不受相干目标的影响 ,且在舰载超视距雷达中 ,由于展宽的一阶海杂波谱相应的空间方位是可计算出的 ,Con strained-MUSIC算法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已知的方位信息 ,将与一阶海浪谱同频 ,但处于不同空间方位的船目标分辨出来 ,有效地实现了高频地波舰载超视距雷达检测下的空域超分辨处理 ,对在舰载雷达情形下有效地进行目标检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距离 -速度 -方位分辨后的三维检测背景平台  相似文献   

7.
用于探测飞机的多普勒预处理相位编码信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调频断续波(FMICW)或频率编码脉冲(FCP)来探测飞机目标。飞机的高速运动所产生距离-多普勒耦合效应使信号波形参数难以选择。应用相参频率编码脉冲串信号(CPCPT)较好地解决了距离-多普勒耦合问题。而相应的信号处理由三部分组成:多普勒预处理、脉冲压缩和多普勒后处理。由预处理获得的速度信息被用来提高脉冲压缩质量和距离跟踪。通过距离跟踪实现的多普勒后处理则能以较长相参积累获得较好的探测和速度分辨能力。上述成果均以数据仿真实例做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高频地波雷达飞行目标高度估计一直是工程上尚未解决的热点问题。然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更加关心的是被探测到的飞行目标是高空还是低空的高度属性问题,而且飞行目标高度属性判别研究比精确估计目标的具体飞行高度更有实际应用意义,且更容易在实际系统中实现。基于上述工程设计思想,提出高频地波雷达飞行目标高/低属性判别工程化方法,首次解决了高频地波雷达飞行目标高度属性判别问题。所提方法利用垂直极化电波在高空和低空高度区域的不同电波传播衰减特性构建高度属性判别算法,不仅判别目标高度属性,而且给出高度属性判别可信度。实测数据处理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利用少量观测数据快速判别飞行目标高度属性,可信度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9.
脉冲频率编码信号在高频地波超视距雷达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就脉冲频率编码信号应用到高频地波超视距雷达中,进行了较详细的波形设计和处理研究。分析表明,脉冲重复周期与目标回波的距离延时和径向多普勒速度分量无关。因此,若将重复周期参差调制方式融合到频率编码信号中,可使信号具备时-频调制双重随机性。有效地加强了信号自身抑制干扰的能力。信号的处理采用了时间窗匹配相关处理,消除了距离模糊并扩展了信号参数的可选择范围。本文还给出了脉冲频率编码信号的设计步骤和参数选择的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10.
具有极化滤波的地波超视距雷达正交双极化天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适应极化滤波来克服同方位、同频率信号对地波超视距雷达的干扰,需要一个正交的双极化接收天线系统。本文给出了由地波超视距雷达接收天线阵和一个水平对称短振子天线构成的正交双极化天线,并讨论了在理想地面情况下,以接收天线阵中心为坐标原点时,该系统的方向函数  相似文献   

11.
A major problem with all high frequency (HF) radars is a relatively poor range resolution available due to many interference sources. To avoid the interferences in frequency domain and operate with wideband, the randomly discontinuous spectra (RDS) signal is employed. However, it results in high range sidelobes when matching the reflected echo, which is much more difficult for target detection. A new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que that is radically different from the conventional technique to lower range sidelobes is introduced. This method is based on suppressing the selfclutter of the radar range ambiguity function (AF) by mismatched filtering. An effective algorithm is adopted to solve the filter coefficient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ak sidelobe level can be reduced to -30dB and the achievable system bandwidth is about 400KHz. The technique is adaptable to practical radar systems and applicable for other realtime signal processing.  相似文献   

12.
1.INTRODUCTION Utilizingverticalpolarizedelectromagneticwavethat canfollowthecurvatureoftheearthalongtheair wa terinterfacewithlowpropagationlossonhighlycon ductiveoceansurface,highfrequencyground wave radar(HFGWR)isdesignedtodetectandtracktar getsbeyondthehorizonsuchasvesselsovertheseaor aircraftsatlowaltitude.Thereforemoreandmore countriesdevotemuchenergytodevelopHFGWRin recentyears.However,HFGWRhascontinuedtobe seriouslylimitedbyahighthresholdofdetectionin seaclutter.Dominatingth…  相似文献   

13.
在应用D S证据理论识别海面目标的过程中,重点研究了如何通过传感器数据实测值来确定基本概率分配函数(BPA)的方法。首先,对侦察雷达所能探测到的目标雷达信号的载频、脉宽、重频,应用证据理论将其组合,得到雷达参数的联合概率分配函数。根据雷达和舰船的对应关系,由雷达概率分配函数推导出目标平台的基本概率分配函数。再用测得的舰船目标的航速得到目标平台关于航速的基本概率分配函数,并最终用D S证据理论识别了海面目标,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高频雷达中LFMCW信号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高频雷达在现代战争和民用事业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线性调频连续波 ( L FMCW)信号是高频雷达常采用的信号形式。就 L FMCW信号在高频雷达中的应用作了具体分析 ,并导出了其差频相位的具体表达式 ,它表现出了要检测的各量的物理意义 ,对检测的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 ,利用二维 FFT处理技术对目标回波信号的信息提取进行了仿真 ,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针对载频-重频联合捷变体制雷达目标参数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重信号分类(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 MUSIC)算法的载频-重频联合捷变雷达目标参数估计方法。通过信号模型的空时等效,将时域信号的处理等效成空域阵列信号的处理,并将超分辨阵列信号处理方法应用到目标的参数估计中,从而把目标距离和速度的估计等效成阵列中二维参数的估计,解决了由于载频-重频联合捷变所带来的目标参数估计难题。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实现对目标距离和速度的超分辨估计。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在海洋遥感的应用需求,提出一种舰船目标SAR成像的快速仿真方法。对成像场景中重点关注的目标进行精确电磁建模,并利用"四路径"模型计算目标与海面的复合散射回波,对海面背景采用散射面元法计算回波;将舰船复合散射回波与海面回波进行合成得到总的SAR回波,利用聚束SAR成像处理方法获得SAR图像。结果表明:该算法避免了对整个成像区域进行复杂的电磁仿真,能够有效降低对海面大场景的电磁计算效率。由于在目标区域采用高频电磁算法,保留了目标的电磁散射的精细结构,为精确模拟SAR回波提供了一种准确而高效的仿真算法。  相似文献   

17.
Multiple maneuvering targets signal processing in high frequency radar is challenging due to the following difficulties:the interference between signals is severe because of significant spread of the target Doppler spectrum,the low signal to clutter ratio (SCR) environment degrades the performance of signal processing algorithms.This paper addresses this challenging problem by using an S 2-method and an adaptive clutter rejection scheme.The proposed S 2-method improves the S-method by eliminating interference between signals,and thus it enables multi-target signals to be reconstructed individually.The proposed adaptive clutter rejection scheme is based on an adaptive notch filter,which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envelop of the clutter spectrum.Experiments with simulated targets added into radar sea clutter echo and real air target data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18.
针对雷达舰船目标一维距离像敏感于姿态角,分析了成像视角对船长估计精度的影响,提出一种舰船成一维距离像视角参数估计方法,首先建立雷达舰船运动模型,对雷达跟踪数据预处理,并估计出目标的运动状态和航速,通过稳健回归估计方法进行二次曲线拟和,估计出舰船目标成像视角参数,通过本文方法估计的视角参数可用于基于高分辨距离像的舰船目标识别和船长估计中。经实测数据验证表明,估计出的视角平均误差小于5°,本文方法易于实践,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